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該連接器在樞椎部件設置凸出的可旋轉頭體以及凸出的限位塊,在寰椎部件設置與可旋轉頭體插合并動配的中空軸向通孔,并且在寰椎部件設置與限位塊可嵌合并動配的內凹環槽,當可旋轉頭體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時,限位塊可在內凹環槽中繞通孔軸向進行限位轉動,從而使可旋轉頭體的轉動受到限位。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寰齒關節連接器結構簡單,實現了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之間的轉動限位,有效防止樞椎部件與寰椎部件轉動過度,提高了其實際應用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
一種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醫學上治療寰樞椎脫位與不穩多采用減壓術和融合術。
[0003]單純的減壓術不能對寰樞椎進行徹底的矯正,甚至會加重寰樞關節的不穩。融合術是通過寰樞椎的融合來穩定寰樞關節,直接導致患者術后(頭頸)寰樞關節的旋轉運動明顯受限,最終會使未融合的頸椎失穩和退變。所以,減壓術和融合術不能根除寰樞椎的脫位與不穩問題,同時無法保留寰樞關節運動的原先功能,使患者最終無法恢復到健康狀態,即無法得到徹底的治療。
[0004]例如,專利號為ZL02288644.3,公告號為CN2587365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枕頸固定器》就是此類設計。該枕頸固定器包括一塊枕骨固定板,在該枕骨固定部件的頭端弧板段上設有若干個孔,在孔中設有尖頭的枕骨螺絲;在所述枕骨固定部件的尾端直板段的端部設有一孔,在該孔中穿設椎弓根螺釘,在該椎弓根螺釘上設有相匹配的固定螺母。該固定器采用固定方式鎖住枕骨和頸椎,限制了枕骨和頸椎關節的活動。
[0005]為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之間相互轉動,并且可防止該轉動過度的寰齒關節連接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針對上述技術現狀,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結構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結構簡單,能夠實現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之間的轉動限位,從而有效防止樞椎部件與寰椎部件轉動過度,提高其實際應用可靠性。
[0007]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限位防脫寰齒關節連接器,包括相轉動配合的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
[0008]所述的樞椎部件的一端制有一凸出的可旋轉頭體以及凸出的限位塊;
[0009]所述的寰椎部件制有通孔以及內凹環槽;
[0010]所述的可旋轉頭體可插合在通孔中并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
[0011]所述的限位塊可嵌合在內凹環槽中;當可旋轉頭體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時,所述的限位塊可在內凹環槽范圍內繞通孔軸向進行限位轉動,從而使可旋轉頭體的轉動限位。
[0012]作為一種實現方式,所述的寰椎部件包括寰椎連接臺以及旋轉軸套,所述的通孔以及內凹環槽設置在旋轉軸套,寰椎連接臺包括一內凹結構,其內表面與旋轉軸套外表面相匹配,用于嵌合固定該旋轉軸套。在這種實現方式中,包括通孔以及內凹環槽的旋轉軸套與寰椎連接臺相分離,一方面降低了寰椎部件的制作難度,另一方面可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設計通孔與內凹環槽,在使用時將其嵌合固定在寰椎連接臺中即可,提高了靈活性,并且當通孔和/或內凹環槽出現問題時只需更換旋轉軸套即可,減少了成本。
[0013]作為優選,所述的旋轉軸套設有固定連接的緊固塊,當旋轉軸套嵌合在寰椎連接臺的內凹結構中時,所述緊固塊卡扣內凹結構的內壁,進一步將旋轉軸套固定在內凹結構中。
[0014]所述的可旋轉頭體的形狀不限,優選為圓柱形。
[0015]所述可旋轉頭體的端面不限,作為優選,所述可旋轉頭體的端面為平面結構。
[0016]所述的限位塊結構不限,包括長條狀,圓柱狀等。
[0017]作為優選,所述的寰椎部件還包括兩塊固定連接并且左右延伸的邊板,每個邊板上制有插孔,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邊板固定在寰錐。
[0018]作為優選,所述的樞椎部件包括樞椎連接座,樞椎連接座的一個端面設置凸出的可旋轉頭體以及凸出的限位塊。所述的樞椎連接座的形狀不限,作為優選,其為一端開口的中空腔體,開口端面的相對面制有所述的凸出的可旋轉頭體。進一步優選,所述樞椎連接為一端面開口的中空方形體。更優選,所述的中空腔體的內壁設置若干穿透壁螺紋孔,用于裝配時連接工具,方便操作。
