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止癢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皮膚瘙癢癥具有顯著止癢作用的外用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等,是皮膚病常見的病癥,由瘙癢引發的搔抓,使皮膚增殖變厚,對皮膚的感覺裝置形成刺激,使瘙癢加重,形成愈癢愈抓,加劇原有皮膚病情,擴大皮損范圍,加速病變過程。治療瘙癢的特效藥物很少,西藥多用激素、療效不十分滿意,且長期應用易產生抗藥性和過敏等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配方獨特、療效顯著、應用范圍廣、止癢效果顯著的止癢酊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內容是其配方如下由下列各原料按重量份數配制而成苦參3份、蛇床子1份、百部1份、地膚子1份、威靈仙1.5份、當歸0.5份、冰片0.15份、甘油1.25份、丙二醇10.35份、氮酮0.9份、香精1.5份、75%酒精40份。
其制備方法如下將苦參、蛇床子、百部、地膚子、威靈仙、當歸的生藥粗粉,放置在浸漬器中,加入75%的酒精,攪勻后密封,每日攪拌振蕩2次,浸漬7天,傾取上清液,壓榨藥渣,殘液與上清液合并,濾過備用,殘渣再用75%的酒精浸漬3天,收集2次浸漬液,藥渣壓榨,殘液并入浸漬液,濾過,與上述濾液合并,再依次加冰片、甘油、丙二醇、氮酮、香精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75%的酒精混勻,即為本發明的止癢酊。
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效果(一)、病例的選擇標準對象及一般情況共計觀察478例,包括對照組60例,男326例,152例,年齡17-75歲之間,病程約為15天周-15年,以2月-2年為最多,選擇具有明顯瘙癢癥狀的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患者為觀察對象,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皮膚瘙癢癥203例,神經性皮炎163例,慢性濕疹112例。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納入此實驗(1)1周內用過系統性抗過敏藥物或其它局部治療藥物者,(2)伴有急性或亞急性皮損者,(3)伴有其他系統性疾病者,(4),對酒精過敏者,(5)不能合作或不能定期復診者。
(二)、止癢效果評定方法1、止癢效果觀察指標(1)瘙癢程度輕度為可引起搔抓,抑或克制不搔抓;中度為引起搔抓,影響工作和學習;重度為瘙癢難忍,引起劇烈搔抓,影響睡眠。(2)瘙癢持續時間和頻度輕度為一過性;中度為持續時間小于2分鐘,發作不頻繁;重度為持續時間大于2分鐘,發作頻繁。(3)抓痕中度為少數散在,僅見少數幾條;重度為較密集,分布廣泛。(4)血痂中度為零星散在;重度為較多而分布廣泛。(5)苔蘚樣變中度為皮膚稍肥厚,表面粗糙,重度為典型臺蘚樣變。
2、止癢效果評定標準采用計分法。以上觀察指標輕度記1分,中度記2分,重度記3分,如無記0分。以治療前積分之和,減去治療后積分之和,除以觀察項目數(0分項目不計算),結果大于或等于2位優,小于2而大于1為良,小于或等于1而大于0為中,小于或等于0為差.以優與良之和計算有效率,中<p>1.3.4 “珍田膠囊”對環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數、脾臟指數,以及小鼠腹腔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和NK細胞殺傷腫瘤細胞功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
表4 “珍田膠囊”對環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注*,環磷酰胺+藥物治療組與環磷酰胺模型組比較,P<0.05;**,P<0.01;***,P<0.001。
#,環磷酰胺模型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1.3.5 “珍田膠囊”對環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脾臟T、B淋巴細胞增殖和T淋巴細胞產生IL-2,以及血清抗綿羊紅細胞抗體產生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5。
本發明的止癢酊,對三種具有明顯瘙癢癥狀的皮膚病(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進行了止癢效果觀察,臨床驗證總有效率92.1%,無效率為6.7%。在全部治療觀察中,無發現有毒副作用的發生。臨床應用顯示其功效是祛風活血、潤膚止癢,它是一種外用搽劑,使用時將藥劑搽涂到癢處,每日可搽涂數次。止癢酊的顯著特點是能快速止癢,無毒、無刺激、無副作用,使用方便。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的止癢酊由下列各原料按重量克數配置而成苦參60g、蛇床子20g、百部20g、地膚子20g、威靈仙30g、當歸10g、冰片3g、甘油25g、丙二醇207g、氮酮18g、香精30g、75%酒精800g。
具體制備方法為將苦參60g、蛇床子20g、百部20g、地膚子20g、威靈仙30g、當歸10g的生藥粗粉,放置在浸漬器中,加入75%的酒精480g,攪勻后密封,每日攪拌振蕩2次,浸漬7天,傾取上清液,壓榨藥渣,殘液與上清液合并,濾過備用,殘渣再用160g 75%的酒精浸漬3天,收集2次浸漬液,藥渣壓榨,殘液并入浸漬液,濾過,與上述濾液合并。再依次加冰片3g、甘油25g、丙二醇207g、氮酮18g、香精30g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75%的酒精160g混勻,即為本發明的止癢酊。
權利要求
1.一種止癢酊,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各原料按重量份數配制而成苦參3份、蛇床子1份、百部1份、地膚子1份、威靈仙1.5份、當歸0.5份、冰片0.15份、甘油1.25份、丙二醇10.35份、氮酮0.9份、香精1.5份、75%酒精40份。
2.一種止癢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苦參、蛇床子、百部、地膚子、威靈仙、當歸的生藥粗粉,放置在浸漬器中,加入75%的酒精,攪勻后密封,每日攪拌振蕩2次,浸漬7天,傾取上清液,壓榨藥渣,殘液與上清液合并,濾過備用,殘渣再用75%的酒精浸漬3天,收集2次浸漬液,藥渣壓榨,殘液并入浸漬液,濾過,與上述濾液合并,再依次加冰片、甘油、丙二醇、氮酮、香精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75%的酒精混勻,即為本發明的止癢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皮膚瘙癢癥具有顯著止癢作用的外用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苦參3份、蛇床子1份、百部1份、地膚子1份、威靈仙1.5份、當歸0.5份、冰片0.15份、甘油1.25份、丙二醇10.35份、氮酮0.9份、香精1.5份、75%酒精40份,將苦參、蛇床子、百部、地膚子、威靈仙、當歸的生藥粗粉,放在浸漬器中,加入75%的酒精,攪勻后密封,每日攪拌振蕩2次,浸漬7天,傾取上清液,壓榨藥渣,殘液與上清液合并,濾過備用,殘渣用75%的酒精浸漬3天,收集2次浸漬液,藥渣壓榨,殘液并入浸漬液,濾過與上述濾液合并,依次加冰片、甘油、丙二醇、氮酮、香精混合攪勻,加入75%的酒精混勻,具有配方獨特、療效顯著、應用范圍廣、止癢效果顯著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17/00GK1679751SQ20051001734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8日
發明者張巖, 時青廈, 馬月娥 申請人:鄭州致和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