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9731閱讀:2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通過向 心跳驟停心肺復蘇后的患者或者患有中暑高熱、腦梗塞等疾病的患者腹腔內灌注 低溫液體,從而控制患者的體溫,實現腦保護的目的。
背景技術
隨著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技術和復蘇后監護技術的 進步,心跳驟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自主循環恢復(restore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不斷提高,但與預期效果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治療性亞低 溫已經被證明可以改善ROSC后昏迷患者的神經功能和生存率,因此亞低溫治療已 經被國際復蘇聯絡委員會、歐洲復蘇委員會、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咨詢委員會 推薦使用,均一致認為ROSC后應盡早開始實施低溫治療, 一般持續12 24個小時, 目標的核心溫度范圍為32 33。C。
此外,亞低溫治療還可以用于中暑高熱、腦梗塞、腦外傷等患者的神經功能 的保護。臨床實施亞低溫治療包括三個階段誘導低溫、維持低溫和復溫階段。 其中,低溫持續時間和復溫的速度是決定低溫治療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因此, 應符合以下要求(l)誘導低溫要早,而且盡快達到目標溫度;(2)維持低溫應穩定; (3)復溫速度應緩慢,溫度上升速度控制在0.5r/24h。
目前,國外對ROSC后病人的實施亞低溫治療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水循環毯 和血管內熱交換系統對人體實施降溫比較迅速,這兩種方法的降溫速度可分別達 到1.33±0.63。C/h和1.46±0.42°C/h,而血管內熱交換系統被公認為是最有效的降溫設 備,但是,這種設備價格比較昂貴,而且在我國也沒有生產,因此血管內熱交換 系統還沒有在我國廣泛應用,有必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效的降溫方法。
靜脈滴注低溫鹽水被公認為是一種操作簡單、費用低廉、且可以隨時進行操 作的方法,特別適合于OHCA患者的轉速途中。從理論上講,只要輸入低溫鹽水的 容量和速度適當, 一定可以將體溫降低,但對ROSC后的患者大量輸液會增加患者 的死亡率,這是因為ROSC后的患者大多患有心功能障礙,所以不能耐受過度的容 量負荷;也有將低溫鹽水通過血管外灌洗的方式來降低體溫,用低溫鹽水灌洗血 液循環豐富的器官可以達到良好的熱交換的目的,從而使體溫降低,如低溫鹽水洗胃、灌腸等均有一定效果,雖然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有效,但是不具備可控制性 和可持續性的特點,難以進行持續、穩定的溫度控制治療;而使用體表降溫方法, 如采用冰毯、冰塊、冰帽等覆蓋在人體上也難以達到目標溫度,因此還需要附加 其它的降溫方法。
人體的腹膜腔是人體內最大的體腔,內有安靜時產熱最重要的器官肝臟,毗 鄰大血管(腹主動脈、下腔靜脈、髂內外動靜脈)和腎臟,是進行熱交換的理想 部位。研究表明向腹腔內灌注低溫鹽水可以達到快速誘導低溫的目的,體溫下降 0.3°C/min,平均llmin達到目標溫度34°C,但是,目前還沒有使用該醫學原理實 施向腹腔內灌注低溫鹽水的裝置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可實現輸液控制和持續 的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采用類似腹膜透析的方式,利用人體腹腔作為熱交換 器官來達到誘導低溫目的,并通過控制低溫液體流入和流出的速度維持亞低溫。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 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輸液袋、輸液管、穿刺管、負壓引流器和引流管,所述穿刺 管具有中空的內腔,其前端開有出液口,側壁開有引流進液口,所述輸液管一端 與所述輸液袋連通,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內腔,并貫穿整個內腔,其出口即為 所述穿刺管的出液口;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與所述負壓引流器連通,另一端穿入所 述穿刺管的內腔,其出口與所述引流進液口連通,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穿刺管的內 腔相隔離。