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拉鏈的拉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拉鏈的拉頭,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各種拉鏈的拉頭的拉片(或稱拉手)連接機構,利用這種連接機構,用于閉合和打開拉鏈的拉片就能可靠和牢固地連接在拉頭體上。
在一種已知的以簡單的刀式將拉片連接到拉鏈的拉頭體上的拉片連接機構中,如附
圖14所示,一對從拉頭體1a的上表面豎起的錐形凸起8a,8a的頂端在拉片(未示出)的樞栓插入凸起間的空隙以后被鉚合。
在另一種已知的連接機構中,如圖15所示,一個從拉頭體上表面斜向立起的鉤形拉片連接桿8b在拉片(未示出)的樞栓插入拉頭體1b和連接桿之間的空間后被壓緊在拉頭體1b上。
根據上述第一種已知技術,當錐形凸起8a,8a被鉚合時,錐形凸起8a,8a的根部并不變形,只是它們的頂端變形而將拉片的樞栓保持住。這樣,在使用時,拉片的拉動易使錐形凸起8a,8a的頂端裂開,從而使拉片從拉頭體1a脫落下來。
另外,根據上述第二種已知技術,當連接桿8b被鉚合在拉頭體1b上時,其整體必須要緊壓在拉頭體1b上,因此在連接桿8b的根部施加一大的載荷。結果,在其根部就易出現裂紋,使得拉頭,特別是小尺寸拉頭易于破裂。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頭,其中,拉片可不困難地連到拉頭體上,并且能防止拉片從一連接耳意外脫落,因為該連接耳不會由于拉片的拉動而開口;而且在拉片連到拉頭體上的連接耳時,由于鉚合連接耳而產生的集中載荷被減小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拉鏈的拉頭,它包括一個拉頭體;一個拉片,它樞轉地連到所述拉頭體上并具有一樞栓;和一個從所述拉頭體的一個表面上伸出的拉片連接耳,它具有一個用于接納所述拉片的樞栓的凹槽、一個適于朝所述凹槽彎曲的第一支承凸起、一個第二支承凸起、和至少一個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延伸的并且適于彎曲到述第一支承凸起上的第一加強凸起。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二支承凸起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了所述凹槽。
所述連接耳最好具有一個第二加強凸起,所述第二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二加強凸起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一加強凸起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支承凸起是不可變形的支承柱。
所述拉片連接耳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沿著拉頭體的縱向設置,或者平行于所述拉頭體的橫向設置。
最好,所述凹槽的底部高于所述拉頭體的上或下翼下板的外表面。
另外,至少所述第一支承凸起高于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并且其外表面具有一個當所述第一加強凸起彎曲到所述第一支承凸起上時可與第一加強凸起的頂端相嚙合的嚙合部。
另外,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在各自的外表面上具有傾斜的錐形表面。
此外,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或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具有一個沿著所述連接耳的縱向延伸的、將所述每個支承或加強凸起分成縱向兩半部的缺口。
再有,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具有相對的傾斜側表面,每個傾斜側表面的寬度和厚度從根部至頂端逐漸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這樣一種拉鏈的拉頭,它包括一個拉頭體;一個拉片,它樞轉地連到所述拉頭體上并具有一個樞栓;和第一和第二拉片連接耳,它們從所述拉頭體的一個表面上伸出并且平行于拉頭體的橫向設置,所述第一拉片連接耳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第一和第二加強凸起、以及用于接納所述樞栓的一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拉片連接耳具有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第三和第四加強凸起、以及用于接納所述樞栓的另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彼此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所述第一凹槽,且它們適于朝所述第一凹槽彎曲;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也彼此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所述第二凹槽,且它們適于朝所述第二凹槽彎曲。另外,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強凸起分別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延伸并適于分別彎曲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上,所述第三和第四加強凸起分別平行于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延伸并適于分別彎曲到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上。
