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974899閱讀:33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醫藥領域中的藥品,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作用的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折手術、扭挫傷后遺癥、勞損外傷、風寒溫邪侵襲引發的頸、肩、腰腿、關節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的藥膏有兩種,一種是硬膏即“狗皮膏藥”,(如油熬鉛丹黑膏藥、無鉛彩色松香膏藥等),這種產品有三個缺點1、貼敷時須先烘烤,靠膏體粘貼皮膚,天熱易淌流,污染衣物;2、膏體過硬,貼敷有不舒適感,貼敷關節活動處易脫落;3、制作時產生濃煙,對人體有危害,環境污染嚴重;第二種是用涂布工藝制作的膏藥貼片即各種止痛膏之類,這種產品的缺點是藥層太薄,一般只有0.5-1mm,制作時由于原料粉碎細度一般在100-200目,如不采用特殊透皮吸收劑,經皮給藥皮膚對藥物吸收有限,藥性作用不夠,療效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作用的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藥膏貼敷時不需事先烘烤,膏體柔軟,緊貼皮膚但又不粘皮膚,天熱不淌流、不污染衣物,尤其是骨關節處貼敷,關節活動時也不會脫落,并且由于對原料進行精細加工,增強了透皮吸收率,使藥物利用率大大提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的配方由如下第一類原料和第二類原料組成第一類原料為川 烏10--60g尖辣椒10--60g 馬錢子50--100g全 蟲5--55g 穿山甲5--55g大楓子5--55g草 烏5--55g 懷牛膝5--55g骨碎樸5--55g半 夏10--60g白芥子5--55g南 星10--60g當 歸5--55g 桃 仁5--55g羌 活5--55g獨 活5--55g 細 辛5--55g牙 皂5--55g大 黃5--55g 蜈 蚣5--55條;
大 黃5--55g蜈 蚣5--55條;第二類原料為沒 藥5--55g血竭5--55g 紅 花5--55g白松香5--55g冰片5--55g 樟 腦5--30g乳 香5--55g氮酮3--20ml α-紅沒要醇5--55g液體石蠟100--1000ml。
本發明還可添加第三類原料、第四類原料及第五類原料第三類原料為甘 油100--600g 白花膠100--600g 遠紅外陶瓷粉5--55g;第四類原料為硼 砂5--55g 蒸餾水500--2000ml;第五類原料為羊毛脂50--100g 白凡士林50--100g 十六醇 100--200g白蜂蠟100--200g 司盤(80)5--55g液體石蠟500--2000ml。
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為1、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然后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的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將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和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后添加常規壓敏膠攪拌均勻,涂布于無紡布膠帶上,得到膏體;5、將膏體用離型紙蓋壓上機切成型,進行常規膏體包裝后即得成品。
本發明的添加第三類原料、第四類原料及第五類原料的制備工藝為1、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然后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的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
4、將第三類原料添加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中,在常溫下進行攪拌混合,得到第一種原料混合體;5、將第四類原料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再將第五類原料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然后將兩類原料混合在一起,再進行加熱攪拌和乳化,得到乳劑;6、將第一種原料混合體加入到已降溫且在不停在攪拌著的乳劑中攪拌均勻,然后繼續進行降溫攪拌,添加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漿體后,再進行注漿填充、刮壓成型、膏體脫模、膏體粘帶、蓋壓離型紙、機切包裝后即得成品。
本發明是以川烏、尖辣椒、馬錢子等第一類原料和沒藥、血竭、紅花等第二類原料為主要原料,輔以甘油、白花膠和遠紅外陶瓷粉組成的第三類原料、硼砂和蒸餾水組成的第四類原料和羊毛脂、白凡士林、十六醇等第五類原料,采用微米中藥技術和透皮吸收技術,通過一定工藝制備而成。本發明的藥膏貼敷時不需事先烘烤,膏體柔軟,緊貼皮膚但又不粘皮膚,天熱不淌流、不污染衣物,尤其是骨關節處貼敷,關節活動時也不會脫落;本發明的制備工藝采用微米中藥技術和透皮吸收技術,較傳統工藝更好地保持了天然藥用動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不受破壞,并且由于對原料進行精細加工(細度大于500目),增強了透皮吸收率,使藥物利用率大大提高,因而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療效顯著等作用。本發明的制備工藝融合了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之特點,為綠色環保型,無三廢。本發明的藥膏專用于經皮或穴位貼敷,配以熱敷,專治骨質增生癥和骨折手術、扭挫傷后遺癥、勞損外傷、風寒溫邪侵襲引發的頸、肩、腰腿、關節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應理解本發明的范圍非僅限于這些實施例的范圍。
