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陳舊傷復發痛的藥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中草藥和白酒為原料制備的一種治療陳舊飭復發痛的藥酒,該藥酒還可以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
背景技術:
在當今世界各地,陳舊傷復發痛、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的患者眾多,但現今對這類病痛并無特效的良藥。
陳舊傷復發痛主要表現為年骨、筋、肌肉受損傷治愈后,到了晚年受損處又產生疼痛感,陳舊傷復發痛病是終身難以治愈的頑癥,且發病人數有不斷增加和大量上升的趨勢,尤其是體育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這種病以難忍的疼痛為主,重則可以致人喪失勞動能力,目前對這種病的治療通常用的是解熱鎮痛劑來緩解癥狀,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且經常復發,治療費用高,副作用大,使病人難以承受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主要表現為人體肌表經絡,受風寒濕邪侵襲后,致使氣血運行不暢,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處發生酸楚疼痛,重者麻木或關節腫大,以致屈伸不利之癥狀。西醫對此病的治療,主要以臨床保養為主,藥物措施有使用抗生素以控制鏈球菌感染;使用阿司匹林和激素(諸如地塞咪松、強的松等)消炎止痛,抑制風濕活動。上述措施在治療期間,癥狀可有一定緩解,但停藥后,癥狀會陸續復現。中醫對此病的治療,著眼于祛風除濕、通絡散寒,具體癥狀采用相應的組方,如對關節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的,采用防風湯加減如防風,麻黃、當歸、秦艽、肉桂、葛根、茯令、甘草、生姜等;對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的,用烏頭湯加減如烏頭、麻黃、當藥、甘草、黃芪、細辛、桂枝;以上所述各湯劑對病癥較輕者的療效較為明顯,對深而留于骨髓的病癥和坐骨神經痛卻療效欠佳,因而又出現了以虎骨、豹骨之類強迫風劑為主治藥物配伍的酒劑,如虎骨酒、豹骨酒、馮了性酒、虎骨木瓜酒、豹骨木瓜酒、木瓜酒等。同樣是致力于祛風除濕,通絡散寒,然而,既然病已留于骨髓,則已是久病之結果,而久病則多虛,久病多虛則多瘀,索其根源,卻是肝腎虛損而氣血不足,因而單純地以祛風除濕,通絡散寒藥配伍之療法,不能使病人在體內產生除病的物資基礎,因而療程長,不易治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宏揚我國藥酒治病的傳統方法,利用白酒泡制中草藥,提供一種能補肝強腎、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療效果非常好主要用于陳舊傷復發痛的藥酒。
為了達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在于該種藥酒包括下述組分與含量配比的藥材牛膝1.2~16%;威靈仙4~24%;茜草8~20%;骨碎補16~24%;落雁木20~32%;穿山甲0.8~2.4%;楓荷梨8~24%。
本發明所述的藥酒中的七味中草藥均為《本草綱目》或《中藥大辭典》有記載的中草藥。
牛膝氣味苦、酸,平,無毒。主治寒濕瘺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益精利防氣,填骨髓,止發白,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治陰痿,補腎,助十二經脈,逐惡血,治腰膝軟怯冷弱,破廒結,排膿止痛,產后心腹痛并血運,落死胎。強筋,補肝臟風虛。同蓯蓉浸酒服,益腎。竹木刺人肉,嚼爛罨之,即出。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喉痹口瘡齒痛,癰腫惡瘡傷折。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點本上冊)草部十六卷1028頁。
威靈仙氣味苦,溫,無毒。主治諸風,宣通五臟,去腹內冷滯,心膈痰水,久積疲瘕,痃癬氣塊,膀胱宿膿惡水,腰膝冷疼,療折傷。久服無有溫疫瘧。
推新舊積滯,消胸中痰唾,散皮膚大腸風邪。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點本上冊)草部十八卷1307頁。
茜草氣味苦,寒,無毒。主治寒濕風痹,黃疸,補中。止血,內崩下血,膀胱不足,矮跌蠱毒。久服益精氣,輕身。可以染絳。又苗根,主痹及熱中傷跌折。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止鼻洪尿血,產后血運,月經不止,帶下,撲損淤血,泄精,痔瘺瘡癤排膿。酒煎眼。通經脈,治骨節風痛,活血行血。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點本上冊)草部十八卷1310頁。
