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鼻淚管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1167閱讀:4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鼻淚管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院眼科對一側淚小管創傷診斷治療時采用的鼻淚管封閉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院眼科手術治療中,經常遇到一側淚小管創傷斷裂的病人,由于淚小管本身纖細,醫生很難用肉眼直接發現淚小管鼻側創傷斷口,即使是在顯微鏡下,有時候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會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機。現今臨床上就使用著一種尋找淚小管創傷斷口的工具,其結構表現為一種彈性弓形針。臨床使用時,是將彈性弓形針從無損傷的一側淚小管插入,從損傷的另一側淚小管創傷斷口處伸出,從而找出受損的淚小管鼻側創傷斷口,為下一步縫合治療創造條件。這種結構的產品在理論上講是可行的,然而實踐中,由于面對的是人體軟組織結構,實際操作起來并不那么容易,加之兩側淚小管與淚總管之間又存在著三叉口、兩淚小管之間的過渡角偏小等因素,使得彈性弓形針的使用受到限制。也有醫院采用直接堵塞鼻淚管下口結構的,其實現方式是將引線通過無損傷的淚小管導入鼻腔,在引線到位后,扎系紗布,再將引線從淚小管中收緊,紗布堵住鼻淚管下口,此時向無損傷的淚小管注射液體,在另一側的創傷斷口處形成“泉涌”,從而確定出淚小管的鼻側創傷斷口,然后可進行縫合治療。采用這種結構及操作方法,其優點是不需要復雜的器械,但操作過程過于繁瑣。且現有兩種方式實施起來還都有可能形成假道并給病人帶來痛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鼻淚管封閉工具,它能有效地克服現有彈性弓形針結構存在的操作不便、現有紗布堵塞方式存在的操作繁瑣、二者因易形成假道給病人造成痛苦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鼻淚管夾,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體,夾體的前端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夾體靠支桿支撐,支桿采用螺桿結構,螺桿上裝配調節螺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是所述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中的一個與夾體為固定聯接,另一個與夾體為活動聯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方案,是所述夾頭與夾體之間的活動聯接為平面轉動副聯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更進一步方案,是所述夾頭與夾體之間的活動聯接為立體球副聯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改進方案,是兩夾體間設置彈簧及兩夾體后端設置鉸鏈。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帶夾頭的夾體結構,因而使對病人鼻淚管下端口的封閉操作簡便、容易,同時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鼻淚管夾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鼻淚管夾的結構,鼻淚管夾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體1,夾體1的前端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2,夾體1靠支桿5支撐,支桿5采用螺桿結構,螺桿上裝配調節螺母4。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2中的一個與夾體1為固定聯接,另一個與夾體1優選活動聯接。所述活動聯接進一步優選平面轉動副聯接或立體球副聯接。兩夾體1間的支桿5上可設置調節夾體1張口的彈簧3,同時在兩夾體1后端設置可相對活動的鉸鏈。夾頭2可由橡膠或橡塑材料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將鼻淚管夾一側的夾體1伸入鼻腔內的鼻淚管下口部位、另一側的夾體1伸向鼻腔外側與鼻淚管下口相應的部位。調整調節螺母4,通過兩夾體1使兩夾頭2夾緊,從而使鼻淚管下口封閉。此時向無損傷淚小管注射液體,在另一側淚小管創傷斷口形成“泉涌”,從而確定出創傷斷口,然后對淚小管對接后縫合。最后取下鼻淚管夾,完成整個診斷治療操作。
本實用新型中的彈簧3并不局限于現有型式,夾體1后端合攏形成固定聯接從而取代鉸鏈聯接時,也可使夾體1形成自身彈性張開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也不局限于夾頭2為常開的結構,支桿5處形成支點時,彈簧3左移并釋放鉸鏈,鼻淚管夾即成為常閉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鼻淚管夾,其特征是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體(1),夾體(1)前端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2),夾體(1)靠支桿(5)支撐,支桿(5)采用螺桿結構,螺桿上裝配調節螺母(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淚管夾,其特征是所述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2)中的一個與夾體(1)為固定聯接,另一個與夾體(1)為活動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鼻淚管夾,其特征是所述夾頭(2)與夾體(1)之間的活動聯接為平面轉動副聯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鼻淚管夾,其特征是所述夾頭(2)與夾體(1)之間的活動聯接為立體球副聯接。
5.根據權利要求1~4之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鼻淚管夾,其特征是兩夾體(1)間設置彈簧(3)、兩夾體(1)后端設置鉸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鼻淚管夾,其特征是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體,夾體的前端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夾頭,夾體靠支桿支撐,支桿采用螺桿結構,螺桿上裝配調節螺母。本實用新型可作為醫院眼科對一側淚小管創傷診斷治療時對鼻淚管進行封閉的工具。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容易,大大減輕了診斷治療時病人產生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F9/007GK2928054SQ20062008656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傳虎, 張淑娟, 鄭順生 申請人:李傳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