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二) 背景技術現有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均不能有效地與脛骨遠端外側相貼合-參照圖1、圖2,三葉草型接骨板的頭部呈三葉草型,頭部以下是直條板,然而脛骨遠端外側處的骨干有扭轉部,因此三葉草型接骨板難以與脛骨 遠端外側有效貼合,另外,在使用三葉草型接骨板接治脛骨遠端外側骨折時,需要將中間的葉片形板片鋸掉,操作十分麻煩;其余結構形式的 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結構也基本上是由頭部和頭部以下的直板條組 成,亦不能與脛骨遠端外側有效貼合。(三)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 種可與脛骨遠端外側有效貼合、手術時操作簡單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 骨板,包括頭部以及頭部以下的板條,該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上開設 有接骨螺釘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條為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骨干 的扭轉部分相適配的扭轉板條,所述的頭部呈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下 端外踝相適配的帶一邊緣分叉的扇形凸弧面。進一步,所述的頭部的前端還開設有定位孔。使用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可與脛骨遠端外側 有效貼合。(四)
圖1是三葉草型接骨板的平面圖。 圖2是三葉草型接骨板的側視圖。圖3是適用于左腿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平面圖。 圖4是適用于左腿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立體圖。圖5是適用于右腿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平面圖。 圖6是適用于右腿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定位與脛骨遠端外側的示意圖。 圖8是另一本實用新型定位與脛骨遠端外側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照圖3 圖6, 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包括頭部l以及頭部 1以下的板條2,該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上開設有接骨螺釘孔3,所述 的板條2為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骨干4的扭轉部分相適配的扭轉板條, 所述的頭部1呈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下端外踝相適配的帶一邊緣分叉 5的扇形凸弧面6。為了便于定位,在所述頭部的前端還開設有定位孔 7。本實用新型分為適用于左腿的左板(如圖4、圖5所示)和適用于右腿的右板(如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定位釘穿入定位孔7內實現接骨板的 初步定位,然后將接骨螺釘8穿入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上的接骨螺釘孔 3,通過接骨螺釘8將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固定在脛骨上。本實施例中,接骨板上排布有14個接骨螺釘孔3,但并不局限于此, 接骨螺釘孔3的開設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權利要求1.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包括頭部以及頭部以下的板條,該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上開設有接骨螺釘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條為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骨干的扭轉部分相適配的扭轉板條,所述的頭部呈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下端外踝相適配的帶一邊緣分叉的扇形凸弧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頭部的前端還開設有定位孔。
專利摘要一種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包括頭部以及頭部以下的板條,該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上開設有接骨螺釘孔,所述的板條為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骨干的扭轉部分相適配的扭轉板條,所述的頭部呈與脛骨遠端外側處的下端外踝相適配的帶一邊緣分叉的扇形凸弧面。使用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脛骨遠端外側接骨板可與脛骨遠端外側有效貼合。
文檔編號A61B17/58GK201052174SQ200720111040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0日
發明者張立法, 徐仲棉, 黃紅敏 申請人:徐仲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