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帶狀皰疹的外敷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帶狀皰瘆的外敷藥物。
技術背景帶狀皰疹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 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帶狀皰瘆 常引起頑固的神經痛,給病人帶來較大的痛苦。目前臨床常規一般釆用口服西 藥阿昔洛韋抗病毒藥,該藥對單純性庖麥病毒,水痘帶狀庖瘆病毒,巨細胞病 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配合外敷爐甘石洗劑,該藥具有保護皮膚、收斂消炎作用。 現有技術的藥物治療,療程長、費用高、治愈率低,而且口服西藥阿昔洛韋對 人體還有副作用。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標本兼治、療程短、費用低、療效髙、 對人體無副作用的治療帶狀皰瘆的外敷藥物。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學對帶狀皰疹的發病機理和提髙機體免疫 力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古、今藥理研究成就,篩選對帶狀皰瘆有快速治愈 功效的外敷藥物。本發明藥物是由下述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當歸30、黃柏30、川穹30、黃 連60、香油50,制備時,先將當歸、黃柏、川穹和黃連研成200目細粉混合均 勻,然后再加入香油調和,真空包裝,即得本發明治療帶狀皰疹的外敷藥物; 使用時,涂于患處,用紗布包縛。本發明藥物中的當歸,昧甘、性溫、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 便之功能,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 秘、風濕痹痛、趺撲損傷、癰疽瘡瘍諸癥;黃柏,性味苦、寒,歸腎、膀胱、大 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之功能,主治濕熱帶下、熱淋腳氣、瀉痢黃疸、瘡瘍腫痛、濕疹濕瘡、陰虛發熱、盜汗遺精諸癥;川穹,具有抗炎、鎮痛作用,主要功效是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趺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黃連,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之 功效,可治時行熱毒、高熱煩躁、泄瀉痢疾、口瘡、癰疽疔毒等癥,藥理試驗證 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蟲作用,并能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香油具有生 毛發、生肌、長肉、止痛、殺蟲、消腫、下熱毒之功能。上述諸藥經合理配伍對 帶狀皰疹有特效。本發明藥物臨床使用結果表明,具有標本兼治、療程短、費用低、療效高、 對人體無副作用等特點。為表明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經臨床觀察選擇病例iooo例帶狀皰滲病人, 均隨機抽取各500例應用"治療組,及口服、外用爐甘石洗劑藥物對照組。治 療組將涂于患處,用紗布包縛。對照組口服阿昔洛韋片,0.2/次,3次/日,爐 甘石洗劑局部涂搽,3~5次/曰。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均無顯著差別, 具有可比性。痊愈:皰疹及伴隨癥狀消失,皮損全部結痂脫落。好轉:皰瘆及伴隨 癥狀減輕,皮損部分結痂脫落。治療效果如表一和表二表一1000例帶狀皰瘆治愈結果表組別 3~5天治愈例(%) 6~10天治愈例(%)治療組(500例) 400 ( 80.0) 100 ( 20. 0)對照組(5000例) 0 100 ( 20. 0)合計 對照組治愈率20% 治療組治愈率100%表二兩組統計學比較 組別 疼痛減輕例數治療起效時間(天)治愈時間對照組(500例) 0 7 9 ±2治療組(500例) 500 1 5 ±2P 〈0.001 <0. 01 <0.01由表一和表二可見本發明藥物臨床治愈率達100%。 典型病例1、 孫某,男,70歲。2007年2月17日就診。主訴:腰肋、小腹部灼痛,抽痛 2周,加重l周。病史患者于2007年2月6日右側腰腹部出現散在紅色皰滲, 但無痛感。l周后皰滲增多,并出現持續性燒灼樣疼痛。診斷為帶狀皰疹,給予局 部外敷,約3分鐘后灼熱疼痛減輕,5天痊愈。2、 錢某,女,50歲,2006年2月19日來我院就診。主訴:右肋部、右背部針 刺樣疼痛8個月。8個月前患帶狀皰疹,曾給予抗病毒藥、維生素等治療l月后皰疹消失,但局部遺留針刺樣疼痛,效不佳。現伴口干口苦,心煩,舌質紅,苔黃略 干,脈弦數。用局部外敷,約4分鐘后灼熱疼痛減輕,經上述方法治療,5次后疼痛明顯減輕,10次后疼痛完全消失治愈,隨訪二月無復發。3、 厲某某,女,25歲,2006年9月15日初診。患者自述:在6天前左側乳房上部疼痛,皮膚無變化,后出現群集小水皰,疼痛逐漸加劇,向左側腋部延伸,去 皮膚科就診為帶狀皰疹。用局部外敷,約5分鐘后灼熱疼痛減輕,外敷2天疼 痛止,換藥5天已愈。4、 丘某,男,38歲,因胸背部皮膚出現皰疹并感覺局部刺痛瘙癢5天,伴疲乏、 食欲不振、低燒,體溫381C。査血白細胞總數在9. 2 x 107L,中性0. 83,淋巴0. 20。 確診為"帶狀皰疹",用局部外敷治療5天,胸背部皮膚皰疹全部消失,換藥7 天全愈。5、 林某,女,70歲。患者于2005年10月25日就診。l周前于左肩部出 現針刺樣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貼"風濕止痛裔"。2天后,疼痛仍不減,反 而加重。此時左肩臂出現數處鮮紅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皰,疼痛劇烈,無休 無止。現癥心煩急躁,口苦咽干,納食不香,夜間痛甚,難以入眠,大便干 結,四五日一行,小便黃赤短少。查體左肩臂及腋下7處鮮紅色斑片,其上有密集成群的米粒至綠豆大小的水皰,皰壁豐滿緊張。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診斷為帶狀皰滲;用局部外敷治療3天,肩部皮膚皰瘆全部消失。6、劉某,男性,52歲。右側胸脅帶狀皰瘆,局部右第7 ~ 9脅間集簇性不規則 大小不等水泡成群,每群有9 ~ 11個水泡,其水泡基底有紅暈。診斷為帶狀皰瘆; 用局部外敷治療1天,水皰基底紅暈消退,疼痛明顯減輕,第3天水皰消退,無疼 痛感,5天后全愈。
具體實施方式
按比例稱取當歸30g、黃柏30 g、川穹30 g、黃連60 g、香油50g,將當 歸、黃柏、川穹和黃連研成200目細粉混合均勻,再加入香油調和,真空包裝, 即得本發明治療帶狀皰疹的外敷藥物。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外敷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當歸30、黃柏30、川穹30、黃連60、香油50,制備時,先將當歸、黃柏、川穹和黃連研成200目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再加入香油調和,真空包裝,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外敷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當歸30、黃柏30、川穹30、黃連60、香油50,制備時,先將當歸、黃柏、川穹和黃連研成200目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再加入香油調和,真空包裝,即可。本發明藥物具有標本兼治、療程短、費用低、療效高、對人體無副作用等特點,臨床治愈率達100%。
文檔編號A61P31/00GK101264156SQ20081008944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日
發明者王英珍 申請人:王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