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療器具。
背景技術:
對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胸腔積液的治療,主要是胸腔穿刺抽吸術和胸腔閉式 引流術。胸腔穿刺抽液(氣)采用注射針頭加橡膠軟管,由于針頭屬于銳器, 易傷害臟層胸膜,造成氣胸;易傷害血管,造成出血;且引流不徹底。胸腔閉 式引流術須做皮膚切口,創傷較大,易出現創口或胸腔感染,甚至形成竇道。 另外上述兩種引方式具存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引流器具前端只有一個引流管 口,引流輻射面小,易發生堵塞致使引流不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孔引流管,以解決現有 技術易傷害臟層胸膜和血管,造成氣胸及出血;易脫出,不適合長時間留置體 內,并易出現感染以及引流器具引流主孔單一,造成堵塞致使引流不暢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器具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引流管為一細軟管, 呈"ri"形結構,引流管的彎鉤處前部增設若干個側孔,引流管的尾部設置管 座,管座后端設置外接管口。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作為引流管的軟管硬度適宜,表面光滑,彎 度可調,易置入,不易脫出,無創傷危險,彎鉤處前部側孔進一步增大了引流 范圍,不易堵塞,引流徹底,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歩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中1引流管、2側孔、3主孔、4管座、5外接管口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該實用新型引流管(1)采用塑料軟管,制成"n"形結構,引 流管(1)彎鉤處前部設置兩個側孔,引流管(1)后部設置管座(4),管座(4) 后端連接一個通用型的外接管口 (5);引流管(1)前端主孔(3)設置與現有 技術相同。
使用時,先進行影像定位,局部消毒及麻醉,用18號穿剌針穿刺胸腔,然
后將引導導絲經穿刺針引入胸腔,退出穿刺針將"n"形多孔引流管沿導絲置
入胸腔,抽出導絲后將外接管口連接引流袋,即可實施引流。
權利要求1、一種多孔引流管,主要由引流管、主孔和管座組成,其特征是引流管為一細軟管,呈“η”形結構,引流管的彎鉤處前部增設若干個側孔,引流管的尾部設置管座,管座后端設置外接管口。
專利摘要一種多孔引流管,屬于一種醫療器具。該引流管為一細軟管,呈“η”形結構,引流管的彎鉤處前部增設若干個側孔,引流管的尾部設置管座,管座后端設置外接管口。本實用新型作為引流管的軟管硬度適宜,表面光滑,彎度可調,易置入,不易脫出,無創傷危險,彎鉤處前部側孔進一步增大了引流范圍,不易堵塞,引流徹底,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1426910SQ20092002662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日
發明者強 韓 申請人:強 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