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注射針防護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82615閱讀:29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注射針防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注射針防護結構,尤指一種設于注射針與注射筒間的中繼結構,其具有注射后拉回時使注射針于非外力破壞下無法取出再為使用的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按人吃五谷雜糧,病痛難免,且生老病死乃自然界生物的規律,當然,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及醫藥的進步,使得許多病痛均可由醫療行為得到治療,而注射藥液即屬醫療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另方面,由于在醫療過程中,安全防護亦不不得掉以輕心,尤其是近年來許多高危險的病因可經由血液感染,因此,注射行為對醫療人員而言,莫不或慎恐懼,若有所閃失,如為針頭刺到,則可能感染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如愛滋病即為一例,因此,近年來,對于所謂“一次性”注射針或注射裝置的使用,已為普遍的共識,不唯醫療人員如此,即使病人或患者,亦會對此有所要求,所以,具一次性功能的防護裝置乃為業者所開發與產銷。
已知的注射針防護結構,獲得專利的已有很多,以美國第5,338,310號專利為例,其揭示了一種注射器總成,其是由一可套合于注射筒身(barrel)21的針護筒(needle guard)32,該針護筒內壁設置凹槽(recess)37,且另設一環管(collar)33套合于注射筒身,而該環管則設置對應的突起(projection)34以供注射后拉回時的卡掣于凹槽內,亦即其并是經由注射筒身與護筒的相互配合,而無涉于注射針,亦無中繼裝置的設置。所以,于產品多元下,申請人認為應有其他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有監于此,申請人乃本于近年來從事注射裝置研發與產銷的經驗,潛心研發,期能有所突破,經再三探索,始創作出本發明的“注射針防護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注射針防護結構,其可使注射針筒多次使用,且因本發明的構件筒單,成本低,有助于普及化使用。
本發明一種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套筒,具一外徑較小的筒身連結外徑較大的筒座,筒身前端向中央延伸筒緣,以形成尺寸較筒室為小的筒口;筒座的內部端處,則向內突設若干座卡;一中繼座,由一外徑較小的座管一體延伸外徑較大唯厚度較薄的座裙,中央則具一前座柱與后座柱;其分別具前座柱孔與后座柱孔,且座管與座裙間形成座階;一卡座,其尺寸對應于筒座的座環,上方突設若干只回折的卡鉤,下方則具外徑較大的卡緣,其與座緣的距離對應于座卡的高度;卡緣卡掣于座卡使卡座定位于筒座,中繼座置于筒室的近筒口處,以便注射筒的出液管可嵌置入后座柱孔,且注射針座可連結于前柱座,以形成藥液通道,且注射后回拉時,中繼座連同注射針座后拉,使座裙落于卡鉤下方且座階為卡鉤卡掣而為定位。
其中的座卡的頂面是為弧凹。
其中的筒口內壁上得設置筒肋,且中繼座的座管外壁亦對應設置座肋。
其中的座管內部得設置座紋。
其中的座裙得開具若干的間隙以形成裙片。
其中的卡鉤頂面為弧凹。
其中的前座柱與后座柱為外徑向側方漸縮的斜向,且前座柱孔與后座柱孔則為向內側斜向漸縮。
其中的筒身與筒座的連結,是為以若干連片的連結,其間具貫穿的連孔。


為進一步揭示本發明的具體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含注射針筒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局部放大立體分解圖;圖3為另一角度局部放大立體分解圖;
圖4為組立后剖面圖;圖5為加置注射筒剖面圖;圖6為已汲取藥液時剖面圖;圖7為注射完成后退針至定點的剖面圖;圖8為注射筒脫離后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基本上,本發明的防護結構是由一套筒飛,一中繼座2及一卡座3所組合而成。
其中,套筒1,其是由一外徑較小的筒身11,底部連結外徑較大的筒座12,稱連結,是可唯不限于以一體成型方式由若干周邊分布的連片13連結,并使各相鄰連片13間,形成連孔14的穿孔。
筒身11的前端,則以向中央一體延伸筒緣15方式,形成口徑較其內部筒室16為小的筒口17(示于圖4),而筒座12的內部端處,則向內突設若干弧形突起的座卡18(示于圖2),且其外壁上,得設置若干平行的補強肋,唯此乃已知技術,故不擬贊述,此外,筒口17內側內壁,則設置若干平行的筒肋19,供為中繼座2的導槽。
中繼座2其是由一外徑較小的座管21及一體延伸外徑較大唯厚度較簿且可形成撓性的座裙22,以及中央的一前座柱23及一后座柱24所形成,其中,座管21其內部具座紋25的設置,而其外壁上,則環繞突設若干座肋26,另前座柱23及后座柱24則均為向外呈外徑較小的斷面,同時,亦各開具動向相同內徑由外向內漸縮的前座柱孔27,及后座柱孔28。尤其是,于座管21與座裙22之間,則形成一座階29的落差,于實際實施時,座裙22亦可為具若干的裙片唯其間具間隙的方式組成,而非如本發明實施例所示的一體,唯此乃已知技術,故不擬贊述。
