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療通氣機中的入口氣流組件的制作方法
醫療通氣機中的入口氣流組件本專利申請根據35 U. S. C. § 119(e)要求享有2008年10月17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 61/106,315的優先權,在此通過引用將其內容并入本文。本發明總體上涉及醫療通氣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相對小巧、輕便且便攜但仍能夠迅速而容易地適應在多種不同模式和配置下工作以向患者遞送多種通氣治療的醫療通氣機。本發明還涉及操作和保養這種通氣機的方法。醫療通氣機是一種被構造成向患者的氣道遞送諸如空氣、氧氣或其組合的氣體以增強或替代患者的自身呼吸活動的機器。通常知道根據患者的具體通氣治療需要以特定模式操作常規醫療通氣機。在基本沒有患者自主呼吸活動的生命維持狀況下,通常提供受控模式的通氣,其中通氣機承擔起為患者通氣的全部責任。在這種通氣模式下,在通氣周期的每個吸氣階段期間向患者提供受控體積的氣體,通常基于時間確定通氣機的觸發點(即,從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過渡到吸氣階段)和循環點(即,從通氣周期的吸氣階段過渡到呼氣階段)。傳統上,用于生命維持狀況中的通氣機采用所謂的雙支患者回路,該患者回路具有用于向患者輸送氣體的吸氣支和用于從患者向排氣組件輸送氣體的呼氣支。排氣組件包括選擇性可控閥或類似機構,用于主動控制已在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從患者呼出的氣體釋放到大氣中。這種配置通常被稱為“主動排氣”或“主動呼氣”配置。典型地,上述受控體積生命維持通氣是侵入式的,意味著用于將患者回路接口連接到用戶氣道的患者接口 (例如,但不限于氣管切開術導管、氣管內導管等)是直接插入患者氣道中的并被構造成在那里保持更長時間。在非生命維持狀況下,患者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活動,通常提供輔助模式或支持模式的通氣,其中通氣機通常通過向患者氣道提供預定壓力來增強或輔助患者自身的呼吸活動。在這種通氣模式下,氣體流的壓力是受控的。例如,在雙水平非侵入式通氣中, 在每個通氣周期的吸氣階段期間向患者遞送吸氣正氣道壓力(IPAP),在每個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向患者遞送呼氣正氣道壓力(EPAP),其通常低于IPAP水平。適用于非生命維持狀況下的一些通氣機采用所謂的單支患者回路;單支患者回路僅有一支,用于向患者和從患者輸送氣體。傳統上,這樣的單支回路采用被動呼氣裝置,常常為支和/或患者接口中的孔或排氣口的形式,以允許患者呼出的氣體被動地排到大氣。 這種配置通常被稱為“被動排氣”或“被動呼氣”配置。此外,與通常與體積控制通氣相關聯的上述侵入式患者接口不同的是,用于壓力支持通氣治療的患者回路通常是非侵入式的。由患者臨時采用,例如,但不限于,鼻面具、口鼻面具、全面部面具或鼻插管在需要時從通氣機接收加壓氣體。鑒于上述情況,要認識到,通氣機和相關通氣機硬件,以及采用其為患者施予通氣治療的相關方法在傳統上對于體積控制通氣工作模式和壓力支持工作模式已經顯著不同了。此外,用于這兩種模式之一(例如壓力支持)的已知通氣機、通氣機硬件和/或相關方法常常與用于另一種模式(例如體積控制)的通氣機、通氣機硬件和/或相關方法不兼容。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克服常規通氣機缺點的通氣機。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通過提供這樣一種通氣機實現這一目的,該通氣機包括外殼、進入口、構造成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以及構造成從外殼釋放氣體流的排出口。通氣機能夠在多種不同模式下工作。此外,通氣機包括停靠系統和若干停靠塊,停靠系統具有構造成監測氣體流的若干參數的多個傳感器。每個停靠塊包括可移除路由元件,該可移除路由元件被構造成選擇性地耦合到通氣機的外殼,以便將傳感器配置成在多種不同預定配置中對應于通氣機的期望的一種工作模式的一個。緊固機構將可移除路由元件緊固到通氣機的外殼。