[0019]作為優選,所述的樞椎部件還包括兩塊固定連接并且左右延伸的連接板,每個連接板上制有插孔,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邊板固定在樞錐。
[0020]作為優選,所述的轉動限位為左右轉動限位;
[0021 ]作為優選,以通孔軸向為中心,內凹環槽呈左右對稱分布,使可旋轉頭體的轉動范圍呈左右對稱。
[0022]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可旋轉頭體的左右轉動幅度至少為30°。
[0023]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防脫寰齒關節連接器在實際應用中,其安裝方法包括如下過程:
[0024]將寰椎部件固定于寰錐骨隙;將樞椎部件的可旋轉頭體插合在通孔中,將限位塊嵌入內凹環槽中;將樞椎部件固定在樞椎上。
[0025]當所述的寰椎部件包括寰椎連接臺以及旋轉軸套,所述的通孔以及內凹環槽設置在旋轉軸套,寰椎連接臺包括一內凹結構,其內表面與旋轉軸套外表面相匹配,用于嵌合固定該旋轉軸套時,安裝方法包括如下過程:將寰椎連接臺固定于寰錐骨隙,將旋轉軸套嵌合固定在內凹結構中;將樞椎連接座的可旋轉頭體插合在旋轉軸套的通孔中,將兩塊限位塊嵌入內凹環槽中;將樞椎部件固定在樞椎上。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在樞椎部件設置凸出的可旋轉頭體以及凸出的限位塊,在寰椎部件設置與可旋轉頭體插合并動配的中空軸向通孔,并且在寰椎部件設置與限位塊可嵌合并動配的內凹環槽,當可旋轉頭體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時,由于存在公差,限位塊可在內凹環槽中繞通孔軸向進行限位轉動,從而使可旋轉頭體的轉動受到限位。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寰齒關節連接器結構簡單,不僅能夠良好控制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之間的轉動限位,從而有效防止樞椎部件與寰椎部件轉動過度,提高其實際應用可靠性;而且安裝簡單易行,大大提高了其實際應用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利用凸臺體與內凹環槽嵌扣配合防止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脫扣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出現脫扣現象,導致該寰齒關節連接器的功能不穩定,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圖1中樞椎部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3是圖1中寰椎部件的寰椎連接臺結構示意圖;
[0030]圖4是圖1中寰椎部件的旋轉軸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實施例旨在便于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而對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32]圖1-4中的附圖標記為:1-樞椎部件;2-寰椎部件;3-寰椎連接臺;4_連接板;5_可旋轉頭體;6-頭體端面;7-內凹環槽;8-樞椎連接座;9-邊板;10-限位塊;11-插孔I ;12_插孔Π ; 13-旋轉軸套;14-緊固塊;15-螺紋孔;16-內凹結構;17-通孔。
[0033]實施例1:
[0034]本實施例中,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的立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包括樞椎部件I和寰椎部件2。
[0035]如圖2所示,樞椎部件I包括樞椎連接座8以及與樞椎連接座8左右固定相連的兩塊邊板9 ο樞椎連接座8呈一端開口的中空腔體,開口端面的相對面制有一凸出的可旋轉體5以及兩塊限位塊10。可旋轉體5呈光滑的圓柱結構,其端面6呈平面結構。兩塊限位塊10分別呈長條狀。
[0036]寰椎部件2包括如圖3所示的寰椎連接臺3,與寰椎連接臺3左右固定相連的兩塊邊板4,以及如圖4所示的旋轉軸套13。如圖3所示,寰椎連接臺3包括一內凹結構16,其內表面與旋轉軸套13的外表面相匹配,因此該旋轉軸套13可嵌合固定在內凹結構16中。
[0037]如圖4所示,旋轉軸套13制有一個通孔17,并且旋轉軸套13表面左右兩側制有兩個結構相同,以通孔軸向為中心呈左右對稱分布的內凹環槽7。
[0038]可旋轉頭體5與通孔17相配,使樞椎部件I和寰椎部件2相連接時,可旋轉頭體5可插合在通孔17中并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限位塊10與內凹環槽7相配,使樞椎部件I和寰椎部件2相連接時,每個限位塊10嵌合在一個內凹環槽7中,并且由于二者之間存在公差,當可旋轉頭體5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時,限位塊10可在內凹環槽7中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由于內凹環槽7徑向角度的限制,限位塊10的轉動是限位轉動,從而使可旋轉頭體5的轉動受到限位。
