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理療電極片技術。
背景技術:
:中藥現代化是我國的一項戰略決策,給藥技術則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一項關鍵技術和一條有效途徑。中藥外治在中醫藥發展中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應用涉及外科、骨科、皮科等疾病的治療。傳統的外治中藥劑型以散劑、膏劑、糊劑等為主,藥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存在細胞內,因此藥物成分復雜,各種成分含量較低,一般都存在著用藥量大、起效較慢等缺點,難以滿足臨床要求。而且皮膚尤其是最外層由角質細胞胞漿、胞膜及細胞間隙脂質分子組成的具有高度有序排列結構的角質層,作為生物體防止外來物質進入體內的天然屏障,具有物質傳遞障礙性、敏感性等特點,限制了許多藥物尤其是親水性藥物以及大分子藥物例如阿魏酸、雌二醇、黃芩苷、胰島素等的經皮吸收。為了提高藥物的療效、縮短起效時間,可以將藥物進行提取,運用藥劑學方法包括應用經皮滲透促進劑、調整藥物形態如過飽和等方式進行劑型改進。該方法相對簡單,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經皮給藥技術,常見的產品有貼劑和巴布劑。但是藥劑學方法卻受到了經皮滲透促迸劑發展的限制,大部分藥物起效較慢。目前臨床應用的經皮滲透促進劑有氮酮、冰片等,它們要么存在著滯后效應,要么僅對某些藥物的具有強經皮促滲性能。此外合成促進劑還由于不易降解代謝等原因導致其毒性太大,例如氮酮(國外商品名Azone)是當前國內外應用廣泛的透皮促進劑,卻不易被機體吸收,角質層屏障功能在撤去氮酮后恢復很慢,當其用量高于6%易引起皮膚過敏、變態反應等。在中藥劑型技術方面,傳統的散劑、膏劑、糊劑等產品不僅使用不便,而且限于當前的材料與技術導致其存在皮膚刺激性大、易污染、粘貼性能較差等缺點;巴布劑經皮給藥技術有望克服這些問題,是中藥外用藥研究的重點,卻由于巴布劑基質技術及其原材料供應、藥物的皮透性能與治療效果、巴布劑生產設備等諸多原因,始終不能形成規模。物理方法包括離子導入法、超聲波導入法、電致孔法和駐極體等,是采用物理因子如電、光、波等誘導皮膚形成瞬時通道,起效快且對藥物的透皮吸收速率增強顯著,是現代經皮給藥技術研究的重點,國際上許多公司已經針對西藥開發出了E-tratis、Micropore、Vyteris等透皮給藥技術,并已經有不少產品進入了臨床,但其針對的是西藥的透皮給藥,其中電極采用是離子導入治療過程中不改變周圍環境pH值的電極材料,例如銀/氯化銀電極和鉑電極。此外,載西藥自粘貼電極片與電治療儀通常是一體化,因此價格昂貴。關于中藥方面,雖然我國是中藥的發源地,但由于藥味多成分復雜等原因,卻基本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僅在臺灣有不少公司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開發,然而由于存在現有外用導電粘膠載大量中藥后就使得導電性能和/或粘貼性能大幅度降低等問題,目前尚未有好的產品。在臨床上,部分中醫己經吸取了西醫物理方法的優點,將西醫的離子導入方法與中藥相結合,用中藥藥包加電的方法來實施中藥提速治療。然而藥包形式使藥物不能與皮膚很好的接觸,藥物有效成分無法直接進入體內,在效果上不很顯著。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采用如下一種復雜的操作來進行治療首先中藥復方藥物煎提出藥水,并在病痛部位及其附近選定兩塊挨得很近的皮膚,再將吸滿了藥水的紗布或敷在清潔的指定皮膚上,然后在紗布上壓上鉛等金屬電極板、最后通過加電方式實現中藥藥物的經皮給藥治療。這種治療方案起效快、治療效果確切已得到了肯定,但卻存在中藥濃度、質量等不可控因素,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而且,采用的是金屬如鉛等電極,僅限局部腫脹較輕情況下使用,且操作不當容易造成對患者的傷害,因此目前僅限于醫院短期使用,也不被廣大患者認可。此外,該方法中還存在最大一個缺點,即在電治療過程中由于電化學反應鉛電極周圍環境的pH值變化很大,這極大地影響酸堿度敏感的藥物尤其是中藥的穩定性,而且由此引起的離子對競爭傳遞將大大降低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從而影響治療效果。人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來簡化上述過程以及克服技術中的不足之處。高建青等將藥物制備凝膠,使用時再在其上直接加上鉛電極板進行電治療。該方法中由于沒法控制電治療過程中電極周圍環境的酸堿度,因此不適合于酸堿度敏感的藥物,而且由于離子對競爭傳遞也影響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馬桂香等將中藥藥液制備成基片采用相似方法進行電治療效果不顯著也驗證了這一點。專利CN03219231.2公開了一種片狀電極,將浸有藥液的儲藥墊與導電粘膠在同一平面上分開置于導電涂層上。該電極通過改善藥液與皮膚的接觸情況來提高藥物的經皮滲透,但其缺點是是藥液容易滲出,一旦滲出到導電粘膠表面將大大降低導電粘膠的粘貼性能。此外,該電極必須采用離子導入治療過程中不改變周圍環境pH值的電極材料,例如銀/氯化銀電極和鉑電極,使得其應用靈活性降低同時升高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及其制備方法,該理療電極片集載藥、釋藥、導電及自粘貼特性集于一體,其制備過程簡單。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的,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由導電電極和剝離層夾合的自粘貼載藥膜組成,所述的導電電極由柔性背襯層和帶有連接插頭和導線的柔性導電層組成,該導電電極包括無紡布帶尾巴線電極片510產品、YZ-M硅橡膠電極和百生硅橡膠電極產品,所述的剝離層為硅化紙、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其特征在于,自粘貼載藥膜由緩沖層和釋藥層組成,其中的緩沖層與導電電極的柔性導電層相連,釋藥層與剝離層相連,所述的緩沖層厚度為0.1-0.6mm,由下列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組成殼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膠,7-10%;甘油,2-4%;增粘劑,3042%;防腐劑,0.05-0.5%;乳酸,0.5-2%;緩沖溶液的無機鹽,0.3-15%;電解質,0-2%;其余為水,且上述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之和為100%;所述的釋藥層厚度為0.3-lmm,由下列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組成殼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脫7-10%;甘油,24%;增粘劑,30-42%;防腐劑,0.05-0.5%;乳酸,0.5-2%;藥物,0.1-8%;促滲劑,0-6%;其余為水,且上述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之和為100%。