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及配制方法

文檔序號:1051023閱讀:3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及配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的一種中藥復方制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及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阿米巴原蟲、滴蟲、空腸彎曲菌等感染所致,目前治療該病多用西藥抗菌素,但隨著抗菌素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大量產生,抗菌素對此已療效不好。而市場上治療慢性腹瀉的中成藥很多,如四神丸、參苓白術丸、人參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這些藥有的溫腎澀腸止瀉,有的健脾止瀉,有的溫中散寒止瀉,無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故對慢性感染性腹瀉療效也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及配制方法,由該方法配制的中藥復方制劑,既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又能澀腸止瀉,行氣止痛,且不存在耐藥現象,為現有西藥抗生素及中成藥所不及。
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連400-500重量份、黃芩400-500重量份、煅珍珠粉40-80重量份、石榴皮300-400重量份,訶子300-400重量份,木香200-300重量份。
配制方法是在前述配方的基礎上,先將木香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備用,再將提取過的木香及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提取物減壓蒸發至清膏干燥粉碎備用。將上述木香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結,加入木香、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提取物和煅珍珠粉及適量淀粉為輔料,混勻制成片劑或制成膠囊劑。
本發明的配方機理是黃連苦寒,功能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于止瀉治痢。現代研究本品含小蘗堿、黃連堿,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阿米巴原蟲、滴蟲等有殺滅、抑制作用。正如藥性賦所言,黃連治冷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
黃芩苦寒,功能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最善止瀉治痢。現代研究黃芩含黃酮類化合物,黃芩甙、黃芩甙元等,對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殺滅抑制作用。
煅珍珠粉甘咸寒,功能為生肌長皮,善治內潰破爛。煅珍珠粉在粘膜上有極強的吸附作用,從而對腸胃道粘膜有保護作用,促進其生長修復,恢復其功能。
訶子苦澀平,功能為收濕止瀉,善治久瀉久痢。現代研究本品含大量鞣質,主要為訶子酸,原訶子酸、訶子素、鞣酸酶等,有收斂止瀉作用,訶子素對平滑肌有罌粟堿樣解痙作用,訶子提取物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都有抑制作用。
石榴皮澀溫,功能為止瀉止血,用于久瀉久痢。現代研究本品含鞣質、設食子酸等,其中鞣質有澀腸止瀉作用。石榴皮煎劑對痢疾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明顯殺滅抑制作用,抗菌譜廣,殺菌力強。
木香辛苦溫,功能為行氣止痛,用于大腸氣滯瀉痢后重。現代研究本品含揮發油,油中成份為單紫杉烯,木香內酯等,此外尚含木香堿。木香堿對組胺引起的鼠大腸平滑肌痙攣有明顯解痙作用。
綜上所述,全方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澀腸止瀉,行氣止痛作用,故適用于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久瀉久痢)。
本發明作為湯劑經臨床應用療效可靠,未出現不良反應,現又制成膠囊劑、片劑療效更顯著,未發現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直接取黃連12克、黃芩10克、煅珍珠粉1克(沖服)、石榴皮10克、訶子10克、木香10克水煎制成湯劑,分三次口服。由于湯汁太苦,可以在湯劑中添加適量的蔗糖口服。
實施例2取黃連450克、黃芩400克、煅珍珠粉56克、訶子333克、石榴皮333克、木香277克。將上述除煅珍珠粉外分別粉碎成粗粉,先將木香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再用β環糊精包結備用。再將提取后的木香加入黃連、黃芩、訶子、石榴皮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減壓蒸發,制成清膏、干燥粉碎備用。煅珍珠粉粉碎成最細粉與以上包結后的木香揮發油及木香、黃連、黃芩、訶子、石榴皮提取物混合加入175克淀粉混勻,制成0.5克/片片劑,或0.3克/粒膠囊劑,片劑每次服3片,每日3次,膠囊劑,每次5粒,3次/日。
臨床實例李某某,男,56歲,教師,自述患慢性腸炎十余年,時而腹脹、腹痛、腹瀉,服多種抗菌素無效,服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亦無效,查大便常規痢疾桿菌(++)滴蟲(+)服本藥一周見效,30天治愈,隨訪一年未犯。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連400-500重量份、黃芩400-500重量份、煅珍珠粉40-80重量份、石榴皮300-400重量份、訶子300-400重量份、木香200-300重量份。
2.一種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連400-500重量份、黃芩400-500重量份、煅珍珠粉40-80重量份、石榴皮300-400重量份、訶子300-400重量份、木香200-300重量份;制備方法包括先將木香提取揮發油備用,再將提取過的木香及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提取物減壓蒸發至清膏干燥粉碎備用;將上述木香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結,加入木香、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提取物和煅珍珠粉及適量淀粉為輔料,混勻制成片劑或制成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藥物配方及配制方法。藥物配方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黃連400-500、黃芩400-500、煅珍珠粉40-80、石榴皮300-400、訶子300-400、木香200-300重量份。配制方法是在前述配方的基礎上,先將木香提取揮發油備用,再將提取過的木香及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提取物減壓蒸發至清膏干燥粉碎備用。將上述木香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結,加入木香、黃連、黃芩、石榴皮、訶子提取物和煅珍珠粉及適量淀粉為輔料,混勻制成片劑或制成膠囊劑。本發明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澀腸止瀉,行氣止痛作用,適用于慢性細菌感染性腹瀉。
文檔編號A61P1/00GK1927284SQ20061006847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6日
發明者閆聿遜, 閆自力, 閆聿謙 申請人:閆聿遜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