在另一實施例中,這個目的是通過提供這樣一種通氣機實現的,該通氣機包括具有內部和外部的外殼、從外殼的外部延伸到內部的進入口、設置于外殼之內并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適于從外殼釋放氣體流的排出口。包括患者接口和被動呼氣裝置的患者回路與排出口流體相通以向患者氣道遞送氣體流。控制器設置于外殼中并操作性耦合到流發生器。控制器控制氣體流的吸入體積,其中當患者在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呼出呼出氣體時,被動呼氣裝置向大氣釋放至少一部分呼出氣體。在又一實施例中,這個目的是通過提供這樣一種通氣機實現的,該通氣機包括具有內部和外部的外殼、從外殼外部延伸到內部的進入口、設置于外殼之內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以及適于在通氣周期的吸氣階段期間從外殼向患者氣道釋放氣體流的排出口。設置于外殼中的控制器在多種不同模式之間操作通氣機,其中這些模式包括用于向患者提供壓力支持通氣治療的第一模式以及用于向患者提供體積控制通氣治療的第二模式。在又一實施例中,這個目的是通過提供這樣一種通氣機實現的,該通氣機包括具有內部和外部的外殼、從外殼外部延伸到內部的進入口、設置于外殼之內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以及用于從外殼釋放氣體流的排出口。通氣機還包括入口氣流組件,入口氣流組件具有在進入口處或附近選擇性地耦合到通氣機的外殼的蓋子構件。蓋子構件具有第一側、 與第一側相對設置的第二側以及延伸通過蓋子構件的入口孔。入口孔向通氣機的進入口提供氣體。若干過濾構件設置于蓋子構件第一側和通氣機的外殼之間。此外,緊固機構將蓋子構件附接到通氣機的外殼,由此相對于外殼固定蓋子構件和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可以從外殼移除入口氣流組件,無需拆解通氣機的其余部分。在另一實施例中,通過提供這樣一種通氣機實現這個目的,該通氣機具有外殼,外殼提供可電連接到交流(AC)電源的第一電源連接。通氣機包括可電連接到鉛酸電池的第二電源連接。所述外殼的內部中還設置了內部可再充電電池組。最后,將可拆卸電池組可移除地耦合到外殼的外部。電源控制機構控制從交流電源、鉛酸電池、內部可再充電電池組和可拆卸電池組中對應的至少一個向所述通氣機供電。參考附圖,考慮以下描述和所附權利要求,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特性,以及結構和部分的組合的相關元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和制造的經濟性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所有附圖形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在各圖中類似的附圖標記表示對應的部分。不過,顯然可以理解,附圖僅是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并非意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和“所述”包括復數引用,除非上下文另行做出了詳細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醫療通氣機的正面透視圖;圖2是圖1的醫療通氣機的后視圖;圖3是圖1的醫療通氣機的部分分解的后部透視圖,示出了可拆卸電池組和用于其的停靠系統;圖4是布置成被動呼氣且無鄰近壓力傳感配置的醫療通氣機以及用于其的部件的示意圖;圖5是圖4的醫療通氣機的修改示意圖,以示出布置成被動呼氣且有鄰近壓力傳感配置的醫療通氣機以及用于其的部件;圖6是圖5的醫療通氣機的修改示意圖,以示出布置成主動呼氣配置的醫療通氣機以及用于其的部件;圖7A是圖3的停靠系統的停靠塊的透視圖;圖7B是沿圖7A的線7B-7B的截面圖;圖8是用于醫療通氣機的停靠系統的另一停靠塊的透視圖;圖9是用于醫療通氣機的停靠系統的另一停靠塊的等距視圖;圖10是醫療通氣機背面以及用于其的進口氣流組件的部分分解的等距視圖;圖11是圖10的進口氣流組件的分解等距視圖,也示出了醫療通氣機的流發生器;圖12是用于醫療通氣機的電源系統的示意圖;圖13是圖3的可拆卸電池組的等距視圖;圖14是沿圖3的線14-14的截面圖;以及圖15是向醫療通氣機供電的方法的流程圖。