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飲料加工領域,涉及一種飲料,具體涉及一種由桑葉、桑椹、菊花復合的顆粒飲料。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利用飲食品來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抗病能力已成為人們的迫切要求。但就當前桑椹飲料和菊花飲料而言,還是處于初級加工階段,只是簡單的將原料清洗后直接打漿、調配、殺菌即成產品。這樣的產品口感、品味、色澤、功能都比較單一。目前人們都在追求一種即具有復合性功能而且還要口感好、有品味的飲料。
發明內容
為提高該類產品質量,改善產品口感,提高人體吸收率和產品保健性能,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能性復合飲料桑葉桑椹菊花晶。
實現上述認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其特征在于,該飲料中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桑葉的提取物0.5%-5%、野菊花的提取物0.5%-5%、桑椹汁80%-85%、余量為輔料。
所述的輔料為白糖粉、糊精和檸檬酸,其比例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3~0.06)。
本發明制備的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口感、品味、色澤都很好、而且具有復合保健功能,長期飲用具有保健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是一種以桑葉桑椹菊花為主要原料的復合顆粒飲料,原料選擇鮮桑葉和野菊花,新鮮桑椹和輔料制成顆粒狀復合飲料;其重量比為桑葉的提取物0.5%-5%、野菊花的提取物0.5%-5%、桑椹汁80%-85%、余量為輔料。
輔料選用白糖粉、糊精和檸檬酸,其比例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3~0.06)。
上述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1)原料準備原料選擇鮮桑葉和野菊花,新鮮桑椹、白糖粉、糊精、檸檬酸;2)鮮桑葉的濃縮提取液制備①將新鮮桑葉揀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②然后進行殺青處理,即用85~88℃熱水處理1分鐘,迅速冷卻至常溫,加入0.1%的抗壞血酸和0.05%的檸檬酸進行保護;③再用搗碎機對桑葉進行破碎;④浸提溶液按照1公斤鮮桑葉加入10升的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和水的體積比=3∶7,于50℃提取3小時,用100目尼龍網過濾;⑤真空濃縮采用65℃,真空度733~773kPa,濃縮到浸提液濃度的50%~60%,得到鮮桑葉濃縮提取液;3)菊花濃縮提取液制備①將菊花揀去葉梗,花柄等雜質,用粉碎機撕碎菊花花絮;①浸提溶液按照1公斤干菊花加入10升的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3∶7,于50℃提取3小時,用100目尼龍網過濾;③真空濃縮采用65℃,真空度733~773kPa,濃縮到浸提液濃度的50%~60%,得到菊花濃縮提取液;4)桑椹原汁濃縮液制備
①將桑椹揀出霉果后,用清水沖洗干凈,防止發熱;②用平轉式螺旋壓榨機,每100公斤桑椹初榨得到30~35公斤原汁,第二次加入30~35公斤水,合并兩次果汁,出汁率為65%左右;③過濾在桑椹果汁中加入適量明膠,形成沉淀后,用板框過濾器進行過濾,可得到澄清的桑椹果汁;④真空濃縮采用葉片式蒸發器,條件為40~45℃,真空度80kPa,濃縮到浸提液濃度的45~50%濃縮時即得到桑椹原汁濃縮液;5)按桑葉濃縮汁0.5%~5%、菊花濃縮汁0.5%~5%、桑椹濃縮汁80%~85%,余量配以輔料白糖粉、糊精和檸檬酸,其比例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3~0.06),在均質器中混勻;6)用真空脫氣機在真空度為98.7~100kPa,25℃時除去95%以上的氣體;7)在110℃條件下,高溫瞬時滅菌,時間15秒;8)將上述混合后材料在真空濃縮鍋中進行濃縮,真空度600~650mmHg,加熱的蒸汽壓力為1.5~2公斤/cm2,溫度50~60℃。當可溶性固形物達60%時,用手搓成條狀時即可出鍋,放入顆粒成型機中制成顆粒狀;9)將上述顆粒狀物在55~60℃的條件下烘烤2~3小時,期間上下翻動;或者用真空干燥,真空度650~680mmHg,55℃左右,干烘烤燥30~40分鐘即可;10)篩選包裝將干燥的顆粒狀物過篩,除去細度較小的粉末,然后進行包裝即成。
其中原料中的桑葉、和桑椹藥物作用是桑葉是國家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植物之一,其味苦、甘,性寒,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主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近幾年,研究發現,桑葉是一種非常好的功能食品材料。它有抑制血糖上升,降低膽固醇,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繁殖、通便、降血壓、防癌、抑制體內脂肪積累,起到減肥的作用;抑制血栓生成,防止腦血栓;抑制有害人體的過氧化物生成及預防生活習慣病、維持與增進健康的功效。桑葉中富含營養成分,包括粗蛋白、食物纖維、鎂、鋅、鐵等多種礦物質以及18種氨基酸等等。每100克干桑葉中含谷甾醇46mg,豆甾醇3mg,均有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的效果,而綠茶中僅含谷甾醇13mg,不含豆甾醇。桑葉中還含大量食物纖維及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利于排便。桑葉還能除去體內多余水分,改善浮腫。另據最新研究,桑葉中含鎂量最高,對減輕突發性死亡有效。桑葉中還含多量鋅,能促進動物成長與性成熟,防止缺鋅引起的皮膚障礙、脫發、骨異常等。它還含鐵,具有防止貧血的效果。有關醫學專家對含有桑葉的茶作出如下評價經常飲用含有桑葉的茶飲料,有利于防治風熱感冒、肺熱燥咳、咽喉腫痛、血虛頭痛、眼部疲勞、習慣性便秘、風濕性關節痛、并有助于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預防腦血栓、減肥、保健等。
