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霧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426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霧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霧化器。
背景技術
本發明的起點是在商標名稱"Respimat"下以吸入器形式出售的霧化器, 其基本結構如WO 91/14468 Al并在WO 97/12687 Al (圖6a, 6b)中的具體實 施例和在附圖的圖l和2所示。霧化器具有將待霧化的流體的貯液器、具有 包含所述流體的內袋的可插入的硬容器和具有傳送和霧化流體的驅動彈簧
的壓力產生器。
為了補充本申請的公開,參考了 W0 91/14468 Al和W097/12687 Al的 完全公開。通常,在此包含的公開優選涉及一種霧化器,其在流體上具有5 至200 MPa、優選10至100 MPa的彈簧壓力,每次推壓釋》t的流體體積是 10至50 優選10至20 ]lU,最優選大約15 |al。流體^皮轉換為氣霧劑,該 氣霧劑的液滴具有達到20jam、優選3至10|dm的空氣動力學直徑。此外, 在此包含的公開優選涉及一種圓柱形的霧化器,其大約9 cm至大約15 cm 并且大約2 cm至大約5 cm寬,并且具有22°至160°、優選80。至100。的噴 射角。這些值還應用于根據本發明的教導的霧化器,作為具體的優選值。
在首次使用之前,霧化器通過解開下殼部并且將密封容器被插入霧化器 內而被打開。容器通過傳送管而被打開,當容器被推入時,所述傳送管被插 入內袋。然后再次4,進下殼部。
通過旋轉霧化器的下殼部,可以對于驅動彈簧壓緊,并且流體可以被吸 入壓力產生器的壓縮室。由于容器受力,所以容器在霧化器內以單次移動移 動到的下殼部內,并且當首次受力時,通過在下殼部的刺穿元件而刺穿容器 的底部從而允許空氣出入。在手動操作鎖元件之后,在壓力室內的流體通過 驅動彈簧被置于壓力下并且通過噴嘴傳遞到噴嘴口,成為氣霧劑,而沒有使 用氣體推進劑。
打開霧化器之后,空的容器可以被滿的容器替代,并且隨后可以再次使
用霧化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一種可以更容易操作并且具有改善的操作可靠性
的霧化器。
所述目標是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的霧化器來實現。進一步有利的特征是 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
本發明的基本構思是既便在已交付狀態下,霧化器具有設置于其內的密 封容器,并且霧化器被構造使得容器在霧化器首次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間在霧 化器內被打開。這種基本構思此后將簡稱為"預安裝容器"。由于無需打開 霧化器、插入容器和關閉霧化器,所以這使得操作更為簡便。此外,因而可 以排除由于插入容器時不正確的處理所引起的對于霧化器的不希望的污染 或破壞。因而,由于容器不可能被錯誤地插入或在插入過程中被誤用,所以 具有更好的操作安全性。
還可以獨立實施的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包括構造霧化器使得容器不可替 換并且尤其不可被去除。這排除了容器的替換。這又導致了簡便的操作并且 由此的改善的操作可靠性。這還避免了霧化器以不希望或未許可的方式使用 或再次使用。
具體地,霧化器不可以為了以不希望的方式用滿的容器替換空容器而被 打開并且下殼部不可以被去除。
預安裝容器和使得容器不可替換的結構的組合導致尤其容易的操作和 高操作可靠性,因為用戶僅可以作為一次性品使用霧化器直至容器變空為 止,并且因為容器不可以被替換,避免了霧化器的不希望或未許可的進一步 使用。
然而,在容器被制成不可互換的,尤其霧化器不可以被用戶打開的情形, 如果例如通過受過訓練的人員在藥房預安裝該容器,且可選地則同時打開該 容器,則也可以實現用戶的相應的簡單操作和改善的操作可靠性。


參考附圖,從權利要求和一些優選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發明的優點、
特征、特性和方面將變得更為顯見,其中
圖1示出了已知霧化器在非壓緊狀態的非示意性截面圖2示出了已知霧化器在壓緊狀態的與圖1相比旋轉了 90。的示意性截面圖3是根據第一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霧 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4是根據圖3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5是根據第二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霧 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6以放大圖示出了沿圖5虛線的細節;
圖7示出了根據圖5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8是根據第三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霧 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9以放大圖示出了沿圖8虛線的細節;
圖10示出了根據圖8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和致動構件推進 于容器上的情形的示意截面圖11示出了沒有致動構件的根據圖IO的霧化器;
圖12示出了具有相似于第三實施例但不被推進的致動構件的根據第四
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的示意透視圖13是根據第五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
霧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14是根據圖13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15是根據第六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
霧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16是根據圖15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17是根據第七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
霧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18是根據圖17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19是根據第八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
霧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
圖20是根據圖19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21是對應于圖20但在壓緊狀態的霧化器的圖; 圖22是以放大圖沿圖21的虛線所取的細節;
圖23是根據第九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
圖24是根據圖23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而非壓緊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
示意截面圖25是對應于圖24但在壓緊狀態的霧化器的圖26是根據第九實施例的霧化器內的容器的運輸鎖在鎖定狀態的詳細 透視圖27是根據圖26的運輸鎖在鎖定狀態的部分為截面圖的側視圖28是對應于圖27的運輸鎖在打開狀態的圖29是運輸鎖的在打開狀態的示意軸向圖3 0是根據第九實施例的霧化器的內部的透視圖31是根據第九實施例的霧化器的殼部的示意圖32是根據第十實施例的運輸鎖在鎖定狀態的、部分為截面圖的側視
圖33是對應于圖32的運輸鎖在打開狀態的圖34是根據第十一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的下部在中間狀態的示意截面
圖35是根據圖34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在外殼與內部重疊的區域內 的示意軸截面圖36是對應于圖35的根據圖34的霧化器在中間狀態的示意軸向截面
圖37是根據圖34的霧化器的具有容器和運輸鎖的殼部;
圖38示出了內部被部分推入的根據圖34的霧化器的殼部的、部分為截
面圖的側^L圖39示出了內部完全被推入的根據圖34的霧化器的殼部的、部分為截 面圖的側;f見圖40是容器在底部打開或刺穿的根據圖34的霧化器的殼部的、部分為 截面圖的側視圖41是根據第十二實施例提出的霧化器在已交付狀態的示意截面圖,該霧化器在其中結合有密封容器;以及
圖42是根據圖23的霧化器在開啟狀態或容器打開情形的示意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同或相似的部件,既便不重復相關的描述。
圖1和2示出了霧化流體2、尤其為高效醫學成分等的已知霧化器,其 示意性地示出了非壓緊狀態(圖1)和壓緊狀態(圖2)。霧化器l被構造, 具體為便攜吸入器并且優選在沒有氣體推進劑的情況下操作。
當流體2,優選液體,更具體而言醫藥成分凈皮霧化時,形成可以-故用戶 (未示出)呼吸或吸入的氣霧劑。通常吸入至少一日一次,更具體而言一天 幾次,優選根據病人受到的痛苦而設定間隔。
已知霧化器1具有可以插入和優選可以更換的包含流體2的容器3。容 器因而形成將被霧化的流體2的貯液器。優選地,容器3包含足以提供達到 例如200劑量單位,即允許達到200次噴射或^f吏用的流體2或有效物質的量。 如WO 96/06011 Al中所公開的, 一種典型的容器3保存大約2至10 ml的 體積。
容器3基本是圓柱形或盒形的,并且一旦霧化器]被打開,則如果希望 容器可以從下方插入其內并被更換。其優選為剛性結構,流體2具體地被保 持在容器3內的可折疊袋4中。
霧化器1還具有傳送并霧化具體而言為預置并且選擇性地可調整劑量的 流體2的壓力產生器5,。壓力產生器5具有容器3的固定器6、僅部分示出 的相關驅動彈簧7,可以手動操作來釋放彈簧7的鎖元件8、具有單向閥10 的傳送管9、壓力室11和在噴嘴區13內的排出噴嘴口 12。容器3通過固定 器6固定在霧化器1內,使得傳送管9穿透入容器3。固定器6可以被構造, 使得容器3能夠被替換。
隨著驅動彈簧7與容器3對于固定器6軸向壓緊并且傳送管9在附圖中 向下移動,流體2被吸出容器3,通過單向閥IO進入壓力產生器5的壓力室11.