第一拉片連接耳和第二拉片連接耳平行于拉頭體的橫向設置,以使第一連接耳的第一和第二凸起與第二連接耳的第三和第四凸起沿著于拉頭體的縱向設置。或者,所述第一拉片連接耳和第二拉片連接耳平行于所述拉頭體的縱向設置,以使所述第一連接耳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二連接耳的所述第三和第四凸起沿所述拉頭體的橫向設置。
最好,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各具有一個高于所述拉頭體的上或下翼板的外表面的底部。另外,每個所述支承凸起高于每個所述加強凸起,并且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個當所述加強凸起彎曲到所述支承凸起上時可與所述加強凸起的頂端嚙合的嚙合部。
此外,所述每個支承凸起和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在各自的外表面上具有傾斜的錐形表面。
再有,所述每個支承凸起或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具有一個沿每個所述連接耳縱向延伸的,將所述每個支承或每個加強凸起分成縱向兩半部分的缺口。
另外,所述每個支承凸起和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具有相對的傾斜表面,每個傾斜表面的寬度和厚度從根部到頂端逐漸減小。
為了組裝,在將拉片的樞栓插入到限定于設在拉頭體的上或下翼板上的拉片連接耳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之間的或第一支承凸起和支承柱之間的第一凹槽之后,利用壓力將第一和/或第二支承凸起壓鉚,使其朝所述凹槽彎曲;同時,使第一和/或第二加強凸起彎曲頂壓在相應的支承凸起上,由此將拉片的樞栓可樞轉地封裝在連接耳中。這樣就將拉片連到拉頭體上了。
圖1-8表示了一種無鎖定拉頭,它能在拉片拉動的方向上自由滑動。圖9和10示出了一種鎖定拉頭,它具有一個鎖定爪,只有當拉片被向上拉起至少45°時它才可滑動。
圖11示出一種自動鎖定拉頭,它具有一個帶鎖定爪的彈簧,它只有當拉片被向上拉起至少45°時才能自由滑動。當作用在拉片上的拉力消失時,鎖定爪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進入鏈牙間的空間,由此自動地鎖住拉頭。
圖12示出了一種雙面拉頭,其中拉片分別連到位于上、下翼板上的相應的連接耳上,此拉頭可隨著任何一個拉片的拉動而滑動,因此能被用于野營帳篷。圖13示出了一種橫向型拉頭,其中,一個拉片連接耳在拉頭體的上表面上橫向延伸。因此,橫向型拉頭可應用于衣袋、衣箱等。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拉鏈的拉頭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該拉頭的拉頭體的縱剖面圖;圖3是該拉頭的縱剖面圖,表示了拉片連接耳由壓力機夾緊鉚合的情況;圖4是該拉頭體的平面圖;圖5是一改型的拉頭體的平面圖,其中,拉片連接耳的每個對置的支承凸起具有一中心缺口;圖6是另一改型的拉頭體的平面圖,其中,拉片連接耳的每個對置的加強凸起具有一中心缺口;圖7是又一改型的拉頭體的縱剖面圖,其中,每個對置的支承凸起具有一個可與相應的加強凸起頂部嚙合的嚙合部;圖8是一種具有懸臂拉片的改型拉頭的縱剖面圖;圖9是一種鎖定拉頭的平面圖;圖10是圖9所示的鎖定拉頭的縱剖面圖;圖11是一種自動鎖定拉頭的透視圖;圖12是一種雙面拉頭的側視圖;圖13是一種橫向型拉頭的平面圖;圖14是一種已知拉頭體的側視圖15是另一種已知拉頭體的側視圖;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拉鏈拉頭的各種優選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拉鏈的拉頭包括一個模鑄的金屬拉頭體1和一個連到拉頭體1上的拉片2。拉頭體1包括上、下翼板3、4,它們由一中央導板5連起來。翼板3或4在其表面上有一個拉片連接耳6。
如圖1和2所示,拉片連接耳6在上翼板3的表面上有一對沿拉頭體1縱向對置的支承凸起8,該對支承凸起之間限定有一凹槽9。凹槽9的槽底高于上翼板3的表面,并且被成形為用于接納拉片2的樞栓。
在前、后支承凸起8、8的外側,設有前、后加強凸起10、10,每個加強凸起10與相應的支承凸起8一同限定一個槽11,槽11的深度小于凹槽9的深度。加強凸起10,10的高度低于支承凸起8,8。每個支承凸起8,8或每個加強凸起10,10在其頂端的外側面上有一錐表面12,13。支承和加強凸起8,8;10,10可向內,即朝著凹槽9彎曲。
為了將拉片2連到拉片連接耳6上,如圖3所示,將拉頭體1放在一臺壓力機的下模D上,并將拉片2的樞栓7插過拉片連接耳6的凹槽9,然后通過降下上模D并施壓而使支承和加強凸起8,8;10,1 0向著凹槽彎曲,使它們的頂端咬緊,以持留住拉片2的樞栓7,從而將拉片2連到拉片連接耳6上。此時,每個加強凸起10被壓到相關的支承凸起8的外側表面上,從而防止支承凸起8向外變形,因此將其固定在加強狀態。
如圖4所示,每個支承和加強凸起8,8;10,10具有相對的傾斜側表面14,每個傾斜側表面的寬度和厚度均從其根部朝其頂端逐漸變小。另外,如圖5所示,每個支承凸起8具有一個沿拉頭體1縱向延伸的中心缺口15,這使得支承凸起易于在壓力下變形。每個支承或加強凸起的寬度指的是該凸起沿拉頭體橫向的長度,而其厚度指的是該凸起沿拉頭體縱向的長度。