這里使用的方向短語,例如,但不限于,頂部、底部、左、右、上、下、前、后及其衍生短語,涉及到的是附圖中所示元件的取向,并不對權利要求形成限制,除非其中明確指出。如這里所用的,術語“患者接口,,是指用于在通氣機和患者氣道之間建立流體通路的任何已知或適當機構,并且明確包括,但不限于,非侵入式患者接口,例如面具、鼻管、鼻/ 口面具的組合和可移除口件,以及侵入式患者接口,例如氣管套管和氣管內導管,以及增濕器、噴霧器和儀表劑量吸入器,其可以是侵入式或非侵入式的。如這里所用的,術語“模式”是指操作通氣機以向患者提供特定類型通氣治療(例如,但不限于,壓力支持通氣治療;體積控制通氣治療)的方式。如這里所用的,術語“探頭”是指與傳感器(例如,但不限于,機器流量傳感器、鄰近壓力傳感器、監測流量傳感器)通信且被構造成向傳感器轉發關于參數(例如,但不限于,壓力)的信息的任何已知或適當感測元件(例如,但不限于,導管)。如這里所用的,術語“接口機構”是指用于將通氣機連接到附件(例如,但不限于, 氧混合器、增濕器、脈搏氧飽和度儀)、裝置(例如,但不限于,打印機)或通信或存儲裝置 (例如,但不限于,因特網、硬盤、CD或其他適當存儲介質;計算機)的任何已知或適當裝置 (例如,但不限于,連接器、插座或插頭)。如這里所用的,術語“緊固件”和“緊固機構”是指用于將一個部件固定到另一個部件的任何已知或適當固定機構,并且明確地包括,但不限于,鉚釘、螺釘、螺栓、螺栓與墊圈和/或螺母的組合以及一體固定機構,例如,但不限于,模制的舌片和彈性突起,其從一個部分延伸并與另一個部分咬合,以將兩個部分固定在一起。如這里所用的,兩個或更多部分“耦合”在一起這種表述應當表示這些部分直接接合在一起,或通過一個或多個中間部分接合在一起。
如這里所用的,術語“數量”應當表示一或大于一的整數(即,復數)。A.系統架構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醫療通氣機2的說明性實施例。如下文中將更詳細描述的,可以選擇性配置醫療通氣機2(這里有時簡稱為“通氣機”)以在多種不同模式下工作,如本文定義的,以向患者170提供通氣治療(在圖4、5和6中以簡化形式示出)。應當理解,這里僅僅出于說明目的顯示和描述了通氣機2,可以在具有各種其他能力和工作模式的其他類型通氣機(未示出)中實施這里所述的特征和方法。通氣機2包括外殼4,外殼4具有內部6和具有外表面10的外部8。在示范性實施例中,通氣機2被設計成便攜式的,并且因此,包括把手11,把手11樞軸耦合到外殼頂部, 以便于攜帶或移動通氣機。圖1中以收起狀態示出的把手11在圖3中還在虛線圖中以直立位置示出。在圖1的范例中,通氣機2包括用戶接口 300,其設置于通氣機外殼4前面的外表面10上。除了這些特征之外,用戶接口 300包括屏幕或顯示器302,其被構造成顯示與通氣機和/或患者170相關的若干參數(例如,但不限于,壓力、體積、流速)(圖4、5和6)。用戶接口 300還包括多個輸入構件304、306、308、310和312,用戶可以操作這些構件,例如以便控制通氣機的工作和/或在屏幕302上顯示的參數(未明確示出)間導航。例如,但不作為限制,在一個非限制性范例實施例中,輸入構件310包括開/關按鈕,并且輸入構件312 包括模式按鈕,用于在通氣機2的各種工作模式之間,或在用戶接口 300的屏幕302上可看到的各種顯示之間進行切換。類似地,輸入構件304、306和308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 用戶可用于通過用戶接口在通氣機各種特征中導航、選擇和/或程序控制的按鈕。不過,要認識到,用戶接口 300的特定布置并非意味著要成為本發明的限制性方面。具體而言,應該理解通氣機2可以具有除這里所示和所述之外的任何適當配置的任何已知或適當替換用戶接口。例如,本發明預期提供撥號盤、旋鈕、觸摸板、滾動球、鼠標或其他輸入裝置,作為輸入構件304、306、308、310和312的補充或替代。而且,顯示器203可以配置成觸屏顯示器,使其充當輸入裝置,作為輸入構件304、306、308、310和312的補充或替代。而且,本發明還預期通過遠程控制來操作通氣機2,以便可以取消輸入構件304、306、 308,310 和 312。通氣機2優選還具有這里定義的多種不同接口機構320、322、324、326、3沘和330。 例如,但不作為限制,通氣機2可以包括插座320,例如,圖1所示范例中朝向通氣機外殼4 底部設置的插座。