上述釋藥層和緩沖層的組分中的殼聚糖是平均分子量為15萬-40萬的殼聚糖;聚乙烯醇是平均分子量6萬-14萬的聚乙烯醇;明膠是平均分子量為2萬-20萬的明膠;無機鹽緩沖溶液是pH5.5-pH6.5的醋酸鹽緩沖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增粘劑是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防腐劑是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電解質是NaCl或KCl;藥物是黃芩苷粉末或中藥提取水溶液;促滲劑是氮酮。上述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1.緩沖層凝膠材^f的制備將殼聚糖溶解于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3%的溶液,將聚乙烯醇溶解于去離子水中配成質量濃度為8-15%溶液,將殼聚糖乳酸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質量比3-4:1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4-6倍的質量濃度為20-30%的明膠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5-30倍的pH5.5-pH6.5的醋酸鹽緩沖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鹽緩沖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3倍的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l-3倍的甘油,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防腐劑,以及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5倍的質量濃度為10%的NaCl或KC1溶液電解質,在40-45°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2.釋藥層凝膠材料制備將殼聚糖溶解于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3%的溶液,將聚乙烯醇溶解于去離子水中配成質量濃度為8-15%溶液,將殼聚糖乳酸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質量比3-4:1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4-6倍的質量濃度為20-30%的明膠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0-20倍的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l-3倍的甘油,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防腐劑;攪拌30分鐘后,邊攪拌邊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30倍的黃芩苷粉末或中藥提取水溶液和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6倍的氮酮促滲劑,在4045°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3.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在開口模具底部放上一層硅化剝離紙,將制備好的緩沖層凝膠材料倒入到開口模具中,在30-50°<3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范圍,再將制備好的釋藥層凝膠材料倒入到緩沖層上,在30-50。C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n/。范圍,去除模具,并在釋藥層表面附上硅化紙、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的剝離層材料,然后裁剪成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再剝去緩沖層面的硅化剝離紙,并將其與由柔性背襯層和帶有連接插頭和導線的柔性導電層組為一體的導電電極相粘貼,從而獲得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可以匹配于多種理療儀,在可以降低電極成本同時,一方面可以保證所載藥物環境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了電治療過程中離子的競爭傳遞,提高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從而改善療效。上述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可以與商品化的電治療儀(非易耗品)配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將其與電治療儀配合使用時可實現藥劑學方法與物理學方法有機結合的速效安全方便的經皮給藥治療方式,或單獨使用時可以實現藥劑學的持續穩定安全方便的經皮給藥治療方式。而且本發明的理療電極片屬于易耗品,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隨時方便地更換,克服了國外現有技術中載西藥自粘貼電極片與電治療儀一體化所造成的價格昂貴問題,從而降低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而且本發明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制備方法簡單,皮膚刺激性小,載藥量大,尤其適合于對酸堿度敏感的西藥和中藥。圖l是本發明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結構示意圖。圖中l是剝離層,2是釋藥層,3是緩沖層,4是柔性導電層,5是柔性背襯,6是導線,7是連接插頭。圖2是采用本發明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在電治療過程中pH值變化的界面指示圖。圖3是用對照實施例1-3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在脈沖電流作用下的界面pH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圖4是用實施例l-7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作為電治療陽極時其界面IFmcx的pH值在脈沖電流作用下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圖5是用實施例l-7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作為電治療陰極時其界面IF.