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保護針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2749閱讀:44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保護針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此處一般討論的保護針夾通常用于保護皮下注射針的針尖以防止與其發生的意外接觸,并且特定的討論涉及包括用于保護針尖的徑向致動彈簧夾部分的保護針夾。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與皮下注射針結合使用的保護針夾眾所周知。一般說來,典型現有技術中的保護針夾安裝在皮下注射針上。現有技術中的保護針夾典型地具有主體和至少一個彈性部分,其可以是固有彈性的或者被諸如彈簧的外部彈性件造成和致動為彈性的。
在注射之后,皮下注射針從身體中拔出并且造成相對于針夾的移動使得針夾從針上的近端位置移動到針上的遠端位置,針夾被布置在所述遠端位置處。當針夾到達靠近針尖的遠端部時,使得所述至少一個彈性部分徑向向內越過針尖移動以阻擋針夾。現有技術中的針夾還使用了其他裝置以激活彈性部分、安裝針夾、或將針夾保持在針上等,為簡單起見,對此不再討論。
盡管現有技術中的針夾對于衛生保健工作人員來說提供了可使用的選擇,但是一直存在對改進的和/或可選的針夾的需要。于是,此處所公開的是改進的可選針夾,其具有多個接合臂和偏壓力以將針夾固定在皮下注射針上從而保護針尖免受與其意外的接觸。此外還公開了用于使用和制造所述針夾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保護針夾。更具體地,本發明可以通過提供一種保護針夾而實施,所述針夾包括第一接合臂,以第一角度從第一接合臂延伸的連接底座,以第二角度從連接底座延伸的第二接合臂,以第三角度從第二接合臂延伸的連接頂部,和以第四角度從連接頂部延伸的第三接合臂;其中每個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包括開口,并且其中第三接合臂的至少一部分被設置在第一接合臂和第二接合臂之間。
可選地,本發明可以通過提供一種保護針夾來實施,所述保護針夾包括接合臂,所述接合臂包括從連接底座延伸的開口,接合臂和連接底座包括準備位置和激活位置,所述準備位置為包括針尖的針穿過接合臂的開口并且相對于針徑向向內地偏壓連接底座和至少一部分接合臂的位置,所述激活位置為針尖向開口近端移動并且連接底座和至少一部分接合臂遠離針徑向向外地移動的位置。
相關地,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保護皮下注射針的針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相對于保護針夾移動皮下注射針使得保護針夾從針上的近端位置移動到針上的遠端位置,所述保護針夾包括從連接底座伸出的第一接合臂,從所述連接底座伸出的第二接合臂,從所述第二接合臂伸出的連接頂部,以及從所述連接頂部伸出的第三接合臂;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開口并且其中皮下注射針穿過所述三個開口延伸;移動皮下注射針的針尖到所述第一接合臂的開口近端;和允許第一接合臂的至少一部分遠離針徑向向外地移動。


當參照下列詳細說明、附加權利要求和附圖進行考慮時,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特征、方面和優點將被更全面地理解,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方面提供的示例性的保護針夾的半示意的立體視圖; 圖2為圖1的保護針夾的半示意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保護針夾在皮下注射針上處于準備位置的半示意的側視圖; 圖4為圖1的保護針夾在皮下注射針上處于已激活位置的半示意的側視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方面提供的可選保護針夾在皮下注射針上處于已激活位置的半示意的側視圖; 圖6為包括改進的彈簧夾的導管針組件的半示意的橫截面側視圖; 圖7為圖6的導管針組件沿直線F7-F7的半示意的端視圖;和 圖8為圖6的彈簧夾的半示意的立體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連同附圖一起在下文進行闡述的詳細描述被認為是根據本發明方面提供的目前為止優選保護針夾的實施例,并且不代表本發明可能被構造或利用的唯一形式。本說明書結合圖解的實施例闡述了用于構造和使用本發明的保護針夾的特征和步驟。然而應當明白,相同或等效的功能和結構可以由不同的實施例實現,這些實施例也同樣包含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之內。此外,如在這里其它地方所表示的,相同的元件標號用于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部件。
圖1中顯示了根據本發明方面提供的保護針夾的半示意的立體視圖,所述保護針夾通常由10表示。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保護針夾10(在此“針夾”或“保險夾”)可以為整體結構的針夾,其包括三個針接合臂12、14、16,并且每個臂包括通常為圓形的開口20a、20b、20c。從針夾10的右側向左側觀察,接合臂可以被稱為第一接合臂12,直接從第一接合臂12延伸的第二接合臂16,和直接從第二接合臂延伸的第三接合臂14,即12、16、14。然而,出于下列公開的目的,順序12、14、16被用于表示第一臂12、第二臂14,和第三臂,并且后面的順序12、16、14被認為是等效的。第一針接合臂12為最遠端的臂,所述臂包括以某一角度從所述臂延伸的指部18和位于所述臂上的第一開口20a。第一接合臂12被構成為保護針尖以防止與其意外接觸,如下面進一步討論的。