骨碎補氣味苦,溫,無毒。主治破血止血,補傷折。主骨中毒氣,風血疼痛,五勞六極,足手不收,上熱下冷。惡瘡,蝕爛肉,殺蟲。研末,豬腎夾煨,空心食,治耳鳴,及腎虛久泄,牙疼。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點本上冊)草部二十卷1384頁。
落雁木氣味甘,平、溫,無毒。主治風痛傷折,腳氣腫,腹滿虛脹。以扮木皮同煮汁洗之,立效。又婦人陰瘡浮泡,以椿木皮同煮汁洗之。產后血氣痛,并折傷內損諸疾,煮汁服。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點本上冊)草部十八卷1342頁。
穿山甲氣味咸,涼,微寒,有大毒。主治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治癰瘡,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外用止血。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藥大辭典》(江蘇新醫學院編下集)1727頁。
楓荷梨氣味甘,溫。祛風濕,活血脈。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藥大辭典》(江蘇新醫學院編上集)1261頁。
上述藥酒的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各組份藥物清洗、陰干,將穿山甲砂炮制,骨碎補清炒;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1∶4浸泡在相當于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中,其泡制周期為10~30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適量,然后過濾裝瓶即可。
本發明的療效評定標準(1)痊愈一周內腫脹消退,損傷或發炎部無疼痛,二周內局部無壓痛,用拳頭沿損傷或發炎部位叩擊時該部位無疼痛。二周損傷或發炎部位查不出異常特征現象。三周內可恢復一般輕度體力勞動。
(2)顯效一周內腫脹基本消退,損傷或發炎部基本無疼痛,二周內局部基本無壓痛,用拳頭沿損傷或發炎部位叩擊時該部位部位無明顯疼痛。
(3)有效二周內腫脹基本消退,局部無明顯壓痛,用拳頭沿損傷或發炎部位叩擊時該部位部位無明顯疼痛。
本發明的治療效果(1)止痛方面本發明對治療陳舊傷復發痛中的輕度痛,平均疼痛消除要7.00±2.35小時,西醫使用阿司匹林和激素(諸如地塞咪松、強的松等)消炎止痛,疼痛消除要12.60±4.73小時,兩種治療法比較說明本發明對陳舊傷復發痛的輕度止痛有顯著止痛效果,同樣;對治療陳舊傷復發痛中的中度痛,平均疼痛消除要15.00±2.75小時,西醫使用阿司匹林和激素消炎止痛,疼痛消除要24.60±4.73小時,兩種治療法比較說明本發明對陳舊傷復發痛的中度止痛也有顯著止痛效果;對治療陳舊傷復發痛中的重度痛,平均疼痛消除要48.00±6.35小時,西醫疼痛消除要49.60±5.73小時,兩種治療法比較說明本發明對陳舊傷復發痛的重度止痛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此外本發明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方面的疼痛消除一般只有12.00±2.75小時,而西醫對此疼痛消除則要20±5.73小時。縱上所述不難看出本發明在止痛方面有獨特的效果。
(2)消腫方面本發明對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方面引起的腫脹疼痛,消除腫脹疼痛需22.14±1.77小時,而西醫采用抗生素以控制鏈球菌感染來消除腫脹需43.95±4.27小時,兩種治療法比較說明本發明有顯著消腫鎮痛作用。對陳舊傷復發痛引起的腫脹疼痛治療,平均消除腫脹疼痛需30.90±5.53小時,而西醫平均消除腫脹疼痛需43.30±5.91小時,兩種治療法比較也說明本發明有顯著的消腫鎮痛作用。
(3)散瘀方面對瘀血只觀察用藥前后的瘀血范圍變化,用藥后的瘀血面積減去用藥前的瘀血面積,就是散瘀面積,使用本發明對組織損傷引起的瘀血方面平均每小時散瘀1.53±0.71cm2,說明本發明散瘀療效顯著。
(4)毒副反應從本發明治愈的100例患者都未出現頭昏、嘔吐、疼痛、腫脹加劇及皮膚發癢、出現皮疹等不良反應。
此外,本發明孕婦慎用;對外傷大流血及腰椎神經損傷引起的下肢癱瘓無效。
