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鞋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為一種鞋墊結構,在此專指一種可同時提供優異接觸舒適性及均勻回復性予腳掌的技術。
背景技術:
就目前而言,鞋墊為加強其彈性及緩震效果,大都會在鞋墊上裝置氣囊,利用氣囊可壓縮的特性,而提供腳掌及腳跟較佳的彈性及緩震性。
具體而言,例如臺灣專利公告第579710號『透氣避震鞋墊』、第538688號『鞋墊單向氣閥裝置』均屬之,其主要在鞋墊頂面裝置有氣囊或氣閥,使該氣囊或氣閥中介腳掌踩踏的作用力,令腳掌向下踏壓使氣囊變形收縮及抬腳得其彈性還原,而進行呼吸動作及具緩沖按壓效果。
縱觀該等氣囊或氣閥前案結構,其是于膠囊內設有腔室,腔室中加壓有適量的液體或空氣,用以對個人腳掌提供緩沖中介,惟該膠囊須中介加壓腔室及腳掌踩踏作用力,所以具有一定的強度,其在以平面和腳掌接觸下,會有應力集中的情形發生,致使腳掌接觸面有些許不適感產生,進而無法提供使用者舒適利用,誠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為彌補上述氣囊或氣閥構造在實際運用的觸感不佳缺失,本實用新型人乃研究開發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使用者腳掌于運動時的應力集中不適感得降至最低的鞋墊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鞋墊結構,其包括一鞋墊,其層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及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還包括一凝膠體,其是在常溫不發泡制成并呈柔軟特性,該凝膠體是設置于鞋墊,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鞋墊是于一表層貼設一發泡層所構成,表層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而發泡層則具有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
表層、發泡層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并使表層組設孔較發泡層組設孔小;凝膠體具有對應組設孔的形狀,使的得固置于組設孔內,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表層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而凝膠體底面是一體成型于發泡層相對組設孔位置,令其得固置于組設孔內,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凝膠體底面是一體成型于鞋墊,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藉腳掌向下踏壓使柔軟凝膠體因應變形,及在抬腳時該凝膠體得均勻回復還原,以增加腳掌在運動時的接觸舒適性,同時具有按摩腳掌的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10鞋墊 11表層 110組設孔12發泡層 120組設孔20凝膠體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看圖1-4,其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鞋墊10,如圖3、4所示般,其可裝置于各類鞋靴中,用以中介使用者腳掌和鞋底間,而該鞋墊10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及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一凝膠體20,其是在常溫不發泡制成并呈柔軟特性,該凝膠體20直接黏設固置于鞋墊10陽面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以使該凝膠體20頂部自然突出鞋墊10陽面,如圖4所示般,腳掌向下踏壓便使柔軟凝膠體20因應的變形,使凝膠體20頂部能以較大平面伏貼于腳掌下,令使用者腳掌不會有任何習用氣囊的硬硬質感,大大提升使用者腳掌在踩踏時的緩沖及按摩舒適性,唯在使用者抬腳時,該凝膠體20得均勻回復還原,以待下次緩沖及按摩腳掌。
請參閱圖5-7,其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其包括有一鞋墊10,其可裝置于各類鞋靴中,用以中介使用者腳掌和鞋底間,而該鞋墊10是于一表層11貼設一發泡層12所構成,使表層11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而發泡層12則具有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其表層11、發泡層12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110、120,并使表層11組設孔110較發泡層12組設孔120小;一凝膠體20,其是在常溫不發泡制成并呈柔軟特性,該凝膠體20具有對應組設孔110、120的形狀,使的得固置于組設孔110、120內,且使該凝膠體20頂部突出鞋墊10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該圖5-7的實施例主要藉由鞋墊10制凝膠體20外周的作用,而達到組裝凝膠體20的功能,其定位結構性遠較圖1結構單純將凝膠體20底面固置于鞋墊10佳,且凝膠體20的高度亦較高,使的符合較激烈運動緩沖使用。
請參閱圖8,其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其包括有一鞋墊10,其可裝置于各類鞋靴中,用以中介使用者腳掌和鞋底間,而該鞋墊10是于一表層11貼設一發泡層12所構成,使表層11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而發泡層12則具有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其表層11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110;一凝膠體20,其是在常溫不發泡制成并呈柔軟特性,該凝膠體20底面是一體成型于發泡層12相對組設孔110位置,令其得固置于組設孔110內,且使該凝膠體20頂部突出鞋墊10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該第八圖的實施例主要藉由凝膠體20底面直接一體成型于鞋墊10發泡層12上的技術,使兩者結構性較第一圖有所增進,且藉由凝膠體20和發泡層12的復合作用,使的可獲致一份不同于圖1-5的緩沖質感。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的結構特征在現有的此類結構之中,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由于本案具有悉心的設計,故具有上述的優點,其確可讓使用者在運用時更為舒適且得心應手,而為一相當杰出且優異的設計,其在同類產品中均未見有類似的實用新型或公開的發表,故符合新型專利的申請要件,乃爰依法提出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鞋墊結構,其包括一鞋墊,其層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及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凝膠體,其是在常溫不發泡制成并呈柔軟特性,該凝膠體是設置于鞋墊,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墊結構,其特征在于鞋墊是于一表層貼設一發泡層所構成,表層具有一供使用者腳掌對合的陽面,而發泡層則具有一對合于鞋底上的陰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墊結構,其特征在于表層、發泡層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并使表層組設孔較發泡層組設孔小;凝膠體具有對應組設孔的形狀,使的得固置于組設孔內,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墊結構,其特征在于表層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的位置貫設有組設孔;而凝膠體底面是一體成型于發泡層相對組設孔位置,令其得固置于組設孔內,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墊結構,其特征在于凝膠體底面是一體成型于鞋墊,且使該凝膠體頂部突出鞋墊陽面,以供緩沖腳掌向下踏壓的應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鞋墊結構,其鞋墊主要在對應人體腳掌反射區位置設有凝膠體,該凝膠體頂部是凸設于鞋墊的陽面,藉腳掌向下踏壓使柔軟凝膠體因應變形,及在抬腳時該凝膠體得均勻回復還原,以增加腳掌在運動時的接觸舒適性,同時具有按摩腳掌的效果者為其主要特征。
文檔編號A61H9/00GK2790221SQ20052005687
公開日2006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7日
發明者王水木 申請人:王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