^f^的pH值在脈沖電流作用下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圖6是用實施例3和4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在不同方波脈沖電流作用下黃芩苷藥物累積透過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其中a:實施例4樣品,電流密度為0mA/cm2;b:實施例3樣品,電流密度0.3mA/cm2,電流頻率10Hz;c:實施例3樣品,電流密度0.5mA/cm2,電流頻率10Hz;d:實施例4樣品,電流密度0.5mA/cm2,電流頻率10Hz。具體實施方式一、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實施例l:1.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將2克分子量為30萬的殼聚糖和3克聚乙烯醇17-99分別溶解于100mL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和30mL去離子水中,然后將兩種溶液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把32克質量濃度為25%明膠(分子量為15萬)溶液、40mLpH6.5醋酸鹽緩沖溶液、50克質量濃度為30%的低聚麥芽糖、50克質量濃度為40%的低聚蔗糖、3克的甘油、0.1克的苯甲酸鈉以及10克質量濃度為10%的KC1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40-45°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2.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將2克分子量為30萬的殼聚糖和3克聚乙烯醇15-99分別溶解于100niL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和30mL去離子水中,然后將兩種溶液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把32克質量濃度為25%明膠(分子量為2萬)溶液、15克的麥芽糖低聚物、20克的蔗糖低聚物、3克的甘油以及0.1克的苯甲酸鈉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攪拌30分鐘后將黃芩苷(2.7克)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加入到體系中,在40-45°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3.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用硅化紙做成一個開口模具,在模具底部放上一層硅化剝離紙,將制備好的緩沖層凝膠材料倒入到該開口模具中,在30-50oC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o/。范圍;再將制備好的釋藥層凝膠材料倒入到緩沖層上,在30-50oC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范圍;去除模具,并在釋藥層表面附上硅化紙,根據要求裁剪成所需的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然后剝去緩沖層面硅化剝離紙,并將其與由商品化的導電電極YZ-M硅橡膠電極(北京市玉竹工貿公司)相粘貼,就獲得了圖1所示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其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180。剝離強度為3.009±0.214N/cm,藥物釋放速率為101.3±22.1jiigcnf2,藥物6h釋放度為49.8±6.6%。實施例2: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6.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pH7.2磷酸鹽緩沖溶液。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實施例3: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6.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pH7.6磷酸鹽緩沖溶液。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實施例4: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3的過程相同。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3的過程相同,只是在凝膠體系中加入了5.8克50%水溶性氮酮溶液。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3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1S0。剝離強度為2.947±0.102N/cm,藥物釋放速率為98.1±25.7pg'cm—2,藥物6h釋放度為51.5±8.4%。實施例5: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具體原料和用量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將體系中黃芩苷的三乙醇胺水溶液替換為紅花等多味中藥的水提取濃縮液40mL。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2mm,釋藥層的厚度為0.6mm,180°剝離強度為1.947±0.102N/cm。實施例6: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5.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pH5.8磷酸鹽緩沖溶液。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2mm,釋藥層的厚度為0.6mm。實施例7: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5.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pH8.2磷酸鹽緩沖溶液。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2mm,釋藥層的厚度為0.6mm。對照實施例1: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6.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蒸餾水。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180°剝離強度為3.104±0.157N/cm,藥物釋放速率為98.2±14.3pg'cm—2,藥物6h釋放度為48.4±3.2%。