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脈沖橡膠治療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療罐,尤其是一種橡膠罐體的電脈沖橡膠治療
背景技術:
傳統的治療罐一般都是采用硬塑料、竹節等硬質材料,通過燃燒排除 罐內氧氣,提高拔火罐內的真空度,使罐吸附于皮膚表面。這種拔火罐使 用中不僅容易出現燙傷皮膚,而且由于罐內的真空度難于控制,當吸力過 強時還會拉傷皮膚。
近來,針對傳統拔火罐存在的上述缺陷,出現了一種上部為氣囊,下 部為玻璃、硬塑料或金屬等硬質材料的拔火罐,這種拔火罐使用中雖然不 需要通過燃燒排除罐內氧氣,拔火罐內的真空度也不會太高,由于下部為 硬質材料,在病人中使用時,舒適度并不高,且不宜在關節部位使用,尤 其是治療中病人只能保持靜態, 一旦活動治療罐即不能保持吸附,而放松 和適當活動對于疾病的治療很重要,尤其是對軟組織傷痛的治療。
CN201157508Y號專利公開了一種橡膠拔火罐,提高了病人使用中的 舒適度,同時對于關節部位也能使用,在病人輕度活動時仍然可以保持吸 附狀態,不過功能單一,無法對皮膚進行脈沖按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各種拔火罐目前存在的不同缺陷, 提供一種橡膠罐體的電脈沖拔火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
于治療罐的外形為半球體,或上部為半球形的圓柱體,治療罐體內為空
腔,罐口為底面,底面至少設有一個導電體。
在本實用新型中治療罐的底面設有內翻邊和外翻邊,內翻邊外側至 少設有一圈凹槽或者裂縫。
在本實用新型中內翻邊由外圍至中心逐漸變薄。 在本實用新型中導電體為金屬絲或金屬片。
在本實用新型中導電體一端設在治療罐底面凹槽或者裂縫的內側或 外側,直接與皮膚接觸,另一端外露于外翻邊或罐體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采用了橡膠罐體,不僅加工方便,而且 提高了病人使用中的舒適度,同時對于關節部位也能使用,在病人小范圍不劇烈的活動狀態也能使用;由于罐口設有內外翻邊,而且在內外翻 邊之間至少設有一圈閉環的槽或裂縫,提高了治療罐的密封性,尤其是內 翻邊由外向內逐漸變薄,在皮膚表面不平的關節部位使用時,即使外翻邊 稍微翹起,也能保證治療罐牢牢吸附在皮膚表面;由于罐體的底面設有導 電體,在多個治療罐同時使用,或與電針配合使用時,可以通過脈沖發生 器形成環路,導電體抖動帶動整個罐體,從而起到治療部位小幅度按摩的 作用;由于電脈沖形成環路,與中醫臨床的針灸效用相近。本實用新型結 構緊湊,使用方便,兼具傳統拔火罐、按摩、電針的部分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罐口的沿口局部剖視圖。
圖中1、治療罐體,2、外翻邊,3、內翻邊,4、凹槽,5、導電體。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由圖1可見治療罐體1采用橡膠,治療罐體1的外形為半球體,或 圓柱體,治療罐體1內為空腔,罐口為底面,在本實施例中,治療罐體1 的底面設有內翻邊3和外翻邊2,其中,內翻邊3由外向內逐漸變薄,內 翻邊3外緣設有一圈凹槽4,導電體5設在治療罐底面凹槽4或者裂縫外 側外翻邊2中,其一端外露于底面直接與皮膚接觸,另一端外露于治療罐 體1表面,使用中,外露于治療罐體1表面的導電體5與脈沖發生器輸出 端連接。
由圖2可見,內翻邊3由外圍向內圈逐漸變薄,導電體5設在治療罐 底面凹槽4或者裂縫外側外翻邊2中,其一端外露于外翻邊2的底面直接 與皮膚接觸,另一端外露于外翻邊2的上表面與脈沖發生器輸出端連接。
具體實施時,所述的導電體5可以采用金屬絲或金屬片,內翻邊外側 至少設有一圈凹槽5或者裂縫,導電體5設在治療罐底面凹槽4或者裂縫 的內側或外側,其一端外露于底面直接與皮膚接觸,另一端外露于外翻邊 或罐體表面。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中所述的脈沖發生器可以使用針灸中普遍使用的 電針治療儀。
權利要求1、一種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于治療罐的外形為半球體,或圓柱體,治療罐體內為空腔,罐口為底面,底面至少設有一個導電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于治療罐 的底面設有內翻邊和外翻邊,內翻邊外側至少設有一圈凹槽或者裂縫。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于內翻邊 由外圍至中心逐漸變薄。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于 導電體為金屬絲或金屬片。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特征在于導電體 一端設在治療罐底面凹槽或者裂縫的內側或外側,外露于底面直接與皮膚 接觸,另一端外露于外翻邊或罐體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脈沖橡膠治療罐,其中治療罐的外形為半球體,或圓柱體,治療罐體內為空腔,罐口為底面,底面至少設有一個導電體。其優點在于采用橡膠罐體加工方便,病人使用舒適,關節部位也能使用,使用中病人能活動肢體;由于罐口設有內外翻邊以及閉環的槽或裂縫,尤其是內翻邊由外圍至內圈逐漸變薄,提高了治療罐的密封性;由于罐體的底面設有導電體,在多個治療罐同時使用,或與電針配合使用時,可以通過脈沖發生器形成環路,導電體抖動帶動整個罐體,從而起到治療部位小幅度按摩的作用;由于電脈沖形成環路,與中醫臨床的針灸效用相近。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使用方便,兼具傳統拔火罐、按摩、電針的部分作用。
文檔編號A61N1/36GK201410144SQ20092004648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日
發明者符仲華 申請人:符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