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據國家衛生部門統計,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學習、就業、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增大,患有失眠、抑郁、焦慮、神經衰弱等神經系統類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類疾病已被公認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預防和治療這類疾病已刻不容緩。
抑郁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以情感低落、思維緩慢及語言動作減少、遲緩為主要表現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本病屬于中醫郁證、呆病等病癥范疇。乃由肝氣、痰、瘀或脾、腎虧虛所致。
焦慮性神經癥簡稱為焦慮癥,是一種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驚恐狀態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癥。本病屬于中醫郁癥、心悸等病癥范疇,乃由郁火、痰熱上擾神明或心、肝、腎虧虛所致。患有抑郁癥、焦慮癥和神經衰弱的患者需要長期用藥,西藥無法從病因上解決問題,而且長期使用毒副作用較大,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療效確切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藥物有效成分易于釋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該口服中藥制劑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為炙黃芪10-20份 西洋參5-15份 白術5-15份 天麻5-15份枸杞子5-15份 熟地黃5-15份 白芍5-15份 阿膠5-15份丹參 5-15份 當歸 5-15份 川芎5-15份 淫羊藿5-15份酸棗仁10-20份 遠志5-15份茯苓5-15份 鹿茸2-10份。
所述口服中藥制劑為膠囊劑。
本發明方中的西洋參、黃芪、阿膠為氣血雙補,共治氣血不足;熟地黃、枸杞、淫羊藿壯腰強腎,腰腎雙補共為主藥。白術、茯苓健脾滲濕,協助西洋參、鹿茸、黃芪益氣補脾;當歸、白芍養血和營,助熟地補益陰血,為輔藥。天麻平肝患風,用于頭痛眩暈,丹參、川芎活血行氣,使之補而不滯,為佐藥。酸棗仁、遠志鎮靜安神,補肝寧心,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神志恍惚,為使藥。本方所治氣血不足之證,以氣短乏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舌淡,脈細無力為主癥。病機為病后失調,或失血過多,而致氣血不足,氣血兩虛,心失所養,肝失所藏,治宜益氣補血。
本發明全方具有扶正固本、定驚安神、益氣養血、強身益志、補腎健腦之功效。可提高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抗疲勞,抗衰老,促進機體恢復。主治多愁善慮,情緒不穩,精神緊張,焦慮煩躁,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四肢倦怠,氣短懶言,食欲不振,心悸怔忡等。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癥、抑郁癥、焦慮癥和神經衰弱。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屬純中藥制劑,安全可靠,服用量小,藥物有效成分易于釋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使藥效能夠充分發揮;本制劑體積小,便于攜帶、貯藏和服用,性質穩定,質量可控,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利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按以下重量份稱取各組分炙黃芪15份 西洋參10份 白術10份 天麻10份枸杞子10份 熟地黃10份 白芍10份 阿膠10份丹參 10份 當歸 10份 川芎10份 淫羊藿10份酸棗仁15份 遠志 10份 茯苓10份 鹿茸5份。
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為(1)將上述重量份的炙黃芪、白術、天麻、枸杞子、熟地黃、白芍、丹參、當歸、川芎、淫羊藿、酸棗仁、遠志和茯苓13味藥材合并煎煮(煎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并二次煎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干燥粉碎。
(2)將上述重量份的阿膠、西洋參和鹿茸3味中藥干燥粉碎,過100目篩。
(3)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粉末合并,混勻,100℃滅菌30分鐘,分裝于膠囊中即得,0.3g/粒,60粒/瓶。
實施例2按以下重量份稱取各組分炙黃芪20份 西洋參15份 白術15份 天麻 15份枸杞子15份 熟地黃15份 白芍15份 阿膠 15份丹參 5份 當歸 5份 川芎5份 淫羊藿5份酸棗仁10份 遠志 5份 茯苓5份 鹿茸 2份。
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
實施例3炙黃芪10份 西洋參5份 白術5份 天麻 5份枸杞子5份 熟地黃5份 白芍5份 阿膠 5份丹參15份 當歸 15份 川芎15份 淫羊藿15份酸棗仁20份 遠志 15份 茯苓15份 鹿茸 10份。
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
實施例4按以下重量份稱取各組分炙黃芪18份 西洋參9份 白術9份 天麻9份枸杞子9份 熟地黃9份 白芍9份 阿膠9份丹參 9份 當歸 9份 川芎9份 淫羊藿9份酸棗仁18份 遠志 9份 茯苓9份 鹿茸10份。
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
實施例5按以下重量份稱取各組分炙黃芪13份 西洋參11份 白術11份 天麻11份枸杞子11份 熟地黃11份 白芍11份 阿膠11份丹參 11份 當歸 11份 川芎11份 淫羊藿11份酸棗仁13份 遠志 11份 茯苓11份 鹿茸3份。
本實施例的制備工藝同實施例1。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褐色粉末,味苦、微香。0.3g/粒,60粒/瓶;其用法用量為口服,常用量每次3-4粒,每日3次。
本發明“芪參復康膠囊”經長期臨床應用,對數百例抑郁癥、焦慮癥患者進行了療效觀察,并與目前經典的抗抑郁西藥“丙咪嗪”進行比較,服用丙咪嗪有8.9%的患者出現口干、眩暈、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而且高血壓,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青光眼以及孕婦禁用丙咪嗪。“芪參復康膠囊”為天然藥物制成的純中藥制劑,患者服用后無一例有明顯不良反應,又無禁忌癥,用后患者的體質有顯著改善,為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抑郁癥和焦慮癥的純中藥制劑。
本發明經急性毒性最大耐受試驗,該藥物小鼠灌胃給藥的日最大耐受量為39.0g/kg,由于該藥每克藥粉相當于生藥2.3g,故該藥物小鼠灌胃給藥的日最大耐受量為89.7g生藥/kg,約相當于成人臨床日用量(0.138g生藥/kg)的650倍,表明該藥在規定的臨床服用量范圍內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該口服中藥制劑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為炙黃芪10-20份 西洋參5-15份 白術5-15份 天麻5-15份枸杞子5-15份 熟地黃5-15份 白芍5-15份 阿膠5-15份丹參5-15份當歸5-15份川芎5-15份 淫羊藿5-15份酸棗仁10-20份 遠志5-15份茯苓5-15份 鹿茸2-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中藥制劑為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抑郁癥及焦慮癥的口服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該口服中藥制劑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為炙黃芪10-20份、西洋參5-15份、白術5-15份、天麻5-15份、枸杞子5-15份、熟地黃5-15份、白芍5-15份、阿膠5-15份、丹參5-15份、當歸5-15份、川芎5-15份、淫羊藿5-15份、酸棗仁10-20份、遠志5-15份、茯苓5-15份、鹿茸2-10份。本發明屬純中藥制劑,安全可靠,服用量小,藥物有效成分易于釋放,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使藥效能夠充分發揮;本制劑體積小,便于攜帶、貯藏和服用,性質穩定,質量可控,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利于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A61P25/24GK101015654SQ20071001746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7日
發明者楊來啟, 李新田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