對照實施例2: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6.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蒸餾水。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只是在凝膠體系中加入了5.8克5096水溶性氮酮溶液。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1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5mm,釋藥層的厚度為0.5mm,1S0。剝離強度為2.952±0.104N/cm,藥物釋放速率為103.9±20.2pg'cnT2,藥物6h釋放度為52.7±3.6%。對照實施例3: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只是將pH5.5醋酸鹽緩沖溶液改為蒸餾水。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過程與實施例5的過程相同,制得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中,緩沖層的厚度為0.2mm,釋藥層的厚度為0.6mm,180°剝離強度為1.952±0.104N/cm。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應用性能1、采用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體外透皮實驗體外透皮實驗采用改進的Franz擴散池來模擬電治療過程。該擴散池有兩個供給池和l個的公用接受池。將新鮮剝離的脫毛腹部鼠皮固定在兩供給池和接受池之間,角質層面向供給池,真皮層面向接受池,釋放面積為2.Olcm2,設定恒溫槽中水溫為37土0.rC。向接受池內加入37.5mL相應的接受液,放入體外滲透擴散裝置恒溫槽中預熱30min,設定接受池攪拌速度為400轉/秒。再取兩片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分別固定于兩供給池和接受池兩室之間,釋藥層與鼠皮角質層相粘貼,并通過導線接頭與商用離子導入儀相聯接。接通電源,選定波形,調節電流大小和頻率,并開始計時進行體外透皮擴散試驗。在預定的取樣時間點,收集0.5mL接受池內接受液,并且向接受池中補充等量的新鮮接受液,并排除接收室內的氣泡。2、體外透皮實驗過程中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pH調控性能在上述體外透皮實驗過程中,存在如圖2所示的四個界面IF+,fcl,IF+,skta,IF.fCL和IF^Wn,分別為陽極中自粘貼載藥膜與柔性導電層、皮膚接觸的界面以及陰極中自粘貼載藥膜與柔性導電層、皮膚接觸的界面,可以使用精密pH試紙監測這四個界面處自粘貼載藥膜材表面的pH值。圖3是用對照實施例1、2和3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在脈沖電流作用下的界面pH值隨時間變化曲線。結果表明對于這三種對照樣品在應用過程中表現出了一致的規律,陽極界面IF^cL的pH值從開始就不斷減小,同時陰極界面IFwcx的pH值從開始就不斷增大,即這三種對照樣品在應用過程中都不能控制與電極片接觸的自粘貼載藥膜材表面的pH值。圖4是用實施例1-7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作為電治療的陽極時其界面n^FCL的pH值在脈沖電流作用下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結果表明對于這七種樣品在應用過程中對界面IF^(xpH值都表現出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實施例l、5、6樣品表現出了優良的pH值控制能力。這些樣品在經過1小時的電治療之后界面IF+jcl的pH值仍然能夠保持在7左右。圖5是用實施例l-7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作為電治療的陰極時其界面IF-,fcx的pH值在脈沖電流作用下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結果表明對于這七種樣品在應用過程中對界面IF7(xpH值也都表現出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實施例3樣品表現出了較好的pH值控制能力。這些樣品在經過1小時的電治療之后界面IF+)fcl的pH值基本能夠控制在9以內。所有這些結果表明,緩沖層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電治療過程中自粘貼載藥膜材與電極接觸的表面的pH值變化,從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界面pH變化引起藥物的穩定性下降等不良影響,同時使得界面電解反應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與藥物離子的競爭性傳遞過程。3、體外透皮實驗過程中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藥物滲透性能在上述體外透皮實驗過程中,所取樣品經一次性針式過濾膜過濾后進行HPLC檢測,以確定各樣品中的藥物濃度,通過以下公式可以計算累積透過量Q"g/cm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其中S為釋放面積;V為改進Franz擴散池接受室的體積,Cn為第n次取樣時接受液的濃度(pL/mL),Ci為第i次取樣時接受液的濃度(^L/mL);0.5為取樣量。圖6是用實施例3和實施例4制備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樣品在不同方波脈沖電流作用下黃芩苷藥物累積透過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實施例3樣品在沒有外加電流時其體外透皮實驗過程中樣品濃度在儀器的檢測下限,說明其經皮透過量極低;相比之下,實施例4樣品由于添加了透皮促滲劑氮酮,如曲線a所示,在沒有外加電流時已經表現出較好的體外經皮滲透性能。曲線b和曲線c是實施例3樣品在電流頻率10Hz、電流密度分別為0.3和0.5mA/cm2的方波脈沖電流作用下黃芩苷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曲線d是實施例4樣品在電流頻率10Hz、電流密度為0.5mA/cm2的方波脈沖電流作用下黃苳苷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與未施加電流作用情況相比,方波脈沖電流均可明顯提高實施例3樣品和實施例4樣品中黃芩苷的經皮滲透性能,其中樣品4表現出了物理電輔助方法與化學促滲劑方法的協同增強,這些結果表明這些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樣品適宜于作為藥物輔助治療的理療電極。權利要求1.