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床上大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老弱病殘人員接便設備,尤其是一種床上 大小便器。
背景技術:
現有在床上使用的大小便器,大多為一個人體臀部流線型狀的肛 圈便盆,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人員在想大小便時,在床上等場合可以 把它放在屁股下面使用。這種結構的接便器主要缺點是 一方面在人 多的場合,如多人病房,由于在使用時候暴露比較多,顯得不雅觀; 另一方面,由于上部沒有遮擋,排小便時極易外泄,弄臟被褥,并對 室內空氣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給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人員在護理上 帶來許多不便。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具有遮擋功能, 且衛生潔凈,使用方便。本實甩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釆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床上大小 便器,包括肛圈便盆,其特征是在肛圈便盆的上部設有護罩,肛圈便 盆的上部和護罩可以是活動連接,肛圈便盆的上部設有卡槽,護罩兩 端設有與卡糟相適配的卡,肛圈便盆和護罩通過卡槽和卡相連接,且 可拆卸;肛鼦便盆的上部也可設有銷孔,護罩的兩端設有與銷孔相適
配的銷釘,肛圈便盆和護罩通過銷孔和銷釘連接可轉動,相連接處可 拆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護罩具有遮擋功 能,使用時候可減少暴露程度,以保證雅觀,另外,護罩可有效防止 小便的外泄,且減少對空氣環境污染,減少了異味。護罩和肛圈便盆 采用活動連接以及可拆卸,這樣更方便攜帶。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一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一實施例的A-A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床上大小便器第二實施例的B-B剖視圖 圖中1、肛圈便盆2、護罩3、卡槽4、卡5、銷孔6、銷釘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在圖1、圖2、圖3和4中, 一種床上大小便器, 包括肛圏便盆1,肛圈便盆1的上部設有護罩2,肛圈便盆1和護罩 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肛圈便盆l的上部設有卡槽3,護罩的兩 端設有與卡槽3相適配的卡4,肛圈便盆1和護罩2通過卡槽3和卡 4連接相連接且可拆卸,安裝時,由于護罩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有一定的彈性,用外力壓護罩2的兩端,護罩2的卡4可進入肛圈便 盆1的卡槽3,肛圈便盆1的上部結構為人體臀部流線型狀的,以適 應使用者的屁股舒適度,更方便臥床病人在床上使用便器。護罩1可 有效防止小便的外泄,且減少對空氣環境污染,減少了異味。第二實施例在圖5、圖6中, 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包括肛圈便 盆1,肛圈便盆1的上部設有護罩2,肛圈便盆1和護罩2采用塑料 材料制作而成,肛圈便盆l的上部設有銷孔5,護罩2的兩端設有與 銷孔5相適配的銷釘6,肛圈便盆1和護罩通2過銷孔5和銷釘6連 接相連接且可拆卸,安裝時,由于護罩2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有 一定的彈性,用外力壓護罩2的兩端,護罩2的銷釘6可進入肛圈便 盆1的銷孔5,肛圈便盆1和護罩2通過銷孔5和銷釘6連接可轉動, 相連接處可拆卸。肛圈便盆1的上部結構為人體臀部流線型狀的,以 適應使用者的屁股舒適度,更方便臥床病人在床上使用便器。護罩可 有效防止小便的外泄,且減少對空氣環境污染,減少了異味。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 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 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包括肛圈便盆,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肛圈 便盆的上部設有護罩。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肛圈便盆的上部和所述的護罩是活動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肛圈便盆的上部設有卡槽,所述的護罩的兩端設有與卡槽相適配的 卡,所述的肛圈便盆和所述的護罩通過卡槽和卡相連接,且可拆卸。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肛圈便盆的上部也可設有銷孔,所述的護罩的兩端設有與銷孔相適 配的銷釘,所述的肛圈便盆和所述的護罩通過銷孔和銷釘連接可轉 動,相連接處可拆卸。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床上大小便器,包括肛圈便盆,其特征是在肛圈便盆的上部設有護罩,肛圈便盆的上部和護罩可以是活動連接,肛圈便盆的上部設有卡槽,護罩兩端設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卡,肛圈便盆和護罩通過卡槽和卡相連接,且可拆卸;肛圈便盆的上部也可設有銷孔,護罩的兩端設有與銷孔相適配的銷釘,肛圈便盆和護罩通過銷孔和銷釘連接可轉動,相連接處可拆卸。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護罩具有遮擋功能,使用時候可減少暴露程度,以保證雅觀,另外,護罩可有效防止小便的外泄,且減少對空氣環境污染,減少了異味。護罩和肛圈便盆采用活動連接以及可拆卸,這樣更方便攜帶。
文檔編號A61G9/00GK201019957SQ200720142138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8日
發明者姜光海 申請人:姜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