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面神經麻痹病比較常見,俗稱面癱、吊線風,很多因素能夠引起這種病。在現有技術中,還沒有針對這種病的藥物,零星見到的民間的治療方法,治愈率較低,難于在社會上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克服現有技術中缺少治療該病的藥物的不足。
本發明的藥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材組成肉桂8-12;白芥子4-6;白附子0.8-1.2。
本發明的藥物原料用量最佳重量配比為肉桂10;白芥子5;白附子1。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按上述重量比例稱取所給出的原料,選凈、晾干,分別粉碎成100目以上的細面,混合均勻后分裝即成本發明的服法和用量為使用時取藥面30g用植物油調和成膏狀,涂敷于面部患處,并且左歪敷右,右歪敷左,每3天換藥一次。面部疼痛時不需停藥,待涂藥處起水泡時停止敷藥,水泡消退時繼續敷藥。15日為一個療程,輕者一個療程,中、重者兩至三個療程,最重四個療程即可治愈。兒童、孕婦忌用。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得到了一種療效確切、治愈率高的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而且無復發、敷藥處無疤痕。上述效果由以下病例統計證實此前已在診所用本發明的藥物診治顏面神經麻痹病人126例,全部治愈。
具體病例舉例辛敏鳳 女 身份證號22012219490625502x 住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紅光村一社。中度面癱,2002年初來診所診治,兩個療程痊愈,隨訪至今正常。
王淑華 女 身份證號2201226111224502 住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紅光村三社。重度面癱,眼瞼不能閉合,流淚,不能皺眉,前額皺紋消失,面肌松弛,鼻唇溝淺平,嘴角低下并向對側歪斜,說話漏風,流口水,食物在癱瘓側口頰內停留。2002年夏來所診治,兩個療程癥狀完全消失。
張樹明 男 身份證號22012219760629501 住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東林村三社。患重度面癱,眼瞼不能閉合,流淚,嘴角低下并向對側歪斜,說話漏風,流口水,食物在癱瘓側口頰內停留。2002年末來所診治,兩個療程面部恢復正常。
王淑芹 女 身份證號220122196711255045 住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楊家家洼子村七社。中度面癱,2003年初來診所診治,兩個療程痊愈。
孫恒才 男 身份證號220122320930502住吉林省農安縣楊樹林鄉紅光村十三社。患重度面癱,眼瞼不能閉合,流淚,嘴角低下并向對側歪斜,說話漏風,流口水,食物在癱瘓側口頰內停留。2003年末來所診治,兩個療程面部恢復正常。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取中藥飲片肉桂120g,白芥子48g,白附子12g,分別粉碎至100目,混合均勻,按每袋30g分裝。
實施例2
取中藥飲片肉桂102g,白芥子40g,白附子8g,分別粉碎至120目,混合均勻,按每袋30g分裝。
實施例3取中藥飲片肉桂80g,白芥子60g,白附子10g,分別粉碎至140目,混合均勻,按每袋30g分裝。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材組成肉桂8-12;白芥子4-6;白附子0.8-1.2。
2.根據權利要求1的一種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材組成肉桂10;白芥子5;白附子1。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由肉桂、白芥子、白附子細面混合組成,服用方法是用植物油調和成膏狀,涂敷于面部患處。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得到了一種療效好、治愈率高、無復發、敷藥處無疤痕的治療顏面神經麻痹的藥物。
文檔編號A61P25/00GK1927316SQ20051001710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5日
發明者孫守田 申請人:孫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