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由導電電極和剝離層夾合的自粘貼載藥膜組成,所述的導電電極由柔性背襯層和帶有連接插頭和導線的柔性導電層組成,該導電電極包括無紡布帶尾巴線電極片510產品、YZ-M硅橡膠電極和百生硅橡膠電極產品,所述的剝離層為硅化紙、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其特征在于,自粘貼載藥膜由緩沖層和釋藥層組成,其中的緩沖層與導電電極的柔性導電層相連,釋藥層與剝離層相連,所述的緩沖層厚度為0.1-0.6mm,由下列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組成殼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膠,7-10%;甘油,2-4%;增粘劑,30-42%;防腐劑,0.05-0.5%;乳酸,0.5-2%;緩沖溶液的無機鹽,0.3-15%;電解質,0-2%;其余為水,且上述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之和為100%;所述的釋藥層厚度為0.3-1mm,由下列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組成殼聚糖,1-3%;聚乙烯醇,2-4%;明膠,7-10%;甘油,2-4%;增粘劑,30-42%;防腐劑,0.05-0.5%;乳酸,0.5-2%;藥物,0.1-8%;促滲劑,0-6%;其余為水,且上述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之和為100%。2.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其特征在于,釋藥層和緩沖層的組分中的殼聚糖是平均分子量為15萬-40萬的殼聚糖;聚乙烯醇是平均分子量6萬-14萬的聚乙烯醇;明膠是平均分子量為2萬-20萬的明膠;無機鹽緩沖溶液是pH5.5-pH6.5的醋酸鹽緩沖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增粘劑是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防腐劑是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電解質是NaCl或KCl;藥物是黃芩苷粉末或中藥提取水溶液;促滲劑是氮酮。3.—種按權利要求l所述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1)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將殼聚糖溶解于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3%的溶液,將聚乙烯醇溶解于去離子水中配成質量濃度為8-15%溶液,將殼聚糖乳酸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質量比3-4:1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4-6倍的質量濃度為20-30%的明膠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5-30倍的pH5.5-pH6.5的醋酸鹽緩沖溶液或pH5.8-pH8.2的磷酸鹽緩沖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3倍的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l-3倍的甘油,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05-0.1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防腐劑,以及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5倍的質量濃度為10%的NaCl或KC1溶液電解質,在40>45e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2)釋藥層凝膠材料制備將殼聚糖溶解于質量濃度為2%的乳酸溶液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3%的溶液,將聚乙烯醇溶解于去離子水中配成質量濃度為8-15%溶液,將殼聚糖乳酸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按照質量比3-4:1混合至均勻;邊攪拌邊依次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4-6倍的質量濃度為20-30%的明膠溶液,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0-20倍的麥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或三種,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l-3倍的甘油,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05-0.r倍的尼泊金酯或苯甲酸鈉防腐劑;攪拌30分鐘后,邊攪拌邊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1-30倍的黃芩苷粉末或中藥提取水溶液和相當于殼聚糖質量的0-6倍的氮酮促滲劑,在4045°C下充分混合均勻后脫氣;3)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在開口模具底部放上一層硅化剝離紙,將制備好的緩沖層凝膠材料倒入到開口模具中,在30-50°C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0-50%范圍,再將制備好的釋藥層凝膠材料倒入到緩沖層上,在30-50°(3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8-45%范圍,去除模具,并在釋藥層表面附上硅化紙、聚氯乙烯覆膜、聚乙烯覆膜或聚丙烯覆膜的剝離層材料,然后裁剪成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再剝去緩沖層面的硅化剝離紙,并將其與由柔性背襯層和帶有連接插頭和導線的柔性導電層組為一體的導電電極相粘貼,從而獲得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由現有的導電電極和剝離層夾合的自粘貼載藥膜組成,其中自粘貼載藥膜由緩沖層和釋藥層組成。該理療電極片的制備方法包括緩沖層凝膠材料的制備、釋藥層凝膠材料的制備和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的制備三個過程,而且緩沖層凝膠材料與釋藥層凝膠材料均以殼聚糖、聚乙烯醇等為主。該理療電極片可以保證所載藥物環境的穩定性,同時可以有效降低了電治療過程中離子的競爭傳遞,提高藥物的經皮滲透性能,從而改善療效。而且本發明的夾合自粘貼載藥膜的理療電極片制備方法簡單,載藥量大,尤其適合于對酸堿度敏感的西藥和中藥。文檔編號A61P31/10GK101269256SQ20081005312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14日優先權日2008年5月14日發明者劉東志,周雪琴,姚康德,田趙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