或者,如圖6所示,每個加強凸起10可具有一個沿拉頭體1縱向延伸的中央缺口16。另外,在每個凸起上,可沿拉頭體1的縱向形成多個缺口15,16。
在圖7中,每個支承凸起8在其外表面的朝向頂端的一個位置上具有一個階梯形的嚙合部17,該嚙合部17在相關的加強凸起10彎曲時可與其頂端相嚙合。嚙合部17可呈凸緣形或凹槽形。
在圖8中,拉片連接耳6具有一不變形的支承柱18,該支承柱從拉頭體1L上翼板3的朝向拉頭體1前端的一個位置上豎起,即它位于中央導板5的上側。一個后支承凸起8和一個后加強凸起10與支承柱18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凹槽9。在拉片連接耳6中,后支承和后加強凸起8,10壓彎到支承柱18,以將拉片2的樞栓7持留在凹槽9內,由此將拉片2連到拉頭體1上,以構成一懸壁拉頭。
在圖9中,一對拉片連接耳6橫向布置在拉頭體1的上翼板3上,其間限定一卡爪孔19,在此孔中裝有一個帶中心鎖定爪20的拉片2,如圖10所示,從而構成一鎖定拉頭。
類似地,在圖11中,一對拉片連接耳6橫向布置在拉頭體1的上翼板3上,其間限定一卡爪孔21。但此時,一個帶鎖定爪的彈簧22裝在卡爪孔21中,拉片2的樞栓7作為凸輪,根據拉片2的樞軸運動將鎖定爪移入和移出拉頭體1中的丫形咬合件(鏈牙)導向通道。
另外,在圖12中,一對拉片連接耳6分別從上、下翼板3、4的表面上豎起,一對拉片2連到相應的連接耳6上,以構成一個雙面拉頭。在圖13中,拉片連接耳6橫向設置在拉頭體1的上翼板3的表面上,拉片2連到連接耳6上,以構成一個橫向型拉頭。
與上述實施例不同,可以在拉頭體1的上、下翼板3、4上,沿拉片連接耳6的縱向設置多個加強凸起10,以增加連接耳6的強度。
利用本發明的拉鏈拉頭的拉片連接結構,能獲得下述有利的結果根據本發明的拉鏈拉頭,拉頭體1上的拉片連接耳6具有一個用于接納拉片2的樞栓的凹槽9,凹槽9由可朝著凹槽9彎曲的對置的支承凸起8,8限定;對置的加強凸起10,10平行于相應的支承凸起8,8設置,并且可朝著凹槽9彎曲。在通過加壓將拉片2的樞栓7保持在拉片連接耳6中的過程中,由于集中的載荷能分布到支承凸起8,8和加強凸起10,10上,所以只要借助有限的變形量就能實現有效的鉚合效果。一方面由于拉片連接耳6沒有裂紋和其它損傷,另一方面由于支承凸起8,8由加強凸起10,10保護和加強,所以這使得拉片連接耳6對于拉片2的任何運動有足夠的耐用性,結果使拉頭能長時間使用。
前面一組支承和加強凸起8,10可與后面一組支承和加強凸起8,10呈面對面的位置,其間構成凹槽9;或者,對于懸臂式拉頭來說,可在凹槽的一側設置一組支承和加強凸起。這樣本發明可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拉頭,由此增大了其應用范圍。
由于凹槽9的底面高于拉頭體1的翼板的表面,所以能將拉片2可靠地連接和保持住。另外,由于支承和加強凸起8,10在其間限定一個槽11,槽11的深度小于凹槽9,所以方便支承和加強凸起8,10的鉚合。此外,由于支承和加強凸起8,10在根部是連成一體的,所以它們具有較強的剛度,使得拉頭對于拉片2的任何拉動具有耐用性。
另外,由于每個支承凸起8高于相關的加強凸起10,所以可以先使支承凸起8,8咬合住,然后再將加強凸起10,10咬緊,從而能實現簡單和可靠的鉚合。因為凸起8,10的頂端的外側面為錐形表面,所以這些凸起能易于和可靠的向內彎曲。
由于每個支承或加強凸起8,10具有沿拉頭體1縱向延伸并將凸起8或10橫向分成兩半的中央缺口,這有利于鉚合加工。另外,由于每個支承凸起8的外表面具有可與相關的加強凸起10的頂端相嚙合的嚙合部17,這就可以可靠地將支承和加強凸起8,10結合在一起,以加固支承凸起8,8,這樣就使拉片連接耳6對拉片2的拉動具有足夠的耐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拉鏈的拉頭,它包括(a)一個拉頭體;(b)一個拉片,它樞轉地連到所述拉頭體上并且有一樞栓;和(c)一個從所述拉頭體的一個表面上伸出的拉片連接耳,它具有一個用于接納所述拉片的樞栓的凹槽、一個適于朝所述凹槽彎曲的第一支承凸起、一個第二支承凸起、和至少一個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延伸的并且適于彎曲到所述第一支承凸起上的第一加強凸起,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二支承凸起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了所述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連接耳具有一個第二加強凸起,所述第二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二加強凸起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第一加強凸起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承凸起是不可變形的支承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拉片連接耳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平行于所述拉頭體的橫向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底部高于所述拉頭體的上或下翼板的外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至少所述第一支承凸起高于