在啟動鎖元件8之后的后續釋放期間,壓力室11內的流體2被置于壓 力下,隨著傳送管9與其現在關閉的單向閥10通過驅動彈簧7的釋放向上
移回并且傳送管9現在起壓頭的作用。該壓力強迫流體2通過排出噴嘴12, 在噴嘴上流體2霧化為氣霧劑14,如圖1所示。此前已經討論了 Respimat
型裝置的顆粒的液滴尺寸。
當空氣源可以通過至少一供氣開口 15吸入噴嘴口 13時,用戶(未示出) 可以吸入氣霧劑14,。
霧化器1包括上殼部16和相對于其可旋轉(圖2)的內部部件17,內 部部件17具有上部17a和下部17b (圖1 ),而具體地可手動操作的殼部18 被可釋放地固定,具體地優選通過保持元件19裝配于內部部件17上。為了 插入和/或替換容器3,殼部18可以與霧化器1分離。
殼部18可以相對與上殼部16旋轉,攜帶在附圖中下降的內部部件17 的部分17b。結果,驅動彈簧7通過作用與固定器6上的齒輪(未示出)在 軸向被壓緊。在壓緊期間,容器3軸向向下移動直到容器3呈現如圖2所示 的端部位置。在這種狀態下,驅動彈簧被壓緊。在霧化過程期間,容器3通 過驅動彈簧7移回其初始位置。因而,容器3在壓緊過程期間和霧化過程期 間進行升降運動。
殼部18優選形成帽狀下殼部并且在容器3的下自由端部的周圍或上方 裝配。隨著驅動彈簧7被壓緊,容器3移動,其端部(進一步)移入殼部18 或移向其端面,而布置在殼部18內的軸向作用彈簧20開始擠容器的底部21, 并且當容器首次與其接觸時刺穿容器3或用刺穿元件22刺穿其上的底部密 封,從而允許空氣進入。
霧化器1包括監測裝置23,其優選通過探測內部部件17相對于殼體的 上部16的旋轉來計數霧化器1的開啟。
現將參考圖3至42更為詳細地描述提出的霧化器1的12個實施例的構 造和操作模式,但是僅強調與根據圖1和2的霧化器1的本質不同之處。因 而涉及圖1和2的評論相應地或以補充的地位適用,而根據圖1和2的霧化 器和根據下述實施例的霧化器1的特征的任何希望的組合或相互組合是可能 的。
圖3和4以概略截面圖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一實施例。圖3示出 了容器3被密封的已交付狀態。圖4示出了開啟狀態,即容器3已經被打開
的狀態。
如所提出的,在已交付狀態下(仍)封閉的容器3已經安裝在霧化器1
內,如圖3所示。在封閉狀態下,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在容器3首端的外密 封24和提供于容器3內部的隔膜25,膜、塑料密封等(在圖中僅部分示出) 尚未打開。此外,在封閉狀態下,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可以利用刺穿元件22 打開的容器3的底部的通風開口 26被密封,即尚未被刺穿。應當注意根據 具體構造,容器3還可以具有更少和/或不同的開口可能性。
在所有的提出的實施例中,霧化器1被構造使得在霧化器3首次使用之 前或使用期間容器3在霧化器1內被打開或可以被打開。具體而言當密封24 和隔膜25等已經被打開時,容器3已經被打開。以下這還簡稱為開啟狀態。 可以分開地進行通風開口 26的刺穿或打開,具體地以后當霧化器1被(首 次)壓緊時。
提案的容器3的打開具體地通過傳送元件具體地傳送管9等而進行,優 選通過刺穿容器3或插入容器3。通過恰當的相對運動,具體地是在縱向或 容器3相對于傳送管9升起的方向,傳送管9刺穿密封24并且通過隔膜25 插入容器3的內部,具體地插入袋4,由此容器3被打開,即對于流體2形 成從容器3逃逸的流體連接。因而具體地容器3在首端被打開。
在正常壓緊和霧化推壓期間,則容器3優選通過固定器6與傳送元件或 傳送管9 一起移動,由此保持產生的流體連接并且因而容器3優選被持續打 開。
根據具體的實施例或需要,如上所述通過打開通風開口 26的優選在底 部設置的通風可以在上述容器3的具體地在首端的打開之前、打開期間或打
在第一實施例中,容器3被預安裝并且殼部18在已交付狀態下在軸向 未被完全推進。而是鎖定構件27安裝在殼部18和上殼部16之間,使得殼 部或下部18被壓得離上殼部16足夠遠以能夠固定(仍)密封的容器3軸向
遠離傳送管9。
在非開啟的遠的位置,殼部18優選利用安裝在上殼部16或內部上的至 少一閉鎖臂28來鎖定,使得其不可以被失去和尤其不可以被釋放。優選閉 鎖臂28與在殼部18內的閉鎖凹入30內的閉鎖凸緣29嚙合并且由此通過互 鎖嚙合鎖定殼部18以抵抗總軸向去除。但是其它的構造方案也是可能的。
具體地,在其被首次軸向(部分地)推進之后,霧化器1的殼部或下部 ]8可以不再從霧化器1分離,霧化器1可以不再被打開,結果容器3不可以
被更換,即不可以再次被去除。
在第一實施例中,鎖定構件27為至少基本空心的圓柱并且在軸上布置 在殼部18和上殼部16之間。為了開啟霧化器l,即在軸向完全推進殼部18 并且由此打開容器3,首先必須去除鎖定構件27。在第一實施例中,鎖定構 件27以例如由塑料制成的飄帶等的方式構造,并且可以被手動打開,去除 或破壞。鎖定構件27可以替代地或同時形成或構成初始的密封。但是,鎖 定構件27的其他實施例也是可能的,例如以安全標簽等形式。
一旦鎖定構件27被去除,則用戶(未示出)可以在軸向完全推進殼部 18并且由此產生霧化器1的開啟狀態,即通過插入傳送元件或傳送管9而打 開容器3。圖4示出了殼部18被完全推進的開啟狀態。在該推進狀態下,殼 部18優選通過互鎖嚙合而再次被鎖定或固定,具體地是通過閉鎖臂28或對 應的此外的閉鎖凹入31內的閉鎖凸緣29的嚙合或通過一些其它的機械鎖定 裝置。
圖4示出了在開啟狀態的霧化器1或容器3,容器3已經被打開并且殼 部18已經在軸向被完全推進。為了使固定器6與容器3在首端嚙合并且隨 后能夠將容器3從固定器6的位置移開而用于壓緊和推壓動作,可能必須首 次壓緊霧化器l。在該壓緊過程期間,固定器6與傳送管9一起軸向移動向 或進入殼部18,因而使固定器6與容器3嚙合,并且優選還將容器3壓靠殼 部18的底部的區內的刺穿元件22并且由此刺穿或打開通風開口 26。圖4 示出了在釋放狀態下的霧化器1,即具體地是在首次霧化之后。固定器6與 容器3嚙合并且傳送管9已經完全插入容器3。
在圖3中示出的已交付狀態下,即容器3(仍)關閉,霧化器l可以被 儲存。具體地,封閉的密封24確保保護在流體2內包含的溶劑不逃逸或在 任何情形僅逃逸非常小的量。
為了避免容器3尤其密封24或通風口 26不希望的打開,在霧化器1的 已交付狀態下,霧化器1優選具有在第一實施例中未示出的運輸鎖。通過例 如摩擦、強制或互鎖接合,運輸鎖避免容器3在霧化器1內不希望的軸向移 動,例如在運輸期間,在霧化器1意外地掉落的情形等,并且由此意外地打 開。將參考其它實施例更詳細地描述一些運輸中的可能鎖定方式。
附加地或替代地也可以用其它方式,例如通過化學、電、磁、氣動、水力或相似的方式打開。
去除鎖定構件27并且(完全)軸向推進殼部18之后,所提案的霧化器 1被開啟并且可以以在圖1和2所示出的相同的方式使用。如前,霧化器必 須通過去除殼部18而打開,放入容器3并且隨后通過推進殼部18而關閉霧 化器l,而現在所述過程變得更易于進行并且操作更可靠。尤其避免了用戶 在霧化器1內插入錯誤的容器3或用過的容器3。另外,這確保單獨提供的 容器3在插入霧化器1之前不被意外地打開。另外,提出的方案避免了當霧 化器1被打開并且容器3被不恰當地使用時,對于霧化器1例如傳送管9等 的可能的污染或損壞。
作為優選,容器3隨后不可以被去除,尤其是因為霧化器1不可以被打 開并且殼部18不可以再次被去除,可以避免由用戶不希望地替換容器3和 尤其由用戶不希望的臨時或后續地打開霧化器1。
將參考圖5至35更詳細地描述其它實施例。相關的解釋局限于與上述 第一實施例和與根據圖1和2的已知霧化器1本質不同之處。為了簡單起見, 與第一實施例和已知霧化器1相關的評論和解釋相應地或以補充的方式適 用,既便其未被重復。
圖5至7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二實施例。圖5示出了已交付狀態 下的霧化器l,即容器3插入其內但是仍被密封。圖6示出了來自圖5的放 大細節。圖7示出了開啟狀態下的霧化器1,即容器3被打開。
在霧化器1的第二實施例中,優選殼構件18是伸縮構造并且可以被一 起推動或軸向縮短。具體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殼部18包括兩個軸向可插入 的伸縮部件32和33和軸向可插入的底部部件34。
圖5示出了伸縮地延伸的非開啟狀態的霧化器1或殼部18。在該狀態下 2個伸縮部32、 33和底部部件34優選利用閉鎖嚙合和/或摩擦鎖定而被鎖定 抵抗不希望的軸向插入。具體而言,軸向插入需要或必須克服的力相互匹配, 使得當軸向壓力施加到底部部件34時,最初第 一伸縮部件32被推入殼部18 , 然后第二伸縮部件32被推入第一伸縮部件32并且最終底部部件34在軸向
圖7示出了軸向推入的開啟狀態。在該狀態下伸縮部件32、 33和底部
部件34通過閉鎖嚙合、摩擦鎖或具體地互鎖嚙合而被優選軸向鎖定在其軸向位置.
