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病床的改進,特別是一種有助于調節病人左、右翻身、仰靠及抬腿的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院使用的病床,大多由床架、床板、及升降裝置構成,床板分前后兩節,后節可通過手搖升降裝置使其傾斜,傾斜角度在0-90度范圍內可調,但對左、右翻轉及腿部抬高仍無控制機構,故不適應臥床病人多體體位的要求,然而,在臨床中,不同的臥床病人或長時間一個體位的臥床病人,需要不同的正確體位或更換正確體位,這種正確的體位可使病人感到舒適,并可預防并發癥。如頭高足底低位,可適用于肺疾類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難病人、腹腔及盆腔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腹部或頸部手術后病人、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頭低足高位可適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或十二指腸引流病人、妊娠時胎膜早破病人、跟骨牽引或脛骨結節牽引病人;側臥位可適用于長期臥床病人轉換體位、脊髓損傷病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不同的病人或長期臥床病人在床上能保持正確體位的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而且該床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由床架、床腿構成,床架的上端為長方形四邊床框,在長方形四邊床框的中部設固定的橫梁,其特征在于在長方形四邊床框的上面按排列放置上左長方形床板、上中長方形床板、上右長方形床板和下左長方形床板、下中長方形床板、下右長方形床板,在上中長方形床板和下中長方形床板相接的一端通過轉動軸固定在橫梁上,在上左長方形床板與上中長方形床板、上中長方形床板與上右長方形床板、下左長方形床板與下中長方形床板、下中長方形床板與下右長方形床板、上左長方形床板與下左長方形床板、上右長方形床板與下右長方形床板相鄰邊沿之間分別通過折頁連接為一體,使整個床板既不能脫離床框,又能互相折翻,在上左長方形床板與下左長方形床板和上右長方形床板與下右長方形床板底部中間設橫向半圓齒輪,橫向半圓齒輪分別與相應的轉動齒輪嚙合,橫向半圓齒輪的轉動軸端部與轉動齒輪的轉動軸的端部均通過軸承固定在床架端部的支撐板上,在橫梁的中部下側設縱向半圓形齒輪,縱向半圓形齒輪與相應的轉動齒輪嚙合,縱向半圓形齒輪的轉動軸端部與相應的轉動齒輪的轉動軸端部分別通過軸承固定在床架側面的支撐板上,在轉動齒輪的轉動軸的外端分別設棱形扳頭,通過專用搖把扳手卡在棱形扳頭上,進行搖動,可使相應的長方形床板抬起成為傾斜狀態。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上左長方形床板、上中長方形床板、上右長方形床板、下左長方形床板、下中長方形床板、下右長方形床板的寬度均為30-40cm,相當于目前使用的單人床板寬度的1/3,其長度均為75-105cm,相當于目前使用的床板長度的1/2。使用本實用新型時,當臥床病人需要頭高腳低體位或腳低頭高體位時,可用專用搖把扳手卡住側面支撐板上的轉動軸端部的棱形扳頭反時針旋轉,上中長方形床板抬起傾斜,可達到頭高腳低的目的,順時針旋轉,下中長方形床板抬起傾斜,可達到腳高頭低的目的;若臥床病人需要左翻身或右翻身時,可用專用搖把扳手卡住相應的支撐板上的轉動軸端部的棱形扳頭,向外轉動即可達到左長方形床板或右長方形床板抬起傾斜,從而達到左或右翻身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使用的病員床相比,由于床板由六塊組合而成,可實現左折翻、右折翻、前折翻、后折翻,從而可適合臥床病人的多種體位,增加了病人的舒適感,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特別利用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右側橫向半圓齒輪的轉動軸剖視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沿縱向半圓齒輪的轉動軸剖視裝配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右側橫向半圓齒輪與轉動齒輪嚙合傳動裝配側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縱向半圓齒輪與相應的轉動齒輪傳動裝配側視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4、5制作本實用新型。該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由床架1、床腿2構成,床架1的上端為長方形四邊床框3,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中部設固定的橫梁4,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上面按排列放置上左長方形床板5a、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右長方形床板5c和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右長方形床板5f,在上中長方形床板5b和下中長方形床板5e相接的一端通過轉動軸6固定在橫梁4上,在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中長方形床板5b與上右長方形床板5c、下左長方形床板5d與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