本實用新型涉及珠寶飾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擺動更靈活的新型吊墜。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吊墜飾品有很多種組合連接方式鑲嵌式,固定式等。其中,由于鉆石表面會對光產生耀眼閃爍的光芒,顯得更加精致高貴,現有技術中一般是采用將鉆石等飾品通過固定座直接固定,然后用項鏈連接,或者將嵌設有鉆石的底座沿縱向活動連接于外環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鉆石在佩戴時能夠產生搖擺,反射光亮而具備精致高貴的效果,但是這些固定連接方式,鉆石擺動不夠靈活,反射光效果一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吊墜,其解決了目前鉆石吊墜擺動不夠靈活,佩戴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吊墜,其包括:外環,可活動連接于所述外環上的內托,所述內托上固定有飾品;其中,所述的內托橫向左右兩側活動連接于外環上,且飾品的重心不經過所述內托與外環連接點的橫向連接線。
其中,所述的外環包括:外環本體,所述外環本體上左右對稱位置上各設有用于連接內托的連接孔。
其中,所述的內托包括:內托本體,所述內托本體上設有與所述連接孔對應的連接環,且內托本體上還設有用于固定飾品的托槽。
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通過將嵌設有鉆石的內托與外環之間橫向活動連接,并且保證鉆石等飾品的重心不經過橫向連接線,從而保證了吊墜在佩戴時,擺動更加靈活,裝飾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的外環與內托部分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的外環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吊墜的內托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請參閱附圖1至附圖5,在本實施例中,該新型吊墜,其包括:外環1,可活動連接于所述外環1上的內托2,所述內托2上固定有飾品3,在本實施例中上述飾品為鉆石;其中,所述的內托2橫向左右兩側活動連接于外環1上,且飾品3的重心不經過所述內托2與外環1連接點的橫向連接線。即外環1與內托2的活動連接必須保障兩個要求:首先,內托2與外環1的連接點需橫向設置;其次,固定于內托2上的飾品3的重心不經過內托2與外環1橫向連接點之間的連線。橫向活動連接保證了內托2的靈活擺動,飾品3的重心與橫向連接線不重合,從而進一步增加了鉆石擺動的靈活度,只要佩戴者微微移動或活動,便可導致飾品3的快速靈活擺動,提高了佩戴的發光閃耀效果。
請再次參閱圖3至附體5,具體的,所述的外環1包括:外環本體10,所述外環本體19上左右對稱位置上各設有用于連接內托的連接孔11。于其他實施例中,該連接孔11也可以是凸伸出外環本體上的連接環等其他結構。
其中,所述的內托2包括:內托本體20,所述內托本體20上設有與所述連接孔11對應的連接環21,且內托本體20上還設有用于固定飾品3的托槽。于其他實施例中,連接環21也可以是內嵌于內托本體20上的連接孔,其主要作用為完成內托2于外環1之間的活動連接,而不局限于此。
在裝配調試過程中,通過自制搖擺測定裝置,有意使內托2上的飾品3的重心少許偏離所述內托與外環連接點的橫向連接線。使內托2在自然垂下時處于不穩定狀態,從而保證了吊墜在佩戴時,擺動更加頻繁,內托鑲石閃爍效果更加明顯。
該新型吊墜,通過將嵌設有鉆石的內托與外環之間橫向活動連接,并且保證鉆石等飾品的重心不經過橫向連接線,從而保證了吊墜在佩戴時,擺動更加靈活,裝飾效果更好。
上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構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相應的變通或修改,故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書所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