例如,為了相對于殼部18鎖定伸縮部件32和33,對應的閉鎖凸緣29 在閉鎖凹入3 0和31內嚙合以便 一 方面在軸向延伸的位置上另 一 方面在軸向 的推入位置獲得希望的鎖定。
在圖6中示出的圖5的細節的放大示出了在霧化器1的已交付狀態下軸 向鎖定或固定容器3的霧化器1的運輸鎖36。在示出的實施例中運輸鎖36 具有環形保持珠或至少一保持臂37。保持珠或保持臂37與在徑向稍許展寬 的容器底部21結合,使得在已交付狀態的容器3以軸向界定的方式牢固地 固定在環形肩或環形法蘭38或一些其它支座上。
在已交付狀態下,所示的實施例的底部部件34通過至少一徑向突起或 環形珠35與伸縮部件33上互補結構在軸向后面嚙合而在伸縮或軸向延伸的 位置鎖定。這些鎖定力僅可以通過施加足夠的強制軸向壓力而被克服,例如 由突起/珠35的塑性或彈性變形和/或徑向屈服引起。在后續的底部部件34 相對于伸縮部件33的軸向推入過程中,優選設置于底部部件34上的刺穿元 件22刺穿通風開口 26并且將其打開。另外,底部部件34與容器底部21接 觸并且強迫容器3軸向脫離運輸鎖36并且對其施壓,使得容器頭壓靠或壓 入霧化器1的固定器6 (霧化器l被壓緊)。因而運輸鎖36的軸向保持力利 用底部部件34而被克服。具體地,為此目的,保持珠或保持臂37構造得在 徑向足以彈性或塑性變形。
在底部部件34被完全推入第二伸縮部件33之后,底部部件34優選通 過與伸縮部件33的徑向嚙合和/和摩擦嚙合而再次鎖定以抵抗軸向位移和向 外移動。
圖8至11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三實施例。圖8示出了已交付狀 態下霧化器1,容器3被密封。圖9示出了圖8的放大的部分視圖。圖10 示出了在開啟狀態即容器3被打開的狀態的霧化器1。圖11示出了如圖10 的在開啟狀態但其沒有致動構件39的霧化器1。
在第二實施例中,除了殼部18之外,霧化器1還包括致動構件39,其 優選為帽、箭袋或杯形式。在已交付狀態下,致動構件39僅部分裝配或推 進到殼部18上并且在距霧化器1的傳送管9一定的距離軸向固定容器3,如 圖8所示。殼部18因而構造得在其底部打開。
選擇性地,徑向引導容器3的導向軸套40布置在殼部18內底部開口的 區域內。導向軸套40軸向突出到殼部18的端部之外,尤其在已交付狀態,并且可以在激發時通過在軸向(完全)推入致動構件18而軸向推入殼部18
中。根據殼部18的配置,尤其根據與容器3的徑向間隙,也可以省略導向 軸# 40。
插入部件41和第二實施例中的具有刺穿元件22的底部部件34優選安 裝在致動構件39內。
插入部件41以與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二伸縮部件33相似的方式構造。 如可以從在圖9所示的》文大細節中可以看出,底部部件34和插入構件41在 徑向后面相互嚙合,如已經參考第二實施例的第二伸縮部件33和底部部件 34之間的關系所解釋的,并且因此參考就該點進行的評論。
插入構件41還形成運輸鎖36,如已經結合第二實施例所描述的,并且
在已交付狀態,底部部件34通過致動構件39通過優選的徑向嚙合和/ 或摩擦鎖定而^C軸向固定。底部39又軸向固定插入構件41并且這又通過運 輸鎖36軸向鎖定容器3。
為了開啟致動構件39,致動構件39在軸向被完全推動到殼部18上直至 致動構件39優選以帽的形式容納或包封霧化器1且具體而言殼部18,如圖 10所示。
在致動構件39的軸向推進期間,容器3首先推進到傳送管9上,即通 過傳送管9而被打開。
致動構件39進一步推進到殼部18上導致插入構件41與殼部18嚙合, 并且具體地是閉鎖臂28與閉鎖凸緣29在殼部18內對應的閉鎖凹入31內嚙 合,并且由此對殼部18軸向鎖定插入構件41 。
在軸向移動的最后部分的路程上,底部部件34最終軸向壓入插入部件 41,由此刺穿元件22刺穿或打開通風開口 26,并且底部部件34 ,人運輸鎖 36軸向釋放容器3,并且在霧化器或壓力產生器5在壓緊狀態下的狀態,將 容器3軸向壓向固定器6或壓入固定器6以便使固定器6與容器3嚙合。該 位置在圖10中示出。
在完全推進的狀態下,如圖10所示,霧化器1可以利用致動構件39而 被使用。具體地,霧化器1或其壓力產生器5可以以通常的方式通過旋轉致 動構件39因而^皮壓緊。
然而,對于(進一步)使用霧化器1無需致動構件39。而是,根據霧化
器1的設計,在開啟(完全插入)之后致動構件39可以或必須^t去除,并 且具體地必須被軸向拉掉。優選地,霧化器1被構造使得僅在先前被完全推
進到殼部18上之后或開啟霧化器1之后,才可以軸向分離或去除致動構件 39。為此目的可以提供一種適當的鎖閉或釋放機構,但是在此未示出。
圖12以示意分解圖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四實施例。在與第三實 施例相似的該替代實施例中,致動構件39可以用于鎖定霧化器1并且為此 目的在外部具有優選的夾子狀彈性固定桿或固定夾子42等。致動構件39并 且因而霧化器1如果需要可以通過保持桿或夾42而連接到皮帶、腕帶、衣 袋等。
如第三實施例, 一旦霧化器1被開啟或容器3被打開,按需要,可以從 霧化器1去除致動構件39。具體地,按需要,根據第四實施例的致動構件 39可以被用于鎖定霧化器1,如期望的。為了獲得霧化器1的最佳鎖定,致 動構件39優選通過夾鉗和/或閉鎖可釋放地可連接到霧化器1,并且具體地 霧化器1可以優選插入致動構件39的至少基本中空的圓柱部分。
作為霧化器1的固定器的致動構件39的構造和使用也可以被設計而與 預安裝的容器3無關,即對于任何類型的霧化器都通用。其它的構造也是可 能的,具體地,例如致動構件39可以僅夾鉗到霧化器1上。
圖13和14是示出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截面圖。圖13 示出了在其已交付狀態下的霧化器1 (具有預安裝的密封容器3)。圖14示 出了在開啟狀態,即容器3打開狀態的霧化器1。
第五實施例基本與第三實施例相似。霧化器1可以通過推進優選為帽、 箭袋或杯形狀的致動構件39來開啟。以下僅描述本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之 間的實質差異。
插入構件41不設置閉鎖臂28,但是為了裝配于殼部18上,其優選為帽、 箭袋、杯或帽子的形狀。在開啟狀態,插入構件41坐落在環形部分43周圍 或上方,該環形部分43形成于殼部18的自由端的區域內并且具體地圍繞或 形成容器3的軸向插入的貫穿開口。具體地,在開啟狀態下插入構件41在 軸向以摩〗察或互鎖嚙合連接至殼部18 。
如第三實施例,插入構件41優選在開啟狀態下或當連4妻至殼部18時形 成盡可能的最光滑的外輪廓,使得給予霧化器1令人愉快的表面感覺并且易 于處理,既便致動構件39被去除。根據第三實施例,第五實施例中的致動 構件39在開啟之后可以事實上被完全去除或在軸向拉掉。
在第五實施例中,霧化器1可以包括才艮據第三實施例的導向軸套40,用 于在已交付狀態下使容器3徑向居中或鎖定或支撐,具體地為了能夠避免通 過向一側傾斜容器3而從運輸鎖36不期望地分離。然而,在示出的實施例 中沒有提供導向軸套40。作為替代,容器3的貫穿開口形成于殼部18的自 由軸端或相對于容器3提供少量的徑向間隙,例如在環形部分43的區域內, 使得無需單獨的組件,例如導向軸套。
第三實施例和第五實施例之間另 一結構差異在于,在第五實施例中底部 部件34通過致動構件39而軸向固定,作為已交付狀態下徑向夾鉗的替代或 添加,如圖13所示。為此目的,致動構件39優選地與在底部部件34的底 部內對應的凹入內的優選為接頭、銷子、或螺栓形突起44軸向嚙合,使得 底部部件34軸向鎖定到致動構件39。
在開啟狀態下,致動構件39可以從底部部件34釋放,從而如果需要允 許致動構件39在軸向被去除。優選互鎖或摩擦嚙合和所述實質性的力被設 計,使得底部部件34在圖14中所示出的壓入和縮回的刺穿位置通過插入構 件41而固定,即使當致動構件39被軸向拉掉。例如,當致動構件39被軸 向拉掉時,突起44 ^皮折斷并且殘留在底部部件34上或底部部件34中。
運輸鎖36的構造和在開啟期間從運輸鎖36釋放容器3優選對應于第三 實施例。優選地,既便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被壓緊,開啟也發生,使得 當致動構件39在軸向完全推進時,容器3不僅通過傳送管9的插入在其底 部被打開和刺穿而且在首端與固定器6嚙合。
圖15和16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六實施例。圖15示出了已交付 狀態下的霧化器l。圖16示出了在開啟狀態,即容器3打開、準備使用狀態 的霧化器1。
在第六實施例中,以與第三實施例相似的方式,提供插入構件41和底 部部件34 ,其可以^皮插入對應地軸向打開的殼部18以用于激發。與第三實 施例相反,不需要單獨或附加的致動構件39。作為替換,插入構件41以軸 套的方式構造并且通過形成具體模制在殼部18上的中空圓柱部分45而^C引 導或固定,尤其在已交付狀態下和在軸向插入霧化器1或殼部18期間。在 推進或開啟狀態,插入部件41與底部部件34 —起端4妻中空圓柱部分45,由 此形成至少基本光滑的霧化器1的外輪廊。
在第六實施例中,底部部件34通過插入構件41而#皮固定,優選以明確 的方式通過在軸向位置上徑向嚙合,其中刺穿元件22與底密封即在容器3 內的通風開口 26軸向分開。
為了將其開啟,將壓力施加到底部部件34。結果,底部部件34被插入 或軸向(進一步)推入插入部件41,由此剌穿元件22刺穿或打開通風開口 26。同時,在之前或之后,容器3實質上布置于其中的插入構件41被推入 霧化器1或殼部18,并且因此,傳送管9被軸向插入容器3內并且容器3 因而被打開。在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的壓緊狀態下,容器3在首端完全 與固定器6嚙合。在圖16所示的推入開啟狀態,插入構件41和底部部件34 優選以軸向閉鎖和/或夾鉗方式鎖定于殼部18或中空圓柱部分45上。
為了避免在插入期間插入構件41例如從半插入位置或從完全插入位置 的不期望地退出,根據第六實施例的霧化器1優選包括在殼部18和插入構 件41之間的漸進的鋸齒狀閉鎖46等,使得插入構件41僅可軸向插入而不 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退出。在示出的實施例中,閉鎖46在縱向外側形成在 插入構件41的軸套部分上。然后至少一閉鎖臂28布置在所述霧化器1上, 具體地中空圓柱部分45中的殼部18上,其嚙合閉鎖構件46。圖15和16 示出了兩個軸向延伸閉鎖臂29,其在徑向向插入構件41彈性偏置。
