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類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防滑耐磨鞋底及防滑耐磨鞋。
背景技術:
鞋子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樣的鞋子層出不窮,同樣與鞋子相配置的鞋底也是花樣百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廣場舞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目前,市場上的廣場舞鞋都是舞蹈鞋,這種鞋是為年輕專業舞者設計的,材質過軟的話,雖然滿足了穿著者舒適、不易磨腳的需求,但是易使穿著者腳部酸痛,也有穿著時間短、容易破損的缺點;材質過硬的話,沒有減震效果,易使穿著者磨腳,并且對于中老年人和非專業人士來說很難掌控,會大大增加穿著者受傷的幾率。因此,舒適的舞蹈鞋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人們對舞蹈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目前,現有的廣場舞鞋,雖然滿足了穿著者的舒適的需求,但仍然存在防滑、耐磨效果不佳的現象,尤其是行走在濕滑路面,大大增加了穿著者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防滑耐磨鞋底,增大鞋底與地面接觸的摩擦力,同時,具有排水、防滑的功能,使上述問題得到改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耐磨鞋,包括上述的防滑耐磨鞋底,該防滑耐磨鞋穿著舒適,具有防滑耐磨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體、至少兩個防滑耐磨環和多根防滑條。鞋底本體包括依次連接于一體的腳掌部、足弓部和腳跟部,腳掌部設置有多個緩沖凹槽,多個緩沖凹槽貫穿腳掌部并將腳掌部分為第一防滑區和第二防滑區。防滑耐磨環位于腳掌部的同一側,防滑耐磨環位于第一防滑區,防滑耐磨環靠近腳掌部的邊緣設置,防滑耐磨環內設置有具有水泥紋的防滑臺。多根防滑條分別設置于腳掌部和腳跟部。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足弓部包括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第一坡面的坡度小于第二坡面的坡度。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緩沖凹槽的數量為至少三個,其中三個緩沖凹槽分別為第一緩沖凹槽、第二緩沖凹槽和第三緩沖凹槽,第一緩沖凹槽和第二緩沖凹槽分別沿鞋底本體的寬度方向貫穿腳掌部,第三緩沖凹槽連通第一緩沖凹槽和第二緩沖凹槽,第一緩沖凹槽、第二緩沖凹槽及第三緩沖凹槽形成工字形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腳掌部的防滑條分為第一防滑條和第二防滑條,第一防滑條位于第一防滑區并沿鞋底本體的長度方向并排設置,第二防滑條位于第二防滑區并沿鞋底本體的寬度方向并排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防滑條具有相交的第三坡面和第四坡面,第三坡面與鞋底本體之間的夾角小于第四坡面與鞋底本體之間的夾角。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腳掌部的遠離足弓部的一端翻邊形成防水臺。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防水臺的高度為15-25mm。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足弓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與腳掌部連接,第二連接部與腳跟部連接,足弓部的寬度由第一連接部向第二連接部逐漸減小。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包括鞋面和上述的防滑耐磨鞋底,鞋面固定于防滑耐磨鞋底。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鞋面包括透氣層,透氣層設置于鞋面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底及防滑耐磨鞋,增加了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抓地性強,具有防滑、耐磨及緩沖鞋底與地面之間的壓力的功能;該防滑耐磨鞋不僅防滑、耐磨,而且重量輕、穿著舒適,滿足穿著者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 