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在使用時,輸液袋懸掛在支架上,除了穿刺管的 后端部分,穿刺管的其余部分都進入人體腹腔內,向人體腹腔灌注時,輸液袋中 的藥液流經輸液管,從出液口流進人體腹腔中,灌注到腹腔內的低溫液體因吸收 腹腔內的熱量而溫度升高,液體在負壓引流器的作用下從引流進液口流入引流管 內,最后流至負壓引流器中,實現腹腔內的降溫過程,達到降低患者體溫的目的, 負壓引流器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適時調整負壓,而使液體順利引流,因此可以很 好地實現輸液控制和持續的目的;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 于在各醫療機構廣泛地推廣和應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負壓引流器為負壓吸引瓶,所述負壓吸 引瓶具有負壓吸引囊,該吸引囊具有吸管,所述吸管插入到所述負壓吸引瓶內。負壓吸引瓶與負壓吸引囊通過吸管而形成一封閉腔體,因此在引流不暢的情況下, 可手動負壓吸引囊,增大負壓吸引瓶中的負壓,使液體從腹腔中順利引流;灌注 的藥液量應與引流量保持進出平衡狀態,負壓吸引瓶的瓶身上標有刻度,以便實 時監測引流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該裝置還具有溫控裝置,其包括依次連接的感應 觸頭、溫度控制器和控制開關,所述的感應觸頭與人體相連,用于獲得人體的溫 度信息,所述的控制開關與所述的輸液管相連,控制輸液管的斷通。
本實用新型中的溫控裝置可以根據人體體溫與設定的目標溫度值的差異來控 制輸液管路的通斷,當人體體溫降至與設定的溫度相同時,切斷輸液管的液體流 動;而當人體體溫高于設定的溫度時,藥液將不斷流向人體腹腔內,因此也可實 現輸液控制和持續性輸液功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述溫控裝置整體式安裝在一盒體內,所述控制 開關包括筒形電磁鐵和磁鐵材質的推桿,所述推桿一端套裝在所述筒形電磁鐵的 中部空腔中,另一端伸出,當電流通斷時,所述筒形電磁鐵磁性發生變化,所述 推桿在磁力作用下沿所述電磁鐵的空腔往復運動;所述盒體的側壁上開設有牽引 孔,所述牽引孔的開孔位置與所述推桿伸出端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所述推桿的伸 出端與輸液管之間設有用于夾持輸液管的卡夾機構。
本實用新型中盒體可固定在支架上,也可以放置在其它支撐物上;電磁鐵在 通電狀態下可以產生磁性,并在周圍形成磁場,當人體體溫與溫度控制器設定的 溫度相同時,電磁鐵的電流被切斷,推桿在磁力作用下向筒形電磁鐵腔體內移動, 卡夾機構可將輸液管的管路夾緊,使藥液阻流;反之,當人體體溫高于溫度控制 器設定的溫度時,電磁鐵的電流導通,推桿在磁力作用下向筒形電磁鐵腔體外移 動,卡夾機構將輸液管的管路松開,藥液在輸液管中繼續流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卡夾機構包括彈片和牽引繩,所述彈片 為一弧形彎片,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盒體的側壁上,另一端懸空,且相對于所述側
壁翹起,該端與所述牽引孔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所述牽引繩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桿 的伸出端上,另一端從牽引孔中伸出,該伸出端固定在所述彈片懸空的一端上; 所述彈片豎直設置,且彈片頂端還開設有穿孔,所述輸液管從穿孔中穿出,并位 于所述彈片與盒體上相對應的側壁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卡夾機構對輸液管進行夾緊動作時,推桿向筒形電磁鐵腔體內 移動,同時牽引繩牽引彈片向盒體的側壁移動,由此,彈片將位于其與側壁之間的輸液管管路夾緊,阻止藥液繼續流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還具有測壓管和 測壓器,所述穿刺管的側壁還開有測壓進液口,所述測壓管的一端與所述測壓器 相連,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的內腔,其出口和所述測壓進液口連通,所述測壓 管和所述穿刺管的內腔相隔離。測壓器可實時監測腹腔的壓力情況,以便隨時采 取相應地措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測壓器為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設置在所 述盒體內,且位于所述推桿的一側,所述盒體側壁上開設有與壓力表表盤相對應 的開孔。