中長方形床板5e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上右長方形床板5c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相鄰邊沿之間分別通過折頁7連接為一體,使整個床板既不能脫離床框3,又能互相折翻,在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下左長方形床板5d和上右長方形床板5c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底部中間設橫向半圓齒輪8,橫向半圓齒輪8分別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嚙合,橫向半圓齒輪8的轉動軸10端部與轉動齒輪9的轉動軸11的端部均通過軸承12固定在床架1端部的支撐板13上,在橫梁4的中部下側設縱向半圓形齒輪8′,縱向半圓形齒輪8′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嚙合,縱向半圓形齒輪8′的轉動軸10′端部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的轉動軸11′端部分別通過軸承12′固定在床架1側面的支撐板13′上,在轉動齒輪9、9′的轉動軸11、11′的外端分別設棱形扳頭14、14′。所述的上左長方形床板5a、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右長方形床板5c、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右長方形床板5f的寬度均為30-40cm,相當于目前使用的單人床板寬度的1/3,其長度均為75-105cm,相當于目前使用的床板長度的1/2。
權利要求1.一種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由床架(1)、床腿(2)構成,床架(1)的上端為長方形四邊床框(3),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中部設固定的橫粱(4),其特征在于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上面按排列放置上左長方形床板(5a)、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右長方形床板(5c)和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右長方形床板(5f),在上中長方形床板(5b)和下中長方形床板(5e)相接的一端通過轉動軸(6)固定在橫梁(4)上,在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中長方形床板(5b)與上右長方形床板(5c)、下左長方形床板(5d)與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中長方形床板(5e)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上右長方形床板(5c)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相鄰邊沿之間分別通過折頁(7)連接為一體,在上左長方形床板(5a)與下左長方形床板(5d)和上右長方形床板(5c)與下右長方形床板(5f)底部中間分別設橫向半圓齒輪(8),橫向半圓齒輪(8)分別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嚙合,橫向半圓齒輪(8)的轉動軸(10)端部與轉動齒輪(9)的轉動軸(11)的端部均通過軸承(12)固定在床架(1)端部的支撐板(13)上,在橫梁(4)的中部下側設縱向半圓形齒輪(8'),縱向半圓形齒輪(8')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嚙合,縱向半圓形齒輪(8')的轉動軸(10')端部與相應的轉動齒輪(9')的轉動軸(11')端部分別通過軸承(12')固定在床架(1)側面的支撐板(13')上,在轉動齒輪(9、9')的轉動軸(11、11')的外端分別設棱形扳頭(14、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左長方形床板(5a)、上中長方形床板(5b)、上右長方形床板(5c)、下左長方形床板(5d)、下中長方形床板(5e)、下右長方形床板(5f)的寬度均為30-40cm,其長度均為75-10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由床架1、床腿2構成,床架1的上端為長方形四邊床框3,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中部設固定的橫梁4,在長方形四邊床框3的上面按排列放置六塊長方形床板,六塊長方形床板之間分別通過折頁7或轉動軸6連接為一體,中間固定在橫梁4上,使整個床板既不能脫離床框3,又能通過相應的半圓齒輪的轉動使長方形床板互相折翻。該多種體位可調病員床,由于床板由六塊組合而成,可實現左折翻、右折翻、前折翻、后折翻,從而可適合臥床病人的多種體位,增加了病人的舒適感,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特別利用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
文檔編號A61G7/00GK2832104SQ20052008851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31日
發明者劉素蓮, 亓會濤, 王風芹 申請人:劉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