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砭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砭針。
背景技術:
砭術位列我國四大醫術(砭、針、灸、藥)之首,利用特制石料在人 體表面經絡上進行按壓,借以達到醫療保健目的。其治療原則是"以痛為 輸",也是針灸、推拿、按摩、刮痧的前身。
古人用砭術治病的記載很多如《扁鵲見蔡桓公》中記載"疾…… 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這里的"石",即指砭術;《說文》有 "砭,以石刺病也";又有"針砭時弊"之說。古文記載雖多,卻沒有說 明砭石的形狀,時至今日,大有失傳之虞。
《靈樞九章十二原》中曰"員針者,針如卵形,摩分(肉)間,不得 傷肉"。從上可知,用砭針按壓在肌膚時,既要有痛感,又不能傷及皮肉。
1999年12月22日公告的、公告號為CN 2354559Y的中國實新型 專利公開了一種"中醫治療保健用的板形砭石"。2002年11月27曰公 告的、公告號為CN 2522065Y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砭石珠 貼"。這兩種砭石都不能滿足按壓在肌膚時,既要有痛感,又不能傷及皮 肉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砭石不能滿足砭術 要求、名不符實的缺陷,提供一種真正能達到砭術要求的新型砭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新型砭針包括砭針本體,其特征在于該 砭針本體端部呈錐形,其錐度以按壓在皮膚上,有痛感又不傷及皮膚為 準。如此設計,治療時,只要將砭針本體的錐形端部對準最痛點輕輕柔 壓即可,可以治療頸椎病、肩周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也可適 用于肌腱、韌帶、肌肉和關節各種創傷性和退行性炎癥的治療。砭針本 體如選用遠紅外陶瓷材料,效果更好。
作為優化,其還包括膠布,所述砭針本體就設置在該膠布膠面的中 心部位,并配有保護膜。如此設計,使用時,揭開保護膜,將砭針本體 的錐形端部對準最痛點輕輕柔壓1分鐘,然后,再用膠布粘在肌膚上即 可。每粒砭針可以持續作用三到五天,十分方便。膠布如選用高科技無 紡膠布,不怕沾水,可以沖涼。
作為優化,所述砭針本體周圍的膠布上設有呈放線形分布的切縫。 如此設計,將膠布粘貼在肌膚后,由于砭針本體的支撐,切縫會被撐開, 形成透氣縫隙,有利于皮膚透氣。
作為優化,所述保護膜上開有容針孔,所述砭針本體就設置在該容 針孔內,保護膜的外緣與該容針孔之間設有易揭縫。如此設計,保護膜 在易揭縫處被切斷,從此處揭去保護膜更加容易。
作為優化,所述砭針本體端部呈圓錐形,其錐心角在90~160°之間。
作為優化,所述砭針本體端部呈正多棱錐形,其外接圓錐的錐心角
在90~160°之間。本新型砭針是在傳統醫學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和材料學研制出的 新一代治療工具,它具有如下特點
1、 保留了傳統醫學砭針的特點,通過針尖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的目的;
2、 傳統的砭針需要醫生的按壓,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新型砭針通過特 殊無紡膠布的粘貼,達到持續按壓的效果,圓錐體的尖端對痛點和穴位 的壓迫產生良性刺激,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3、 如果砭針本體選用含氧化硅和氧化鈦的陶瓷制成,表面噴涂半導體 硅素薄膜,可以產生遠紅外線的功能。遠紅外線被人體吸收后,可使體內 水分子產生共振,使生物細胞處于最高振動能級,達到每分鐘2000次。 由于生物細胞產生共振反應,可將遠紅外線的熱能傳遞到人體皮下較深的 部分(40mm),皮下深層溫度上升,產生的溫熱由內向外散發。形成熱 反應,促使皮下深層升溫,并使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強將妨害新 陳代謝的障礙清除,重新使組織復活,所以遠紅外線對于血液循環和微循 環障礙引起的多種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4、砭針本體采用生物陶瓷材料高溫燒結而成,半導體材料能釋放出 負電子,使疼痛狀態下紊亂的表皮電位恢復到生理的負電狀態,從而抑制 疼痛。
本新型砭針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療效明顯的優點,可以治療頸 椎病、肩周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也可適用于肌腱、韌帶、肌肉 和關節各種創傷性和退行性炎癥的治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新型砭針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新型砭針實施方式一砭針本體的軸向半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砭針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新型砭針實施方式二砭針本體結構示意圖4是本新型砭針實施方式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為砭針本體、2為膠布、3為保護膜、4為切縫、5為易揭縫。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如
圖1、 2所示,本新型砭針包括砭針本體1和膠布2, 所述砭針本體1就設置在該膠布2的膠面中心部位,并配有保護膜3。 其中砭針本體1外端呈圓錐形,其錐心角在90~160°之間,其錐度以按 壓在皮膚上,有痛感又不傷及皮膚為準。
所述砭針本體1周圍的膠布2上設有呈放線形分布的切縫4。所述 保護膜3上開有容針孔,所述砭針本體l就設置在該容針孔內,保護膜 3的外緣與該容針孔之間設有易揭縫5。
實施方式二如圖3、 4所示所述砭針本體外端1呈正五棱錐形, 其錐度以按壓在皮膚上,有痛感又不傷及皮膚為準,必要時可對錐尖和 棱進行圓角處理,其余部件和結構如實施方式一所述。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砭針,包括砭針本體,其特征在于該砭針本體端部呈錐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膠布,所 述砭針本體就設置在該膠布膠面的中心部位,并配有保護膜。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砭針本體周圍 的膠布上設有呈放線形分布的切縫。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膜上 開有容針孔,所述砭針本體就設置在該容針孔內,保護膜的外緣與該 容針孔之間設有易揭縫。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砭針 本體端部呈圓錐形,其錐心角在90~160°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砭針 本體端部呈正多棱錐形,其外接圓錐的錐心角在90-160°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砭針本體端部 呈圓錐形,其錐心角在90 160。之間。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砭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砭針本體端部 呈正多棱錐形,其外接圓錐的錐心角在90 160。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砭針。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砭石不能滿足砭術要求、名不符實的缺陷,提供一種真正能達到砭術要求的新型砭針。為此,本新型砭針包括砭針本體,該砭針本體端部呈錐形,其錐度以按壓在皮膚上,有痛感又不傷及皮膚為準。本新型砭針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療效明顯的優點,可以治療頸椎病、肩周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也可適用于肌腱、韌帶、肌肉和關節各種創傷性和退行性炎癥的治療。
文檔編號A61H39/04GK201304082SQ20082020190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5日
發明者丁文清, 兵 陳 申請人:丁文清;陳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