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防滑耐磨鞋底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防滑耐磨鞋底的第二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防滑耐磨鞋底的第三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腳掌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的防滑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的腳跟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防滑耐磨鞋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防滑耐磨鞋底;200-防滑耐磨鞋;10-鞋底本體;11-腳掌部;110-防水臺;111-第一防滑區;112-第二防滑區;113-第一緩沖凹槽;114-第二緩沖凹槽;115-第三緩沖凹槽;12-足弓部;121-第一連接部;122-第二連接部;123-支撐凸起;124-第一坡面;125-第二坡面;13-腳跟部;131-第四緩沖凹槽;132-第五緩沖凹槽;20-防滑耐磨環;21-防滑臺;31-第一防滑條;32-第二防滑條;33-第三防滑條;34-第三坡面;35-第四坡面;40-鞋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 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防滑耐磨鞋底100,包括鞋底本體10、至少兩個防滑耐磨環20和多根防滑條。
如圖2所示,鞋底本體10包括依次連接于一體的腳掌部11、足弓部12和腳跟部13。防滑耐磨環20位于腳掌部11,多根防滑條分別設置于腳掌部11和腳跟部13。
如圖3所示,腳掌部11的遠離足弓部12的一端翻邊并形成防水臺110,使得該防滑耐磨鞋底100組成的鞋子具有防水的效果。
進一步地,防水臺110的高度為15-25mm。需要指出的是,防水臺110的高度是指,當該防滑耐磨鞋底100放置于地面,防水臺110的遠離地面的一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防水臺110的高度,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選取。
如圖1所示,腳掌部11設置有多個緩沖凹槽,多個緩沖凹槽貫穿腳掌部11并將腳掌部11分為第一防滑區111和第二防滑區112,防滑耐磨環20位于第一防滑區111。在本實施例中,腳掌部11加寬加厚設計,加寬解決穿著者的行走跳舞的平衡安全需要,加厚增加緩震的作用。
防滑耐磨環20位于腳掌部11的同一側,防滑耐磨環20靠近腳掌部11的邊緣設置,防滑耐磨環20內設置有防滑臺21,防滑臺21的表面設置有水泥紋。
防滑耐磨環20的作用是,在鞋底與地面接觸時,緩沖鞋底的擠壓力,最主要的是,防滑耐磨環20內的水泥紋防滑臺21增加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解決跳舞者在跳舞時崴腳、抓地性弱等問題,能更好地保護跳舞者的腳部。
需要指出的是,水泥紋是指表面凹凸不平的紋路,類似水泥澆筑后,表面形成的凹凸紋路,現有技術工藝中,水泥紋是指在鞋底進行拉毛工藝處理。水泥紋使得鞋底的防滑臺21表面粗糙不平,增大防滑臺21表面的粗糙度,從而增大鞋底與地面接觸的摩擦力,進一步使該防滑耐磨鞋底100具有防滑效果,使得跳舞者在跳舞時鞋底的抓地性強。由于鞋底的材質為耐磨材質,水泥紋防滑臺21,還具有耐磨的功能。
進一步地,防滑耐磨環20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為了滿足人體仿生學和美觀的需求,本實施例中,防滑耐磨環20的數量為兩個。如圖所示,兩個防滑耐磨環20對稱分布于腳掌部11,兩個防滑耐磨環20沿鞋底本體10的寬度方向分別靠近腳掌部11的兩端邊緣。防滑耐磨環20的形狀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防滑耐磨環20的內圓與外圓可以為圓形,也可以為橢圓形。作為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靠近穿著者腳內側的防滑耐磨環20為圓形環,遠離穿著者腳內側的防滑耐磨環20為橢圓形環。由于穿著者腳趾接觸鞋底的作用力不同,大拇址的受力面積最大,因此,靠近穿著者腳內側的防滑耐磨環20為圓形環,增大鞋底與地面接觸的摩擦力。為了防止穿著者崴腳,在遠離穿著者腳內側的防滑耐磨環20為橢圓形環,橢圓形環的長軸沿鞋底本體10的長度方向設置。兩個防滑耐磨環20的作用是有效止滑,增加前掌抓地力;在有效止滑的同時,不影響穿著者前掌原地轉動地跳舞動作的需求。
緩沖凹槽的數量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設計,在本實施例中,腳掌部11的緩沖凹槽的數量為三個。三個緩沖凹槽分別為第一緩沖凹槽113、第二緩沖凹槽114和第三緩沖凹槽115。第一緩沖凹槽113和第二緩沖凹槽114分別沿鞋底本體10的寬度方向貫穿腳掌部11,第一緩沖凹槽113與第二緩沖凹槽114形成可以排水的通道,便于穿著者行走在濕滑路面時,該防滑耐磨鞋底100具有防滑功能。穿著者行走或者跳舞時,腳部施加于鞋底壓力,鞋底受力變形,壓力可以經緩沖凹槽減弱,使得穿著者的腳部受力減弱,增加穿著者的舒適感,還可以具有防滑的功效。
如圖1所示,第三緩沖凹槽115連通第一緩沖凹槽113和第二緩沖凹槽114,第一緩沖凹槽113、第二緩沖凹槽114及第三緩沖凹槽115形成工字形結構,第一緩沖凹槽113的兩端向遠離足弓部12的方向傾斜。第一緩沖凹槽113、第二緩沖凹槽114和第三緩沖凹槽115將腳掌部11分為第一防滑區111和第二防滑區112,防滑耐磨環20位于第一防滑區111。第一防滑區111位于腳掌部11的中部且分布于第三緩沖凹槽115的兩側,第二防滑區112位于腳掌部11的兩端。
