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木糖醇赤蘚糖醇在傷口沖洗中的作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創傷組織內部和外周的無菌沖洗液。涉及這種沖洗液的配置方法。該沖洗液在創傷愈合中的作用。
背景技術:
:目前外傷常用換藥的藥品是生理鹽水、高滲鹽水和消殺類物質生理鹽水是一種最常用的藥物,無刺激性。用于清洗傷口,一般換藥,敷蓋新鮮的肉芽創面,手術時傷口、內臟沖洗等。高滲鹽水一般為10%濃度鹽水。多用于肉芽水腫創面,能消退水腫,減少細菌生長繁殖環境,有利于新鮮肉芽組織形成及創面愈合。但可引起傷口痛。消殺類物質簡述如下(一)酒精(二)碘酒(三)活力碘(四)雙氧水(五)高錳酸鉀(六)凡士林紗布(七)龍膽紫(八)紅汞(九)新潔爾滅(十)雷佛奴爾(十一)呋喃西林(十二)優鎖又稱漂白粉硼酸溶液。(十三)硼酸(十四)魚石脂(十五)苯氧乙醇(十六)氧化鋅軟膏(十七)石碳酸總的說來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消殺類藥品一般都可以較快、較強地殺滅傷口的細菌,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有些局部吸收過多可能有嚴重的后果,如紅汞。一般來說消殺類物質都具有氧化性,不同程度影響傷口的愈合時間。木糖醇和赤蘚糖醇的知識木糖醇是一種戊糖醇類型的糖醇,它具有5個碳原子和5個羥基。木糖醇屬于多元醇,嚴格意義上來說多元醇不是糖。但是,在生物化學上它們與糖相關,因為由糖產生,并且可轉化為糖。另外,一些化學參考書將糖定義為結晶、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它是覆蓋木糖醇的范疇。人類至少從十九世紀90年代起就在有機化學中知道了木糖醇。在100多年前,德國和法國研究者首先以化學方法生產了木糖醇。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期間最終確定了木糖醇的特性并對其進行了提純。盡管從化學方面來看,木糖醇具有相當長的歷史,但長期以來它被認為是幾種甜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種。但是,二戰期間由于糖的缺乏,很多國家對木糖醇興趣增大。直到研究者研究了它的非胰島素依賴的性能,其生物學特性才得到認識,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很多國家才將木糖醇用作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劑,與胃腸外營養即通過血管直接給與的營養或治療胰島素性昏迷相關。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期間才開始在牙科學中應用木糖醇。1975年芬蘭首先出現了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它用于控制齲齒。國內和國際權威己對其毒性進行了評價,認為其毒性如此低,以至于對于可接受的閂攝入量來說沒有任何限制。參見(英)R.C.羅《藥用輔料手冊》(原著第四版)796頁木糖醇。赤蘚糖醇是一種天然的四碳糖醇,它存在于許多微生物、植物及動物中,許多食品中也含天然存在的赤蘚糖醇。它是含四個碳原子的直鏈碳水化合物,每個碳含一烴基,它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一樣,同屬于單糖多元醇,它是一個對稱分子,所以僅以一種內消旋型出現。赤蘚糖醇為白色、光亮粉末或結晶,能溶于水,成為無色不黏稠的液體。總的來說,赤蘚糖醇這種小分子物質很容易通過被動擴散被小腸吸收,大部分進入血液循環,又不能被機體內的任何酶系統消化降解,只能通過腎從血液中濾去,經尿排出體外,而另有小部分直接進入大腸。進入大腸內的碳水化合物被腸道細菌發酵后產生揮發性脂肪酸CH4和H2。其中CH4和H2可溶解入血液中,并通過呼氣排出。研究表明,攝入赤蘚糖醇后,呼氣中H2的數量并沒增加,而攝入乳糖醇后,呼氣中H2的數量明顯增多,這表明,進入大腸中的少量赤蘚糖醇很難被細菌發酵利用。同時對12屬49種72株腸內細菌研究赤蘚糖醇的利用,結果是,赤蘚糖醇很難被這些腸內細菌利用。赤蘚糖醇在日本被批準用于嬰兒食品,在美國也被允許用作食品添加劑,并且用量沒有限制。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發明一種比現有的生理鹽水沖洗效果更好的沖洗液,特別是能防止感染、加速傷口愈合。本發明人發現國家藥監局已經批準5%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的生產,它的目的是提供能量。說明書原文.中文藥名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藥理木糖醇能夠補充機體熱量,改善糖代謝。木糖醇是人體糖類代謝的正常中間體,在體內的代謝不依賴胰島素的參與,能夠直接透過細胞膜參與糖代謝,不會增加血糖濃度,其甜味及產熱量與葡萄糖相仿。木糖醇還具有抑制酮體生成的作用,能使血漿脂肪酸生成減少。適應癥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糖替代品。用法靜脈滴注。一次2550g(以木糖醇計),或遵醫囑。本發明人發現了5%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的另一種作用,它可以用來沖洗傷口,比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愈合更快,更少有細菌感染。本發明人曾經猜想既然木糖醇、赤蘚糖醇不為細菌發酵利用,它們進入人體血液,除了提供能量外,沒有其他藥理作用,那么如果用于沖洗傷口,也不會對傷口有不良影響;因為含4一5個炭原子,有一定脂溶性,相比氯化鈉分子來說,可能在傷口沖走更多的細菌;再者木糖醇、赤蘚糖醇這類多元醇,在化學上表現出還原性,反而有助于傷口愈合。發明人在自己擦傷的情況下,配置的木糖醇、赤蘚糖醇、氯化鈉無菌溶液,用注射器抽取溶液沖洗傷口,發現傷口很快愈合。發明人于是進一步猜想,木糖醇氯化鈉溶液、赤蘚糖醇氯化鈉溶液或木糖醇赤蘚糖醇氯化鈉溶液相比單用0.9%氯化鈉生理溶液傷口沖洗得更干凈、傷口愈合得更快。因為血液中氯化鈉的濃度經常保持于136145咖ol/L(0.6%)水平。此濃度的鈉是維持細胞興奮性、神經肌肉應激性的必要條件。