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采血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采血針與筆頭一體化的采血筆。
背景技術:
采血筆主要用于對糖尿病病人進行采血以完成血糖的檢測,還用于臨床采血以進行常規檢驗。采血筆中的采血針是一次性的,每采完一個后,擰下采血筆帽,換上新的采血針,原來的采血筆帽繼續使用。由于采血筆帽上沾有患者血跡,易造成交叉感染。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0820026152. 9)公開了一種一次性針連帽采血筆,該專利將采血針與筆帽通過一個連體薄片連接在一起,使用時,旋擰筆帽,連體薄片裂開,采血針與筆帽分離,即可采血。實際上,該技術只是解決了殘留在筆帽上的血液可能造成的血液交叉感染問題。而在使用后,由于連體薄片的破裂,采血針與筆頭彼此分離,采血針和筆頭的拆卸得依次進行,使得整個采血筆在使用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增多,而且在拆卸過程中手無法避免的接觸替換部件(如采血針),同樣存在交叉感染可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解決采血筆筆頭上每次采血后可能存在殘留血液而導致的交叉感染問題;二、"采血針與筆頭的一體化",不僅僅是安裝時的一體化,同樣是拆卸時的一體化,加快采血筆的安裝、拆卸速度,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徹底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種采血筆,包括采血針、筆身、與筆身活動聯接的筆頭、設在筆身內的擊發機構和回針機構,筆頭內設有供采血針往復運動的通道,采血針由針體和聯接在針體上的針頭組成,針體上設有限位塊以及與限位塊配合的防脫塊。 本實用新型的筆頭內側壁設有燕尾槽,所述限位塊為與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塊,燕尾塊通過薄片與采血針針體聯接;采血針針體呈長方體;防脫塊呈圓柱體。[0007]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燕尾塊能緊固在筆頭上,燕尾塊上還可聯接有斜翼,筆頭側壁上設有與斜翼配合的筆頭通槽;斜翼卡固在筆頭通槽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擊發機構由設在筆身內的后置彈簧、在外力作用下能將后置彈簧壓縮的撞針和設在筆身上的筆卡組成;撞針上設有當后置彈簧被壓縮后能使撞針卡固在筆身上的卡尖,筆卡上設有能使撞針卡尖脫離筆身的擊發塊;所述的回針機構由設在筆身內的前置彈簧和置針座組成。 筆身上套設有上膛滑套;筆身的側面設有筆身通槽,上膛滑套上設有經筆身通槽伸入筆身內的上膛塊。 上膛滑套上還設有經通槽伸入筆身內的上膛滑套凸臺,置針座一端設有置針座凸
臺,前置彈簧套于置針座上并位于置針座凸臺與上膛滑套凸臺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筆身上可設有頂住置針座凸臺的定位塊。[0012] 所述置針座上設有彈片,彈片上設有三角凸臺,采血針針體上開有與三角凸臺配合的三角槽,三角凸臺卡在三角槽內。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使用時,采血針、筆頭、筆身安裝在一起。使用完后,按下卸針桿,卸針桿頂出筆頭,由于筆頭通槽對采血針斜翼、采血針限位塊對防脫塊的作用,采血針受限不能脫離筆頭;采血針隨筆頭一起卸下。換上新的采血針和筆頭即可再使用。從而解決采血筆筆頭上每次采血后可能存在殘留血液而導致的交叉感染問題;實現安裝和拆卸一體化,加快采血筆的安裝、拆卸速度,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徹底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筆頭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右視圖;圖5為采血針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A-A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采血針安裝在筆頭上時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右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采血針安裝在筆頭上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10為圖9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10,本實用新型包括采血針20、筆身13、與筆身13活動聯接的筆頭1 、設在筆身13內的擊發機構和回針機構,筆頭1內設有供采血針20往復運動的通道32,采血針20由針體27和聯接在針體27上的針頭23組成,針體27上設有限位塊24和與限位塊配合的防脫塊29。 筆頭1內側壁設有燕尾槽21,所述限位塊24為與燕尾槽21配合的燕尾塊,燕尾塊通過薄片25與采血針針體27聯接;采血針針體27呈長方體;防脫塊29呈圓柱體。[0027] 限位塊24上聯接有斜翼28,筆頭1側壁上設有與斜翼28配合的通槽22 ;斜翼28卡固在通槽22內。 所述的擊發機構由設在筆身13內的后置彈簧12、在外力作用下能將后置彈簧12壓縮的撞針7和設在筆身13上的筆卡11組成;撞針7上設有當后置彈簧12被壓縮后能使撞針7卡固在筆身13上的卡尖8,筆卡11上設有能使卡尖8脫離筆身的擊發塊9 ;所述的回針機構由設在筆身13內的前置彈簧5和置針座17組成。 筆身13上設有上膛滑套4 ;筆身13的側面設有通槽31,上膛滑套4上設有上膛塊6 ;上膛塊分別經通槽31伸入筆身內。 上膛滑套4上還設有經通槽31伸入筆身內的凸臺3,置針座17 —端設有凸臺16,前置彈簧5套于置針座17上并位于凸臺16與凸臺3之間。筆身13上設有頂住凸臺16的