實施例11、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川烏10g、尖辣椒10g、馬錢子50g、全蟲5g、穿山甲5g、大楓子5g、草烏5g、懷牛膝5g、骨碎樸5g、半夏10g、白芥子5g、南星10g、當歸5g、桃仁5g、羌活5g、獨活5g、細辛5g、牙皂5g、大黃5g以及蜈蚣5條,然后將它們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沒藥5g、血竭5g、紅花5g、白松香5g、冰片5g、樟腦5g、乳香5g、α-紅沒要醇5g、氮酮3ml,然后將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將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和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后添加常規壓敏膠攪拌均勻,涂布于無紡布膠帶上,得到膏體;5、將膏體用離型紙蓋壓上機切成型,進行常規膏體包裝后即得成品。
實施例21、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川烏60g、尖辣椒60g、馬錢子100g、全蟲55g、穿山甲55g、大楓子55g、草烏55g、懷牛膝55g、骨碎樸55g、半夏60g、白芥子55g、南星60g、當歸55g、桃仁55g、羌活55g、獨活55g、細辛55g、牙皂55g、大黃55g以及蜈蚣55條,然后將它們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沒藥55g、血竭55g、紅花55g、白松香55g、冰片55g、樟腦30g、乳香55g、α-紅沒要醇55g和氮酮20ml,然后將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步驟4、5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1、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川烏30g、尖辣椒40g、馬錢子80g、全蟲25g、穿山甲35g、大楓子15g、草烏45g、懷牛膝40g、骨碎樸30g、半夏20g、白芥子30g、南星50g、當歸45g、桃仁35g、羌活45g、獨活25g、細辛25g、牙皂25g、大黃35g以及蜈蚣45條,然后將它們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沒藥35g、血竭35g、紅花45g、白松香45g、冰片35g、樟腦20g、乳香35g、α-紅沒要醇45g和氮酮10ml,然后將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步驟4、5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1、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川烏20g、尖辣椒30g、馬錢子70g、全蟲35g、穿山甲45g、大楓子25g、草烏40g、懷牛膝30g、骨碎樸40g、半夏40g、白芥子40g、南星40g、當歸35g、桃仁25g、羌活25g、獨活45g、細辛45g、牙皂45g、大黃25g以及蜈蚣25條,然后將它們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沒藥25g、血竭15g、紅花25g、白松香25g、冰片15g、樟腦10g、乳香25g、α-紅沒要醇25g和氮酮15ml,然后將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分別稱取第三類原料甘油100g、白花膠100g和遠紅外陶瓷粉5g,然后將它們添加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中,在常溫下進行攪拌混合,得到第一種原料混合體;5、分別稱取第四類原料硼砂5g、蒸餾水500ml和第五類原料羊毛脂50g、白凡士林50g、十六醇100g、白蜂蠟100g、司盤(80)5g和液體石蠟500ml,然后將第四類原料硼砂和蒸餾水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再將第五類原料羊毛脂、白凡士林、十六醇、白蜂蠟、司盤(80)和液體石蠟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然后將兩類原料混合在一起,再進行加熱攪拌和乳化,得到乳劑;6、將第一種原料混合體加入到已降溫且在不停在攪拌著的乳劑中攪拌均勻,然后繼續進行降溫攪拌,添加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漿體后,再進行注漿填充、刮壓成型、膏體脫模、膏體粘帶、蓋壓離型紙、機切包裝后即得成品。