本實用新型將測壓器也同時整合在盒體內,便于放置和使用,通過開孔, 可以人為監視腹腔壓力情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在所述引流管的側壁上沿管體軸向開設有至少一 個以上的小通孔,相應地,在所述穿刺管側壁上開設有與小通孔對應的開孔,所 述小通孔開設在所述引流進液口的后方。當引流管將人體內的藥液引流出體外時, 引流管上的小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的堵塞,從而避免引流不暢的現象發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穿刺管的引流進液口與所述穿刺管的出 液口之間的間距是5 15cm。引流進液口與穿剌管的出液口之間具有適當的間距, 可使藥液在腹腔內充分吸收熱量,有效地達到降低人體體溫的目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輸液袋外包裹有保溫袋,所述保溫袋由錫箔紙層、 珍珠棉層與無紡布層從內至外依次復合構成。在輸液袋外包裹保溫袋能夠有效地 防止低溫液體的溫度升高。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改進-
在所述保溫袋與所述輸液袋之間的夾層中還放置有制冷材料,所述制冷材料 采用冰塊等,可進一步地增強保溫效果。
所述輸液管為雙層套管,包括內置管與外套管,所述內置管與外套管之間具 有間隙。在輸液過程中,低溫液體可通過輸液管的管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從而 使低溫液體的溫度升高,本實用新型的輸液管采用雙層管,由于間隙中的空氣為 熱的不良導體,因此可大大減低低溫液體溫度升高值,增強低溫液體在人體內的 降溫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的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進行低溫藥液灌注腹腔操作治療,操作簡單,通過低 溫藥液在人體腹腔內不斷地進出,能夠有效降低人體體溫,同時,使用負壓引流器可使藥液順利引流,從而實現輸液控制和持續的目的;
(2) 本實用新型通過溫控裝置將人體體溫與設定溫度比較,以控制輸液的通斷,當人體體溫達到目標溫度后,及時切斷低溫藥液的輸入,可避免人體體溫過低的危險情況出現;
(3) 測壓器可以實時監控患者腹腔內的壓力,當負壓過低時,使用手動負壓吸引囊增大負壓,而使藥液充分引流;
(4)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適合于在各種醫療機構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是
圖1卡夾機構B的放大示意圖3是沿
圖1A—A剖視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溫控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 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它包括輸液袋l、輸液管2、穿刺管3、負壓引流器4和引流管5,本實施例中,負壓引流器4采用負壓吸引瓶41,負壓吸引瓶41具有負壓吸引囊42,該吸引囊42具有吸管43,吸管43插入到負壓吸引瓶41內,負壓吸引瓶41的瓶身上標有刻度,能夠準確測量引流出的藥液量;穿刺管3具有中空的內腔31,其前端呈收縮狀管口,該管口為出液口32,側壁開有引流進液口51,輸液管2—端與輸液袋1連通,另一端穿入穿刺管3內腔31,并貫穿整個內腔31,其出口即為穿刺管3的出液口32;弓l流管5的一端與負壓吸引瓶41連通,另一端穿入穿刺管3的內腔31,其出口與引流進液口51連通,引流管5和穿刺管3的內腔31相隔離。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溫控裝置6,其包括依次連接的感應觸頭61、溫度控制器62和控制開關63,均整體式安裝在一盒體內,溫度控制器62為市場上的現有產品,感應觸頭61與人體接觸,用于獲得人體的溫度信息,控制開關63與輸液管2相連,控制輸液管2的斷通,本實施例中,控制開關63包括筒形電磁鐵64和磁鐵材質的推桿65,推桿65—端套裝在筒形電磁鐵64的中部空腔中,另
