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風扇及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3315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風扇及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指 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風扇 及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重^L,然而在當前人們的居住環境中, 由于各種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室外污染氣體的進入,使人們居住空間的空氣質 量變差,房間里經常會出現包括曱醛,苯等的有害氣體,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材料學界已研究開發出一種能夠消除空氣中的病菌和 細菌的材料,也即是一種納米級顆粒大小的光觸媒材料,光觸媒材料在一定波 長光的照射下,可產生游離電子及空穴,經空氣中的氧和水分子的反應,便會 產生有極強氧化能力的氫氧自由基和活性基,具有很強的光氧化還原功能,因 此這種材料不僅能消滅或減少細菌的生命力,而且能攻克細菌和外層細胞,破 壞細菌的細胞膜結構,徹底殺死細菌。
現在已有研究者將光觸媒材料噴涂于計算機風扇,并設置光源,用于照射 風扇上噴涂光觸J 某材料的區域,在風扇運轉的同時,不但能防止計算機主機內 的病菌影響人體健康,而且能夠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對于該種風扇,其殺菌 和凈化空氣的性能優越與否,與光源所能夠照射到的噴涂有光觸^ 某材料的區域 大小有關,然而若釆用增加光源或者增大光源體積的方法,增加光源的照射面 積,則勢必會造成風扇的體積和重量增加,因此如何在風扇上設置較少的光源, 照射到足夠大面積的光觸媒材料區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風扇及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所 述風扇的扇葉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且只需設置一個光源照射扇葉表面,即能
5夠使該光源較大范圍照射到風扇上噴涂有光觸媒材料的區域,達到較佳凈化空 氣的功能,所述風扇結構簡單,不會使風扇裝置的體積和重量增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所述風扇包括多個扇葉, 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 一光源,設置在風扇上,所述光源散發 的光線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表面的面積為第一面積;至少一光擴散元件,與所 述光源相對應設置,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經所述至少一個光擴散元件擴散后照 射在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的面積為第二面積,其中所述第二面積大于所述第一 面積。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所述光擴散元件至少包括一反光元件或一光傳 導元件,所述反光元件或所述光傳導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光源的外圍。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還包括 一輪轂,所述多個扇葉繞所述輪轂的 外圍分布設置; 一扇框,所述多個扇葉和所述輪轂設置在所述扇框的中空部分 內;扇葉支架,包括一圓盤架體和多個支桿架體,所述圓盤架體設置在所述輪 轂的一端,與所述輪轂連接,所述支桿架體的一端與所述圓盤架體連接,另一 端與所述扇框連接。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的內部,所述輪轂由 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或所述圓盤架體的邊 緣,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多個支桿架體的其中一支 桿架體上的凹槽內,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其 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形成為所述光傳導元件。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風扇,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光 擴散元件包括一反光罩和一反光材料層,所述反光罩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 緣,并罩設在所述光源的外圍,且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反光面與所述扇框的內壁 面相對,所述扇框的內壁面設置所述反光材料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包括至少一 個發熱元件,設置在所述計算機內; 一個風扇,設置在一個所述至少一個發熱 元件上,所述風扇包括多個扇葉,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一
6光源,設置在風扇上,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表面的面積為