實施例51、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川烏50g、尖辣椒50g、馬錢子90g、全蟲15g、穿山甲15g、大楓子45g、草烏10g、懷牛膝50g、骨碎樸10g、半夏10g、白芥子10g、南星10g、當歸50g、桃仁50g、羌活50g、獨活10g、細辛10g、牙皂10g、大黃50g以及蜈蚣50條,然后將它們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分別稱取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沒藥40g、血竭50g、紅花40g、白松香40g、冰片40g、樟腦40g、乳香30g、α-紅沒要醇40g和氮酮7ml,然后將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分別稱取第三類原料甘油600g、白花膠600g和遠紅外陶瓷粉55g,然后將它們添加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中,在常溫下進行攪拌混合,得到第一種原料混合體;5、分別稱取第四類原料硼砂55g、蒸餾水2000ml和第五類原料羊毛脂100g、白凡士林100g、十六醇200g、白蜂蠟200g、司盤(80)55g、液體石蠟2000ml,然后將第四類原料硼砂和蒸餾水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再將第五類原料羊毛脂、白凡士林、十六醇、白蜂蠟、司盤(80)和液體石蠟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然后將兩類原料混合在一起,再進行加熱攪拌和乳化,得到乳劑;步驟6與實施例4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其特征在于配方由如下第一類原料和第二類原料組成第一類原料為川 烏10--60g尖辣椒10-60g馬錢子50--100g全 蟲5--55g 穿山甲5--55g大楓子5--55g草 烏5--55g 懷牛膝5--55g骨碎樸5--55g半 夏10--60g白芥子5--55g南 星10--60g當 歸5--55g 桃 仁5--55g羌 活5--55g獨 活5--55g 細 辛5--55g牙 皂5--55g大 黃5--55g 蜈 蚣5--55條;第二類原料為沒 藥5--55g血 竭5--55g紅 花5--55g白松香5--55g冰 片5--55g樟 腦5--30g乳 香5--55g氮 酮3--20ml α-紅沒要醇5--55g液體石蠟100--1000ml。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其特征在于還可添加如下第三類原料、第四類原料及第五類原料第三類原料為甘 油100--600g白花膠100--600g 遠紅外陶瓷粉5--55g;第四類原料為硼砂5--55g蒸餾水500--2000ml;第五類原料為羊毛脂50--100g 白凡士林50--100g 十六醇100--100g白蜂蠟100--200g 司盤(80)5--55g液體石蠟500--2000ml。
3.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藥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然后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的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將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和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后添加常規壓敏膠攪拌均勻,涂布于無紡布膠帶上,得到膏體;(5)、將膏體用離型紙蓋壓上機切成型,進行常規膏體包裝后即得成品。
4.制備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藥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一類原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然后分別進行粗粉碎,細度大于100目,振動過篩;(2)、將過篩后的第一類原料混合攪拌,再冷凍干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得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3)、將經過檢驗篩選的第二類原料中的沒藥、血竭、紅花、乳香和白松香分別進行冷凍干燥,再分別進行精細粉碎,細度大于500目,然后加入到經液體石蠟溶化的冰片、樟腦混合物中,再和氮酮、α-紅沒要醇進行混合攪拌,得到第二類精細原料;(4)、將第三類原料添加到第一類原料精細粉末中,在常溫下進行攪拌混合,得到第一種原料混合體;(5)、將第四類原料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再將第五類原料混合后進行加熱攪拌,然后將兩類原料混合在一起,再進行加熱攪拌和乳化,得到乳劑;(6)、將第一種原料混合體加入到已降溫且在不停在攪拌著的乳劑中攪拌均勻,然后繼續進行降溫攪拌,添加第二類精細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漿體后,再進行注漿填充、刮壓成型、膏體脫模、膏體粘帶、蓋壓離型紙、機切包裝后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質增生癥和骨傷病的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它是以川烏、尖辣椒、馬錢子等第一類原料和沒藥、血竭、紅花等第二類原料為主要原料,輔以第三類原料、第四類原料和第五類原料,采用微米中藥技術和透皮吸收技術,通過一定工藝制備而成。該藥膏貼敷時不需事先烘烤,膏體柔軟,緊貼皮膚但又不粘皮膚,天熱不淌流、不污染衣物,尤其是骨關節處貼敷,關節活動時也不會脫落;對原料進行精細加工,增強了透皮吸收率,使藥物利用率大大提高,因而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療效顯著等作用。該藥膏專治骨質增生癥和骨折手術、扭挫傷后遺癥、勞損外傷、風寒溫邪侵襲引發的頸、肩、腰腿、關節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
文檔編號A61P19/08GK1562159SQ200410017958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1日
發明者何昌正, 徐重慶, 盧清輝 申請人:江西昌正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