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吸氧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更具體的講涉及一種吸氧輔助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在臨床上,吸氧是搶救和治療某些疾病時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 醫院或家庭中廣泛應用吸氧器。當吸氧的病人需要霧化時,只有停止氧氣吸入才能進 行霧化,影響病人的治療和康復,特別對施以搶救的情況,為此發生的醫療糾紛也常 有發生。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吸氧器主要有浮標式吸氧器和墻式吸氧器,均采用塞入 病人鼻腔的導管輸氧。為了避免干燥的氧氣破壞病人的鼻粘膜,必須使氧氣加以潮化, 因此上述兩種吸氧器均帶有潮化瓶,但是,其潮化效果并不理想,氧氣中的潮氣量遠 遠不能滿足人體的重量需要,此外,塞入鼻腔的輸氧導管也給病人增加了痛苦和不便。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吸入氧的潮氣量,增強吸入氧的潮化效 果,同時消除塞入鼻腔的輸氧導管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減少醫療糾紛的吸氧輔 助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吸氧輔助裝置的殼體通過氧氣出氣管、霧化腔與儲水器連通,儲水器內設置外 有套筒的氧氣進氣管,氧氣進氣管的下端伸出儲水器的底部,套筒與氧氣進氣管間構 成夾縫,位于氧氣進氣管上方的套筒上有氧氣噴孔,在霧化腔的中心部設有錐形體, 該錐形體的錐頂為圓弧形并與氧氣噴孔相配合且留有間縫。由供氧系統來的氧氣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氧氣進氣管的下端進入,經套筒上的氧氣 噴孔進入霧化腔,在噴射氧氣的同時使儲水器中的水霧化,并使部分氧氣溶于水霧中, 從而極大的增強了潮化效果,提高了吸入氧的潮氣量,解決了病人吸入氧時呼吸系統 感到干燥的缺陷,與此同時,將輸氧導管改為輸氧輔助裝置,消除了因塞入鼻腔的輸 氧導管給病人造成的痛苦和不便,將殼體佩戴在吸氧病人的面部并與霧化腔上端的氧氣出氣管相連,吸氧時在儲水器中灌入水,當氧氣經氧氣噴孔及間縫噴入霧化腔時, 在氧氣噴孔處形成負壓,儲水器中的水即可經套筒與氧氣進氣管之間的夾縫升至氧氣 噴孔處并被霧化,部分氧氣溶于水霧中,充分潮化后的氧氣經氧氣出氣管進入面殼并 被病人吸入。如果在儲水器內的水中加入可溶于水的藥物,則藥物可隨潮化后的氧氣 進入病人體內深部,可取得很好的霧化治療效果,尤其能極大的提高治療某些呼吸道 疾病的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潮化效果好,在用作吸氧的同時還可作為治療某 些呼吸道疾病時霧化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霧化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l、 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該吸氧輔助裝置的殼體9通過氧氣出氣管1、霧化腔2與儲水器8連通,儲水器 8內設置外有套筒5的氧氣進氣管6,氧氣進氣管6的下端伸出儲水器8的底部,由 外部供氧系統來的氧氣通過氧氣進氣管6的下端進入,套筒5與氧氣進氣管6間構成 夾縫7,位于氧氣進氣管6上方的套筒5上有氧氣噴孔4,在霧化腔2的中心部設有 錐形體3,該錐形體3的錐頂為圓弧形并與氧氣噴孔4相配合且留有間縫。
權利要求1、一種吸氧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吸氧輔助裝置的殼體(9)通過氧氣出氣管(1)、霧化腔(2)與儲水器(8)連通,儲水器(8)內設置外有套筒(5)的氧氣進氣管(6),氧氣進氣管(6)的下端伸出儲水器(8)的底部,套筒(5)與氧氣進氣管(6)間構成夾縫(7),位于氧氣進氣管(6)上方的套筒(5)上有氧氣噴孔(4),在霧化腔(2)的中心部設有錐形體(3),該錐形體(3)的錐頂為圓弧形并與氧氣噴孔(4)相配合且留有間縫。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氧輔助裝置,該吸氧輔助裝置的殼體通過氧氣出氣管、霧化腔與儲水器連通,儲水器內設置外有套筒的氧氣進氣管,氧氣進氣管的下端伸出儲水器的底部,套筒與氧氣進氣管間構成夾縫,位于氧氣進氣管上方的套筒上有氧氣噴孔,在霧化腔的中心部設有錐形體,該錐形體的錐頂為圓弧形并與氧氣噴孔相配合且留有間縫。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1098444SQ20072002792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4日
發明者成 張 申請人:成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