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腕式脈搏測試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保健品,具體地說是一種腕式脈搏測試儀。
技術背景我們知道,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但是對于運動的強度不易衡量,尤其是幫助人們制定 一個合理的運動強度范圍,更加困難。現有的脈搏測試儀通常只能測試計時的脈搏數值,必 須通過專業人員判斷才能確定運動強度的大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預警運動 強度的腕式脈搏測試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腕式脈搏測試儀,包括殼體和表帶, 表帶連接在殼體的兩端,殼體上表面上設有液晶顯示屏和鍵盤,殼體內設有數據處理芯片和 電池,殼體下表面設有脈搏測試感應器,液晶顯示屏、鍵盤和脈搏測試感應器分別與數據處 理芯片連接。所述的鍵盤上設有開關鍵、數字鍵、回零鍵、清除鍵和確定鍵。本實用使用時,將其戴在手腕上,并將脈搏測試感應器接觸手腕屈側撓動脈搏動處,打 開電源。然后輸入年齡和靜態心率,儀器可通過程序自動計算出針對該個體運動時心率的上 限值和下限值。運動時,儀器會自動根據運動者的計時心率與計算出的心率上下限值對比, 根據不同的結果,液晶顯示屏上自動顯示不同的顏色顏色,以提醒運動者保持適當的運動強 度。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預警運動強度等優點。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l.殼體,2.顯示屏,3.鍵盤,4.表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中,表帶4連接在殼體1的兩端,殼體1上表面上設有液晶顯示屏2和鍵盤3,殼 體1內設有數據處理芯片和電池,殼體1下表面設有脈搏測試感應器,液晶顯示屏2、鍵盤3 和脈搏測試感應器分別與數據處理芯片連接。鍵盤3上設有開關鍵、數字鍵、回零鍵、清除 鍵和確定鍵。運動強度必須合適,才能對身體有益。強度過小,則不起作用;反之,則會過度增加心、肺等臟器的負擔,產生有害作用。運動強度以達到最大運動能力(V02max)的百分比來衡量, V02max即最大氧攝取量。因檢査V02max比較困難,所以常用不同年齡組的脈率來表示這 種強度(相對強度)。將極限的強度定為100% , 一般要求達到中等運動強度,即達到最大運 動強度的55%-80% 。也就是說運動的目標達到最大心率的55%-80%為宜。具體的計算公式 如下S上-S靜+ (Smax- S靜)X 800/0; S下-S靜+ (Smax- S靜)X550/0;其中,S靜為早上起床之前計數l分鐘之內的心跳次數;Sm狀-220-年齡。注意,經過此方法計算得出的達標心率,不適合患有影響心率的自主神經病患者,以及服用影響心率藥物的患者。把上述公式輸入測試儀器的芯片處理程序,醫生或者本人只需要輸入年齡和靜態心率, 儀器即可自行計算出針對該個體運動時心率的上限值與下限值。運動時,通過表帶4戴在手 腕上,并將脈搏測試感應器接觸手腕屈側撓動脈搏動處,打開電源,儀器開始工作。它可以 測量運動者即時心率,并與計算出的心率上限值、下限值相比較。如果計時心率在下限值以 下說明運動強度太小,需要增加運動強度,這時儀器顯示屏2出現黃色;如果計時心率在上、 下限值之間,說明運動強度適當,應繼續保持,這時儀器顯示屏2顯示綠色;如果計時心率 在上限值以上,說明運動量過大,需要減小運動強度,這時儀器顯示屏2顯示紅色。運動者 只需要在運動時稍微留意一下腕部所戴儀器顯示的顏色,并根據顏色變化調整自己的運動強 度,即可保持合適的運動強度,可操作性強。對于糖尿病患者、肥胖癥病人的運動治療和健 康成人利用運動強身健體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腕式脈搏測試儀,包括殼體和表帶,其特征在于表帶連接在殼體的兩端,殼體上表面上設有液晶顯示屏和鍵盤,殼體內設有數據處理芯片和電池,殼體下表面設有脈搏測試感應器,液晶顯示屏、鍵盤和脈搏測試感應器分別與數據處理芯片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腕式脈搏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鍵盤上設有開關鍵、數 字鍵、回零鍵、清除鍵和確定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腕式脈搏測試儀,包括殼體和表帶,表帶連接在殼體的兩端,殼體上表面上設有液晶顯示屏和鍵盤,殼體內設有數據處理芯片和電池,殼體下表面設有脈搏測試感應器,液晶顯示屏、鍵盤和脈搏測試感應器分別與數據處理芯片連接。使用時,將其戴在手腕上,并將脈搏測試感應器接觸手腕屈側撓動脈搏動處,打開電源。然后輸入年齡和靜態心率,儀器可通過程序自動計算出針對該個體運動時心率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運動時,儀器會自動根據運動者的計時心率與計算出的心率上下限值對比,根據不同的結果,液晶顯示屏上自動顯示不同的顏色顏色,以提醒運動者保持適當的運動強度。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預警運動強度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B5/0245GK201098118SQ20072015722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9日
發明者俊 侯, 欣 史, 吳紅霞, 康東紅, 張眾慧, 張曉倩, 徐小琳, 晁新秀, 武佳文, 王彩玲, 王瑞華, 馬昭霞 申請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