桑椹二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桑椹歷來具有食用及中藥材之用,很早就被作為水果和中藥材應用。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視桑椹為防病保健之佳品。1993國家衛生部把桑椹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農產品之一。《本草經疏》謂“桑椹者,桑之精華所結也。”桑果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據測定桑椹富含蛋白質、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含有VB1、VB2、VB3、VB5、VB6、Vc、VE等多種維生素及Fe、Ca、Zn等礦物元素、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蘿卜素、纖維素等。此外,還含有活性多糖、黃酮類物質和蘆丁等藥理成份。中醫認為,桑椹性寒,味甘,功能補肝、益腎、熄風、滋液,主治肝腎虧虛、消渴、便秘、目暗、耳鳴、瘰、關節不利。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陰補血、補肝益腎、固精安胎、烏須黑發、聰耳明目、延緩衰老、安神養心、潤腸通便、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利關節、去風濕、解酒等功效。醫藥上常用于醫治療糖尿病、肝腎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失眠耳鳴、津液不足、風濕、便秘、身體虛弱、須發早白、神經衰弱等證狀。此外,現代醫學已經開始研究并重點關注桑椹的六種防病保健功能,包括防癌抗誘變、增強免疫力、保腎護肝、駐顏抗衰老、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低血糖血脂。特別是桑果中含有一種叫“白黎蘆醇”(RES)的物質,能刺激人體內某些基因抑制癌細胞生長,并能阻止血液細胞中栓塞的形成。另外,桑椹還可以阻止致癌物質引起的細胞突變。桑椹因其具營養豐富、防病治病和延緩衰老等功能特點,在食品和藥品上的應用極為廣泛。
野菊花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其中含揮發油約0.13%,主要為龍腦、乙酸龍腦酯、樟腦、菊油環酮,又含矢車菊苷、氨基酸、黃酮類、微量VA樣物質VB1等。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的功能。杭白菊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它既是一種清涼解渴的好飲料,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藥物學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菊花列為藥物上品,謂其“味苦平,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清人所著《本草綱目拾遺》載“……白菊花,千葉者佳,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療肌熱入氣。”浙江大學藥學院研究證明,杭白菊提取物中黃酮類含量高,能加速冠狀動脈流量,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臟病治療的良藥。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國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腫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使眼睛疲勞的癥狀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含有的菊花的茶,對恢復視力也有幫助。對現代長期使用電腦的用戶來講,無疑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保健品。
實施例1選用桑葉的提取物1%,野菊的提取物5%,桑椹汁80%,輔料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其比例為14%,其中的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5。按上述制備方法制成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
實施例2選用桑葉的提取物5%,野菊的提取物1%,桑椹汁85%,輔料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其比例為10%,其中的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4。按上述制備方法制成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
實施例3選用桑葉的提取物3%,野菊的提取物3%,桑椹汁80%,輔料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其比例為14%,其中的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6。按上述制備方法制成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
本發明的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集桑葉、野菊花和桑椹于一體,長期服用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上述實施例還可以列舉,限于篇幅,這里不再一一列出,只要在本申請要求保護的范圍內,均可制備符合要求的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
權利要求
1.一種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其特征在于,該飲料中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桑葉的提取物0.5%-5%、野菊的提取物0.5%-5%、桑椹汁80%-85%、余量為輔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料為白糖粉、糊精和檸檬酸,其比例為白糖粉∶糊精∶檸檬酸=1∶1∶(0.03~0.0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桑葉桑椹菊花復合顆粒飲料,該飲料中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桑葉的提取物0.5%-5%、野菊的提取物0.5%-5%、桑椹汁80%-85%、余量為輔料。其口感、品味、色澤都很好、而且具有復合保健功能,長期飲用具有保健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757328SQ200510096020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3日
發明者錢永華, 李宏, 蘇超, 王建芳, 肖乃康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