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鼻內鏡手術的一種輔助裝置。
技術背景鼻內鏡手術是借助鼻內鏡和配套的手術器械進行鼻腔、鼻竇、鼻顱底和鼻 眼區域手術的外科技術。鼻內鏡手術時照明光線經鼻內鏡可將鼻腔鼻竇各部位 及其鄰近結構較清楚地顯示在視野中。再利用配套手術器械可準確地切除鼻腔 鼻竇內病變、尤其是隱蔽部位的病變以及進行鼻咽、鼻顱底和鼻眼相關部位的 手術,較以往在額鏡下手術有明顯的優點,但是因鼻腔鼻竇等部位血液供應豐 富、術腔相對狹小,創面的出血易形成對術野的遮擋,從而造成對術野細部的觀察不清而影響手術的進行;另外,術腔的血液不可避免的經常會沾污鏡頭, 使其無法使用,而需要頻繁的清洗鏡頭,使手術時間延長,并大大增加手術出 血量。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本實用新型 與其它裝置配合使用完成鼻內鏡手術,手術中釆用所述的鼻內鏡手術輔助裝置 不但可以減少手術出血量,在手術中連續的保證術野的清晰,而且操作方便, 密封性能較好,以彌補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鼻內鏡 手術的輔助裝置,包括罩體、密封氣墊、氣墊充氣口、進水管口、可轉動的圓 環、棘爪、操作孔道和單向活瓣,所述罩體的輪廓形狀近似為三面錐體,罩 體的下方邊緣處設置有氣墊,罩體上設置有氣墊充氣口和一個以上的進水管 口,罩體的前面對應鼻孔處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環,圓環的一端設置有一個以上 的棘爪,棘爪卡接在罩體上,所述可轉動的圓環的另一端固接有一個以上的搡
作孔道,操作孔道的末端游離且分別設置有單向活瓣,操作孔道的基底端相 連且與可轉動的圓環合為一體。罩體上的可轉動的圓環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可供其他配套使用裝置通過和固 定的孔道。罩體的上方固接有圓盤,圓盤的圓周上鉸接有一個以上的掛鉤。 所述氣墊充氣口內設置有單向閥。所述活瓣可以為氣門芯樣,所述氣門芯樣活瓣內部的前面呈漏斗狀,氣 門芯樣活瓣內部的后面設置有一個向后的條狀縫隙,所述條狀縫隙兩側壁表 面相抵。所述操作孔道內的單向活瓣可以為活門式,所述活門式活瓣由前面的脹 塞孔以及后方的活門組成。釆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釆用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以 及其他裝置進行鼻內鏡手術時,灌注液瓶中的清洗液體注入鼻腔鼻竇內,使得 鼻腔鼻竇內充滿清洗液體,如清洗液體的靜壓大于毛細血管壓力,可使創面滲血及出血量減少,從而減少手術中創面滲血量,減少手術中出血量;鼻腔鼻竇內充滿的清洗液體由前向后持續單向流動,創面滲血將立刻隨流動的清洗液體 流出術野,醫生不需為沖洗術野而中斷手術,從而避免了手術中需要反復吸引以及反復清洗血污鏡頭的操作,可保持清晰的術野;所述輔助裝置的罩體罩在 患者鼻子上面,罩體下方邊緣處的密封氣墊緊貼患者面部密封性較好;所述輔助裝置的操作平臺大小不受鼻孔大小的限制,操作空間較大,不僅操作便 利而且操作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從而有效提高手術質量,大 大縮短手術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操作孔道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中氣門芯樣活瓣的結構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中活門式活瓣的結構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與其它裝置配合進行手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l罩體、2密封氣墊、3氣墊充氣口、 31單向閥、4進水管口、 5圓 環、6棘爪、7操作孔道、8單向活瓣、9孔道、IO圓盤、ll縫隙、12側壁表 面、13活門、131脹塞孔、14鼻腔、15口腔、16灌注液瓶、17流量調節開關、 18輸液管、19引流瓶、20負壓引流瓶、21換向閥、22引流管、23氣囊、24 充氣管、25鼻內鏡。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包括罩體l、密封 氣墊2、氣墊充氣口3、進水管口4、可轉動的圓環5、棘爪6、操作孔道7和 單向活瓣8,所述罩體1的輪廓形狀近似為三面錐體,適于罩住鼻部,罩體 1的下方邊緣處設置有密封氣墊2,罩體l上設置有氣墊充氣口 3和一個以 上的進水管口4,罩體l的前面對應鼻孔處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環5,圓環5的 一端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棘爪6,棘爪6卡接在罩體1上,所述可轉動的圓環5 的另 一端固接有一個以上的操作孔道7,操作孔道7的末端游離且分別設置有 單向活瓣,操作孔道7的基底端相連且與可轉動的圓環5合為一體。罩體1上的可轉動的圓環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可供其他配套使用裝置通過 和固定的孔道9。罩體1上方固接圓盤10,圓盤IO的圓周上鉸接有一個以上的桂鉤。 氣墊充氣口 3內設置有單向閥31。如圖4所示,活瓣8可以為氣門芯樣,所述活瓣8內部的前面呈漏斗狀, 活瓣8內部的后面設置有一個向后的條狀縫隙11,所述條狀縫隙的兩側壁 表面12相抵。