第三接合臂16直接從第一接合臂12延伸并且在它們之間設置有錨固機構22。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錨固機構22包括一個或多個從大致平坦的連接底座26上突出的突出部24。突出部24可以通過將材料粘接、鉚接、或焊接到連接底座26上而分別地形成。更為優選地,所述一個或多個突出部24可以通過切割、開槽、或沖壓連接底座26的一個或多個部分并且將所述一個或多個帶切口部分卷起以形成從連接底座的大致平坦表面上突出的元件而制成。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錨固機構22被定位在第一臂12和第三臂16之間并且限定了連接底座26的遠端底座部分28和近端底座部分30。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遠端底座部分28可以從連接底座26的剩余部分以極小的角度或者斜度延伸。
第二接合臂14經連接頂部32從第三接合臂16伸出。第二接合臂14被定位在第一接合臂12和第三接合臂14之間。
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針夾10可以通過從諸如不銹鋼板的薄平板上沖壓針夾和開口20a、20b、20c的輪廓而制成,并隨后沿第一折疊部34、第二折疊部36、第三折疊部38、第四折疊部40、第五折疊部42,和第六折疊部44折疊所述沖壓材料。折疊的順序對于所公開的實施例不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可以根據制造針夾10所涉及的制造要求和設備進行變化。針夾10的大小或尺寸也可以根據其最終用途而進行變化。例如,針夾10可以通過將所述夾子定位在導管轂內部而用于導管組件中,所述導管轂位于具有直針柄的標準皮下注射針上、具有彈簧激活裝置的皮下注射針上、Huber針上、安全脊椎穿刺針上、或任何針尖希望被保護的針上。
現在參考圖2,其顯示了圖1的保險夾10處于裝針前結構的半示意的側視圖,所述裝針前結構類似于激活位置(圖4)。在裝針前結構中,連接頂部32限定了第一平坦表面46。第二針接合臂14和第三針接合臂16均從第一平坦表面46延伸一個不垂直的角度。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第二針接合臂14從第二平面48以角度-θ1(負的)延伸,并且第三針接合臂16從第三平面50以角度θ2(正的)延伸,其中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都垂直于第一平坦表面46。在可選的示意性實施例中,第二接合臂14可以具有角度θ1(正的)并且第三接合臂16可以具有角度-θ2(負的)。換句話說,第二臂14可以具有角度±θ1并且第三臂16可以具有角度±θ2,其中任何角度的結合都是可接受的,如果整個結構適于保護針尖和將針夾10牢固固定到針上,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從第四平面52以角度θ3定位連接底座26,并且從第五表面54以角度θ4定位第一接合臂12,所述第五平面通常平行于第二平面48和第三平面50。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激活位置中,如下文中進一步討論的,橫切第二臂14的第二開口20b的虛線56和橫切第三臂14、16的第三開口20c的虛線58彼此相交,與當針夾處于準備位置時通常彼此重合相反。同樣地,橫切第一臂12的第一開口的虛線60與其他虛線56、58相交,而不是與其他虛線重合。因為接合臂12、14、16在處于裝針前結構和激活位置(圖4)時以某一角度被定位,所以當從與垂直平面48、50、54相垂直的平面觀察時,每個開口20a、20b、20c都包括橢圓形投影。因此,盡管每個開口20a、20b、20c在角度θ1、θ2、θ4大約為0度時具有大致圓形投影,但是它們在角度θ1、θ2、θ4為從0開始的幾度(諸如大于±3度左右)時具有大致橢圓形投影。
現在參照圖3,其顯示了處于加載或準備位置的圖2的針夾10的半示意的側視圖,所述針夾位于包括針尖64的皮下注射針62上,所述針尖包括無芯(non-coring)針尖(即,諸如Huber針尖)或有芯針尖。在所述加載位置,第二接合臂14被放置成與錨固機構22鄰接。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這可以通過在第二接合臂14上和在連接底座26上施加作用力以將它們壓縮直到第二接合臂14的末端66越過錨固機構22并與錨固機構的作用表面68成抵接關系為止而完成。針夾10可以隨后通過將針62穿過大致彼此重合的開口20a、20b、20c保持在準備位置中以將第一針接合臂12保持在偏壓位置并隨后將剩余的臂14、16及針夾保持在偏壓位置。
在一個示意性的實施例中,當針夾10處于準備位置時,多個角度θ1、θ2、θ3、θ4大約為0度。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所述角度可以通過改變接合臂12、14、16的開口20a、20b、20c和針62的外徑之間的相對尺寸而發生幾度的變化。例如,如果開口20a、20b、20c的每一個都大于針62的外徑,那么所述開口的較大的相對尺寸使開口位于針上時略微橢圓形地投影,并且不會被針物理地阻礙。這樣,所述略微橢圓形的投影將允許角度θ1、θ2、θ3、θ4在準備位置時加/減幾度。
