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纖維復合鞋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用鋸沫等粉粒狀纖維類原料為基體,加入多種輔助材料后,用熱壓方法一次成型的鞋跟,是關于皮鞋、皮靴用的新型鞋跟及其制造方法的發明。
現有的皮鞋或皮靴鞋跟,是用木質、橡膠或皮革制成,中、高跟皮鞋或皮靴,一般用木質鞋跟,鞋跟四周上漆或包以皮革,再用釘子釘在鞋底上。中低跟皮鞋或皮靴,大多用橡膠作鞋跟,或與鞋底一起制成型,或將單獨的鞋跟釘在鞋底上,木質鞋跟,需由人工把木頭坯料削成鞋跟形狀,比較費工,木材利用率也不高,橡膠鞋跟是靠熱壓成型。生產率較高,但要消耗較多橡膠。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以鋸沫、稻草桿、棉絮桿、或竹屑、柳滕條等纖維類植物的莖桿粉粒為主要原材而制成的纖維復合材料,通過一次壓制成型的鞋跟,這種鞋跟能滿足皮鞋或皮靴生產與使用中對鞋跟的要求,而成本價格又比較低廉。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鞋跟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完成的,將鋸沫、竹屑,或將柳滕條、稻草桿、棉絮桿等纖維類植物的莖桿碾磨成粉粒狀。經過濾篩、清洗、漂白、烘干等工序的處理后作為基體原料、加入作為填料的氧化鎂,并根據需要加入顏料,經攪拌后混合在一起。將作為粘接劑的環氧樹脂與作為增塑劑的二丁脂或二辛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并攪拌均勻。然后將環氧樹脂與增塑劑的混合物加以稀釋,同時攪拌均勻,將稀釋后的粘接劑加入基體原料與填料的混合物中,同時充分攪拌,使上述各項原料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最后加入固化劑,并攪拌均勻,固化劑根據環氧樹脂選配,一般可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酸酐類固化劑。
上述配方比例可用下式表示(粘接劑+增塑劑+稀釋劑+固化劑)/(基體原料+填料) =1.5通過上述工序,已經配制好了壓制鞋跟所用的纖維復合材料,將配好的纖維復合材料裝入鞋跟壓制模中,在熱壓機上加熱、加壓,即可成型。根據熱壓機的大小及鞋跟的尺碼不同,壓制模可以作成單個的,也可以作成多個同時壓制,加料方式可以是手工加料,也可以是機械化或半機械化方式。
熱壓時要求控制溫度、壓力及熱壓時間。這要根據壓制工件的大小,即鞋跟的大小與厚薄,一次壓制時工件的數量而確定,溫度過低、時間過短,會使固化不充分;溫度過高會使固化速度太快,熱壓后的材料脆性增大。壓力過低會增加壓制過程的困難;過高的壓力則要提高壓制模的強度要求,亦是不必要的。整個熱壓過程簡單易行,操作方便。
熱壓完畢后,關掉壓機,取出壓制模,將已成型的鞋跟脫模即得到產品。由此制得的鞋跟,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較精確的尺寸和形狀,也能很容易地用釘子釘在皮鞋或皮靴的鞋底上。
用該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鞋跟,與已有技術相比,可以較大幅度地降低鞋跟的成本,用該方法制造鞋跟,還可以節約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鞋跟,其特征是以纖維復合材料為原材料,用熱壓方法一次成型。
2.權利要求1所述鞋跟,其纖維復合材料是用鋸沫、或竹屑、或稻草桿、棉絮桿、柳滕條等纖維類植物的莖桿碾磨成的粉粒,或上述諸項原料的混合粉粒為基體。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跟,其纖維復合材料中,采用氧化鎂為填料。
4.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鞋跟,其纖維復合材料中采用環氧樹脂作為粘接劑。
5.權利要求4所述的鞋跟,其纖維復合材料中采用二丁脂、二辛脂作為增塑劑。
6.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鞋跟,采用酸酐類固化劑。
7.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跟,在以鋸沫等纖維類植物的莖桿碾磨成的粉粒中,加入氧化鎂填料與顏料,再加入環氧樹脂粘接劑與二丁脂或二辛脂增塑劑,再加入酸酐類固化劑,并經攪拌均勻后得到的纖維類復合材料,用熱壓一次制成鞋跟的鞋跟制造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皮鞋或皮靴的鞋跟及其制造方法。利用鋸沫、竹屑或稻草桿等纖維類植物的莖桿碾磨成的粉粒為主要原料,加入多種添加物質,經過攪拌,混合后配制成纖維復合材料作制造鞋跟的原材料。將該纖維復合材料裝入鞋跟壓制模中,用熱壓方法一次壓制成型。用該方法制造的鞋跟,能滿足皮鞋或皮靴生產與使用的要求,所用原材料來源廣泛,制造過程簡便。使用該方法制造鞋跟,能降低鞋跟成本,并能節約木材、橡膠等物資。
文檔編號A43B21/02GK1033929SQ8710830
公開日1989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1987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1987年12月30日
發明者趙永根 申請人:趙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