8一端伸出,當電流通斷時,筒形電磁鐵64磁性發生變化,推桿65在磁力作用下沿電磁鐵64的空腔往復運動;盒體的側壁上開設有牽引孔66,牽引孔66的開孔位置與推桿65伸出端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推桿65的伸出端與輸液管2之間設有用于夾持輸液管的卡夾機構,卡夾機構包括彈片91和牽引繩92,彈片91為一弧形彎片,其一端固定在盒體的側壁上,另一端懸空,且相對于盒體側壁翹起,該端與牽引孔66的設置位置相對應;牽引繩92 —端固定在所述推桿的伸出端上,另一端從牽引孔66中伸出,該伸出端固定在彈片91懸空的一端上;彈片91豎直設置,且彈片91頂端還開設有穿孔93,輸液管2從穿孔93中穿出,并位于彈片91與盒體上相對應的側壁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測壓管7和測壓器8,穿刺管3的側壁還開有測壓進液口,測壓管7的一端與測壓器8相連,另一端穿入穿刺管3的內腔,其出口和測壓進液口連通,測壓管7和穿刺管3的內腔31相隔離,測壓器8為壓力表,壓力表設置在盒體內,且位于推桿65的一側,盒體側壁上開設有與壓力表表盤相對應的開孔;在電磁鐵64的一側還設置有風扇67,用于將電磁鐵工作時所產生的熱量排出。
為了避免引流管引流不暢的現象發生,在引流管5的側壁上沿管體軸向開設有4個小通孔,相應地,在穿刺管3側壁上開設有與小通孔對應的4個開孔52,小通孔開設在引流進液口 51的后方。
本實施例中,穿刺管3的引流進液口 51和穿刺管3的出液口 32之間的間距L是10cm,可使藥液在腹腔內充分回流。
輸液袋1外包裹有保溫袋12,保溫袋12由錫箔紙層、珍珠棉層與無紡布層從內至外依次復合構成,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低溫液體的溫度升高,只要在輸液袋l外包裹保溫材料都可以實現對低溫液體的保溫目的,在保溫袋12與輸液袋1之間的夾層中還可以放置制冷材料,例如冰塊等,則可進一步地增強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輸液管2為雙層套管,包括內置管與外套管,內置管與外套管之間具有間隙,在輸液過程中,可大大減低低溫液體溫度升高值,增強低溫液體在人體內的降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過程如下
輸液袋1內的低溫液體為生理鹽水,其和正常人體血漿的含量基本一致,低溫液體配制成后放入冰箱內降溫, 一般要求低溫液體的溫度在一20'C 4X:。
在使用時,輸液袋1懸掛在支架11上,除了穿刺管3的后端部分,穿刺管3的其余部分都進入人體腹腔內, 一般來說,穿刺管3在腹腔外長5cm,在腹腔內長20cm,并使用固定夾扣將三路管線分別固定,向人體腹腔灌注前,需先在溫度 控制器62上設定溫度,該溫度是要求患者所要達到的目標體溫,感應觸頭61應 放置在人體的肛門等身體部位,用于感受人體的實際體溫。本實用新型工作時, 輸液袋1中的藥液流經輸液管2,從穿剌管3的出液口 32流進腹腔內,灌注到腹 腔內的低溫液體因吸收腹腔內的熱量導致溫度升高,溫度升高的液體從引流進液 口 51流出,并經過引流管5流入負壓吸引瓶41中,低溫液體不斷流入人體內并 不斷流出,持續地帶走腹腔內的熱量,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體溫;當感應 觸頭61所測到的人體體溫與設定溫度相同時,說明患者的體溫已經達到目標值, 因此溫控裝置6通過作用于卡夾機構上而將輸液管2管路夾緊,從而切斷藥液向 人體腹腔內的流動;在輸液過程中,通過壓力表的讀數,可實時監測患者腹腔內 的壓力高低狀況,腹腔壓力一般應控制在15mmHg以下,另外,負壓吸引瓶41中 所引流出來的藥液也應與流入人體內的低溫藥液保持進出的平衡狀態,通過負壓 吸引瓶41瓶身上的刻度可以監測出液量,根據腹腔的壓力情況,可以手動負壓吸 引囊42調整負壓。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 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 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輸液袋、輸液管、穿刺管、負壓引流器和引流管,所述穿刺管具有中空的內腔,其前端開有出液口,側壁開有引流進液口,所述輸液管一端與所述輸液袋連通,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內腔,并貫穿整個內腔,其出口即為所述穿刺管的出液口;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與所述負壓引流器連通,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的內腔,其出口與所述引流進液口連通,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穿刺管的內腔相隔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 壓引流器為負壓吸引瓶,所述負壓吸引瓶具有負壓吸引囊,該吸引囊具有吸管, 所述吸管插入到所述負壓吸引瓶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 還具有溫控裝置,其包括依次連接的感應觸頭、溫度控制器和控制開關,所述的 感應觸頭與人體相連,用于獲得人體的溫度信息,所述的控制開關與所述的輸液 管相連,控制輸液管的斷通。