實際上,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開口20a、20b、20c在位于針上的準備位置時具有第一大致橢圓形形狀并且在位于針上的激活位置(圖4)時具有更大的橢圓形形狀。在這種形狀下,角度θ1、θ2、θ3、θ4在位于針上的準備位置時都具有整數值。換句話說,開口20a、20b、20c在位于針上時具有大致圓形的形狀并且在激活位置時具有橢圓形形狀。在這種形狀下,角度θ1、θ2、θ3、θ4在處于準備位置時大約為0度并且接合臂12、14、16大致為直的。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在任何形狀下,開口20a、20b、20c應當充分大于針62的外徑以使針尖64從遠端位置移動到近端位置,在遠端位置處,針尖超過第一接合臂12延伸,在近端位置處,針尖移動靠近第一接合臂12。然而,開口20a、20b、20c還應當限制尺寸從而在針夾處于激活位置時對針62的外表面提供摩擦夾緊。
現在參考圖4,其顯示了針夾處于用于保護針尖64的激活位置的半示意的側視圖。當針62從遠端位置移動到近端位置時,針夾10從準備位置(圖3)轉變到激活位置,在所述遠端位置處,針尖64超過第一接合臂12延伸(圖3),在所述近端位置處,針尖64移動靠近第一接合臂12。由于針62在這兩個位置之間移動,針夾10上的偏壓被釋放并且所述第一接合臂12的至少一部分遠離針軸線徑向向外移動。在一個示意性的實施例中,第一接合臂12的徑向向外的運動被朝針尖64徑向移動并抵接針尖的指部18所限定。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第一接合臂12的徑向移動被連接底座26的初始角位置所限定,所述角位置如上所述與角度θ3相關。仍可選地,第一接合臂12可以具有長度或高度使得在激活位置處,指部18保持與針尖64隔開并且指部18和針尖之間的縫隙70比顯示的更大。如果指部18抵接針尖64的一部分,由第三接合臂16和連接底座26之間的角位置所限定的角度可以是θ′3,其不同于θ3(圖2)。
在同樣的針尖從遠端位置向緊靠第一接合臂12的近端位置移動時,針夾10軸向擴張。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第二接合臂14在第二臂末端66處軸向擴張大約Y2nd*Tanθ′1的距離,這里Y2nd為從與連接頂部32的大致相交的點到第二臂14的大致末端66處的點測得的第二臂14的長度。同樣地,第三接合臂16在第三臂末端74處軸向擴張大約Y3rd*Tanθ′2的距離,這里Y3nd為從與連接頂部32大致相交處的點到與連接底座26的大致相交處的點測得的第三臂16的長度。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由于接合臂14、16保持為偏壓狀態,角度θ′1和θ′2可以分別不同于θ1和θ2。這使得彈簧夾在激活位置時保持夾緊在針62上。顯而易見的是,所述軸向擴張以絕對術語進行描述而不管角度定位。
仍然參考圖4,當針夾10擴張并且第二和第三接合臂14、16如上所述的移動時,位于第二和第三接合臂14、16上的開口20b、20c從大致圓橫截面投影為大致橢圓形橫截面。可選地,開口20b、20c根據起始角度可以從較小的橢圓形橫截面投影為相對較大的橢圓形橫截面。在準備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間轉換的過程中,每個開口20b、20c的上和下部分接觸針62的外表面并且通過對應于由[θ′1θ1];[θ′2θ2]之間的差所限定的偏壓或負載的作用力及針夾10的彈力楔靠在外表面上,所述彈力受到所選定的特殊材料及所使用厚度的影響。在一個示意性的實施例中,由開口20b、20c作用在針的外表面上的作用力的數值是如此的使得彈簧夾10保持牢固固定到針上并且針尖64相對于第一接合臂12的進一步向近端的移動受到限制。優選地,這種限制足以承受作用在針62上將針相對于針夾10拔出的正常回縮力。在示意性的實施例中,通過提供相對強硬的彈簧夾諸如通過使用不同材料,通過選擇更厚的材料,或通過結合附加的偏壓裝置可以增加這種限制,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然而,作用在針上相對于針夾10的有目的的回縮力仍然可以克服開口20b、20c和針外表面之間的摩擦力并且造成針夾10與針62分開。
現在參考圖5,其顯示了包括形成在連接頂部32上的盤繞部分76的可選針夾10′。當結合時,盤繞部分76可以增加作用在第二和第三接合臂14、16上的偏壓力以增加開口20b、20c的上下部分與針62外表面之間的楔緊力。可選地或除了盤繞部分76之外,可以結合在針中位于針尖64附近的凹口或狹縫以與第二接合臂14的開口20b的邊緣發生作用。當結合時,針62中的凹口或狹縫還可以限制或防止針夾10與針分開。
圖6為根據本發明方面提供的導管針組件78的半示意的橫截面側視圖。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導管針組件78包括針轂80,所述針轂包括具有針尖84的從針轂的遠端86伸出的針82。近端開口88被提供用于通過針腔注射和/或采集流體。
包括從導管轂的遠端94伸出的柔性導管92的導管轂90被顯示為與針轂80的遠端86機械地連接。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導管轂90的近端98的內表面96摩擦接合到針轂遠端86的外表面100上。肩部或凹口102可以結合在針轂的外表面100上以限制導管轂90在針轂80的外表面上延伸的范圍。
