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輸液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的醫用輸液敷料包。
技術背景目前,醫院為病人輸液還是采取傳統的方式,即護士托著盛有止血帶,碘酒、棉棒等敷料的托盤為病人輸液。這種傳統方式的缺陷是1、護士需將托盤往復攜帶,十分繁瑣,而且由于敷料無法固定在托盤上,因此容易滑落或丟失,影響了工作效率。
2、由于止血帶多人共用,容易產生交叉感染,也不符合國家一人一帶一消毒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一次性輸液包。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是該一次性輸液包,它由密封的透明塑料袋體及置于袋體內的醫用敷料組成,所述的醫用敷料有一次性止血帶、一次性輸液貼、多根碘伏棉棒、多根干棉棒及酒精棉球,在袋體上設有開袋結構。各輔料按規定的位置裝入袋體內后,進行密封消毒。
進一步地,袋體和輔料的方案之一是所述的袋體縱向分成具有同向開口的四個區,相鄰區之間采用熱壓合分隔;一次性止血帶、一次性輸液貼、多根碘伏棉棒、多根干棉棒及酒精棉球分別裝入不同的區內,在每個區的開口處均設有開袋結構。
袋體和輔料的另一方案是所述的袋體分為內袋體和外袋體,外袋體為整體式,封口處設有開袋結構;內袋體有四個分別盛裝一次性止血帶、碘伏棉棒、干棉棒及一次性輸液貼、酒精棉球,內袋體口亦設有開袋結構。
所述的開袋結構為沿袋體封口處縱向設置的一個或多個鋸齒形開口。鋸齒形開口設置在袋體的每個區或者內、外袋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將輸液用敷料集中于透明塑料袋內,攜帶與使用十分方便,從而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袋體、2酒精棉球、3壓合線、4干棉棒、5碘伏棉棒、6一次性止血帶、7鋸齒形開口、8一次性輸液貼、11內袋體一、12內袋體二、13內袋體三、14內袋體四。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輸液包,它由密封的透明塑料袋體1及置于袋體1內的醫用敷料組成。所述的醫用敷料有一次性止血帶6、一次性輸液貼8、碘伏棉棒5、干棉棒4及酒精棉球2。所述的袋體1縱向分成具有同向開口的四個區,相鄰區之間有壓合線3分隔。一次性止血帶6一個、一次性輸液貼一個、三根碘伏棉棒5、兩根干棉棒4及兩塊酒精棉球2分別裝入不同的區內,密封袋口,環氧乙烷消毒。在袋體的封口邊緣全部是小間距鋸齒形開口。
碘伏棉棒5、干棉棒4及酒精棉球2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增加。
如圖2所示為另一實施例。
袋體分為外袋和內袋。外袋為整體式內腔,外袋盛裝內袋體一11、內袋體二12、內袋體三13、內袋體四14,四個內袋分別盛裝一次性止血帶6、碘伏棉棒5、干棉棒4及一次性輸液貼8、酒精棉球2。內、外袋體口設有相同結構的鋸齒形開口。
上述實施例中,一次性輸液貼及干棉棒放在一個區內,也可再增加一個區分別存放。
權利要求1.一次性輸液包,其特征是它由密封的透明塑料袋體及置于袋體內的醫用敷料組成,所述的醫用敷料有一次性止血帶、一次性輸液貼、多根碘伏棉棒、多根干棉棒及酒精棉球,在袋體上設有開袋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輸液包,其特征是所述的袋體縱向分成具有同向開口的四個區,相鄰區之間采用熱壓合分隔;一次性止血帶、一次性輸液貼、多根碘伏棉棒、多根干棉棒及酒精棉球分別裝入不同的區內,在每個區的開口處均設有開袋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輸液包,其特征是所述的袋體分為內袋體和外袋體,外袋體為整體式內腔,封口處設有開袋結構;內袋體有四個分別盛裝一次性止血帶、碘伏棉棒、干棉棒及一次性輸液貼、酒精棉球,內袋體口亦設有開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何之一所述的一次性輸液包,其特征是所述的開袋結構為沿袋體封口處縱向設置的一個或多個鋸齒形開口。
專利摘要一次性輸液包,屬于醫用輸液敷料,主要解決輸液交叉感染和工作效率問題。它由密封的透明塑料袋體及置于袋體內的醫用敷料組成,所述的醫用敷料有一次性止血帶、一次性輸液貼、多根碘伏棉棒、多根干棉棒及酒精棉球,在袋體上設有開袋結構。各敷料按規定的位置裝入袋體內后,進行密封消毒。由于它將輸液用敷料集中于透明塑料袋內,攜帶與使用十分方便,從而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輸液者易于接受。
文檔編號A61M5/14GK2719318SQ200420052940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7日
發明者段偉宏 申請人:段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