為了形成運輸鎖從而避免在霧化器1的已交付狀態插入構件41的意外 地推入,根據第六實施例,鎖定構件27優選設置為或包括安全標簽的形式, 如圖15所示。安全標簽例如徑向外側布置或插入在至少一閉鎖臂28和中空 圓柱形部分45的壁之間,以便阻擋最小一個閉鎖臂28或幾個或所有閉鎖臂 28來抵抗徑向彈出,并且由此避免插入構件41的向內軸向運動。僅在安全 標簽的去除具體地軸向退回之后,閉鎖臂或多個閉鎖臂28并且因而閉鎖構 件46被釋放,并且插入構件41能夠被軸向推入并且由此開啟霧化器1。
圖17和18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七實施例的示意截面圖。圖18 示出了已交付狀態下的霧化器1。圖18示出了開啟狀態下的霧化器1。
第七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非常相似。然而,在第六實施例中未提供插入 構件41。作為替代,在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僅部分推進到霧化器1上, 具體地推進到設置于其上的內部部件17或保持部分47。保持部分47設置于 例如內部部件17的下部17b內。保4寺部分47軸向延伸到內部部件17的端 部之外,使得在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能夠被固定于軸向足夠遠的位置,從
而預安裝在殼部18內的容器3在軸向仍與傳送管9間隔開。 一旦殼部18被 軸向(部分)推進到保持部分47上,優選利用合適的嚙合、閉鎖或相似的 方式,殼部18可以不再軸向退回或去除,。
在第七實施例中的殼部18以對應于或相似于其中在第六實施例中插入 部41固定底部部件34的方式而固定底部部件34。對于開啟,在優選霧化器 1或壓力產生器5處于壓緊狀態的情況下,底部部件34再次軸向受壓。結果, 殼部18在軸向被(完全)推進到霧化器1或內部部件17上。容器3通過傳 送管9的軸向插入而打開。將底部部件34軸向壓入殼部18 -具體地直到底 部部件34正好于殼部18的軸向端部平齊-最終導致容器3的底部的刺穿, 將容器3從底部上的軸向運輸鎖36釋放,以及將容器3軸向插入固定器6, 底部在第七實施例中由殼部18形成。
優選在殼部18和霧化器1或內部部件17之間,提供了 一種裝置(未示 出),比如第六實施例中閉鎖構件46,其具有至少一相關的閉鎖臂28等,專 用于使得殼部18被推進到霧化器1上但是避免在相反方向上的軸向退出或 移動。根據第六實施例,還可以提供為或包括安全標簽等的形式的鎖定構件 27 (未示出)以防止在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被推入,如果鎖定構件27還未 被去除。
圖19至22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八實施例的截面圖。圖19示出 了在已交付狀態下的霧化器1。圖20示出了在開啟狀態下,即容器3已經打 開的狀態下的霧化器1,但是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尚未被壓緊。圖21 示出了在開啟和壓緊狀態下的霧化器1。圖22示出了部分的圖21的放大細 節并且示出了第八實施例中的運輸鎖。
在第八實施例中,以與第七實施例相似的方式,在已交付狀態下,殼部 18僅部分被軸向推進。與第七實施例相反,在第八實施例中的殼部18在其 底部被封閉,即沒有提供單獨的底部部件34。作為替代,刺穿元件22被設 置與殼部18的底部的內側,并且在已交付狀態下容器3以與對應地構造的 運輸鎖36的軸向間距固定,從而避免在底部的通風開口 26的打開或刺穿。
在示出的實例中,運輸鎖36優選以軸向可移動的方式固定在殼部18內 或通過殼部18固定,從而允許在激發時容器3的底部被刺穿。
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運輸鎖36包括至少一夾鉗臂48,優選多個夾鉗臂 48,在已交付狀態下軸向固定容器3之前,通過在其優選的徑向膨脹底端周圍嚙合,如對于一個夾鉗臂48的圖19中所示。
如第七實施例中,第八實施例優選包括一種裝置,比如閉鎖構件46,其 具有殼部18和霧化器1或內部部件17之間的至少一相關的閉鎖臂28,以便 允許殼部18僅在軸向被推進而在軸向不移回。閉鎖構件46優選形成于殼部 18的內部,如圖19至21中所示。在閉鎖構件46內閉鎖臂28與閉鎖凸緣 29嚙合。與第六實施例相反,在此提供了較為粗糙的閉鎖構件46。另外還 可以通過使用鎖定構件27(未示出)尤其為或包括安全標簽形式的鎖定構件, 阻擋閉鎖臂28來阻擋軸向推進移動。
在第八實施例中,開啟優選在霧化器1的非壓緊狀態下進行。在去除選 擇性地提供的安全標簽等之后,殼部18被推到霧化器1具體地內部部件17 上。同時傳送管9軸向插入容器3內并且因而打開容器3。
在完全推進的狀態,容器3被進一步或更深地推入殼部18,使得刺穿元 件22刺穿或打開通風開口 26,并且運輸鎖36被釋放。
具-體地通過形成于內部部件17或優選在保持部分47上的至少 一軸向臂 或突起49而打開運輸鎖36。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提供了對應于夾鉗臂48 的多個軸向臂49,當殼部18被完全推進時轉動或擺出夾鉗臂48,由此打開 運輸鎖36,如圖20和21中所示,并且尤其如圖22中所示。
打開運輸鎖36或夾鉗臂48優選需要力,使得首先,運輸鎖36軸向向 殼部18的底部移動,并且因此容器3的底部凈皮打開。這通過相應地匹配在 殼部18中或之上的運輸鎖36的軸向鎖定和回旋夾鉗臂48的所需的打開力 之間的力的比率而實現。僅在達到了殼部18內運輸鎖36的軸向端部之后, 才打開夾鉗臂48和由此的運輸鎖36,從而軸向釋放容器3。
在后續的首次壓緊期間,傳送管9進一步移入容器3,并且使固定器6 與容器3嚙合。圖21示出了該位置。在霧化器的隨后的釋放期間,在霧化 過程期間,可以以通常的方式通過固定器6而軸向地移動該容器,而運輸鎖 36保持打開并且為了軸向移動而釋放容器3。
圖23至31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的第九實施例。圖23示出了已交付狀 態的霧化器l。圖24示出了在開啟但非壓緊狀態的霧化器1。圖25示出了 在開啟且壓緊狀態下的霧化器1。圖26示出了運輸鎖36的詳細透一見圖,鎖 定元件安裝在容器3上,例如形成或安裝在殼部18上的盒元件50和底部元 件51。圖27以側視圖示出了在從底部元件51軸向升起位置的盒元件50,
為了清楚起見,其部分以截面圖示出。圖28示出了對應于圖27的視圖,在 盒元件50在被降低的狀態。圖29示出了在打開狀態的運輸鎖36的示意軸 向圖。圖30以透視圖示出了霧化器1的內部部件17。圖31以示意透—見圖示 出了殼部18。
第九實施例在構造和設計上基本相似于第八實施例。下列描述僅介紹實 質差異。具體地,對于第八實施例和其它實施例所作出的評論也相互補充。
在第九實施例中,在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未被完全地推進。在已交 付狀態下,運輸鎖36將容器3固定至殼部18的底部。
在第九實施例中,軸向移動優選在開啟時轉換為旋轉移動,從而打開運 輸鎖36或軸向釋放容器3。具體地,釋放在對角平面上起作用。軸向推進的 移動的解耦和通過旋轉移動的運輸鎖36的釋放允許在鎖定狀態的容器3的 最佳軸向固定和運輸鎖36的相對容易的打開,從而軸向釋放容器3。這在以 下參考示出的實施例進行解釋。
為了旋轉將盒元件50與容器3連接,具體地形成、粘附或模制于其上, 并且包圍徑向展寬的容器底部21的緣或邊。在已交付狀態下,如圖23、 26 和27所示,盒元件50和容器3被軸向和不可旋轉地鎖定于底部元件51,更 ft-體地以與底部元件51的軸向間距而鎖定于底部元件51 ,使得底部元件上 的刺穿元件22不打開或刺穿容器3的底部。
剛性的夾鉗臂48安裝于具體地形成于底部元件51上,這些臂48在盒 元件50的徑向突起52的上以特定的旋轉位置嚙合,并且由此鎖定盒元件50, 抵抗從底部元件51軸向移開。底部元件51上的鎖臂53阻擋盒元件50的徑 向擋塊54 ,并且由此避免盒元件50的旋轉(在順時針方向,在示出的實施 例中)。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轉通過合適的夾鉗臂48的設計和/或與在盒元件 50上的滑動斜面55和底部元件51上的斜面56的結合而阻擋。
滑動斜面55和斜面56周向延伸,且在周向傾斜并且相互匹配,使得在 已交付狀態下,盒元件50以軸向間距或從底部元件51升起被固定在特定的 (被阻擋的)旋轉位置,具體地可以從圖27中看出。
為了開啟霧化器1并且打開容器3,殼部18在軸向被完全推進。內部部 件17包括圖30所示的軸向臂或突起49,圖30為開啟狀態,或當殼部18 被完全推進時,轉動阻擋臂53并且由此打開運輸鎖36或者至少將其解開或 解鎖。阻擋徑向鄰接的阻擋臂53或阻擋臂53的部分徑向向外擺動,并且由
此允許盒元件50相對于底部元件51旋轉。
圖24、 25、 28和29示出了已經順時針旋轉的盒元件51。通過在斜面 56上滑動斜面55的滑動來進行旋轉,具體地在壓力產生器5壓緊或通過固 定器6向下壓容器3期間。在該滑動移動期間,盒元件50對于底部元件51 軸向移動,并且容器3的底部被在底部元件51上的刺穿元件22刺穿。此外, 軸向的旋轉對于容器3釋放了盒元件50,而徑向突起52在夾鉗臂48下面移 出并且由此軸向釋放。為了選擇性地刺穿容器3和將其軸向釋放的盒元件50 的旋轉優選為大約5至10°。
體地,運輸鎖36應當允許通過相對于底部元件51在逆時針方向旋轉盒元件 50而打開或至少解開或釋放運輸鎖36。
根據第九實施例的運輸鎖36的上述原理或或具體構造如果需要也可以 在其它實施例中實施,具體地是在第八實施例中。
底部元件51優選具有保持臂57,其嚙合在殼部18上對應的袋,用于附 著至所述殼部18。具體地,在安裝期間,底部元件51被夾入殼部18,優選 與容器3和盒元件50—起。這允許安裝簡便。然而,底部元件51也可以以 一些其它方式附著到殼部18和/或由此被形成。
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內部部件17包括幾個,具體地在周向分布的3個 閉鎖臂28。然而,通過在圖31中的實例示出的殼部18優選在內側僅具有一 閉鎖構件46,其中對應地僅有一相關的閉鎖臂28與其閉鎖凸緣29嚙合。該 嚙合的功能已經具體地參考第六和第八實施例進行了討論,并且因而在此無 需再次討論。
其它的閉鎖臂28嚙合于殼部18上的閉鎖凹入30和31內,凹入30對 應于已交付狀態下的軸向位置,并且凹入31對應于殼部18的軸向完全插入 位置。這具體地導致在兩個位置殼部18的持久的鎖定,從而排除用戶將殼 部18從霧化器1分離,或將殼部18從完全推進位置未經許可的部分軸向去