進一步地,位于腳掌部11的防滑條分為第一防滑條31和第二防滑條32。如圖4所示,第一防滑條31位于第一防滑區111,并且第一防滑條31沿鞋底本體10的長度方向并排設置;第二防滑條32位于第二防滑區112,并且第二防滑條32沿鞋底本體10的寬度方向并排設置。當該防滑耐磨鞋底100側面著地時,第一防滑條31的設置可以增大該防滑耐磨鞋底100的鞋底本體10寬度方向與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著者崴腳。第二防滑條32的設置,可以緩解穿著者腳掌著地時的沖擊力,保護穿著者的腳部。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防滑條具有相交的第三坡面34和第四坡 面35。第三坡面34與鞋底本體10之間的夾角小于第四坡面35與鞋底本體10之間的夾角,也就是說,防滑條為斜面設置,防滑條的橫截面為三角形。腳掌部11的防滑條的朝向具有兩種,一種是,第一防滑條31的第三坡面34相對于第四坡面35靠近穿著者的腳內側;另一種是,第二防滑條32的第三坡面34相對于第四坡面35靠近足弓部12。由于腳跟部13與地面之間的接觸較多,腳跟部13易于磨損,腳跟部13的防滑條為第三防滑條33(如圖6所示),第三防滑條33的第三坡面34相對于第四坡面35遠離足弓部12,這樣可以增大腳跟部13的耐磨性,提高該防滑耐磨鞋底100的使用壽命。
如圖3所示,足弓部12包括第一坡面124和第二坡面125,第一坡面124與腳掌部11連接,第二坡面125與腳跟部13連接,第一坡面124的坡度小于第二坡面125的坡度。也就是說,足弓部12的拱起是按照人體仿生學的原理設計的,即足弓部12的弓形結構貼合穿著者的足弓,使得穿著者足弓得到支撐,穿著舒適、緩解足弓疲勞感。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足弓部12包括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第一連接部121與腳掌部11連接,第二連接部122與腳跟部13連接,足弓部12的寬度由第一連接部121向第二連接部122逐漸減小。由于人體的腳掌寬于腳跟,這種結構設計,使得防滑耐磨鞋底100更貼合穿著者腳部,避免鞋底過大,引起穿著者崴腳等情況發生。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足弓部12設置有支撐凸起123,支撐凸起123連接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支撐凸起123的寬度由第一連接部121向第二連接部122逐漸減小。支撐凸起123的設計,很好的解決了足弓累腳的問題,為穿著者的足弓提供相應的支撐力,讓穿著者在跳舞時,順 著舞曲,隨心舞蹈,自由暢享運動的愉快。
在本實施例中,腳跟部13包括三個緩沖凹槽,如圖6所述,腳跟部13的緩沖凹槽分別為第四緩沖凹槽131和兩個第五緩沖凹槽132。第四緩沖凹槽131連接足弓部12和腳跟部13,兩個第五緩沖凹槽132對稱分布于第四緩沖凹槽131的兩側,第五緩沖凹槽132延伸至腳跟部13的邊緣,兩個第五緩沖凹槽132與所述第四緩沖凹槽131連通形成排水通道。腳跟部13的防滑條與第四緩沖凹槽131或第五緩沖凹槽132連通,當穿著者行走在濕滑路面時,腳跟部13的緩沖凹槽與防滑條能夠起到排水的作用,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腳跟部13的緩沖凹槽既能夠緩沖穿著者腳跟著地帶來的沖擊力,也可以利于排水,增加鞋底的防滑性能。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腳掌部11的防滑耐磨環20、防滑條及緩沖凹槽的設計,既能夠增加鞋底的防滑、耐磨性能,又能夠緩沖腳掌部11的壓力,增強腳掌部11的抓地性;足弓部12的拱起和支撐凸起123,可以緩解穿著者足弓的壓力,使得穿著者足弓得到支撐;腳跟部13的緩沖凹槽設計,能夠緩解腳跟部13的壓力,防滑條增加腳跟部13的防滑性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底100,結構設計合理,增加了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抓地性強,具有防滑、耐磨及緩沖鞋底與地面之間壓力的功能,滿足穿著者的穿著舒適需求,保證穿著者的人身安全,提高鞋底的使用壽命。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7,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200,包括鞋面40和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防滑耐磨鞋底100,鞋面40固定于防滑耐磨鞋底100上部。
本實施例中,防滑耐磨鞋底100采用PU發泡工藝,具有減震緩沖、質量輕的特性,很好的解決了穿著者特別是跳舞者累腳的問題。
進一步地,鞋面40包括透氣層,透氣層設置于鞋面40的兩側和腳背處,能夠增加防滑耐磨鞋200的透氣性,同時,鞋面襯采用透氣吸濕棉布,能讓穿著者在運動過程中排出汗水,透氣、不悶腳。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200,結合鞋底設計和鞋面40材料的選用,給穿著者提供舒適的運動效果,輕便、防滑、耐磨。本防滑耐磨鞋200適合多種人群,如適合跳廣場舞、喜歡鍛煉的人,足弓變形、跳舞易疲勞的人,愛出汗、怕捂腳悶腳的人,跳舞怕磨腳、怕崴腳的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滑耐磨鞋底100及防滑耐磨鞋200,增加了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抓地性強,具有防滑、耐磨及緩沖鞋底與地面之間的壓力的功能;該防滑耐磨鞋200不僅防滑、耐磨,而且重量輕、穿著舒適,滿足穿著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