位于延伸到導管轂90的內腔106的內表面96上的凸起104可以被提供用于操作定位在內腔106內部的彈簧夾108。凸起104可以包括沿導管轂內表面形成的兩個或更多個凸起或連續環。凸起104通過與彈簧夾108上的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發生作用操作彈簧夾108以控制彈簧夾的移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當針轂80從插入之后的導管轂90上分開時,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凸起104抵接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以將彈簧夾108和導管轂90保持在一起,并且使彈簧夾相對于針82和針轂80移動。彈簧夾108被凸起104保持并且保持在導管轂90的內腔106中直到針尖84剛好移動到彈簧夾的第一接合臂12的近端為止,因此彈簧夾激活、連接到針82上以保護針尖84,并且從導管轂90中分開。在一個實施例中,凸起104被定位在導管轂90的內腔106中的更遠側,使得當處于所示的準備結構時,凸起104接觸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
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用于連接導管針組件78的彈簧夾108除了具有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以外,與參照圖1-5顯示的彈簧夾基本相同。這樣,類似于早些描述的彈簧夾,所示的彈簧夾108包括第一針接合臂12、第二針接合臂14,和第三針接合臂16,并且各接合臂包括開口20a、20b、20c(未顯示)。選擇地,可以結合卷曲彈簧段76以增加針上的楔緊力,如上面參照圖5所討論的。
導管轂組件78可以通過首先在針82上滑動彈簧夾108進行組裝。導管轂90的導管92隨后在針82上滑動。僅在機械地連接導管轂的內表面96和針轂80的外表面100之前,利用推桿或推棒或類似部件將彈簧夾108通過凸起104推向遠側。可選地,在針轂80的遠端部86上形成伸出部使得當導管轂90與針轂80相配合時,伸出部自動地推動彈簧夾108通過凸起104。
現在參考圖7,其顯示了圖6的導管針組件78沿直線F7-F7的端視圖。如所顯示的,針夾108的保持翼110包括第一保持段112和第二保持段114(圖6)。第一保持段112被構成為抵接位于導管轂內腔上的凸起104。所述鄰接部是如此的使得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的第一保持段112的表面接觸凸起104的側部。所述接觸允許彈簧夾108被導管轂90保持并且當導管轂與針轂彼此分開時允許彈簧夾相對于針轂80移動,如下文進一步討論的。
現在參考圖8,其顯示了不具有盤繞部分76的圖6和7的彈簧夾108的半示意的立體視圖。具體參考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在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中,所述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包括形成在第二保持段114和第三接合臂16之間的第一彈性角116,和形成在第二保持段114和第一保持段112之間的第二彈性角118。第一和第二彈性角116、118可以包括銳角、鈍角、或其組合。彈性角116、118允許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圍繞由兩個角形成的軸線彎曲。所述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的尺寸和厚度應當是這樣的使得當凸起104通過作用在針轂上的拉力而施加分離作用力以使針轂從導管轂上分開時,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將發生撓曲、彎曲、或彈性變形。
除了圖8之外再次參考圖6和7,通過首先相對于導管轂90縮回針轂80可以激活彈簧夾108以阻擋注射器之后的針82的針尖84。這可以通過向近處(向圖6的右邊)移動針轂來實現。隨著針轂80相對于導管轂90向近端移動,凸起104與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發生作用以將彈簧夾108保持在導管轂的內腔106中。隨著針轂80持續向近端移動直到針尖84移動到第一接合臂12的近端為止,彈簧夾的連接底座26被釋放并且相對于針82徑向向外移動。這個移動依次從錨固機構22釋放第二接合臂14并且允許第二接合臂14和第三接合臂16軸向擴張。如先前所討論的,第二接合臂14和第三接合臂的軸向擴張造成位于第二和第三接合臂14、16上的開口20b和20c楔靠在針的外表面上以將彈簧夾固定到針上。
當第二和第三接合臂14、16的開口20b、20c楔靠在針的外表面上時,彈簧夾108如圖4所示通過楔緊力保持在針82上。此時,針轂80進一步向近端的移動通過推靠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的第一保持段112的凸起104施加作用在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上的分離作用力。所述分離作用力造成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彎曲或撓曲。因為由開口20b、20c施加在針的外表面上的楔緊力大于彎曲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的作用力,針轂80的向近端移動使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彎曲以充分分開以允許凸起向最近端的移動越過一個或多個保持翼110從而允許導管轂從彈簧夾上分開。