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裝 置整體式安裝在一盒體內,所述控制開關包括筒形電磁鐵和磁鐵材質的推桿,所 述推桿一端套裝在所述筒形電磁鐵的中部空腔中,另一端伸出,當電流通斷時, 所述筒形電磁鐵磁性發生變化,所述推桿在磁力作用下沿所述電磁鐵的空腔往復 運動;所述盒體的側壁上開設有牽引孔,所述牽引孔的開孔位置與所述推桿伸出 端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所述推桿的伸出端與輸液管之間設有用于夾持輸液管的卡 夾機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夾機 構包括彈片和牽引繩,所述彈片為一弧形彎片,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盒體的側壁上, 另一端懸空,且相對于所述側壁翹起,該端與所述牽引孔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所 述牽引繩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桿的伸出端上,另一端從牽引孔中伸出,該伸出端固定在所述彈片懸空的一端上;所述彈片豎直設置,且彈片頂端還開設有穿孔,所 述輸液管從穿孔中穿出,并位于所述彈片與盒體上相對應的側壁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裝置還具有測壓管和測壓器,所述穿刺管的側壁還開有測壓進液口,所述測壓 管的一端與所述測壓器相連,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的內腔,其出口和所述測壓 進液口連通,所述測壓管和所述穿刺管的內腔相隔離。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壓器 為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設置在所述盒體內,且位于所述推桿的一側,所述盒體側 壁上開設有與壓力表表盤相對應的開孔。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 管的側壁上沿管體軸向開設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小通孔,相應地,在所述穿刺管側 壁上開設有與小通孔對應的開孔,所述小通孔開設在所述引流進液口的后方。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剌管的引流進液口與所述穿刺管的出液口之間的間距是5 15cm。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袋外包裹有保溫袋,所述保溫袋由錫箔紙層、珍珠棉層與無紡布層從內至外依 次復合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溫液體腹腔灌注裝置,它包括輸液袋、輸液管、穿刺管、負壓引流器和引流管,所述穿刺管具有中空的內腔,其前端開有出液口,側壁開有引流進液口,所述輸液管一端與所述輸液袋連通,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內腔,并貫穿整個內腔,其出口即為所述穿刺管的出液口;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與所述負壓引流器連通,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管的內腔,其出口與所述引流進液口連通,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穿刺管的內腔相隔離。低溫液體可由本實用新型灌注到人體腹腔內,與人體腹腔交換熱量后,引流管流至負壓引流器中,既達到了降低患者體溫的目的,又可實現輸液控制和持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于在各醫療機構廣泛地推廣和應用。
文檔編號A61M3/00GK201283033SQ20082020126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7日
發明者廖曉星, 胡春林 申請人:胡春林;廖曉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