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粉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74035閱讀:8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粉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配藥粉,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粉。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患腳氣病的人數已達兩億多,南方省區,尤其粵港地區患腳氣病的人口比例很高。由于腳氣病是由真菌感染引發,由于真菌的大量繁殖,腳氣病患者在夏季十分痛苦,奇癢難忍,而且搔撓極易引發患處皮膚感染,而且腳氣一旦患上,難以治療并且很容易通過公用拖鞋或腳盆等媒介接觸傳染。隨著人群的頻繁流動,腳氣病患者人數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為此,研究和開發治療腳氣病的有效藥物極具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目前,有相當多的治腳氣病的外用西藥,例如達克寧,也有相當多的治療腳氣的純中藥制劑,例如足光粉,但中西醫相結合,采用中藥與西藥復配治療并不多見,即使有,成份各異,效果各不相同。目前治療腳氣的藥物普遍存在著治愈率較低,復發比例高,易引起腳褪皮等缺陷,且這些藥物通常以水劑、膏劑形式給藥,含水量較高,若在腳氣患處涂上此類藥物,形成了濕上加濕的環境,因為腳氣本身濕氣流水較重,使真菌更容易借助“濕氣”吸收養分,向四周擴散,迅速繁殖,影響療效。
技術方案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與西藥相結合復配而成的,對治療腳氣有較好療效且復發率低的粉劑外用藥。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我們采用中西藥相結合,利用中藥與西藥的優勢互補,通過枯礬的滲濕、止腳汗作用,樟腦、土槿皮的殺菌止癢作用,水楊酸與硼酸的殺菌作用及其它組份的協同作用,使該藥殺菌止癢協同作用加強,加強了療效。通過長期的實踐經驗,優選了以下幾種中藥與西藥復配枯礬15g_50g,樟腦2g-20g,冰片1g-10g,硼酸1g-10g,水楊酸1g-10g,土槿皮2g-20g,苦參2g-20g,白鮮皮2g-20g,蛇床子3g-30g;該藥粉優選配比為枯礬15g_30g,樟腦5g-10g,冰片3g-6g,硼酸5g-10g,水楊酸5g-10g,土槿皮8g-15g,苦參8g-15g,白鮮皮5g-15g,蛇床子10g-15g。各種成分功效如下
枯礬一般用于治療瘡瘍、疥癬、濕疹瘙癢,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功效。這里主要起滲濕、止腳步汗的作用。
土槿皮殺蟲止癢,治皮膚疥癬。這里主要起殺菌止癢的作用。
樟腦外用有除濕殺蟲,止癢止痛功效。這里主要起殺菌止癢的作用。
苦參無毒,燥濕,止癢,利尿,含苦參堿,氧化苦參堿,金雀花,對滴蟲、真菌、金黃葡萄球菌及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在本發明中還具有延長藥劑保藏期的功效。
蛇床子微毒,燥濕殺蟲,含揮發性蛇床子素,多用于治療瘡瘍疥癬及皮膚瘙癢癥,對真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這里主要起抑制真菌生長的作用。
白鮮皮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多用于濕熱瘡疹,多膿,肌膚濕爛、皮膚瘙癢之功效,這里起著活血解毒,收斂生肌功效。
冰片外用有清熱止痛,防腐止癢功效。這里主要起殺菌止癢的作用。
西藥我們選擇了硼酸、水楊酸與以上幾種中藥相復配,主要基于硼酸可作消毒劑,防腐劑;水楊酸可用作消毒劑,防腐劑,還具有解熱鎮痛作用。
該藥粉制作過程簡單將各組份中藥、西藥輾成細粉,過150目篩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適當調整比例,用藥袋包裝,每袋約6g-8g。
該藥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經患者使用后普遍反映,無副作用,作用緩和,且愈后復發率低;(2)所選成份適中,配比適當,成本低且便于制備,使用方便。(3)該藥能有效地抑止腳汗,從而使真菌難以侵入,而且該藥為粉劑,避免了濕上加濕的給藥環境,見效快,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該藥屬外用藥,使用方法每晚熱水洗腳后,在患處涂抹,揉擦1-2分鐘,療程5-25天即可痊愈。對初患者效果更佳。尤其適用于干燥型、混合型、水泡型、糜爛型等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癬。
具體實施方法為了更好地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下面例舉實施例實施例1將枯礬15g,樟腦6.8g,冰片4.8g,土槿皮10g,苦參10g,白鮮皮10g,蛇床子10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再將水楊酸10g,硼酸5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最后將兩者混勻。按照該配比配成的藥粉經100位患者臨床使用總結,治愈率97%-98%。
實施例2將枯礬20g,樟腦10g,冰片9g,土槿皮15g,苦參5g,白鮮皮15g,蛇床子5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再將水楊酸6g,硼酸2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最后將兩者混勻。按照該配比配成的藥粉經100位患者臨床使用總結,治愈率97%-98%。
實施例3將枯礬40g,樟腦15g,冰片2g,土槿皮5g,苦參15g,白鮮皮6g,蛇床子25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再將水楊酸2g,硼酸10g輾成細粉,過150目篩,最后將兩者混勻。按照該配比配成的藥粉經100位患者臨床使用總結,治愈率97%-98%。
按照以上實施例配成的治療腳氣病藥粉經患者使用后,療效顯著,復發率低。
病例1,某病人,女,1962年出生,黑龍江北安市人,患腳氣病已13年,使用多種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物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但年年復發,未治愈。使用本發明的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物一袋8克,治療5天,每天涂擦1次,治愈,至今未復發。
病例2某病人女,1948年出生,上海人,患腳氣病已有30余年,使用十幾種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物治療,療效欠佳,一直未治愈,雙腳底皮層變厚,腳指間滲液出血,嚴重時不能穿鞋。使用本發明的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物,治療24天,每天涂擦1次,治愈,至今未復發。
病例3某病人男,1941年出生河南南陽人,因家養寵物小貓,全家三口人均被傳染上真菌,周教授的腳氣病嚴重,已有10多年,曾使用多種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物治療,雖有一定的療效,但經常復發,未治愈。使用本發明的治療腳氣病的外用藥一袋8g。治療15天,每天涂擦1次,治愈,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粉,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組份按重量份組成枯礬15g-50g樟腦2g-20g冰片1g-10g硼酸1g-10g水楊酸1g-10g土槿皮2g-20g苦參2g-20g白鮮皮2g-20g蛇床子3g-30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腳氣的藥粉,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組份按重量份組成枯礬15g-30g樟腦5g-10g冰片3g-6g硼酸5g-10g水楊酸5g-10g土槿皮8g-15g苦參8g-15g白鮮皮5g-15g蛇床子10g-15g。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腳氣的藥粉,其特征在于其將其制成粉劑,以粉劑形式給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腳氣的藥粉,其由如下組分以重量份組成枯礬15g_50g,樟腦2g-20g,冰片1g-10g,硼酸1g-10g,水楊酸1g-10g,土槿皮2g-20g,苦參2g-20g,白鮮皮2g-20g,蛇床子3g-30g。該藥由中藥、西藥復配而成,克服了目前現有治療腳氣藥物復發率高、使用后副作用大等缺陷。本發明以粉劑形式給藥,對治療腳氣病有較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17/00GK1593478SQ20041001035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8日
發明者葛澤仁 申請人:葛澤仁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