4定位塊15。 所述置針座17上設有彈片18,彈片18上設有三角凸臺19,采血針針體27上開有與三角凸臺19配合的三角槽26,三角凸臺19卡在三角槽26內,能使采血針固定在置針座17內。 將采血針20的限位塊24插入筆頭1的燕尾槽21內,限位塊24上的斜翼28正好卡在筆頭1的通槽一 22內,采血針20與筆頭1卡死,整個"采血針與筆頭一體化"作為采血筆使用過程中的替換耗材(圖7、8)。 使用時,將"采血針與筆頭一體化"插入采血筆內,此時筆頭1上的凸臺30鑲進了筆身的凹槽2里面,采血針20也卡進置針座17內,旋轉筆頭1,由于置針座17對采血針針體27的旋轉限制,此時連接采血針針體27和限位塊24的薄片25破裂,采血針針體與筆頭分離(參見圖9、 10),采血針的限位塊24仍鑲在筆頭燕尾槽21中,剩余部分則可運動,即可進行采血。 將上膛滑套4向右滑動,上膛滑套凸臺3壓縮前置彈簧5,上膛滑套的上膛塊6帶動撞針7壓縮后置彈簧12,當撞針的卡尖8到達卡位10時被筆身卡住,此時,采血筆上膛。上膛滑套4在前置彈簧5的作用下復位。 將筆頭1緊壓在欲采血的部位,并按下筆卡11的擊發部位,筆卡上的擊發塊9使撞針卡尖8脫離筆身卡位10 ;此時撞針7快速向前滑動,以一定速度撞擊置針座17,置針座17與采血針20受力以一定速度向前運動,采血針在此過程中剌破皮膚,與此同時,置針座17尾部的置針座凸臺19壓縮前置彈簧5,在采血針完成剌破皮膚后,被壓縮的前置彈簧5還原,帶動置針座17及采血針20向后運動,此時采血針20退出人體皮膚,回針過程完成。[0036] 按下退針桿14,退針桿頂動筆頭1,而留在筆頭燕尾槽21內的采血針限位塊24帶動采血針20的防脫塊29,將采血針20 —并卸下,所以采血針20和筆頭1 一并被頂出,卸針過程完成。
權利要求一種采血筆,包括采血針、筆身、與筆身活動聯接的筆頭、設在筆身內的擊發機構和回針機構,其特征在于筆頭內設有供采血針往復運動的通道,采血針由針體和聯接在針體上的針頭組成,針體上設有限位塊以及與限位塊配合的防脫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筆頭內側壁設有燕尾槽,所述限位塊為 與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塊,燕尾塊通過薄片與采血針針體聯接;采血針針體呈長方體;防脫 塊呈圓柱體。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限位塊上聯接有斜翼,筆頭側壁上設有 與斜翼配合的筆頭通槽;斜翼卡固在筆頭通槽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擊發機構由設在筆身 內的后置彈簧、在外力作用下能將后置彈簧壓縮的撞針和設在筆身上的筆卡組成;撞針上 設有當后置彈簧被壓縮后能使撞針卡固在筆身上的卡尖,筆卡上設有能使卡尖脫離筆身的 擊發塊;所述的回針機構由設在筆身內的前置彈簧和置針座組成。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筆身上套設有上膛滑套;筆身的側面設 有筆身通槽,上膛滑套上設有經筆身通槽伸入筆身內的上膛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上膛滑套上還設有經筆身通槽伸入筆 身內的上膛滑套凸臺,置針座一端設有置針座凸臺,前置彈簧套于置針座上并位于置針座 凸臺與上膛滑套凸臺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筆身上設有頂住置針座凸臺的定位塊。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針座上設有彈片,彈片上設有三 角凸臺,采血針針體上開有與三角凸臺配合的三角槽,三角凸臺卡在三角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血筆,包括采血針、筆身、與筆身活動聯接的筆頭、設在筆身內的擊發機構和回針機構,筆頭內設有供采血針往復運動的通道及限位塊,采血針由針體和聯接在針體上的針頭組成,針體上設有與限位塊配合的防脫塊。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使用時,采血針、筆頭、筆身安裝在一起。使用完后,旋下筆頭,由于筆頭限位塊和采血針防脫塊的作用,采血針受限不能脫離筆頭;采血針隨筆頭一起卸下。換上新的采血針和筆頭即可再使用。從而解決采血筆筆頭上每次采血后可能存在殘留血液而導致的交叉感染問題;實現安裝和拆卸一體化,加快采血筆的安裝、拆卸速度,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徹底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文檔編號A61B5/151GK201492422SQ20092022772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8日
發明者汪波, 田成林 申請人:武漢市思泰利醫療器械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