盡管已經特定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在此闡述的描述和附圖不用于限定,并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所討論的實施例進行各種改變,并且所有這些變化和改變都包含在附加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對針夾的各種變化包括當從準備位置向激活位置轉變時,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制造徑向擴展部分和至少一個軸向擴張部分。例如,彈簧夾的尺寸可以根據與彈簧夾結合使用的特定皮下注射針組件而改變,材料選擇可以改變,角度可以改變,并且彈簧夾可以通過將不同的元件組裝或粘接在一起以取代整體結構而制成。其他的變化包括結合不同的錨固機構,諸如通過連接鉚釘或沉積材料到連接底座上形成的凸起,提供用于第一臂、第二臂、連接底座等的曲率,以及當激活時,將用于第二和第三臂的偏壓結構從徑向擴張改成徑向壓縮或它們的結合。仍有的其他變化包括使用有彈力的彈簧以將針夾朝針尖推動以保護針尖,楔緊在導管轂內部的彈簧夾以通過導管轂朝針尖推動,并且楔緊在Huber針軸環的內部的彈簧夾以通過軸環朝Huber針的針尖推動。于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許多改變或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保護針夾,其包括第一接合臂;以第一角度從所述第一接合臂延伸的連接底座;以第二角度從所述連接底座延伸的第二接合臂;以第三角度從所述第二接合臂延伸的連接頂部;和以第四角度從所述連接頂部延伸的第三接合臂;其中每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包括開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接合臂的至少一部分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接合臂和所述第二接合臂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接合臂和所述第二接合臂之間的錨固機構,用于抵接所述第三接合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還包括以第五角度從所述第一接合臂延伸的指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當針穿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開口時,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角度在加或減三度的范圍內為彼此大致相等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連接底座包括錐形部分,該錐形部分限定了小于所述連接底座的非錐形部分的尺寸。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錨固部分包括從所述連接底座上的切口形成的彎曲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連接頂部包括通過彎曲所述連接頂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盤繞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相對于具有針軸線的針沿軸向移動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接合臂包括相對于所述針軸線沿徑向移動的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開口各自具有相等的內徑。
10.一種保護針夾,其包括接合臂,所述接合臂包括從連接底座延伸的開口,所述接合臂和所述連接底座包括準備位置和激活位置,所述準備位置為包括針尖的針穿過所述接合臂的開口并偏壓所述連接底座并且至少所述接合臂的一部分相對于所述針沿徑向向內的位置,所述激活位置為所述針尖向開口近端移動并且連接底座和所述接合臂的至少一部分遠離所述針徑向向外地移動的位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保護針夾,還包括第二接合臂和第三接合臂,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開口,并且其中當所述針夾處于所述準備位置中時,所述針穿過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開口。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保護針夾,還包括第二接合臂和第三接合臂,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開口,并且其中當所述針夾處于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針穿過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開口。