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囊式尿管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氣囊式尿管置入器。
前列腺增生癥為老年人的常見病,患此病的患者及其術后都可能出現急性尿潴留,這時的患者往往非常痛苦,需急診導尿處理。但因增生的前列腺壓迫后尿道,使后尿道延長、彎曲、變窄或前列腺術后后尿道狹窄、膀胱頸攣縮等,造成臨床置放尿管困難,使導尿失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氣囊式尿管置入器。該置入器不僅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且還可用于其它類型導尿管的置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其主要導管及導芯組成,導管為“C”型管狀,導芯插入連接在導管內。
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由于其導管為“C”型結構,因而由其內置入的導尿管只需沿其“C”型缺口處分離出就可脫離導管,撥出導管后即完成整個導尿管的置入過程,操作非常簡便,不會出現導尿失敗的現象。且其導芯為兩種結構,一種為圓錐結構,便于從尿道置入導尿管;另一種為錐尖結構,便于從恥骨上穿刺置入導尿管。功能齊全,適用于各種類型導尿管的置入。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導管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圓錐導芯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錐尖導芯的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導管1及導芯2組成,導管1(如
圖1所示)為“C”型管狀,其后端為螺口3。導芯2插入固定在導管1內,并可沿導管抽出,其后端設有螺帽4。導芯2與導管1通過螺帽4與螺紋口3固定聯接。導芯2有兩種結構,一種前端呈圓錐形狀(如圖2所示),其目的是便于從尿道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另一種前端呈錐尖結構(如圖3所示),且其上設有通孔5,其目的是便于從恥骨上經皮穿剌膀胱造瘺置入尿管。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先經尿道置入該尿管置入器,然后撥除呈圓錐的導芯2,經導管1置入氣囊式尿管(或普通導尿管)入膀胱,經水充盈氣囊固定尿管,然后把尿管從導管1的“C”型缺口處與導管1分離出,撥出導管1,即完成尿管直入的過程。如行恥骨經皮穿刺膀胱造痿,則需要更換錐尖狀導芯2,穿刺進入膀胱后可見導芯上通孔5有尿液溢出,即可確定置入器進入膀胱,然后撥除導芯2,沿導管1置入氣囊式導尿管,注水充盈氣囊固定尿管,然后把尿管從導管1的“C”型缺口處乙與導管1分離出,撥除導管1,即完成造痿置入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氣囊式尿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導管(1)及導芯(2)組成,所述的導管(1)為“C”型管狀,導芯(2)插入連接在導管(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尿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芯(2)的前端呈圓錐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式尿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芯(2)的前端呈錐尖結構,其導芯(2)上設有導尿孔(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氣囊式尿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芯(2)后端設有螺帽(4),其與導管(1)的后端的螺紋口(3)固定聯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囊式尿管置入器,其由導管(1)及導芯(2)構成,導管(1)為“C”型管狀,導芯(2)插接連接在導管(1)內,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由于導管呈“C”形結構,因而由其內置入的導尿管只需沿其“C”型缺口處分離出即可脫離導管(1),完成對氣囊式尿管的置入過程,不會出現導尿失敗現象,操作非常簡便。且其導芯(2)的前端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圓錐結構,便于從尿道把導尿管置入膀胱;另一種為維尖結構,便于從恥骨上經皮穿剌膀胱造痿置入導尿管,功能齊全。本實用新型還可適于各類導尿管的置入。
文檔編號A61M25/01GK2472736SQ0025683
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9日
發明者王文生, 程遠合, 齊祥銀, 張國強, 趙遴, 閻桃霞 申請人:王文生, 程遠合, 齊祥銀, 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