所以本發明人認為配置新型沖洗液中氯化鈉的濃度為0.6_0.9%,木糖醇和赤蘚糖醇單獨或兩者共有的比例為1一20%。為了驗證上述糖醇氯化鈉溶液相比O.9%氯化鈉生理溶液對傷口沖洗及傷口愈合效果,我們分別進行了小鼠的刺激性實驗、傷口止血實驗、常規燙傷愈合實驗和致病菌污染傷口愈合實驗。一、刺激性實驗觀察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對照組O.9%生理鹽水對小鼠破損皮膚和完整皮膚的刺激性反應。來源、種屬昆明種小白鼠,華北煤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重18-20g性別雌雄各半動物數16只(雌雄各半),分為四組實驗室溫度22°C[藥液]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0.9%生理鹽水背部脫毛區1.5X1.5cm的裸露區,破損皮膚用消毒針尖劃痕;橫豎各數條,深度以滲血為準。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四組,每組4只,雌雄各半,其中一、二組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組,三、四組為0.9%生理鹽水組,一、三組為破損皮膚組,二、四組為完整皮膚組。試驗前一天脫毛。動物單籠詞養。.[觀察指標]局部刺激反應多次噴藥,肉眼觀察皮膚有無紅斑及水腫。評分標準描述按國家藥監局2005年《化學藥物刺激性、過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規定。觀察時間多次噴液后l,24,48,72小時觀察記錄有無紅斑和水腫。試驗結果表明多次噴液后,破損皮膚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O.9%生理鹽水均無充血,皮膚發紅,屬無刺激性;完整皮膚噴液后均未見刺激反應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O.9%生理鹽水對小鼠破損皮膚和完整皮膚未見刺激反應。二、傷口止血實驗觀察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對照組O.9%生理鹽水對斷尾小白鼠傷口止血的影響。來源、種屬昆明種小白鼠,華北煤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重18-20g性別雌雄各半。動物數20只(雌雄各半)分為二組實驗室溫度22°C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0.9%生理鹽水小鼠固定架,毫米尺,剪刀2把,大燒杯2個,濾紙大量,20ml注射器2個。[方法]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二組,每組10只,啤雄各半,用小鼠固定架將小鼠固定,以毫米尺測量鼠尾并標記,然后分別用利剪將鼠尾尖3mm處橫斷,待血液自行溢出時開始記時,第一組立刻用注射器在傷口處噴射5ml待測糖醇氯化鈉液(30s內噴射完畢),每隔30s,用濾紙吸去血液一次,直至血溢自行停止。第二組與第一組唯一的區別是用注射器在傷口處噴射5m10.9%生理鹽水。[結果]詳見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結論]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組相比0.9%生理鹽水組可以促進傷口止血,有顯著意義。三、常規燙傷愈合實驗.觀察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對照組O.9%生理鹽水對小鼠燙傷傷口愈合的影響。來源、種屬昆明種小白鼠,華北煤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重18-20g性別雌雄各半。動物數20只(雌雄各半)分為二組實驗室溫度22°C[藥液]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0.9%生理鹽水紗布大量,醫用膠布2巻,剪刀2把,大燒杯2個,棉花大量,電爐一個,鑷子2把,75%醫用酒精,20ml注射器2個。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二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燙傷前小鼠用乙醚麻醉,背部脫毛成1.5X1.5cm的裸露區,將棉球置于100度恒溫的水中至沸騰,用鑷子夾出置于裸露區15s,造成輕度燙傷。第一組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組清洗傷口,每天二次第二組0.9%生理盤水組清洗傷口,每天二次全部動物分籠喂養。每天觀察創面愈合情況。詳見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結論]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相比生理鹽水明顯加快輕度燙傷小鼠的愈合期。四、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傷口愈合實驗[實驗目的]觀察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和對照組O.9%生理鹽水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傷口愈合的效果。來源、種屬昆明種小白鼠,華北煤炭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重18-20g性別雌雄各半。A、B二組動物,每組10只(雌雄各半)實驗室溫度22°C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0.9%生理鹽水金黃色葡萄球菌,由華北煤炭醫學院微生物系提供,采用營養肉湯培養基37'C培養24h。紗布大量,醫用膠布2巻,彎曲眼科小剪刀2把,大燒杯2個,棉花大量,鑷子2把,75%醫用酒精,20ml注射器2個。取實驗小鼠,背部用硫化鈉脫毛,乙醚開放麻醉,對去毛區酒精消毒,背部皮膚在自然松弛狀態下,用無菌彎曲眼科小剪刀,切除直徑1.5cm的圓形皮膚,10rain后創面涂金黃色葡萄球菌懸液,每只鼠創面涂lml,30min后,A組創面噴射糖醇氯化鈉20ml,B組對創面噴射生理鹽水20ml,每日2次。