除的可能性。
在第九實施例中,殼部18優選以不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霧化器1或內 部部件17上,如其它實施例。
在第九實施例中,優選在非壓緊的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的情形進行 開啟。因而,在通過軸向插入殼部18而開啟之后,仍然需要首次壓緊以便
將固定器6與容器3嚙合,如圖25所示。
然而,在已交付狀態下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也可以已經被壓緊。這 具體地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實施例的情形。
根據具體的優選替代實施例,盒元件50和容器3不可分離地相互附著。
優選盒元件50用于編碼容器3或包含在其中的流體2或藥品。例如根據具 體的有效物質和/或劑量,編碼可以變化。通過盒元件50的編碼保證具有盒 元件50的容器3僅與特定的霧化器1結合使用,具體地僅與特定或匹配的 殼部18或底部元件51結合使用。這是一種保證僅有正確的容器3或正確的 流體2與相關的霧化器1 一起使用的方法。
編碼具體是突起、凹入、底切、臂的布置和數量等的對應的適應和輔助 結構,從而保證僅如果編碼匹配即部件合適,具有盒元件50的所討論的容 器3才可插入容器1。
對于盒元件50,通常應當結合第九實施例指出它無需必須是連續的外圍 構造。而是如果需要它還可以僅延伸至容器3的部分周邊,尤其沿容器底部 21。然而,容器3替代盒元件50還可以提供或可以形成一些其它的鎖定元 件等(未示出),其具體地僅與底部元件51機械地協作,例如通過容器底部 2)等的區內容器邊緣的對應的適當設計等。
現將參考圖32和33更詳細地解釋霧化器1或運輸鎖36的第十實施例。 閨32對應于圖27的視圖。圖33對應于圖28的視圖。
與第九實施例相比,夾鉗臂48在第十實施例中消失了。作為替代,在鎖定 狀態下阻擋臂53附加地用于將盒元件50軸向固定或鎖定到底部元件51或 殼部18。具體地,阻擋臂53與對應的優選在盒元件50上方或盒元件50的 合適的突起的成角度部分嚙合,例如徑向突起52,從而鎖定盒元件50抵抗 被徑向提升至圖32所示的位置之外。
圖33示出了已經解除鎖定的狀態或已經打開的運輸裝置36。阻擋臂53 被偏轉,具體地是徑向向外轉動,從而釋放盒元件50并且因而軸向釋;改容 器3。此外,在圖33所示的位置,盒元件50與容器3—起已經置于底部元 件51上;這在霧化器1壓緊過程中且運輸鎖36打開的情形由固定器6的動 作而完成。容器3因而在該狀態在底部^C刺穿。
涉及第九實施例的其它解釋和方面也相應地基本適用或至少以補充的方式適用于第十實施例。
圖34至40示出了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十一個實施例。 圖34以示意性的部分透明的側視圖示出了中間狀態的霧化器1-或更 精確地,霧化器l的下部。未示出設置于其中的容器3。殼部18在下或第一 位置,其中殼部18通過上殼部16以與內部部件17的軸向間隔來固定,使 得位于殼部18內的容器3仍然與傳送元件或傳送管9分開,即尚未被打開 或刺穿。
圖35以軸向截面圖示出了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與內部部件17的相對 旋轉位置。圖36示出了在圖34中所示的中間狀態下殼部18對于內部部件 17的旋轉位置。這里,殼部18相對于內部部件17或對于已交付狀態旋轉。 閣37以部分截面側—見圖示出了殼部18而沒有內部部件17,而具有容器3 和在殼部18內固定容器3的運輸鎖36。圖38至40示出了各種狀態下的殼 部18的部分截面側視圖。
第十一實施例基本上非常相似于第七、第八、第九和/或第十實施例,并 且我們因而請您參考與其相關所提供的評論和解釋和圖示,其相應地適用或 以補充的方式。下面僅更詳細描述第十一實施例的實質差異或新方面。
在圖35所示出的已交付位置,殼部18優選通過互鎖嚙合而避免被(進 一步)軸向推動到內部部件17上或移動得接近上殼部16。僅當殼部18相對 于內部部件17旋轉到圖34和36中所示的中間位置之后,旋轉優選大約10° 至20。,才可以發生(進一步)的軸向插入或霧化器1的開啟,并且僅在此 后打開容器3并且流體連接,如在其它實施例中已經解釋過的。
殼部18相對于內部部件17的從交付位置進入中間位置的上述旋轉移動 對于使后來可以軸向推進殼部18或開啟霧化器1是關鍵的。在交付位置的 殼部18的軸向阻擋因而構成了抵抗意外開啟霧化器1的保護。例如,這避 免了當掉落時霧化器1被意外開啟。
在組裝過程中,由運輸鎖36固定的殼部18和位于其內的容器3—起, 最初被僅推進到內部部件17或內部部件17的下部17b上,直至殼部18不 可分離地附著,具體地時閉鎖并且鎖定于內部部件17。具體地優選在已交付 狀態下閉鎖臂28和閉鎖凸緣29在第一閉鎖凹入30內嚙合,使得殼部18不 再從內部部件17分離或拉掉。在該已交付狀態下,殼部18則通過互鎖嚙合 至少最初被保護免于任何進一 步的軸向推動。
避免了已交付狀態下任何進一步軸向推動的閉鎖優選通過所示的實施
例來實現,其通過在殼部18上設置至少一軸向支座59,尤其在相對側上設 置至少兩個在已交付狀態下對接至少 一 內部部件17上的徑向突起60的軸向 支座59,在。在根據圖36的端部圖上最清晰地示出了支座59。這里,殼部 18已經被旋轉到中間位置,使得突起60不再軸向于支座59重疊,而是與相 鄰的軸向凹入61 口齒合。
殼部18相對于內部部件17從交付位置到中間位置的旋轉是可能的,尤 其,因為閉鎖凹入30具有對應的周向范圍,使得閉鎖凸緣29能夠沿殼部18 的內壁的周向而滑動或移動,更精確地在圖34所示的中間位置。
還可以通過其它結構裝置實現抵抗已交付狀態的殼部18的進一步軸向 4fl動的鎖閉。
在將殼部18從交付位置旋轉到中間位置時優選必須克服一些阻力。為 此目的可以使旋轉動作費勁。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殼部18以事實上的閉鎖 方式移動到交付位置和中間位置(在交付位置,徑向突起59嚙合在徑向凹 入62內并且在中間位置它們嚙合在殼部18的相鄰的軸凹入61內),使得當 從交付位置移動到中間位置時必須克服一定的閉鎖阻力,同時相應地殼部18 和/或內部部件17優選彈性地變形或引起對應的部分彈性地屈服。
優選還提供閉鎖裝置,使得殼部18不可以從中間位置旋轉返回交付位 置。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在內部部件17上提供了至少一優選的徑向動作的 閉鎖63,其初始嚙合在交付位置在殼部18內的第一軸向延伸閉鎖凹口 64, 以及在中間位置在第二軸向延伸閉鎖凹口 65。在從交付位置轉移到中間位置 期間 - 即/人第 一閉鎖凹口 64到第二閉鎖凹口 65 -閉鎖63可以徑向向內彎 曲。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兩個閉鎖63與相關的閉鎖凹口 64和65—起提供 與相對側上。也可以通過其它結構裝置避免從中間位置旋轉回到交付位置。
在第十一實施例中霧化器1的開啟需要旋轉和平移移動的組合。該組合 移動尤其導致抵抗意外開啟霧化器1的良好鎖定。
優選在非開啟狀態下,即當殼部18不被完全推進時_霧化器1被鎖以 便避免壓力產生器的壓緊,即具體地避免內部部件17相對與上殼部16的旋 轉。當霧化器1以已交付狀態下提供且壓力產生器5未壓緊時尤為重要。對 應地,吸入器l具有阻擋,使得當殼部18被完全推進時,內部部件17僅可 以相對于上殼部16旋轉。具體地在已交付狀態下有效的該旋轉阻擋還可以
獨立于第十一實施例而用于其它實施例,其中霧化器l在非壓緊狀態下被交付。
當將殼部18從交付位置移動到中間位置時的旋轉方向優選在當在開啟 狀態下通過旋轉殼部18而壓緊壓力產生器5或霧化器1時的旋轉方向相反 的方向上延伸。然而,從交付位置向中間位置的旋轉也可以替代地在壓緊方 向上進行,從而如果需要則同時壓緊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
在示出的實施例中,徑向突起60之一優選形成計數或檢測裝置23的支 持物,尤其為圖34所示的裝置23的螺紋桿66。桿66優選是指示已經取或 仍可以取的劑量的數量的滑塊(未示出)。通過旋轉桿66,滑塊可以沿桿66 移動。優選在殼部18內形成窗口 67 (參考圖35和36),使得可以看見滑塊 的軸向位置,既使在構造上殼部18不透明的。
本發明的第十 一 實施例具有與先前的實施例中的運輸鎖在結構上相當 不同的運輸鎖36。然而,運輸鎖36的功能對應于先前作出的評論,并且以 下僅討論運輸鎖36的實質差異。
圖37示出了運輸鎖36的優選結構。底部元件51插入殼部18并且由保 持臂57固定。運輸鎖36或底部元件51包括將容器3固定在示出的運輸狀 態下的夾鉗臂48。具體地夾鉗臂48徑向和/或軸向嚙合在容器3上或在這種 狀態下轉移到其底部21,以便通過摩擦或更具體地互鎖嚙合而鎖定容器3。 夾鉗臂48圍繞容器3的周向分布。
運輸鎖36還具有優選的環形鎖定元件68,其具體地設置有避免夾鉗臂 48在所示的鎖定狀態或運輸狀態下徑向向外彈出的徑向延伸的鎖元件69。 具體地,為此目的的鎖元件69從外部徑向嚙合于夾鉗臂48上的周向或側面 (錘子形)突起70。
優選鎖元件69徑向外側支撐于殼部18的內壁上(這避免了徑向偏轉并 且通過互鎖嚙合相應地確保了夾鉗臂48的阻擋或鎖閉,在通過互鎖嚙合固 定容器3的傳輸位置;并且優選通過周向凹槽71和在殼部18上的相關的周 向珠72而軸向固定于徑向外部上,如圖38中所示,或者以其它方式。因而 鎖定元件68被軸向固定或保持在運輸狀態。然而,鎖定元件68還可以直接 或以其它方式軸向固定。
鎖元件69優選通過軸桿73連接至鎖定元件68,從而在它們之間形成足 夠大的空間,從而使得夾鉗臂48能夠向外彎曲,當運輸鎖36被打開時并且
在軸向,具體地鎖定元件68向殼部18的底部推進的情形,如下將要描述的。
圖38示出了內部部件17已經部分插入的殼部18,使得內部部件17的 軸向臂或突起49已經毗鄰鎖元件69的端面。從中間位置開始,容器18尚 未完全被推進到內部部件17或霧化器1上。
圖39示出了殼部18完全推進的位置。內部部件17已經將鎖定元件68 推出圖37和38所示的鎖定或運輸位置之外并且軸向向殼部18的底部推動, 使得鎖元件69不再鎖定夾鉗臂48抵抗軸偏轉。在軸向位移期間內部部件17 已經克服或取消了優選提供于殼部18和鎖元件69之間的互鎖嚙合。
此外,在到達在圖39中所示的位置時,內部部件17具有通過對應的軸 向嚙合而徑向偏轉的夾鉗臂48,并且由此打開運輸鎖36。在該位置容器3 已經通過固定器6固定在首端,既便容器3可能尚未完全與固定器6嚙合。
