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化學熱介質恒溫鞋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鞋墊,尤其是利用物質液——固相變過程中吸收或釋放熱量來調節溫度的恒溫鞋墊。
從醫學角度看,人腳部皮溫低于體溫9°左右,腳部受涼易患感冒。調查表明,北方在嚴冬季節穿單鞋與穿棉鞋的感冒發病率為81。據測定,在裝有暖氣或火爐的房間穿普通皮鞋在水泥地上站1小時,腳的皮溫就會下降1℃左右。如果只穿襪子,10分鐘就可以下降2℃以上,根據這一生理特征,為腳提供27-30℃適宜溫度,是十分有利健康的。人們為了創造這種環境,采取了多種防寒或降溫措施,中國專利CN2051837公開了一種相變蓄冷涼墊,用軟質密封外殼內貯入十二醇或十六烷蓄冷物質,其缺點是厚度大,適用范圍小,在寒冷環境下保溫效果不明顯。CN2121872U公開了由塑料制成的軟質密封外殼腔內做成并列條形,外殼上覆蓋上一層面料,內裝40-70%二氯化鈣飽和溶液介質,能使墊子溫度保持在29℃左右,其缺點是易過冷變硬,作墊用起來不夠舒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適用性好,能防止易過冷卻變硬的鞋墊。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由軟質材料如塑料注塑成密封支撐外殼,內腔形狀前掌部位有3-5排圓錐柱臺,后掌部位為四邊形網隔,在軟質密封外殼上覆蓋上一層密封保溫外套,密封支撐外殼腔內充化學熱介質六水合氯化鈣CaCl2·6H2O,添加過冷卻防止劑無水過氧化鍶SrO2,六水合氯化鈣與過氧化鍶重量配比為100.1-0.5。
軟質密封支撐外殼在腳掌心部有一與人體腳心凹入形狀相吻合的凸起臺,前掌部的圓錐柱臺母線與底的夾角為121°,腳后掌部位為四邊形網格,四邊形的一個角為75-80°。該軟質密封支撐外殼前邊部份薄、后邊部份厚,有一梯度,其前后尺寸比5/12為好。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軟質密封支撐外殼采用一次成型制成,適宜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2、適用性好,能在高溫或寒冷環境中使用,3、因有過冷卻防止劑,所以不易變硬,4、造型尺寸適于人體腳部正常運動壓力和拉伸力的作用。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恒溫鞋墊結構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恒溫鞋墊俯視圖。
下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恒溫鞋墊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恒溫鞋墊由軟質密封鞋墊支撐外殼1,化學熱介質2和密封保溫外套3組成,軟質密封鞋墊支撐外殼,由塑料注塑成形,其內腔形狀前掌部位有3-5排均布的錐臺,高約5mm,錐臺母線與底的夾角為121°,后掌部位為四邊形網格,四邊形的一對角為75-80℃,掌心處有一與腳心凹形相吻合的凸臺。軟質密封鞋墊支撐外殼1上覆蓋著一個全封外套3,采用阻氣性好的聚丙烯或塑料無紡布熱合成型,熱介質2采用六水合氯化鈣和無水過氧化鍶,六水合氯化鈣與過氧化鍶的重量比為100.1-0.5。作法是將化學熱介質混合,加熱到40-50℃熱熔解,混勻后注入到軟質密封鞋墊支撐外殼腔內密封起來。鞋墊中的飽和混合介質冷卻至27℃時,開始有少許結晶,溫度開始穩定,隨時間延長,其結晶增多。在室溫10℃時不加保溫措施,可恒溫77分鐘,墊中熱介質溫度降至18℃時間為2小時。當外界溫度較高時,它又吸熱,可保持在27-30℃人體腳部適宜的溫度。
用該化學熱介質恒溫鞋墊需要升溫前,只要用加熱器如一個框式電熱轉換器加熱熔解,置入鞋內即可,需要防熱,只要使其墊子降溫凝固,再置入鞋內即可,可以反復使用。材料價廉、易得,無污染。因此,可用相關技術制座墊、床墊,在民用保溫方面有著廣泛的前景。
權利要求1.一種化學熱介質恒溫鞋墊,主要由軟質密封支撐外殼(1),外殼腔內化學熱介質(2)和套在外殼上的保溫覆蓋層(3)組成,其特征是軟質密封支撐外殼(1)內腔形狀前掌部有3-5排圓錐柱臺、后掌部為四邊形網格,熱介質采用六水合二氯化鈣和過冷卻防止劑過氧化鍶的混合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鞋墊,其特征是在中間部位有與腳心凹形相吻合的凸起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鞋墊,其特征是軟質密封支撐外殼內前掌部內腔圓錐柱臺的母線與底夾角為12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鞋墊,其特征是軟質密封支撐外殼后掌部內腔四邊形網格的四邊形一對角為75-8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鞋墊,其特征是前掌部薄,后掌部厚,其梯度為5/1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鞋墊,其特征是熱介質六水合二氧化鈣與過冷卻防止劑過氧化鍶重量配比為100.1-0.5。
專利摘要一種化學熱介質恒溫鞋墊,主要由軟質密封支撐外殼(1)、熱介質(2)、套在支撐外殼上的保溫覆蓋層(3)組成。密封支撐外殼(1)內腔形狀前掌部有3-5排圓錐柱臺,后掌部為四邊形網格、熱介質為六水合氯化鈣和過冷卻防止劑過氧化鍶。鞋墊前部薄,后部厚有一梯度。本鞋墊適合工業化生產、適宜在各種環境溫度條件下使用,穿著舒適。
文檔編號A43B17/00GK2193664SQ9421218
公開日1995年4月5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17日
發明者魯荊虎 申請人:魯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