全部動物分籠喂養。每天觀察創面愈合情況。詳見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結論]待測糖醇氯化鈉溶液相比生理鹽水明顯減少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的感染率。本發明糖醇氯化鈉液可用于沖洗傷口,使用方法如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下面具體說明糖醇氯化鈉的配方和制備工藝。.實施例一5%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5%木糖醇0.9%氯化鈉)處方木糖醇50g;氯化鈉9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備工藝精密稱取木糖醇5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加O.1%針劑用活性炭,加熱煮沸15分鐘,稍冷過濾,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PH及含量,合格后精濾并灌裝于輸液瓶中,密封,用115'C熱壓滅菌30分鐘,即得。實施例二5%赤蘚糖醇氯化鈉注射液(5%赤蘚糖醇0.9%氯化鈉)處方赤蘚糖醇50g;氯化鈉9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備工藝精密稱取赤蘚糖醇5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加0.1%針劑用活性炭,加熱煮沸15分鐘,稍冷過濾,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ra及含量,合格后精濾并灌裝于輸液瓶中,密封,用115'C熱壓滅菌30分鐘,即得。實施例三木糖醇赤蘚糖醇氯化鈉注射液(5%木糖醇3%赤蘚糖醇0.6%氯化鈉)處方木糖醇50g;赤蘚糖醇30g;氯化鈉9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備工藝精密稱取木糖醇5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加0.1%針劑用活性炭,加熱煮沸15分鐘,稍冷過濾,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PH及含量,合格后k濾并灌裝于輸液瓶中,密封,用115'C熱壓滅菌30分鐘,即得。實施例四10%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10%木糖醇0.9%氯化鈉)處方木糖醇100g;氯化鈉9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備工藝精密稱取木糖醇10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加O.1%針劑用活性炭,加熱煮沸15分鐘,稍冷過濾,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PH及含量,合格后精濾并灌裝于輸液瓶中,密封,用115t:熱壓滅菌30分鐘,即得。實施例五8%木糖醇氯化鈉溶液(8%木糖醇0.9%氯化鈉)處方木糖醇80g;氯化鈉9g;注射用水加至1000ral制備工藝精密稱取木糖醇8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攪拌使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PH及含量,現配現用。(注意儲藏期不超過20天)實施例六8%木糖醇氯化鈉溶液(8%木糖醇0.9%氯化鈉)外用可長期存放制備工藝精密稱取木糖醇80g(注射級)氯化鈉9g(注射級)苯扎氯胺O.lg溶于適量注射用水中,攪拌使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搖勻,取樣測定PH及含量,備用。權利要求1、含木糖醇、赤蘚糖醇的一種或兩種組合物在傷口沖洗中的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木糖醇、赤蘚糖醇的一種或兩種。3、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木糖醇的含量為0—64%。4、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赤蘚糖醇的含量為0—37%。5、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氯化鈉的含量為0.2—0.9%。6、上述混合物的較適配方是木糖醇1—IO克赤蘚糖醇1一10克氯化鈉0.6一O.9克其余為純凈水加至100ml。7、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可以按臨床常用的注射劑制備而成的大容量輸液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大容量藥物的制劑規格為20ml-500ml,大容量輸液藥物制劑的包裝包括玻璃瓶和非PVC材料制作的輸液瓶或輸液袋。8、根據權利要求l的組合物,可以按臨床常用的注射劑制備而成的大容量輸液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溶解藥物,加針用活性炭煮沸,冷卻過濾,加足溶劑,測定含量和ra值,使符合規定,精濾并灌裝,熱壓滅菌。9、根據權利要求1的組合物,可以按普通制劑制備,需加防腐劑最好是苯扎氯胺(0.01%)。全文摘要提供含木糖醇、赤蘚糖醇一種或兩種的無菌溶液或普通制劑的配制方法,該溶液可取代生理鹽水用來沖洗傷口,比生理鹽水更能減少致病菌污染,傷口愈合的更快。文檔編號A61P17/00GK101559047SQ200810089039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申請日期2008年4月16日優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發明者郭進軍申請人:郭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