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急救止血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救止血帶,屬于醫用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早先對受傷肢體急救常采取布條捆扎來止血,效果差,使用上不方便,而且在診治及觀察傷口時,操作不方便。所以,若能設計一種操作、使用方便又易于攜帶的急救止血帶,必受大眾歡迎,也是對社會的一個貢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設計出一種操作、使用方便又易于攜帶的急救止血帶。本實用新型所要設計的急救止血帶,有一個可充氣的充氣扎帶,緊貼充氣扎帶上有一條易于扎緊的魔術扣,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與橡皮管的一端連接,橡皮管的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放氣用閥門的一端,充放氣用閥門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氣用的橡皮氣囊上。
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充氣扎帶繞扎在肢體上,用充氣扎帶上易于扎緊的魔術扣將充氣扎帶扣緊,(“魔術扣”是行業用語,魔術扣可用塑料纖維材料制作,它的形狀成有一定面積的方形或長條等。只要一按魔術扣,魔術扣就搭扣到充氣扎帶相鄰的一面上,而用力一拉魔術扣,充氣扎帶就松開。)通過旋緊充放氣用閥門螺絲,壓掐充氣用的橡皮氣囊對充氣扎帶進行充氣,于是,充氣扎帶充氣后鼓起,充氣扎帶壓迫血管而止血。旋松充放氣用閥門螺絲,則充氣扎帶放氣,即可解開繞扎在肢體上的充氣扎帶。
上述結構中,充氣扎帶與充放氣用閥門之間也可通過接入一個三通管而接入一氣壓計及充放氣用閥門(充放氣用閥門串接橡皮氣囊),氣壓計是與充放氣用閥門并聯后再與充氣扎帶串聯氣壓計通過一橡皮管連接到三通管一端,與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連接的橡皮管另一端連接到三通管的一端,與橡皮氣囊串接在一起的充放氣用閥門通過一橡皮管連接到三通管一端。
本實用新型的急救止血帶結構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適用于肢體受傷時急救、診治。
圖1是本實用新型急救止血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急救止血帶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2中充放氣用閥門立體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對附圖的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理解。(但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急救止血帶一種結構示意圖,該止血帶由有一個可充氣的充氣扎帶1,緊貼充氣扎帶1上有一條易于扎緊的魔術扣2,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3與橡皮管4的一端連接,橡皮管4的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放氣用閥門5的一端,充放氣用閥門5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氣用的橡皮氣囊6氣孔上。魔術扣2可用塑料纖維材料制作,它的形狀成有一定面積的方形或長方形等其他形狀。只要一按魔術扣2,魔術扣2就搭扣到充氣扎帶相鄰的一面上;而用力一拉魔術扣2,充氣扎帶就松開。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急救止血帶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它是在如圖1所示上述結構中,充氣扎帶與充放氣用閥門(充放氣用閥門串接橡皮氣囊6)之間,通過接入一個三通管7而接入氣壓計8和充放氣用閥門5(串接橡皮氣囊6),氣壓計8與充放氣用閥門5(串接橡皮氣囊6)并聯后與充氣扎帶串聯氣壓計8通過橡皮管9連接到三通管7一端;與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連接的橡皮管4的另一端連接到三通管7另一端;與橡皮氣囊5串接在一起的充放氣用閥門5通過橡皮管10連接到三通管7一端。
如圖3所示,是圖1、2中充放氣用閥門5立體結構放大示意圖,它是在一個雙通管11中設置旋轉螺絲12來調節、開關充放氣用閥門5,雙通管兩端均有錐角-以便一端接入橡皮氣囊6及另一端連接到橡皮管10。
權利要求1.一種急救止血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救止血帶有一個可充氣的充氣扎帶,緊貼充氣扎帶上有一條易于扎緊的魔術扣,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與橡皮管的一端連接,橡皮管的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放氣用閥門的一端,充放氣用閥門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氣用的橡皮氣囊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止血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氣扎帶與充放氣用閥門之間,通過接入一個三通管而接入氣壓計及充放氣用閥門,氣壓計是與充放氣用閥門并聯后與充氣扎帶串聯氣壓計通過橡皮管連接到三通管一端;與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連接的橡皮管另一端連接到三通管的一端;與橡皮氣囊串接在一起的充放氣用閥門通過橡皮管連接到三通管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救止血帶,它由有一個可充氣扎帶,緊貼充氣扎帶上有一條易于扎緊的魔術扣,充氣扎帶的充放氣孔與橡皮管的一端連接,橡皮管的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放氣用閥門的一端,充放氣用閥門另一端連接到一個充氣用的橡皮氣囊上,充氣扎帶與充放氣用閥門之間也可通過接入一個三通管而接入氣壓計及充放氣用閥門,氣壓計是與充放氣用閥門并聯后與充氣扎帶串聯。本實用新型的急救止血帶結構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適用于肢體受傷時急救、診治。
文檔編號A61B17/12GK2899715SQ200620096569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貴友 申請人:張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