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改良的醫用中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0023閱讀:3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改良的醫用中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領域,具體涉及外科用品,特別是外科被單。
背景技術
醫用中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人的污液污染床單。傳統的中單是用單層棉布制備 而成,規格為110X150cm,使用時橫放于床單上,這種中單的有許多缺點(l)隔污面積小, 中單橫放于床單上時所占面積不足病床的1/4,如果病人身上有多處傷口 ,甚至伴有嘔吐腹 瀉等,就需要鋪2 3張;(2)隔污能力差,僅由一層棉布制成,吸水性差,易被分泌物、引流 液等浸透,污染床單被褥;(3)承重力差,面積小,且單薄,病人轉床時,護士須用手承托病 人身體轉床,不僅提高意外脫管的風險,也增加了護士的勞動強度。 為了解決傳統中單隔污能力差的缺點,一次性中單應運而生。多數一次性中單由 一層無紡布和一層塑料墊片相疊而成,其中塑料墊片很好地起到了隔污的作用;有的一次 性中單還在無紡布和塑料墊片之間還增加了一層吸濕層以增加中單的吸濕能力,但這類中 單均不可避免地存在透氣性差的缺點,病人使用后舒適度下降,易誘發壓瘡和皮膚濕疹,也 沒有解決不方便病人轉床的缺陷。此外,一次性中單不可循環再用,不僅不利于環保,還增 加了病人的住院費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轉床的中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種改良的醫用中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矩形布袋,該布袋由布層和布層相疊 并縫合兩側邊及一橫頭構成,其長度和寬度與普通的單人床相當,兩側邊分別分布有4個 適合移床時便于用手抓抬的矩形孔。 為了提高隔污能力,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還包括一個隔污墊子,所述隔污墊子插 在布層和布層之間。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矩形孔的四周用線鎖邊,以避免所述的兩布層的編織結構在使 用過程中被破壞而影響其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 為了改善透氣性和吸水性,減少病人身上生壓瘡和皮膚濕疹,本實用新型所述中 單所述的兩布層均選用棉布。 本實用新型中單用于轉床的使用方法是,將所述中單縱向平鋪于病床上,四名護 士立于病床兩側,每人的兩只手穿過中單兩側邊的矩形孔抓住中單,以中單為承托抬起病 人,從而完成轉床。 由于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的面積大,可在轉床時起到承托病患身體的作用,使病 人的重量均勻分布于整個中單上,代替傳統的直接用手抬起病人的做法,可避免因個別護 士用力不夠而導致的病人部分關節損傷;在轉床過程中,病人所有相關管道和儀器都可放 置于中單內,可防止由于轉床而導致的意外脫管。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兩側邊所設的矩形孔可方便工作人員的手穿過孔抓住中單的側邊,安全地完成轉床。
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為 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內插隔污墊子)的橫截面的結 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中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該中單為 一矩形的布袋l,大小為180cmX98cm(按新型電動病床的大小設計),由兩層棉布層1_1和 1-2縫合兩側邊和橫頭制成;在布袋1的兩側邊各設4個長為12cm寬為2cm矩形孔2,沿中 心線A對稱分布;每一側的4個矩形孔2與布袋1側邊緣之間的距離為5cm,每一頭的兩個 矩形孔2與布袋1橫頭邊緣之間的距離為10cm ;每個矩形孔2的邊緣均用線鎖邊,以避免 編織結構在使用過程中被破壞。 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中單的另一實施例是在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的基 礎上增設一隔污墊子3,該隔污墊子3為一普通的尿墊,使用時將它插在所述布袋1的棉布 層1-1和1-2之間。 參見圖1,病人需要轉床時,4個護士分別立于病床兩側,每個人的兩只手穿過布 袋1兩側邊的矩形孔2抓住中單,以中單為承托抬起病人轉床。
權利要求一種改良的醫用中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矩形布袋(1),該布袋(1)由布層(1-1)和布層(1-2)相疊并縫合兩側邊及一橫頭構成,其長度和寬度與普通的單人床相當,兩側邊分別分布有4個適合移床時便于用手抓抬的矩形孔(2)。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中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隔污墊子(3),所述隔污墊子(3)插 在布層(1-1)和布層(1-2)之間。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2)的四周用線鎖邊。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層(1-1)和布層(1-2)均為棉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醫用中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矩形布袋(1),該布袋(1)由布層(1-1)和布層(1-2)相疊并縫合兩側邊及一橫頭構成,其長度和寬度與普通的單人床相當,兩側邊分別分布有4個適合移床時便于用手抓抬的矩形孔(2)。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單可在轉床時起到承托病患身體的作用,代替傳統的直接用手抬起病人的做法,避免因個別護士用力不夠而導致的病人部分關節損傷或意外脫管。
文檔編號A61G1/01GK201519237SQ20092023648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8日
發明者劉佳, 周宏珍, 周春蘭, 夏純, 王曉艷, 鄧瑛瑛 申請人:南方醫科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