[0039]如圖4所示,旋轉軸套13頂部固定連接緊固塊14,當旋轉軸套13嵌合在寰椎連接臺3的內凹結構16中時,該緊固塊14卡扣內凹結構16的內壁,進一步將旋轉軸套13固定在內凹結構16中。
[0040]如圖1所示,每個連接板4上制有插孔Π12,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連接板4固定在寰椎。每個邊板9上制有插孔111,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邊板9固定在樞錐。
[0041 ]本實施例中,樞椎連接座8的中空腔體呈中空方形體。中空腔體的內壁設置若干穿透壁螺紋孔15,用于裝配時連接工具,方便操作。
[0042]該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在實際應用中的安裝過程為:將寰椎連接臺3置于骨隙,螺釘通過插孔Π 12,將連接板4固定在寰錐上;將旋轉軸套13嵌合固定在內凹結構3中;將樞椎連接座8的可旋轉頭體5插合在旋轉軸套13的通孔17中,將兩塊限位塊10嵌入內凹環槽7中;螺釘通過插孔111,將邊板9固定在樞椎上。
[0043]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了系統詳細的說明,應理解的是上所述實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原則范圍內所做的任何修改、補充或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包括相轉動配合的樞椎部件和寰椎部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樞椎部件的一端制有一凸出的可旋轉頭體以及凸出的限位塊; 所述的寰椎部件制有通孔以及內凹環槽; 所述可旋轉頭體可插合在通孔中并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 所述的限位塊可嵌合在內凹環槽中;當可旋轉頭體繞通孔軸向進行轉動時,所述的限位塊可在內凹環槽范圍內繞通孔軸向進行限位轉動,使可旋轉頭體的轉動受到限位; 所述的寰椎部件包括寰椎連接臺以及旋轉軸套,所述的通孔以及內凹環槽設置在旋轉軸套,寰椎連接臺包括一內凹結構,其內表面與旋轉軸套外表面相匹配,用于嵌合固定該旋轉軸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轉軸套設有固定連接的緊固塊,當旋轉軸套嵌合在寰椎連接臺的內凹結構中時,所述緊固塊卡扣內凹結構的內壁。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旋轉頭體為圓柱形。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塊為長條狀或者圓柱狀。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旋轉頭體的端面為平面結構。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寰椎部件還包括兩塊固定連接并且左右延伸的邊板,每個邊板上制有插孔,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邊板固定在寰錐。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樞椎部件包括樞椎連接座,樞椎連接座的一個端面制有所述的可旋轉頭體與限位塊。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樞椎連接座為一端開口的中空腔體,開口端面的相對面制有所述的可旋轉頭體與限位塊。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樞椎部件還包括兩塊固定連接并且左右延伸的連接板,每個連接板上制有插孔,與螺釘配對,用以將邊板固定在樞錐。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以通孔軸向為中心,所述的內凹環槽呈左右對稱分布,可旋轉頭體的轉動范圍呈左右對稱。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限位寰齒關節連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可旋轉頭體的左右轉動幅度至少為30°。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5697965SQ201620232566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4日
【發明人】陳希良, 熊勝, 肖江劍, 胡勇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