在后續的霧化器i或壓力產生器5的首次壓緊期間,固定器6進一步在 殼部18的軸向移動,結果,容器3以希望的方式在其首端被閉鎖于固定器6, 除非這已經出現,并且容器3被移動到其下部軸端位置,使得通過刺穿元件 22打開或刺穿底部,如圖40所示。
霧化器1優選具有指示運輸鎖36的開啟狀態或打開狀態的指示裝置。 在示出的實施例中,這通過殼部18在其底部區具有側面4全測窗口 74而實現。 僅當運輸鎖36被打開或內部部件17完全嚙合時,具體地鎖元件69的固定 元件68的周向的不同顏色的部分才透過檢測窗口 74可見。
運輸鎖36允許簡便的組裝,具體地是簡便地將容器3插入殼部18,將 容器3非常牢固地固定在運輸位置上,以及簡便可靠地通過內部部件17等 打開。
根據第十一實施例的運輸鎖也可以用于其它實施例。
圖41和42是提出的霧化器1的第十二實施例的示意截面圖。圖41示 出了已交付狀態。圖42示出了容器3打開的開啟狀態。
與其它實施例相反,在第十二實施例中,霧化器l被完全封閉,并且具 體地無需推入,推進或機械地(附加地)驅動元件、器件等以便開啟或打開 容器3。作為替代,當霧化器1或壓力產生器5首次壓緊時,霧化器l的開 啟或容器3的打開產生。
在第十二實施例中,在霧化器1內的流體2的容器3和傳送裝置優選相 互匹配,使得傳送管9或一些其它傳送元件在霧化器1的非壓緊的交付狀態
尚未刺穿容器3。僅在壓緊期間,傳送管9才軸向插入容器3,由此打開容 器3,并且使固定器6與容器3嚙合。對于用戶的優點在于用戶不必須進行 任何特殊的動作以便開啟裝置。而是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即當其首次壓緊時, 霧化器l就自動開啟。因而對于用戶,預安裝的容器3導致了尤其簡單和因 而可靠的操作方法。
優選地,在第十二實施例中,如多數其它實施例,殼部18不可以從霧 化器1分離。具體地,殼部18被鎖閉在其位置上并且被固定從而不可去除, 例如在通過圖41和42所示的閉鎖臂28的推進位置。
通常,應當指出,在提出的霧化器l內,容器3可以優選地被插入,即 引入到霧化器l內。相應地,容器3優選是單獨的組件。然而,容器3理論 上可以直接通過霧化器1或部分霧化器1形成或可以集成在霧化器1內。
如所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單獨的特征、方面和/原理按需要也可以相互結 合并且尤其不僅可以應用于根據圖l和2的已知霧化器,還可以應用于相似 或不同的霧化器。
與獨立式的設備等不同,提出的霧化器1優選設計為便攜式的,并且具 體地是可移動手持裝置。
但是提案的溶液可以不僅用于在此具體地描述的霧化器1,而且還可以 用于其它霧化器或吸入器,例如粉末吸入器或所謂計量劑量吸入器。
優選流體2是液體,如所述,具體地水系藥物劑型。但是也可以是其它 藥物劑型,懸浮液等。
根據替代的實施例,流體2還可以包括顆粒或粉末。在這種情形,替代 排除噴嘴12,可以提供一些其它類型的供給裝置,具體地是排出開口 (未示 出)或將流體或粉末等供給到接口 13的供給通道(未示出)。選擇性的空氣 供給開口 15優選平行起供給環境空氣的作用,使得具有足夠體積的氣流通 過氺妄口 13呼出和p及入。
如果需要,流體2還可以通過推進氣體而霧化。
以下列出優選的醫療流體2的優選成分和/或劑型。如所述,這些成分和 /或劑型可以是水系或非水系的溶液、化合物、包含乙醇或沒有溶劑的劑型等。 對于流體2尤其優選包括
作為藥物活性物質、物質制劑或物質混合物,使用所有例如EP 1 003 478 公開的可吸入大分子的可吸入化合物。優選使用用于治療呼吸疾病且吸入給
藥的物質、物質制劑或物質混合物。
在此特別優選的藥學組合物選自,抗膽堿能藥、P-模擬物、甾體類、磷
酸二酯酶IV抑制劑、LTD4拮抗劑和EGFR激酶抑制劑、抗過壽文劑、麥角生 物堿類衍生物、2,2,3-三曱基丁烷(triptans)、 CGRP拮抗劑、磷酸二酯酶V抑 制劑、以及這些活性物質的組合,如(3-模擬物加上抗膽4^能藥或P-模擬物加 上抗過敏劑。使用組合的情況中,優選至少一種活性物質包括化學結合的水。 優選以單獨制備或聯合制備形式使用含有抗膽堿能藥物的活性物質。
可使用的抗膽堿能藥優選選自噻托溴銨、氧托溴銨、氟托溴銨、異丙托 溴銨、葡萄糖吡啶錄鹽(glycopyrroniumsalts)、曲司氯銨、托特羅定、托品醇 (tr叩enol)2,l二苯基丙酸酯曱溴化物、蒗菪品2,2-二苯基丙酸酯曱溴化物、 莨菪品2-氟-2,2-二苯基乙酸酯曱溴化物、托品醇2-氟-2,2-二苯基乙酸酯甲溴 化物、托品醇3,3',4,4'-四氟二苯乙醇酸酯甲溴化物、莨菪品3,3',4,4'-四氟二 笨乙醇酸酯甲溴化物、托品醇4,4'-二氟二苯乙醇酸酯曱溴化物、莨菪品4,4'-二氟二笨乙醇酸酯曱溴化物、托品醇3,3'-二氟二苯乙醇酸酯甲溴化物、"^菪 品3,3'-二氟二笨乙醇酸酯甲溴化物、托品醇9-羥基-芴-9-羧酸酯曱溴化物、 托品醇9-氟-藥-9-羧酸酯曱溴化物、"^菪品9-羥基-藥-9-羧酸酯曱溴化物、莨 勞品9—氟-芴—9—羧酸酯曱溴化物、托品醇9-曱基-芴-9-羧酸酯曱溴化物、萊菪 品9-曱基-藥-9-羧酸酯曱溴化物、環丙基萊菪堿二苯乙醇酸酯曱溴化物、環 丙基K菪堿2,2-二笨基丙酸酯曱溴化物、環丙基莨菪堿9-羥基』占化-9-羧酸 船甲淡化物、環丙基^菪堿9-曱基-芴-9-羧酸酯曱溴化物、環丙基策菪堿9-甲基—11占吃-9-羧酸酯甲溴化物、環丙基莨菪堿9-羥基-藥-9-羧酸酯曱溴化物、 環丙基莨菪堿曱基4,4'-二氟二苯乙醇酸酯甲溴化物、托品醇9-羥基-卩占噸-9-羧酸酯甲溴化物、農菪品9-鞋基-咕噸-9-羧酸酯甲溴化物、托品醇9-曱基-n占噸-9-羧酸酯曱溴化物、莨菪品9-曱基-卩占噸-9-羧酸酯曱溴化物、托品醇9-乙基-沾化-9-羧酸酯甲溴化物、托品醇9-二氟曱基-卩占噸-9-羧酸酯曱溴化物和 復菪品9-羥基曱基-卩占噸-9-羧酸酯曱溴化物,任選以其外消旋體、對映異構 體或非對映體的形式且任選以其溶劑化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使用的P-模擬物優選選自沙丁胺醇、班布特羅、比托特羅、溴沙特羅、 卡布特羅、克侖特羅、非諾特羅、福莫特羅、海索那林、異丁特羅、茚達特 羅、乙基異丙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左沙丁胺醇、馬布特羅、美盧君、
間羥異丙腎上腺素、奧西那林、吡布特羅、丙卡特羅、瑞普特羅、利米特羅、
利托君、沙美特羅、沙曱胺醇、索特瑞醇(soterenot)、 sulphonterol、噻拉米 特、特布他林、tolubuterol、 CHF-1035、 H0KU-81、 KUL-1248、 3-(4-{6-[2-羥基—2—(4-羥基-3-羥基曱基-苯基)-乙氨基]-己氧基}-丁基)-苯磺酰胺、 5-i 2-(5,6-二乙基-茚滿-2-基氨基)-1 -羥基-乙基]-8-羥基-1 H-喹啉-2-酮、4-羥基 -7-12-{[2-{[3-(2-笨基乙氧基)丙基]-磺酰基}乙基]-氨基}乙基]-2(3H)-苯并噻唑 酮、1-(2-氟-4-羥基-苯基)-2-[4-(l-苯并咪唑基)-2-曱基-2-丁基氨基]乙醇、 1-|3-(4-甲氧基芐基-氨基)-4-羥基笨基]-2-[4-(1-苯并咪唑基)-2-曱基-2-丁基氨 基|乙醇、1-|2H-5-羥基-3-氧代-4H-l,4-苯并噁嗪-8-基]-2-[3-(4-N,N-二曱基氨 基笨基)-2-曱基-2-丙基氨基]乙醇、l-[2H-5-羥基-3-氧代-4H-1.4-苯并噁嗪-8-基 1—2—13-(4-曱氧基笨基)-2-曱基-2-丙基氨基]乙醇、l-[2H-5-羥基-3-氧代 —411—1.4-苯并噁。秦-8-基]-2-[3-(4-正丁基氧基苯基)-2-曱基-2-丙基氨基]乙醇、 1 -121 l-5-羥基-3-氧代-4H-l .4-苯并噁。秦-8-基]-2-{4-[3-(4-曱氧基苯基)-l .2.4-三 唑-3-基卜2-曱基—2—丁基氨基}乙醇、5-羥基-8-G-羥基-2—異丙基氨基丁
基)-211-1.4-苯并噁。秦-3-(4H)-酮、1-(4-氨基-3-氯-5-三氟曱基苯基)-2-叔丁基氨 基)乙醇和l-(4-乙氧基-羰基氨基-3-氰基-5-氟苯基)-2-(叔丁基氨基)乙醇,任 選以其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的形式且任選以其藥理學可接受的 酸加成鹽、溶劑化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使用的甾體類優選選自潑尼松龍、潑尼松、布替可特丙酸鹽、 RPR-106541、氟尼縮松、倍氯米松、曲安西龍、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 松、環索奈德、羅氟奈德、ST-126、地塞米松、(S)-氟曱基6a,9oc-二氟-17a-[(2-呋喃基羰基)氧基:卜llP-羥基-16a-曱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卩-硫代羧酸 酯、(S)-(2-氧代-四氫-呋喃-3S-基)6a,9a-二氟-ll卩-羥基-16a-甲基-3-氧代-17a-丙 酰基氧基-雄甾-1,4- 二烯-17(3-硫代羧酸酯和艾潑諾酯 (ctiprcdnol-dichloroacetate)(BNP-166),任選以其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 對映體的形式且任選以其鹽和衍生物形式,其溶劑化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使用的PDEIV-抑制劑優選選自恩丙茶堿、茶堿、羅氟司特、ariflo(西 洛司特 )、CP-325,366 、 BY343 、 D-4396(Sch-351591)、 AWD-12-281 (GW-842470)、 N-(3,5-二氯-1 -氧代-。