如圖5所示,活瓣8可以為活門式,活瓣8由前面的脹塞孔131以及后方的活門13組成。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與其它裝置配合使 用進行鼻內鏡手術時的使用狀態,其中,14為鼻腔、15為口腔,整個手術包括 灌注液瓶16、流量調節開關17、輸液管18以及后鼻孔引流封堵器,所述輸液 管18與灌注液瓶16相連,流量調節開關17設置在輸液管18上,所述后鼻孔 引流封堵器包括引流瓶19、負壓引流瓶20、換向閥21、引流管22、氣囊23、 充氣管24以及孔道9,所述引流管22的一端通過換向閥21分別與引流瓶19 和負壓引流瓶20相連,另一端的外側固設有氣囊23,氣囊23上固接有充氣管 24,充氣管24的另一端與孔道9相連。手術時,所述的罩體1罩在患者鼻子上,其罩體下方邊緣處的密封氣墊 2緊貼患者面部,通過氣墊充氣口 3對氣墊2進行充氣,使罩體內形成一個 密閉空間,后鼻孔引流封堵器放置在鼻咽部,后鼻孔引流封堵器的氣囊23經 過充氣管24對其進行充氣使其膨脹,充氣管24通過所述的輔助裝置伸出到前 鼻孔外側,通過牽拉充氣管24,使氣囊23定位堵塞后鼻孔,打開流量調節開 關17,灌注液瓶16中的灌洗液體通過進水管口 4進入鼻腔中,經過后鼻孔中 后鼻孔引流封堵器的引流管22和換向閥21,根據灌洗情況的需要,灌洗液體 流入引流瓶19或負壓引流瓶20中,對鼻腔進行灌洗。設置在所述輔助裝置的 操作孔道7末端設置的單向活瓣8,可容鼻內鏡25和手術器械出入鼻腔對患處 進行探查和手術,并且防止灌洗液體漏出,所述的操作孔道7為軟性材料制成, 故而能夠有效增大操作空間,增加手術過程的便利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體、密封氣墊、氣墊充氣口、進水管口、可轉動的圓環、棘爪、操作孔道和單向活瓣,所述罩體的輪廓形狀近似為三面錐體,罩體的下方邊緣處設置有氣墊,罩體上設置有氣墊充氣口和一個以上的進水管口,罩體的前面對應鼻孔處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環,圓環的一端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棘爪,棘爪卡接在罩體上,所述可轉動的圓環的另一端固接有一個以上的操作孔道,操作孔道的末端游離且分別設置有單向活瓣,操作孔道的基底端相連且與可轉動的圓環合為一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罩體上 的可轉動的圓環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可供其他配套使用裝置通過和固定的孔道。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 體的上方固接有圓盤,圓盤的圓周上鉸接有一個以上的掛鉤。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 墊充氣口內設置有單向閥。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作孔道內的單向活瓣可以為氣門芯樣,所述氣門芯樣活瓣內部的前面呈漏斗 狀,氣門芯樣活瓣內部的后面設置有一個向后的條狀縫隙,所述條狀縫隙兩 側壁表面相抵。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 作孔道內的單向活瓣可以為活門式,所述活門式活瓣由前面的脹塞孔以及后 方的活門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鼻內鏡手術的輔助裝置,包括罩體、密封氣墊、氣墊充氣口、進水管口、可轉動的圓環、棘爪、操作孔道和單向活瓣,罩體的輪廓形狀近似為三面錐體,罩體的下方邊緣處設置有氣墊,罩體上設有氣墊充氣口和一個以上的進水管口,罩體的前面對應鼻孔處設置有可轉動的圓環,圓環的一端設有一個以上的棘爪,棘爪卡接在罩體上,可轉動的圓環的另一端固接有一個以上的操作孔道,操作孔道的末端游離且分別設置有單向活瓣,操作孔道的基底端相連且與可轉動的圓環合為一體;本實用新型與其它裝置配合進行手術時,不但可以減少手術出血量,在手術中連續的保證術野的清晰,而且操作方便,密封性能較好,以彌補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文檔編號A61B17/24GK201079425SQ200720173140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4日
發明者宋為明 申請人:宋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