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材,具體涉及一種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各醫院應用的腸內營養裝置是由輸液瓶連接輸血器組成,將莫 菲氏滴管下段的輸血器浸入熱水瓶內,以保持腸內營養液的溫度,此種方
法存在以下不足(l)輸液瓶暴露在空氣中,瓶內液體散熱快;U)不能
準確了解腸內營養液的溫度;(3)護士要經常將輸液瓶內的營養液倒出加
溫,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增加了細菌污染的機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 方便、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和較長時間地保持腸內營養液溫度的腸內營 養保溫輸液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釆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腸內營養保溫 輸液裝置,包括輸血器l,輸血器l的一端管口連接造瘺管口,另一端與 輸液瓶2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瓶2放置在一個保溫盒內,在靠近 造瘺管口的輸血器1的管壁上貼有溫度指示貼片3。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準確地了解 和較長時間地保持腸內營養液的溫度;
(2) 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
(3) 減少了病菌的感染。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困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輸血器l,輸血器l的一端管口連接造
瘺管口,另一端與輸液瓶2連通,所述輸液瓶2放置在一個保溫盒內,在 靠近造瘺管口的輸血器1的管壁上貼有溫度指示貼片3。
所述保溫盒包括由保溫材料制成的盒體4,盒體4內設置有放置輸液 瓶2的空腔5;空腔5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取放輸液瓶2的上端口,其下部 設置有用于輸血器1與輸液瓶2連接的下端口 ;所述上墻口上設置有盒蓋 6。
為了便于觀察輸液瓶內液體的情況,在盒體4上設置有用于監視輸液 瓶內液體的觀察窗7。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首先將配制好的腸內營養液加熱至41~44° C, 再將加熱過的腸內營養液倒入無菌500ml輸液瓶。滴注速度由130ml/h逐 漸增至300ml/h, 一瓶500ml的營養液需要2-4h滴完。在20° C的常溫 下本實用新型的降溫速度為1° C/h,因此,在2~4 h內腸內營養液仍可 保持在要求的溫度范圍(34~40° C)內。溫度指示貼片3貼于靠近造瘺 管口處輸血器l的管壁上,通過觀察溫度指示貼片3的顏色變化,可以及 時、準確了解腸內營養液的溫度。
權利要求1、一種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包括輸血器(1),輸血器(1)的一端管口連接造瘺管口,另一端與輸液瓶(2)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瓶(2)放置在一個保溫盒內,在靠近造瘺管口的輸血器(1)的管壁上貼有溫度指示貼片(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保溫盒包括由保溫材料制成的盒體(4),盒體(4)內設置有放置輸液 瓶(2)的空腔(5);空腔(5)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取放輸液瓶(2)的上 端口,其下部設置有用于輸血器(1)與輸液瓶(2)連接的下端口;所述 上端口上設置有盒蓋(6)。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盒體(4)上設置有用于監視輸液瓶內液體的觀察窗(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腸內營養保溫輸液裝置,包括輸血器,輸血器的一端管口連接造瘺管口,另一端與輸液瓶連通。所述輸液瓶放置在一個保溫盒內,在靠近造瘺管口的輸血器的管壁上貼有溫度指示貼片。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準確地了解和較長時間保持腸內營養液的溫度,患者自感舒適,可有效地減少胃腸道癥狀的發生。
文檔編號A61M31/00GK201006161SQ20072003133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2日
發明者琦 武 申請人:琦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