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杜仲的炮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中藥杜仲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杜仲為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樹皮。4~6月剝取,刮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干。中藥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是一種名貴滋補藥材,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中藥杜仲中木脂素類、環烯醚萜類、苯丙素類、多糖等多種活性成分。
綠原酸屬苯丙素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是杜仲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為普遍認可的中藥杜仲中有效成分,也多作為中藥杜仲定性與定量的標準成分。
中藥杜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宋代始采用鹽制、蜜制、酒制、姜制等方法炮制杜仲;明清時期增加醋制、糯米汁制、童便制等炮制方法,其中除鹽水炙法被后世廣為傳承外,其它炮制方法現今已幾無沿用。中藥杜仲生用偏于益肝舒筋,但含較多的硬性橡膠,阻止有效成分的溶出。經鹽水炮制后,杜仲膠被破壞,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增強補肝腎等作用。目前國內臨床上認可及采用的炮制方法為鹽水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收載有杜仲和鹽杜仲兩種飲片規格。規定鹽杜仲的炮制方法是取杜仲塊或絲,照鹽水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I D)炒至斷絲、表面焦黑色。由于鹽炙藥材加熱溫度不宜過高,溫度很難控制,所以應對藥典方法進行改良,采用烘烤的方法來實現使鹽分透達到藥材內部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杜仲的炮制方法,該方法采用鹽水制法。在常溫下,用一定濃度的鹽水與中藥杜仲生品充分攪拌后,悶潤至鹽水被中藥杜仲生品充分吸收,后將杜仲鋪展于托盤放入烘箱中。烘干后取出,即得鹽水制杜仲炮制品。
中藥杜仲中含有大量的苯丙素類成分,如綠原酸(chlorogenicacid)和咖啡酸(caffeic acid)等,其中綠原酸含量最高,是中藥杜仲中主要成分之一,其具有顯著的藥理活性,對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和生殖系統均有療效;不僅具有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和利膽作用,而且還具有對自由基的清除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保肝作用、抗菌、抗病毒及解痙作用等。中藥杜仲鹽水制過程中,其中綠原酸含量會受到影響有增有減。因此,在鹽制過程中要嚴格篩選炮制工藝,控制綠原酸的含量,使中藥杜仲在經過炮制后,增強其原有功效。
實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在常溫下,將質量濃度為1-3%的鹽水與中藥杜仲生品充分攪拌后,悶潤至鹽水被中藥杜仲生品充分吸收,鋪展于托盤中,放入烘箱烘烤;其中,鹽與中藥杜仲生品的質量比為1∶100~3∶100,烘烤時間為3.5~4.5h,烘烤溫度為90~150℃。烘干后取出,即得鹽水制杜仲炮制品。
檢測方法 (1)、供試液的制備取未經本方法炮制的中藥杜仲生品及經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鹽水制杜仲炮制品(剪成碎片)各2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50%甲醇溶液40ml超聲30min,超聲溫度25℃,過濾,將其續濾液濃縮干燥,用70%甲醇溶液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搖勻,即得測試品溶液。
(2)、色譜條件色譜柱Dikama C18分析柱(5μ,250×4.6mm);流動相甲醇-水(28∶72);流速1.0ml·min-1;柱溫25℃;檢測波長327nm;進樣量10μl。
(3)、檢測圖為高效液相色譜圖。見圖a、圖b和圖c。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可以通過有效成分含量對比表明 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中規定的方法繪制標準曲線,應用本專利申請文件中提供的檢測方法測得綠原酸峰面積積分值,代入標準曲線計算出綠原酸含量為0.051%;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經本發明的方法炮制所得的鹽水制杜仲炮制品與未經本方法炮制的中藥杜仲生品相比較其中綠原酸的含量增加了45.7%。按照鹽水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I D)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中規定的方法繪制標準曲線,應用本專利申請中的檢測方法測得鹽水炙法得到的綠原酸峰面積積分值,代入標準曲線計算得出其綠原酸含量最高為0.036%,最低為0.012%。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到的綠原酸含量,相對于鹽水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II D)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要高41.6%~325%,證明本發明的方法對于提高杜仲中有效成分綠原酸的含量效果明顯。本發明的方法采用烘制法,以綠原酸含量為評價指標,可以很好的控制炮制溫度等炮制條件,有利于增強鹽水制杜仲品質的統一與質量可控性。
圖1是綠原酸對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2是鹽水制杜仲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3是中藥杜仲生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在常溫下,將2g食鹽溶于200g水中,與中藥杜仲生品200g進行混和,拌勻悶潤后,放入烘箱中90℃下烘烤3.5h后取出,得到中藥杜仲的鹽水制炮制品。經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40%;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14.3%。
實施例2 在常溫下,將6g食鹽溶于200g水中,與中藥杜仲生品200g進行混和,拌勻悶潤后,放入烘箱中120℃下烘烤4h后取出,得到中藥杜仲的鹽水制炮制品。經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51%;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45.7%。
實施例3 在常溫下,將4g食鹽溶于200g水中,與中藥杜仲生品200g進行混和,拌勻悶潤后,放入烘箱中150℃下烘烤4.5h后取出,得到中藥杜仲的鹽水制炮制品。經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8%;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8.6%。
實施例4 在常溫下,將2g食鹽溶于200g水中,與中藥杜仲生品200g進行混和,拌勻悶潤后,放入烘箱中120℃下烘烤4.5h后取出,得到中藥杜仲的鹽水制炮制品。經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42%;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20.0%。
實施例5 在常溫下,將6g食鹽溶于200g水中,與中藥杜仲生品200g進行混和,拌勻悶潤后,放入烘箱中90℃下烘烤4.5h后取出,得到中藥杜仲的鹽水制炮制品。經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45%;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28.6%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杜仲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溫下,將質量濃度為1-3%的鹽水與中藥杜仲生品充分攪拌后,悶潤至鹽水被中藥杜仲生品充分吸收,鋪展于托盤中,放入烘箱烘烤;其中,鹽與中藥杜仲生品的質量比為1∶100~3∶100,烘烤時間為3.5~4.5h,烘烤溫度為90~150℃,烘干后取出,即得鹽水制杜仲炮制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杜仲的炮制方法。該方法在常溫下將中藥杜仲生品置鹽水中攪拌均勻,悶潤至鹽水被中藥杜仲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烘箱中烘烤,烘干后取出,即得鹽水制杜仲炮制品。本發明利用中藥杜仲經鹽水炮制后,破壞了杜仲中的膠質成分,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溶出,主要有效綠原酸含量明顯增加,而且臨床表明炮制品的補肝腎作用較生品明顯增強,利用烘箱進行炮制,具有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操作簡便等特點。其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51%,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含量為0.035%,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中藥杜仲進行炮制得到的綠原酸含量比未經炮制的杜仲生品中的綠原酸含量增加45.7%。
文檔編號A61K36/46GK101199578SQ200610017300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3日
發明者劉志強, 英 張, 王淑敏, 宋鳳瑞, 劉淑瑩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