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并且其外表面具有一個當所述第一加強凸起彎曲到所述第一支承凸起上時可與第一加強凸起的頂端相嚙合的嚙合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在各自的外表面上具有傾斜的錐形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或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具有一個沿著所述連接耳的縱向延伸的將所述每個支承或加強凸起分成縱向兩半部的缺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至少第一支承凸起和所述至少第一加強凸起具有相對的傾斜側表面,每個傾斜側表面的寬度和厚度從根部到頂端逐漸減小。
10.一種拉鏈的拉頭,它包括(a)一個拉頭體;(b)一個拉片,它樞轉地連到所述拉頭體上并具有一個樞栓;和(c)第一和第二拉片連接耳,它們從所述拉頭體的一個表面上伸出并且平行地設置在所述拉頭體上,所述第一拉片連接耳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第一和第二加強凸起、以及用于接納所述樞栓的一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拉片連接耳具有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第三和第四加強凸起、以及用于接納所述樞栓的另一端的第二凹槽;(d)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彼此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所述第一凹槽,且它們適于朝所述第一凹槽彎曲;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也彼此呈面對面位置,其間限定所述率二凹槽,且它們適于朝所述第二凹槽彎曲;(e)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強凸起分別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延伸并適于分別彎曲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凸起上,所述第三和第四加強凸起分別平行于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延伸并適于分別彎曲到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凸起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片連接耳和第二拉片連接耳平行于所述拉頭體的縱向設置,以使所述第一連接耳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起與所述批二連接耳的所述第三和第四凸起沿所述拉頭體的橫向設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各具有一個高于所述拉頭體的上或下翼板的外表面的底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每個所述支承凸起高于每個所述加強凸起,并且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個當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彎曲到所述每個支承凸起上時,它可與所述每個加強凸起的頂端嚙合的嚙合部。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每個支承凸起和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在各自的外表面上具有傾斜的錐形表面。
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每個支承凸起或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具有一個沿每個所述連接耳縱向延伸的、將所述每個支承凸起或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分成縱向兩半部分的缺口。
16.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拉鏈的拉頭,其特征是,所述每個支承凸起和所述每個加強凸起具有相對的傾斜側表面,每個傾斜側表面的寬度和厚度從根部到頂端逐漸減小。
全文摘要
在一個拉鏈的拉頭中,一連接耳從拉頭體上豎起并具有一對面對的支承凸起,兩支承凸起之間限定了一個用于接納一拉片的樞栓的凹槽。連接耳還具有位于相應支承凸起外側的對置的加強凸起。裝配時,利用壓力將支承凸起朝著凹槽彎曲,同時將加強凸起彎曲到相關的支承凸起上,以便封住和固持拉片的樞栓。這樣,拉片的樞栓就可靠地連到連接耳上,連接耳相對于拉片的拉動具有足夠的耐用性。
文檔編號A44B19/24GK1133151SQ95120040
公開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5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30日
發明者原田二良, 富田勉, 高畠秀男 申請人:Ykk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