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灸輔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灸輔助器,屬于臨床醫療器具。
背景技術:
針灸作為常用的臨床治療方式被得到廣泛應用。但是針灸的操作大多靠經驗手捏針柄進行,包括針灸針的下針速度和下針深度等,無法準確控制,不便掌握,直接影響操作速度, 增加疼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灸輔助器,能夠定量控制下針速度,減輕疼痛,控制準確,容易掌握,提高了操作速度,確保安全無誤。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包括套管和內桿,內桿置于套管中,內桿上部套裝有彈簧,彈簧的上端與套管接觸,套管下部設有開窗,與開窗對應處的內桿上設有針夾,套管和 內桿間設有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
設計為套管和內桿結構,針灸輔助器在內桿迅速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的作用下,內桿會相對于套管進行上下移動,在彈簧和開窗的配合下,針夾可帶動針灸針定量、定速完成下針。
本實用新型中
針夾可以是簡單的板簧夾和扭簧夾等,也可以設計的更為科學,包括兩個相對的內夾片 和外夾片,內夾片固定在內桿上,外夾片套裝在銷桿上,外夾片外側的銷桿上裝有夾持彈簧。 在彈簧的作用下,通過移動外夾片,可實現針夾對針灸針的夾持和取放。還可以將套管下部 的開窗設計為相對的兩個,外夾片連接在銷桿上,將銷桿穿過內桿到相對的另一個開窗,再在銷桿上裝夾持彈簧,由內桿承力,更加穩固可靠。內夾片上可設置針槽,夾針速度快且牢 固。
在套管的下端側旁設定位腳,方便對準穴位,通過按壓定位腳使皮層下的血液散開,再迅速按壓按壓頭,針灸針即迅速刺入皮層,減輕針灸針穿刺的疼痛,定位腳還能防止針灸針 下移時出現的彎曲現象。
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包括內桿上單向鎖定滑桿按鈕和套管上對應的兩個上下按鈕通孔。內桿上單向鎖定滑桿按鈕就像滑齒、棘爪一樣,單向滑動,逆向阻止,在逆止限定機
構中經常使用。當滑桿按鈕位于上按鈕通孔時,可進行針灸針的夾持固定,從上按鈕通孔觸 及滑桿按鈕,在內桿上部彈簧的彈力下下移,從而針夾帶動針灸針定量、定速完成下針。內 桿下移后,內桿下端探出套管,上推內桿下端,內桿上移復位,以備下一個循環使用。可對 應上按鈕通孔設有一按壓頭,將按壓頭通過連接柄連接在套管上,可通過按壓頭觸及滑桿按 鈕,操作更加方便、簡捷。
更為簡單的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包括內桿上的推銷和套管上對應的倒L形滑孔, 推銷置于滑孔中。就像多年來的紅藍圓珠筆結構一樣,當推銷沿著L形滑孔的縱向滑孔部分 移動時,可推動內桿上下移動;當推銷沿著L形滑孔的橫向滑孔移動后,內桿被鎖定,不能 上下移動;當推銷脫離L形滑孔的橫向滑孔時,在內桿上部彈簧的作用下,內桿下移。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針灸輔助器,結構簡單合理,能夠定量控制下針速度,下針速度快, 基本無疼痛感,控制準確,容易掌握,提高了操作速度,確保安全無誤,可很好地完成針灸 治療的針灸針下針。
圖l、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圖l中針夾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管 2、內桿 3、彈簧 4、連接柄 5、上按鈕通孔 6、按壓頭 7、 下按鈕通孔 8、滑桿按鈕 9、開窗 10、外夾片 11、內桿下端 12、內夾片 13、 夾持彈簧14、銷桿15、定位腳16、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上述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包括套管1和內桿2,內桿2置于套管1中, 內桿2上部套裝有彈簧3,彈簧3的上端與套管1接觸,內桿2上設有單向鎖定滑桿按鈕8, 套管1上設有對應的兩個上下按鈕通孔5、 7,對應上按鈕通孔5設有一按壓頭6,按壓頭6 通過連接柄4連接在套管1上,套管1下部設有開窗9,與開窗9對應處的內桿上設有針夾, 如外夾片10,套管1的下端側旁設有定位腳15。
如圖2所示,針夾包括兩個相對的內夾片11和外夾片10,內夾片11固定在內桿2上, 套管1下部的開窗9有相對的兩個, 一側一個,外夾片10連接在銷桿14上,銷桿14穿過內 桿2到相對的另一個開窗,銷桿14上裝有夾持彈簧13,銷桿14末端的螺帽16—方面阻擋夾 持彈簧13,另一方面,用于調節夾持彈簧13的夾持松緊度。
使用時,上推內桿下端ll,內桿2上移,滑桿按鈕8位于上按鈕通孔5中,內桿2被鎖
定,推按銷桿14,夾持彈簧13被壓縮,外夾片10離開內夾片12,將針灸針置于內、外夾片 12、 IO之間,松開銷桿14,在夾持彈簧13的作用下,內、外夾片12、 IO將針灸針夾持住, 通過定位腳15點壓穴位,按壓一兩秒鐘,觸及按壓頭16,上按鈕通孔5中的滑桿按鈕8被觸 及,在彈簧3的作用下,內桿2脫離鎖定后下移,滑桿按鈕8到達下按鈕通孔7時,內桿2 又被定位鎖定,內桿2的下移,帶動針灸針下移,直接完成針灸針的下針。下針的速度由彈 簧3的彈力決定,下針的深度由上、下按鈕通孔5、 7間的間距決定,因此,下針速度和下針 深度可非常容易地實現人為控制,而且能夠準確、均衡。推按銷桿14,將針灸針釋放,再上 推內桿下端ll,內桿2上移復位,以備下一個循環使用。
當然,對于針夾來說,內、外夾片、銷桿和夾持彈簧也可以直接安裝在同一側,就不用 開設第二個開窗了,但是通過推拉外夾片進行,操作不夠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內桿,內桿置于套管中,內桿上部套裝有彈簧,彈簧的上端與套管接觸,套管下部設有開窗,與開窗對應處的內桿上設有針夾,套管和內桿間設有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針夾包括兩個相對的內夾片和外夾片, 內夾片固定在內桿上,外夾片套裝在銷桿上,外夾片外側的銷桿上裝有夾持彈簧。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針夾包括兩個相對的內夾片和外夾片, 內夾片固定在內桿上,套管下部的開窗有相對的兩個,外夾片連接在銷桿上,銷桿穿過內桿 到相對的另一個開窗,銷桿上裝有夾持彈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套管的下端側旁設有定位腳。
5、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 包括內桿上單向鎖定滑桿按鈕和套管上對應的兩個上下按鈕通孔。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對應上按鈕通孔設有一按壓頭,按壓 頭通過連接柄連接在套管上。
7、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針灸輔助器,其特征在于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 包括內桿上的推銷和套管上對應的倒L形滑孔,推銷置于滑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灸輔助器,屬于臨床醫療器具,包括套管和內桿,內桿置于套管中,內桿上部套裝有彈簧,彈簧的上端與套管接觸,套管下部設有開窗,與開窗對應處的內桿上設有針夾,套管和內桿間設有內桿移動及鎖定控制裝置。能夠定量控制下針速度,減輕疼痛,控制準確,容易掌握,提高了操作速度,確保安全無誤。
文檔編號A61H39/00GK201179193SQ20082002061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1日
發明者李仲才 申請人:李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