本發明雖系祖傳秘方,但以上配方均是中醫處方中常用藥物,也是中醫界所公認的。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舒筋活血,去風濕,補肝腎,兼有扶正祛邪之功效,如其中的茜草為肝經活血藥,但也有補中、益精氣的作用。中醫經典指出肝司疏泄,現代醫學也證明肝臟是在人體新陳代謝中起消毒與排泄廢料作用的重要器官,而風濕之所以人體不能自動排除,就應該考慮肝臟功能的失調。本發明之所以療效獨特,獨特在于其一它不像一般的治外傷成藥,一味用于鎮痛及活血行氣藥,而是著眼于調補肝腎、扶正祛邪兼施;其二本發明關鍵是用藥少而精,只用到了七味中草藥,因而不會造成因藥類太多而造成的相互牽制和藥力的相互抵消。本發明人行醫十七年余,在臨床上觀察多例病人用此藥酒對陳舊傷復發痛有特效,可達根治,無復發病例。對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腰扭傷等病癥,一般服用1-2瓶(500ml/瓶)的藥酒,即可產生顯著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是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將牛膝50g;威靈仙100g;茜草44g;骨碎補90g;落雁木160;穿山甲12g;楓荷梨40g。清洗、陰干,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浸泡在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2000g的土陶壇中,其泡制周期為10~12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200g即可服用。對多年患陳舊性內外傷復發痛患者服用2000ml后,顯效率7~12天可痊愈。
實施例2將牛膝15g;威靈仙40g;茜草30g;骨碎補50g;落雁木70;穿山甲4g;楓荷梨40g。清洗、陰干,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浸泡在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1000g的土陶壇中,其泡制周期為10~15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100g即可服用。對多年患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服用600ml后,顯效率7天好轉90%以上。
實施例3將牛膝70g;威靈仙120g;茜草100g;骨碎補80g;落雁木100g;穿山甲4g;楓荷梨120g。清洗、陰干,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浸泡在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2000g的土陶壇中,其泡制周期為10~30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200g即可服用。對陳舊性腰扭傷、四肢肌肉酸痛、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病癥患者服用300~2000ml后,顯效率3天可好轉80%。
下列附表中列舉了發明人的部分臨床病歷
表1陳舊傷復發痛組表2新傷損痛組
表3風濕性關節炎組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陳舊傷復發痛的藥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列生藥組份的乙醇提取物,各組份的重量百分比為牛膝1.2~16%;威靈仙4~24%;茜草8~20%;骨碎補16~24%;落雁木20~32%;穿山甲0.8~2.4%;楓荷梨8~24%;將上述各組份藥物清洗、陰干,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1∶4浸泡在相當于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中,其泡制周期為10~30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適量,然后過濾裝瓶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中草藥和白酒為原料制備的用于治療陳舊傷復發痛、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的藥酒,該種藥酒包括下述組分牛膝1.2~16%;威靈仙4~24%;茜草8~20%;骨碎補16~24%;落雁木20~32%;穿山甲0.8~2.4%;楓荷梨8~24%。將上述各組份藥物清洗、陰干,然后切片或破碎,并按比例1∶4浸泡在相當于含酒精度45°的大米白酒中,其泡制周期為10~30天,到期后取出,加白糖適量,然后過濾裝瓶即可。本發明具有舒筋活血,去風濕,補肝腎,兼有扶正祛邪之功效,治療陳舊傷復發痛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61K35/36GK1457845SQ03128720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5日
發明者黃澤林 申請人:黃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