比啶-4-基)-4-二氟甲氧基-3-環丙基曱氧基苯曱酰胺、NCS-613、普馬芬群、(-)對-[(4aR、10bS"-9-乙氧基 -1,2,3,4,4a,10b-六氫-8-曱氧基-2-曱基苯并[s][l,6]二氮雜萘-6-基]-N,N-二異丙基笨曱酰胺、(R)-(+)-1-(4-溴代千基)-4-[(3-環戊基氧基)-4-曱氧基苯基]-2-吡咯 酮、3-(環戊基氧基-4-甲氧基苯基)-1-(4-N'-[N-2-氰基-S-甲基-異硫脲基]芐 基)-2-吡咯酮、順[4-氰基-4-(3-環戊基氧基-4-曱氧基苯基)環己烷-l-羧酸]、2-甲酯基—4-氰基-4-(3-環丙基曱氧基-4-二氟曱氧基苯基)環己-l-酮、順[4-氰基 —4—(3—環丙基曱氧基—4-二氟曱氧基苯基)環己-1 -醇]、(R)-(+)-乙基[4-(3-環戊基 氧基—4—曱氧基苯基)p比咯烷-2-亞基]乙酸酯、(S)-(-)-乙基[4-(3-環戊基氧基-4-甲氧基苯基)吡咯烷-2-亞基]乙酸酯、CDP840、 Bay-198004、 D-4418、 PD-168787、 T-440、 T-2585、阿羅茶堿、阿替唑侖、V-11294A、 Cl-1018、 CDC-801、 CDC-3052、 D-22888、 YM-58997、 Z-15370、 9-環戊基-5,6-二氫-7-乙基-3-(2-噻吩基)-9H-吡唑并[:3,4-c]-l,2,4-三唑并[4,3-a]吡啶和9-環戊基-5,6-二氫-7-乙基-3-(叔丁基)-9H-p比唑并[3,4-c]-l,2,4-三唑并[4,3-a]吡口定,任選以其 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的形式且任選以其藥理學可接受的酸加成 鹽、溶劑化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使用的LTD4-拮抗劑優選選自孟魯司特、l-(((R)-(3-(2-(6,7-二氟-2-喹 啉基)乙烯基)苯基)-3-(2-(2-羥基-2-丙基)-苯基)-硫基)-甲基-環丙烷-乙酸、 1-(((1(R)-3(3-(2-(2,3-二氯噻吩并[3,2-b]吡啶-5-yIHE)-乙烯基)苯基)-3-(2-(l-羥基-l-曱基-乙基)—苯基)—丙基)-硫基)-曱基)-環丙烷-乙酸、 普侖司特、扎魯司 特、[2-112-(4-叔丁基-2-噻唑基)-5-苯并呋喃基]氧基曱基j苯基]乙酸、 MCC-847(ZD-3523)、 畫-001 、 MEN-91507(LM-1507) 、 VUF-5078 、 VUF-K-8707和L-733321,任選以其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的形 式且任選以其藥理學可接受的酸加成鹽的形式,且任選其鹽和衍生物的形 式,溶劑化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使用的EGFR-激酶抑制劑優選選自西妥昔單抗、曲妥單抗、 ABX-KGF、 Mab ICR-62、 4-[(3-氯-4-氟苯基)氨基]-6-{[4-(嗎啉-4-基)-l-氧代-2-丁 烯—b基:卜氨基 卜7—環 丙 基 曱 氧基—喹唑啉 、 4-[(R)-(l-苯基-乙基)氨
基1-6-{[4-(嗎啉-4-基)-1-氧代-2-丁烯-1-基]-氨基}-7-環戊基氧基-喹唑啉、 4-|(3-氯-4-氟-苯基)氨基]-6- {[4-((R)-6-曱基-2-氧代-嗎啉-4-基)-1 -氧代-2- 丁烯 -1-基1氨基}-7-[(8)-(四氫呋喃-3-基)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 基|-6-|:2-((S)-6-甲基-2-氧代-嗎啉-4-基)-乙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笨基)氨基]-6-({4-[N-(2-甲氧基-乙基)-N-曱基-氨基]-l-氧代-2-丁烯-l-基)氨 基)-7-環丙基甲氧基-喹唑啉、4-[(R)-(l-苯基-乙基)氨基]-6-(H-[N-(四氫吡喃—4-基)-N-曱基-氨基]-l-氧代-2-丁烯-1-基}氨基)-7-環丙基曱氧基-喹唑啉、 4_| (3-氯-4—氟苯基)氨基]—6-( {4-[N-(2-曱氧基-乙基)-N-甲基-氨基]-1 -氧代-2-丁 烯-1 -基}氨基)-7-環戊基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4-(N,N-二曱基氨基)-l-氧代-2-丁烯-l-基]氨基)-7-[(RH四氫呋喃-2-基)曱氧基]-喹唑 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7-二-(2-曱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R)-(l-苯 基-乙基)氨基]-6-(4-羥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3-氰基-4-[(3-氯-4-氟苯 基)氨基]-6- {[肛(N,N-二曱基氨基)-1 -氧代_2- 丁烯-1 -基]氨基} -7-乙氧基-喹啉、 4-l(R)-(l-苯基-乙基)氨基]-6-U4-((R)-6-曱基-2-氧代-嗎啉-4-基)-1-氧代-2-丁 烯-1-基]氨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4-(嗎啉-4-基)-l-氧代-2-丁烯-1-基]-氨基}-7-[(四氫呋喃-2-基)甲氧基]-喹唑啉、4-[(3-乙 炔基-笨基)氨基1-6-{[4-(5,5-二曱基-2-氧代-嗎啉-4-基)-1-氧代-2-丁烯-l-基]氨 基;-喹唑啉、4-[(3-氯-4-氟-笨基)氨基]-6-{2-[4-(2-氧代-嗎啉-4-基)-哌啶-l-基]-乙氣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氨基-環己-l-基 氣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曱磺酰基氨基-環己-1 -基氧基)-7-甲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四氫吡喃-3-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嗎啉-4-基)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笨基)氨基]-6-(哌啶-3-基氧 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笨基)氨基]-6-[1-(2-乙酰基氨基-乙基)-哌 啶-4-基氧基卜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四氫吡喃-4-基 氣基)-7-乙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嗎啉-4-基)羰基 氨基卜環己-l-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哌 啶-1-基)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 基卜6-(順-4-(N-l:(嗎啉-4-基)羰基]-N-曱基-氨基K環己-l-基氧基)-7-曱氧基-喹 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乙磺酰基氨基-環己-1-基氧基)-7-曱氧 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曱磺酰基-哌啶-4-基氧基)-7-(2-曱 氣基-乙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2-曱氧基-乙酰基)-哌 啶-4-基氧基]-7-(2-曱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四氫 吡喃-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順-4-(N-[(哌 啶-1 -基)羰基]-N-曱基-氨基}-環己-1 -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 -苯基)氨基]-6-{順-4-[(嗎啉-4-基)羰基氨基]-環己-1-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 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2-(2-氧代吡咯烷-1-基)乙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_會唑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1-乙酰基-哌啶-4-基氧 基)-7-曱氧基_喹唑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l-曱基-哌啶-4-基氧基)-7-甲氣基-喹唑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l-曱磺酰基-哌啶-4-基氧基)-7-甲氣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 1 -曱基-哌啶-4-基氧基)-7(2-曱氧 基-乙氧基)-喹唑啉、4-[(3-乙炔基-苯基)氨基]-6-{1-[(嗎啉-4-基)-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l-[(N-曱基-N-2-曱氧 基乙基-氨基)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 基|-6-(1-乙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笨基)-氨 基卜6-[順-4-(N-曱磺酰基-N-曱基-氨基)-環己-1-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 4-l (3—氯-4-氟-苯基)氨基]-6-[順-4-(N-乙酰基-N-曱基-氨基)-環己-1 -基氧基]-7-甲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曱基氨基-環己-1-基氧 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N-曱磺酰基-N-曱基-氨基)-環己-1-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4-二 甲基氨基-環己-l-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反 —4-;N-l(嗎啉-4-基)羰基卜N-曱基-氨基)-環己-l-基氧基)-7-甲氧基-喹唑啉、 4—I (3_氯—4-氟-笨基)氨基]-6-[2-(2,2- 二曱基—6-氧代-嗎啉-4-基)-乙氧 基卜7-l(S)-(四氫呋喃-2-基)-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1-曱磺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4-[(3-氯-4-氟-苯基)-氨基]-6-( 1 -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和4-[(3-氯-4-氟-苯基)氨基]-6-{1-[(2-甲氧基乙基)羰基]-哌啶-4-基氧基}-7-曱氧基-喹唑啉,任選以其外消旋體、對 映異構體或非對映體的形式,任選以其藥理學可接受的酸加成鹽,其溶劑化 物和/或水合物形式。