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保護針夾,還包括從所述連接底座伸出的第二接合臂、從所述第二接合臂伸出的連接頂部、以及從所述連接頂部伸出的第三接合臂。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開口,并且其中當所述保護針夾處于所述準備位置中時,所述針穿過所有三個開口延伸。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當所述保護針夾處于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針穿過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開口延伸。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所述保護針夾通過楔靠在所述針外表面上的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每個開口的至少一部分被牢固地固定到所述針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保護針夾,其中當所述針夾處于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的開口具有橢圓形投影。
18.一種用于保護皮下注射針的針尖的方法,包括相對于保護針夾移動所述皮下注射針使得所述保護針夾從所述針上的近端位置移動到所述針上的遠端位置,所述保護針夾包括從連接底座伸出的第一接合臂、從所述連接底座伸出的第二接合臂、從所述第二接合臂伸出的連接頂部、以及從所述連接頂部伸出的第三接合臂;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臂各自包括開口并且其中所述皮下注射針穿過所述三個開口延伸;向所述第一接合臂的開口近端移動所述皮下注射針的針尖;并且允許所述第一接合臂的至少一部分遠離所述針徑向向外地移動。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所述針穿過所述三個開口延伸時,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處于沿軸向被壓縮的結構。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所述皮下注射針的針尖向所述第一接合臂的開口近端移動時,所述第二和第三接合臂沿軸向擴張。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針夾包括準備位置,并且其中當所述針夾處于所述準備位置中時,所述三個接合臂中的至少兩個彼此平行。
2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護針夾還包括定位在所述連接底座上的錨固機構。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錨固機構包括切口和位于所述切口中的彎曲部。
24.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連接頂部包括盤繞部分。
25.一種導管針組件,包括包括限定了內腔的內表面的導管轂、敞開的近端部和遠端部,所述遠端部具有從其延伸的導管,所述導管包括管腔;包括敞開的近端部和遠端部的針轂,所述遠端部具有包括針尖的針,所述針尖從遠端部延伸;準備位置,所述針在所述準備位置中穿過所述導管的管腔延伸,所述針尖越過所述導管的遠端部延伸;并且所述導管轂的內表面的一部分與所述針轂外表面機械接合;以及定位在所述導管轂內腔內部的彈簧夾,包括第一接合臂、第二接合臂和第三接合臂,每個接合臂都具有開口并且所述針穿過所述三個開口中的每一個延伸;并且位于所述彈簧夾上的凸起段用于接觸所述第二接合臂并且偏壓所述第二接合臂。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針組件,其中所述導管轂內腔中的凸起與所述彈簧夾的一部分相接觸。
27.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針組件,還包括位于所述導管轂內腔上的環。
28.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針組件,其中所述彈簧夾還包括適于與所述導管轂內腔的一部分相接觸的柔性保持翼。
29.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針組件,其中當所述針尖向所述第一接合臂上的開口的近端移動時,所述第一接合臂相對于所述針沿徑向向外地移動。
30.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針組件,其中所述彈簧夾還包括盤繞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討論的保護針夾具有多個接合臂和偏壓力用于阻擋針的針尖和用于固定到針上。示例性的針夾包括那些具有帶開口的接合臂的針夾,當針移動所述開口的近端時,所述接合臂從徑向向內位置移動到徑向向外位置。附加的臂可以與具有開口的每個臂結合,所述開口用于允許針穿過突出。隨著針移到第一接合臂的第一開口的近端,其余接合臂的開口楔靠在針的表面上以將針夾固定到針上。
文檔編號A61M5/32GK1863565SQ200480028708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日
發明者P·C·拉托納 申請人:B.布朗醫學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