第一面積;至少一光擴散元件,與所述光源相對應設置,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 經所述至少一個光擴散元件擴散后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的面積為第二 面積,其中所述第二面積大于所述第一面積。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光擴散元件至少包括一反光元件或一光 傳導元件,所述反光元件或所述光傳導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光源的外圍。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風扇還包括 一輪轂,所述多個扇葉繞 所述輪轂的外圍分布設置; 一扇框,所述多個扇葉和所述輪轂設置在所述扇框 的中空部分內;扇葉支架,包括一圓盤架體和多個支桿架體,所述圓盤架體設 置在所述輪轂的一端,與所述輪轂連接,所述支桿架體的一端與所述圓盤架體 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扇框連接。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的內部,所述輪轂 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 面。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或所述圓盤架體的 邊緣,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多個支桿架體的其中一 支桿架體上的凹槽內,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 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形成為所述光傳導元件。
優選地,上述所述的計算機,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 光擴散元件包括一反光罩和一反光材料層,所述反光罩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 邊緣,并罩設在所述光源的外圍,且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反光面與所述扇框的內 壁面相對,所述扇框的內壁面設置所述反光材料層。
上述實施方式中的至少一個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風扇和 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才幾,在風扇葉片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且只需在風扇上設 置一個光源,通過設置光擴散元件,如在光源的外圍設置反光罩,或者用光傳 導材料制作與光源相接觸的部件,以反射或傳導的方式將一個光源所發射的光 進行擴散,使光源照射至風扇葉片表面的面積增大,從而使得噴涂在風扇葉片 表面的光觸媒材料被有效活化,保證風扇達到較佳的凈化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風扇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風扇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風扇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 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述的風扇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所述風扇的扇葉 表面噴涂光觸Jf某材料,并在一預定位置設置一光源用于照射扇葉表面噴涂有光 觸媒材料的區域,在該光源的外圍設置至少一反光元件或一光傳導元件,用以 擴大光源照射至扇葉表面的面積。
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風扇1的立體結構圖,所述光源設 置于風扇1上。該風扇1包括一扇框11、多個風扇葉片12和扇葉支架13,該 扇框11為框體結構,中央具有圓形的中空部分,該中空部分的中心為風扇葉 片12的輪轂16,各風扇葉片12圍繞該輪轂16均布,容納于該中空部分。該 扇葉支架13包括一圓盤架體14和至少一個支桿架體15,該圓盤架體14設置 在該輪轂16的頂面,該輪轂16與該圓盤架體14連接并可相對于該圓盤架體 14旋轉。該支桿架體15 —端連接至該圓盤架體14的邊緣,另一端連接固定 至扇框ll,用以支撐風扇葉片12和輪轂16,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該 圓盤架體14和支桿架體15為一體成型制成。
此外, 一用于驅動所述輪轂16旋轉的馬達容納設置于該輪轂16的內部, 且該輪轂16與圓盤架體14之間設置有一風扇主板。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 設置風扇葉片14的數量為四個,所設置支桿架體15的數量為三個,本領域的 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風扇葉片12和支桿架體15的數量可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風扇1各風扇 葉片12的表面預先噴涂具有氧化還原功能的光觸媒材料,如納米二氧化鈦顆 粒,此外該風扇1上還設置有一光源2,如紫外光源,用于照射風扇葉片12的表面,使風扇葉片12表面的光觸媒材料氧化,達到凈化的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中,所述光源2設置在所述圓盤架 體14的外圍邊緣,與一燈支架22連接,該燈支架22—端與圓盤架體14下方 的扇葉主板連接,另一端與光源2連接,除具有支撐光源2的功能外,還具有 導電功能,用以為光源2提供發光所需的電能。如圖1,當風扇1的輪轂16 帶動風扇葉片12轉動時,從圓盤架體14伸出且與風扇葉片12相對設置的光 源2可以照射到風扇葉片12,使風扇葉片12表面的光觸媒材料在光源2的照 射下被活化,產生具有強氧化力的氫氧自由基。
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為使所設置光源2能夠充分、較大范 圍地照射到風扇葉片12的表面,使風扇1的凈化空氣的效果為最佳,該風扇 l還包括一反光罩3,內側面具有反光表面,用于擴散光的照射面積,該反光 罩3與所述圓盤架體14相連接設置,并罩設在所述光源2的外圍,且反光罩 3的內側反光表面與所述扇框11的內壁面17相對,該內壁面17上貼附有反 光材料。通過該種結構設置,光源2所發出的光通過反光罩3的內側反光表面 反射至扇框11的內壁面17,該內壁面17可將該光進一步反射至風扇葉片12 的表面,由此將光源2所發出的光照射至風扇葉片12的面積擴大,使風扇葉 片12表面的光觸媒材料的凈化效果為最佳。
