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護膚中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79323閱讀:31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護膚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中草藥制備而成的中藥,尤其是一種能治療皮膚淺層部真菌疾病的外用中藥成份的組成。
關于治療皮膚病或護膚的外用藥品成份有許多種,例如用于治療手足癬的有硝酸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凝膠、硝酸益康唑乳膏、曲味新乳膏、菌必凈等,在公開的專利申請中,有中草藥制備的,也有中、西藥結合制備的外用護膚藥,上述藥品應用治療皮膚病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上述藥也存在生產工藝復雜,大多數人用藥后對人體皮膚存在一定的刺激、過敏反應不宜長期使用,已申請的中草藥外用護膚藥組份多、制備工藝復雜。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中草藥制備的外用護膚藥,這種中草藥的制備過程簡單,配方獨特,對于手足癬、腳氣病、瘙癢性的皮膚病、蚊蟲叮咬引起的腫痛、皮膚濕疹都有很好的療效,并且具有良好的護膚、潤膚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中草藥制備的外用藥,該藥是由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冰片、枯礬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青木香10-15、云木香10-15、丁香10-15、當歸10-15、百合10-15、冰片4-8、枯礬5-7。
將冰片4-8、枯礬5-7、蒸餾水25-40加入到陶瓷罐或搪瓷反應釜內加溫到60-90℃,制成混合液。并不但的攪拌保溫0.5小時備用。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烘干,用藥篩孔內徑(μm)為(90±4.6-125±5.8)或工業篩(孔/英寸)為100-120目的粉碎機分別粉碎。按上述中藥重量配比的原料、取粉碎好的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白合藥粉與混合液混拌均勻。
本發明是以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五種中藥與混合液(冰片、枯礬、蒸餾水)組份之和為100%制備組成一種外用藥膏。
其中青木香、云木香、能行氣、解毒、消腫療毒腫,與丁香配用治癬癥、療毒腫;當歸補血和血主治痿庳痛、疽瘡瘍;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能,能殺菌蟲止癢,外用并有止血的作用;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防腐潤膚,能治濕疹;枯礬具有解毒、殺蟲、抗菌、收斂作用,能治瘡、瘍、疥、癬、水火蟲火傷庳癥,上述中藥能組配制備后具有解毒、消痛、散結、清熱止痛、療毒、止癢的作用,經過300例臨床應用療效觀察,對外敷治療皮膚癬、手足癬、濕疹、瘙癢癥治愈率可達到99%,經對病人用藥后的觀察,第一次敷藥后患者病情得到緩解,2-12天就可愈。
病例介紹周××,42歲,男性,已婚患干性腳癬1年多。其兩腳底干燥無滋水,起白屑,腳跟皮膚硬厚而龜裂,裂口見血,腳足趾間皮膚破潰疼痛,瘙癢難忍,行走腳底刺痛,多年已傷失重體力勞動能力,經多方治療而無效,而用本發明護膚藥第一天后皮膚變軟,三天后皮膚進一步軟化、疼痛消除,瘙癢癥狀消失,七天后皮膚破潰及龜裂裂口處愈合,十二天后治愈,未見復發。
王××,40歲,男性,已婚,患陰囊濕疹2個多月,陰囊表皮發癢紅腫,然后迅速硬起殼,最嚴重時形成龜裂流黃血水,患者非常痛苦,經用本發明護膚藥,第一天后瘙癢減輕,二天后不流黃血水,瘙癢基本消除,三天后皮干變軟,七天后治愈,一月后走訪患者未見復發。
徐××,21歲,男性,未婚,患濕性腳癬一年多。其兩腳腳趾間及臨近腳背表皮潮濕而多滋水,瘙癢難忍,潰爛脫皮。用本發明護膚藥后第一天皮膚瘙癢減輕、破潰處理的血水停止,三天后皮膚顯干,一周后皮膚起皺,脫皮,經半月用藥治療癥狀均好。
姜××,52歲,女性,已婚,患水皰性濕疹達半年之久。其兩手指間及臨近手指背外多見小丘疹,后逐步擴展為一整片,發炎后自行潰破而流水,瘙癢鉆心,用本發明護膚藥第一天后瘙癢停止,二~三天后滲液停止,五天后皰疹消失,繼續用藥三天后,加強鞏固治療,未見復發。
從臨床應用和上述病例分析看出,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療效快,用后立即殺菌消腫、止癢,患者對藥物沒有副作用反映和對藥物的依賴性。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實施1所公開的中藥組合物是按100克藥物所需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青木香10克、云木香10克、丁香10克、當歸10克、百合10克、冰片5克、枯礬6克實施例2所公開的中藥按每生產100克藥所需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青木香12克、云木香11克、丁香12克、當歸12克、百合12克、冰片5克、枯礬7克。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為第一步;按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取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分別烘干經粉粹每種中藥粉碎細粒度要求達到100-120目;第二步稱取冰片4-8克、枯礬5-7克、蒸餾水25-40克加入到陶瓷罐或搪瓷加熱反應釜內加溫60-90℃,并不但的攪拌保溫0.5小時使冰片、枯礬溶解成混合液冷卻后備用;第三步將粉碎好的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按原料的重量配比稱取與(冰片、枯礬、蒸餾水)混合液拌均;第四步將配好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粉料加入到配制的(冰片、枯礬、蒸餾水)的混合液內,攪拌混合均勻,待放置1.5-2小時;第五步將制配好藥膏灌裝、包裝。
權利要求
1.一種外用護膚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配比的原料制成由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各10-15、冰片4-8、枯礬5-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膚中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各10、冰片5、枯礬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膚中藥,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配比是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各12、冰片5、枯礬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膚中藥,其特征在于冰片、枯礬與蒸餾水經60--90℃溫度制成藥物混合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膚中藥,其特征于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的混合藥粉與混合液組份之和為1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護膚中藥,該護膚藥含有青木香、云木香、丁香、當歸、百合、冰片、枯礬中藥成分。對治療手足癬、溫疹、腳氣等皮膚疾病、消除皮膚瘙癢、蚊蟲叮咬有99%的療效,并具有很好的護膚、潤膚作用。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及過敏反應,是一種安全的中草藥外用藥。
文檔編號A61P17/16GK1616046SQ20041007882
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7日
發明者黃道中, 張家全 申請人:黃道中, 張家全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