卡座3是為一座體,其具一尺寸對應于前述筒座12的座環31,其上方則突設若干只頂面具弧形回折的卡鉤32,且其下方近座環31處,則具外徑稍大的卡緣33,且各卡鉤32間,則具高度較低的卡環34,且其兩側頂部,則具一卡缺35,實則,卡緣33與座環31的距離,是對應于前述座卡18的高度,以便可嵌套后卡合。
請再參閱附圖,本發明于組立時,是將卡座3嵌套于筒座12,則卡緣33會落于筒座12的座卡18上而形成定位,同時,中繼座2則置于筒室16的前端近筒口17處,并以座肋26及筒肋19為定位,而此時可將連同注射針的針座A由其座孔套合于座柱27,且可補以座紋25的螺合,以形成定位及定向,其組立后即如圖4所示,而為了避免針刺,故注射針座A可套合一套管B,唯此乃已知技術,故不擬贅述。
請再參附圖所示,當使用于注射時,則以注射筒C嵌置入本發明的套筒2內,則其前端的出液管D即可嵌置入座管21的座柱孔27,形成緊密連結,且推桿E亦可嵌入注射筒C內,即形成如圖5所示。
圖6所示的,是為由推桿E的外拉汲取藥液準備注射的情形,此時,注射筒C已與中繼座2為緊密的連結,而后,推擠推桿,則藥液可從注射筒C的出液管D而至針頭,為藥液注射。
請參閱圖7,當注射完成而退針時,將注射筒C連同中繼座2后拉,則中繼座2連同注射座A亦隨之后退,而退至底部時,如圖8所示,此時座裙22連同座階29會落至卡鉤32與卡環34之間,則除非外力破壞,中繼座2連同注射針A即被恒常定位于套筒1內,無再使用可能,亦無外露之虞。
所以,經由本發明的實施,其可使注射針筒為再次使用,且因本發明的構件筒單,成本低,有助于普及化使用,加以中繼座2的具前座柱23及前座柱孔27的斜度設計及座紋25的設置,可有效的因應不同的注射針座的定位,同時,筒肋19與座肋26的對應定位,可保持注射方向的穩定,堪稱為注射針防護結構的一大突破。
本發明所揭示的,乃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凡是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術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權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套筒,具一外徑較小的筒身連結外徑較大的筒座,筒身前端向中央延伸筒緣,以形成尺寸較筒室為小的筒口;筒座的內部端處,則向內突設若干座卡;一中繼座,由一外徑較小的座管一體延伸外徑較大唯厚度較薄的座裙,中央則具一前座柱與后座柱;其分別具前座柱孔與后座柱孔,且座管與座裙間形成座階;一卡座,其尺寸對應于筒座的座環,上方突設若干只回折的卡鉤,下方則具外徑較大的卡緣,其與座緣的距離對應于座卡的高度;卡緣卡掣于座卡使卡座定位于筒座,中繼座置于筒室的近筒口處,以便注射筒的出液管可嵌置入后座柱孔,且注射針座可連結于前柱座,以形成藥液通道,且注射后回拉時,中繼座連同注射針座后拉,使座裙落于卡鉤下方且座階為卡鉤卡掣而為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卡的頂面是為弧凹。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筒口內壁上得設置筒肋,且中繼座的座管外壁亦對應設置座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管內部得設置座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裙得開具若干的間隙以形成裙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卡鉤頂面為弧凹。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前座柱與后座柱為外徑向側方漸縮的斜向,且前座柱孔與后座柱孔則為向內側斜向漸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針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筒身與筒座的連結,是為以若干連片的連結,其間具貫穿的連孔。
全文摘要
一種注射針防護結構,其包括;一套筒,具一外徑較小的筒身連結外徑較大的筒座,筒身前端向中央延伸筒緣,以形成尺寸較筒室為小的筒口;筒座的內部端處,則向內突設若干座卡;一中繼座,由一外徑較小的座管一體延伸外徑較大的座裙,中央則具一前座柱與后座柱;其分別具前座柱孔與后座柱孔,且座管與座裙間形成座階;一卡座,上方突設若干只回折的卡鉤,下方則具外徑較大的卡緣,其與座緣的距離對應于座卡的高度;卡緣卡掣于座卡使卡座定位于筒座,中繼座置于筒室的近筒口處,注射筒的出液管可嵌置入后座柱孔,且注射針座可連結于前柱座,以形成藥液通道,且注射后回扳時,中繼座連同注射針座后扭,使座裙落于卡鉤下方且座階為卡鉤卡掣而為定位。
文檔編號A61M5/32GK1772314SQ20041009233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9日
發明者陳昌慈 申請人:陳昌慈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