參閱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的立體結構圖。如圖2,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的扇框11、風扇葉片12和扇葉支架13 與第一實施例的風扇具有相同的結構,在此不再詳述。在該第二實施例中,風 扇l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各風扇葉片12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在第二實 施例中,光源2設置于所述扇葉支架13的一支桿架體15上。該支桿架體15 上設置有一凹槽18,該凹槽18從與圓盤架體14相接觸的該端延伸至與扇框 ll相接觸的另一端。此外,所述凹槽18的中部形成有槽孔,用于安裝光源2 的燈管。該光源2還與一導電支架21連接,該導電支架21沿凹槽18設置并 與圓盤架體14下方的扇葉主板連接,為光源2傳導發光所需的電能。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風扇1的光源2的燈管安裝于支桿架體15的 槽孔內,可以避免阻擋風扇的氣流通道,引起風扇氣流的擾動而產生噪音。此 外,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風扇1中,光源2的前、后表面暴露在外面可以照射到與其相對的風扇葉片12的表面之外,為了擴大光源2照射到風 扇葉片12的區域,所述支桿架體15和所述扇框11均由導光材料制成,形成 為光擴散元件,通過該由導光材料制成的支桿架體15將光源2的光傳導至扇 框11,并在該由導光材料制成的扇框11內進行傳導,通過該扇框11的內壁 面17向外輻射至風扇葉片12,從而擴大光源2照射到風扇葉片12表面的面 積。
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的風扇i中,如圖3,所述扇框11、風扇葉 片12和扇葉支架13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在此不 再詳述。在該第三實施例中,風扇l具有凈化空氣的功能,各風扇葉片12的 表面噴涂光觸々某材料。為了使風扇1達到最佳的凈化效果,所述風扇1除設置 光源2之外,還設置有光擴散元件,用于擴大光源2照射到風扇葉片12表面 的面積。該光源2設置于風扇1的輪轂16內,并通過導線與位于輪轂16和圓 盤架體14之間的扇葉主板連接。該輪轂16和各風扇葉片12均由導光材料制 成,形成為光擴散元件。光源2所發出的光通過輪轂16的整個外圓表面向各 風扇葉片12傳導,從而使各風扇葉片12的整個表面都可以獲得光源12所發 出的光。最佳地,風扇1的扇框11的內壁面17貼附反光材料,用于將通過風 扇葉片12透射出的光再一次反射回風扇葉片12的表面,進一步增強風扇葉片 12獲得的光源。
此外,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計算機,包 括主板、硬盤、電源、中央處理器、顯卡、機箱等,該主板、硬盤、電源和 中央處理器均設置于該計算機的機箱內部;該計算機還包括如圖1、圖2或圖 3結構的風扇,設置在一發熱元件上,如中央處理器、顯卡或電源上,用于排 除中央處理器、顯卡或電源產生的熱量。
如圖1、圖2或圖3所示,所述風扇包括扇框11、馬達、風扇葉片12, 扇葉支架13,馬達設置于風扇葉片12的輪轂16內,并與計算機內的電源連 接,用于驅動風扇葉片12轉動,產生流動氣流,將中央處理器、顯卡或電源 產生的熱量排出。風扇葉片12的表面噴涂有光觸媒材料,所述風扇上設置光 源2,用于照射風扇葉片12表面的光觸媒材料,且所述風扇還設置光擴散元 件,使光源照射至風扇葉片12表面的面積增大,達到最佳凈化空氣的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計算機的風扇中,如圖1,所述光源2設置 在扇葉支架13的圓盤架體14的外圍邊緣,并與圓盤架體14下方的扇葉主板 連接,該扇葉主板為光源2提供發光所需的電能。此外,所述風扇還包括一反 光罩3,內側面具有反光表面,用于擴散光的照射面積,該反光罩3與所述圓 盤架體14相連接設置,并罩設在所述光源2的外圍,且反光罩3的內側反光 表面與所述扇框11的內壁面17相對,該內壁面17上貼附有反光材料。通過 該種結構設置,光源2所發出的光通過反光罩3的內側反光表面反射至扇框 11的內壁面17,該內壁面17可將該光進一步反射至風扇葉片12的表面,由 此將光源2所發出的光照射至風扇葉片12的面積擴大,使風扇葉片12表面的 光觸媒材料的凈化效果為最佳。
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計算機的風扇中,如圖2,所述光源2設置 于所述扇葉支架13的一支桿架體15上。該支桿架體15上設置有一凹槽18, 該凹槽18從與圓盤架體14相接觸的該端延伸至與扇框11相接觸的另一端。 此外,所述凹槽18的中部形成有槽孔,用于安裝光源2的燈管。該光源2還 包括導電支架21,該導電支架21沿凹槽18設置并與圓盤架體14下方的扇葉 主板連接,為光源2傳導發光所需的電能。
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的風扇l中,光源2除燈管前、后表面暴露 在外面可以照射到與其相對的風扇葉片12的表面之外,為了擴大光源2照射 到風扇葉片12的區域,所述支桿架體15和所述扇框11均由導光材料制成, 形成為光擴散元件,通過該由導光材料制成的支桿架體15將光源2的光傳導 至扇框ll,并在扇框ll內進行傳導,通過該扇框11的內壁面17向外輻射至 風扇葉片12,從而擴大光源2照射到風扇葉片12表面的面積。
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計算機風扇中,該光源2設置于風扇1的輪 轂16內,該輪轂16和各風扇葉片12均由導光材料制成,形成為光擴散元件。 光源2所發出的光通過輪轂16的整個外圓表面向各風扇葉片12傳導,從而使 各風扇葉片12的整個表面都可以獲得光源12所發出的光。最佳地,風扇1 的扇框ll的內壁面17貼附反光材料,用于將通過風扇葉片12透射出的光再 一次反射回風扇葉片12的表面,進一步增強風扇葉片12獲得的光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述的風扇l和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
ii所述風扇葉片的表面噴涂光觸4某材料,且只需在風扇上設置一個光源,通過設 置光擴散元件,以反射或傳導的方式將一個光源所發射的光進行擴散,使光源