可能與藥理學可接受的酸形成的鹽指酸加成鹽,例如選自下列的鹽氫 氯酸鹽、氫溴酸鹽、氫碘酸鹽、硫酸鹽、磷酸鹽、曱磺酸鹽、硝酸鹽、馬來 酸鹽、乙酸鹽、苯曱酸鹽、檸檬酸鹽、延胡索酸鹽、酒石酸鹽、草酸鹽、琥 珀酸鹽、苯曱酸鹽、和對曱苯磺酸鹽,優選為氫氯酸鹽、氫溴酸鹽、硫酸 鹽、磷酸鹽、延胡索酸鹽和曱磺酸鹽。
抗過敏劑的實例為色甘酸二鈉、奈多羅米。
麥角生物堿類衍生物的實例為二氫麥角胺、麥角胺。
對于吸入劑,可能使用藥學組合物、藥學制劑和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 括上述活性物質,以及鹽、酯和這些活性物質、鹽和酯的組合。
參考標號
1霧化器37保持珠或保持臂
2流體38環形肩
■3合為39致動構件
4帶40導向軸套40
5壓力產生器41插入構件
6固定器42保持桿/保持夾
7驅動彈簧43環形部分
8鎖元件44突起
9傳送管45中空圓柱形部分
10單向閥46閉鎖元件
n噴嘴47保持部分
12噴嘴口48夾鉗臂
14氣霧劑49軸向臂/突起
15空氣供給開口50盒元件
16上殼部51底部元件
17內部部件52徑向突起
17a內部部件的上部53鎖臂
17b內部部件的下部54徑向支座
18殼部(下部)55滑動斜面
19保持元件56斜面
20彈簧(在下殼部)57保持臂
21容器底部58袋
22刺穿元件59軸向支座
23監測裝置60徑向突起
24密封61軸向凹人
25隔膜62徑向凹入
26通氣開口64第一閉鎖凹口
27鎖定構件65第二閉鎖凹口
28閉鎖臂66桿
29閉鎖凸》彖67窗口
30閉鎖凹入 68鎖定元件
31閉鎖凹入 69鎖元件
32第一伸縮部分 70周向突起
33第二伸縮部分 71周向凹槽
34底部部件 72周向珠
35 ^朱 73軸向條
36運輸鎖 74 4企測窗口
權利要求
1.一種流體(2)的霧化器(1),具有包含流體(2)的優選地可插入容器(3),在分送的狀態下,所述容器(3)被封閉尤其被密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霧化器(1)的已交付狀態下,所述密封容器(3)已經布置在所述霧化器(1)內,并且所述霧化器(1)被構造使得在霧化器(1)的首次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間,容器(3)在霧化器(1)內被打開,和/或所述霧化器(1)被構造使得容器(3)不可以被替換,且尤其不可以被去除。
2. 根據權利要求l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l)包括傳送 元件,尤其傳送來自所述容器(3)流體(2)的傳送管(9)。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l)包括 壓力產生器(5),尤其具有例如傳送管(9)的傳送元件,用于傳送和/或霧化流體(2)。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以利 用傳送元件而打開,尤其通過刺穿或插入。
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以 在傳送流體、產生壓力和/或霧化過程中優選地以推壓動作移動。
6. 根據權利要求2至4和5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 可以與傳送元件 一起移動。
7. 根據權利要求4和根據5或6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 (3)的移動方向上發生刺穿或插入。
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以 在首端^L打開。
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霧化器(1)內部的 容器(3)可以霧化器(1)首次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間優選地在底部開孔,并 且尤其可以被刺穿以便開孔,并且尤其在所述容器(3)的打開之前或打開 期間或打開之后,發生開口或刺穿。
1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3) 的打開之前或打開期間必須手動打開和/或去除鎖定構件(27),尤其為初始密封、飄帶和/和安全標簽。
11.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 以優選地僅通過機械動作和/或手動操作而打開。
12.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 以尤其通過在霧化器(1 )內伸縮地推入優選地霧化器(1 )的殼部(18 )而打開。
13.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可 以通過將致動構件(39)或插入構件(41 )推進或推入優選為帽、箭袋或杯 狀的殼部(18)而打開。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部(18)可 以從運輸位置旋轉到中間位置并且僅可以從中間位置推進、推入或一起推 動。
1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容器(3)可以通 過優選地組合,殼部(18)的尤其旋轉和/或平移移動和/或通過在不同方向 上尤其相互垂直方向上兩個連續的移動,而被打開。
16. 根據權利要求12至15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霧化器 (1 )的使用位置,尤其容器(3)被打開和/或殼部(18)被推進或推入,可以通過殼部(18)優選地通過旋轉殼部(18)的方式來壓緊。
17. 根據權利要求13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3 )被打開之后, 所述致動構件(39)可以被去除,尤其被拉開。
18.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構件(39) 設計以便固定霧化器(1),尤其在分送和/或容器(3)打開的狀態。
1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容器(3)可以通 過所述霧化器(1)尤其所述霧化器(1)的壓力產生器(5)的第一張力而 打開,以便傳送和/或霧化流體(2)。
2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封閉的已交付狀 態下,所述容器(3)占據在霧化器(1)內的第一位置并且在打開的狀態下 占據在霧化器(1)內的或至少相對于例如傳送元件尤其傳送管(9)的打開 裝置的不同的第二位置。
21. 根據權利要求20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位置,所述容器 (3)與容器(3)的固定器(6)分開或與其脫離,和/或在第二位置,容器(3)優選通過固定器(6)固定在首部。
22. 根據權利要求20或21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被 鎖定在第一位置,尤其僅在殼部(18)已經被旋轉之后,所述容器(3)可 以從第一位置運送或移動至第二位置。
23.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l)包括 容器(3)的運輸鎖(36),其在密封的已交付狀態優選作用在容器(3)的底部。
24. 根據權利要求20和23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鎖(3) 將所述容器(3)固定在第一位置。
25. 根據權利要求23或24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3) 的打開之前或期間,運輸鎖(3)可以被釋放、打開或解鎖。
26. 根據權利要求25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鎖(36)在解 鎖之后將直線移動轉換為旋轉運動,以便在流體(2)的霧化期間為了隨后 的推壓動作而釋放所述容器(3)和/或允許打開和/或開孔容器(3)。
27. 根據權利要求23至26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鎖(36 ) 包括鎖定元件,具體為卡環(50),其優選非旋轉性地安裝在容乾(3)上。
28. 根據權利要求23至27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霧化器 (1 )的殼部(18)內布置了所述運輸鎖(36)。
2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純機械地進行霧化, 尤其未使用氣體推進劑,優選通過彈簧力。
3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霧化器,其特征在于,霧化器(l)被構 造為吸入器,具體地用于醫療氣霧劑治療。
全文摘要
提出了一種流體的霧化器(1),尤其用于醫學氣霧劑治療。為了允許更簡便的操作并且給予改善了的操作可靠性,提供霧化器時,在所述霧化器內已經布置了保持所述流體的密封的容器(3),并且構造所述霧化器使得在霧化器首次使用之前或使用期間在霧化器內部打開所述容器。作為替代或添加,構造所述霧化器使得所述容器不可以被替換并且尤其不可以被去除。
文檔編號A61M15/00GK101203259SQ200680018266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4日
發明者喬格·伯克, 克里斯琴·戈爾伯格, 安德烈亞斯·菲奧爾, 弗洛里安·威特, 拉爾夫·托米斯, 蒂莫·馮布魯恩 申請人:貝林格爾·英格海姆國際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