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0676閱讀:67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一次性手動吸痰器。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使用的吸痰器大多以電動式為主,由吸痰管和電動抽吸泵構成,其不足之處是體積大而重,移動、清洗、搶救病人均不方便,停電后無法使用,吸引壓力不易調節,如果負壓過大還會損傷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同時重復使用還存在交叉感染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快捷方便、無需電力驅動、負壓可適時調節、制作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一次性手動吸痰器。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由吸痰管、貯液袋、負壓管、充氣囊、三通閥構成,在貯液袋的上端設二個插接管頭,分別插接上吸痰管和負壓管,其特征在于貯液袋為圓筒狀塑料薄膜袋,在貯液袋的外壁上粘結固定上螺旋狀塑料薄膜管,當螺旋狀塑料薄膜管充氣膨脹成圓環狀時,可帶動貯液袋撐開,使其呈圓筒狀,以貯存吸入的痰液,在螺旋狀塑料薄膜管底部的一環上設充氣管,充氣管的外端與三通閥的充氣口相連接,三通閥的進氣口通過導管與充氣囊的出氣單向閥相連接,充氣囊的進氣單向閥與負壓管的外端相連接,在三通閥的進氣口和充氣口相連通的情況下,通過按壓充氣囊,氣體可經吸痰管進入貯液袋腔內,再經負壓管、充氣囊、三通閥、充氣管進入螺旋狀塑料薄膜管內,使螺旋狀塑料薄膜管膨脹成圓環狀,帶動貯液袋變成圓筒狀,在三通閥的進氣口與排氣口相連通的情況下,通過按壓充氣囊,可使貯液袋內形成負壓,從而進行吸痰工作。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三通閥由圓筒狀閥體、圓柱狀轉動閥芯、轉動柄、轉動盤構成,在圓筒狀閥體的壁上設有進氣口、充氣口、排氣口,進氣口、排氣口、充氣口間隔90度排列,在圓柱狀轉動閥芯內設有“T”形通孔,在圓筒狀閥體的端面上標有進氣口和充氣口相連通的標志A以及進氣口和排氣口相連通的標志B,在轉動盤的盤面上設有“↑”標志,通過旋轉,當轉動盤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端面上的A時,表明進氣口和充氣口相連通,此時,按壓充氣囊則對螺旋狀塑料薄膜管充氣,當轉動盤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端面上的B時,表明進氣口和排氣口相連通,此時按壓充氣囊,可使貯液袋內形成負壓,在充氣囊上的進氣單向閥和出氣單向閥均為現有技術,故不多描述,其作用在于控制氣體只能單向流動;吸痰管的前端為圓弧面,吸痰口設在吸痰管的側壁上,以不損失患者的呼吸道粘膜,此為公知技術。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通過旋轉,使轉動盤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端面上的A位置,再按壓充氣囊,使螺旋狀塑料薄膜管充氣膨脹,貯液袋隨之撐開成圓筒狀,再次旋轉,使轉動盤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端面上的B位置,再按壓充氣囊,貯液袋內形成負壓,即可進行吸痰,用完后即可銷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傳統的吸痰器相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捷、造價低、可一次性使用、而且安全衛生、不受電的制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貯液袋撐開狀態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三通閥的前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三通閥在進氣口與充氣口相連通時沿圖2C-C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三通閥在進氣口與排氣口連通時沿圖2C-C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4制作本實用新型。該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由吸痰管1、貯液袋2、負壓管3、充氣囊6、三通閥7構成,在貯液袋2的上端設二個插接管頭,分別插接上吸痰管1和負壓管3,貯液袋2為圓筒狀塑料薄膜袋,在貯液袋2的外壁上粘結固定上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在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底部的一環上設充氣管5,充氣管5的外端與三通閥7的充氣口10相連接,三通閥7的進氣口11通過導管與充氣囊6的出氣單向閥9相連接,充氣囊6的進氣單向閥8與負壓管3的外端相連接,在三通閥7的進氣口11和充氣口10相連通的情況下,通過按壓充氣囊6,氣體可經吸痰管1進入貯液袋2腔內,再經負壓管3、充氣囊6、三通閥7、充氣管5進入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內,使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膨脹成圓環狀,帶動貯液袋2變成圓筒狀,在三通閥7的進氣口11與排氣口12相連通的情況下,通過按壓充氣囊6可使貯液袋2內形成負壓,從而進行吸痰工作。所述的三通閥7由圓筒狀閥體71、圓柱狀轉動閥芯72、轉動柄14、轉動盤13構成,在圓筒狀閥體71的壁上設有進氣口11、充氣口10、排氣口12,進氣口11、排氣口12、充氣口10間隔90度排列,在圓柱狀轉動閥芯72內設有“T”形通孔73,在圓筒狀閥體71的端面上標有進氣口11和充氣口10相連通的標志A以及進氣口11和排氣口12相連通的標志B,在轉動盤13的盤面上設有“↑”標志,通過旋轉,當轉動盤13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71端面上的A位置時,表明進氣口11和充氣口10連通,當轉動盤13上的“↑”指向圓筒狀閥體71端面上的B位置時,表明進氣口11和排氣口12相連通;在充氣囊6上的進氣單向閥8和出氣單向閥9均為現有技術,故不多描述,其作用在于控制氣體只能單向流動;吸痰管1的前端為圓弧面,吸痰口設在吸痰管1的側壁上,此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由吸痰管(1)、貯液袋(2)、負壓管(3)、充氣囊(6)、三通閥(7)構成,在貯液袋(2)的上端設二個插接管頭,分別插接上吸痰管(1)和負壓管(3),其特征在于貯液袋(2)為圓筒狀塑料薄膜袋,在貯液袋(2)的外壁上粘結固定上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在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底部的一環上設充氣管(5),充氣管(5)的外端與三通閥(7)的充氣口(10)相連接,三通閥(7)的進氣口(11)通過導管與充氣囊(6)的出氣單向閥(9)相連接,充氣囊(6)的進氣單向閥(8)與負壓管(3)的外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動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閥(7)由圓筒狀閥體(71)、圓柱狀轉動閥芯(72)、轉動柄(14)、轉動盤(13)構成,在圓筒狀閥體(71)的壁上設有進氣口(11)、充氣口(10)、排氣口(12),進氣口(11)、排氣口(12)、充氣口(10)間隔90度排列,在圓柱狀轉動閥芯(72)內設有“T”形通孔(7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由吸痰管1、貯液袋2、負壓管3、充氣囊6、三通閥7構成,在貯液袋2的上端設二個插接管頭,分別插接上吸痰管1和負壓管3,貯液袋2為圓筒狀塑料薄膜袋,在貯液袋2的外壁上粘結固定上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在螺旋狀塑料薄膜管4底部的一環上設充氣管5,充氣管5的外端與三通閥7的充氣口10相連接,三通閥7的進氣口11通過導管與充氣囊6的出氣單向閥9相連接,充氣囊6的進氣單向閥8與負壓管3的外端相連接。該一次性手動吸痰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快捷、造價低、可一次性使用、而且安全衛生、不受電的制約,可廣泛用于危重病人的搶救。
文檔編號A61M1/00GK2905073SQ20062008314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9日
發明者肖健, 萬麗英 申請人:肖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