照射至風扇葉片12表面的面積增大,從而使得噴涂在風扇葉片12表面的光觸 媒材料被有效活化,凈化效果達到最佳。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 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L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包括多個扇葉,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一光源,設置在風扇上,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表面的面積為第一面積;至少一光擴散元件,與所述光源相對應設置,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經所述至少一個光擴散元件擴散后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的面積為第二面積,其中所述第二面積大于所述第一面積。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擴散元件至少包括一反光元件或一光傳導元件,所述反光元件或所述光傳導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光源的外圍。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還包括一輪轂,所述多個扇葉繞所述輪轂的外圍分布設置;一扇框,所述多個扇葉和所述輪轂設置在所述扇框的中空部分內;扇葉支架,包括一圓盤架體和多個支桿架體,所述圓盤架體設置在所述輪轂的一端,與所述輪轂連接,所述支桿架體的一端與所述圓盤架體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扇框連接。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的內部,所述輪轂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或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多個支桿架體的其中一支桿架體上的凹槽內,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形成為所述光傳導元件。
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光擴散元件包括一反光罩和一反光材料層,所述反光罩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并罩設在所述光源的外圍,且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反光面與所述扇框的內壁面相對,所述扇框的內壁面設置所述反光材料層。
8. —種計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發熱元件,設置在所述計算機內;一個風扇,設置在一個所述至少一個發熱元件上,所述風扇包括多個扇葉,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噴涂光觸^f某材料;一光源,設置在風扇上,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表面的面積為第一面積;至少一光擴散元件,與所述光源相對應設置,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經所述至少一個光擴散元件擴散后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的面積為第二面積,其中所述第二面積大于所述第 一 面積。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擴散元件至少包括一反光元件或一光傳導元件,所述反光元件或所述光傳導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光源的外圍。
10. 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還包括一輪轂,所述多個扇葉繞所述輪轂的外圍分布設置;一扇框,所述多個扇葉和所述輪轂設置在所述扇框的中空部分內;扇葉支架,包括一圓盤架體和多個支桿架體,所述圓盤架體設置在所述輪轂的一端,與所述輪轂連接,所述支桿架體的一端與所述圓盤架體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扇框連^r。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的內部,所述輪轂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12.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輪轂或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光擴散元件為反光元件,相對應設置于所述扇框的內壁面。
13.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多個支桿架體的其中一支桿架體上的凹槽內,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由導光材料制成,所述其中一支桿架體和所述扇框形成為所述光傳導元件。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所述光擴散元件包括一反光罩和一反光材料層,所述反光罩設置在所述圓盤架體的邊緣,并罩設在所述光源的外圍,且所述反光罩的內側反光面與所述扇框的內壁面相對,所述扇框的內壁面設置所述反光材料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扇及具有該風扇的計算機,所述風扇包括多個扇葉,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噴涂光觸媒材料;一光源,設置在風扇上,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表面的面積為第一面積;至少一光擴散元件,與所述光源相對應設置,所述光源散發的光線經所述至少一個光擴散元件擴散后照射在所述多個扇葉的表面的面積為第二面積,其中所述第二面積大于所述第一面積。本實用新型所述風扇和計算機只需設置一個光源照射扇葉表面,即能夠使該光源較大范圍照射到風扇上噴涂有光觸媒材料的區域,達到較佳凈化空氣的功能。
文檔編號A61L9/00GK201413490SQ20092010808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5日
發明者健 張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