在本發明的一個非限制性實施例中,這樣的插座320可以適于將通氣機 2電子連接到電源(例如,參見圖12示意性示出并在下文中更詳細描述的交流(AC)電源 402和鉛酸電池電源406)。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可以提供任何已知或適當類型、數量和/ 或配置的接口機構,例如,但不限于,圖2和3所示的五個額外接口機構322、324、326、328 和 330。還要認識到,可以將這樣的接口機構(例如,但不限于插座、連接器)用于任何已知或適當目的,例如,但不限于,將通氣機2連接到因特網(例如通過以太網),連接到例如但不限于打印機(未示出)或計算機(未示出)的分立裝置或連接到任何適當的通氣機附件,例如,輔助醫療裝置,比如,脈搏氧飽和度儀或二氧化碳監測器或備用氣體源(例如,參見圖4、5和6示意性示出并在下文描述的可選氧源31)。
圖4、5和6分別以簡化形式示出了通氣機2的三種說明性范例配置。具體而言, 圖4示出了配置成提供無鄰近壓力傳感的被動呼氣的通氣機的部件。圖5示出了配置成提供具有鄰近壓力傳感的被動呼氣的通氣機的部件。此外,圖6示出了配置成提供主動呼氣的通氣機的部件。更具體而言,如圖4中示意性示出的,通氣機2包括流發生器36,其被構造成例如從通過進入口 30進入通氣機外殼4的空氣38'(環境大氣)和/或空氣38'與適當補充氣體(例如氧氣)的混合物,來產生氣體流38。可以從圖4、5和6中以簡化形式示出的上述通氣機附件之一,例如氧源31提供補充氧氣。在本發明的一個非限制性實施例中,可選的氧源31包括經由前述接口機構之一連接到通氣機2的低流量(例如,但不限于大約 0-50psi和大約15升每分鐘(LPM))氧混合器,接口機構例如但不限于接口機構328,在示意性示出且在這里描述的范例中,其是一種快速連接閥門配件。在圖示的示范性實施例中,通氣機2還包括用于過濾進入通氣機外殼4的環境空氣38'的空氣輸入過濾器32。如下文中將要更詳細論述的,優選在環境空氣38'和/或來自可選補充氧源31的氣體到達流發生器36之前,引導其通過入口氣流組件200。范例流發生器36是微型渦輪機,其包括具有葉輪設計(圖11中部分示出)的無刷直流(DC)電動機(未示出),用于產生通氣機2需要的期望壓力和氣體流38。在一個非限制性實施例中, 微型渦輪機36可以在大約3000-42000轉/分(rpm)的速度工作。不過,要認識到,流發生器36可以是被構造成以大于環境大氣的壓力產生氣體流38的任何已知或適當裝置,例如但不限于,壓縮機、風扇、葉輪、鼓風機、活塞或風箱。繼續參考圖4,離開流發生器36的氣體流38通過可選的流篩板(過濾器)40,流篩板與設置于外殼4中的第一流元件42流體相通。因為第一流元件42設置于通氣機之內,所以這里也將其稱為機器流元件42。鄰近流發生器36出口放置的機器流元件42可以例如是,但不限于,機械元件,例如孔口或閥。機器流元件42被設計成在氣體流38通過它時產生壓降。不過,要理解,可以采用任何已知或適當的備選數量和/或配置的流元件為通氣機2提供任何適當的氣體流38,而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與機器流元件42串聯地提供第一(機器)流量傳感器46,以便基于機器流元件兩端的壓降測量氣流38的流速。此外,還提供第二流量傳感器50 (在這里所示和所述的范例中為差壓傳感器)以經由回路52和M測量機器流元件42兩端的壓降來測量氣體38的流速。于是,第二流量傳感器50在第一流量傳感器46進行監測的前提下,以冗余方式監測氣體38的體積流量。在這里還將第二流量傳感器50稱為監測流量傳感器50。要認識到,通氣機2之內的流量傳感器46和50和其他傳感器可以配置和重新配置成與通氣機各種工作模式對應的多種不同配置,如下文將結合圖5和6的范例所描述的。還可以理解僅通氣機不必具有兩個流量傳感器。此外,本發明甚至還預期消除一個或兩個流量傳感器,以便利用其他技術,例如基于提供給流發生器的功率、流發生器的速度等的技術,來測量流速或表示流速的參數。控制機器壓力傳感器86操作性耦合到內部導管143,內部導管從流發生器36,通過排出口 44向外部導管144供應氣體流38,該氣體流38最后到達患者接口 146。范例控制機器壓力傳感器86通過自動歸零閥87連接到內部導管143。傳感器86為靜態壓力傳感器,用于監測通氣機2的排出口 44處或附近的壓力。此外,監測機器壓力傳感器88操作性耦合到內部導管143。監測機器壓力傳感器88也是靜態壓力傳感器,用于以冗余方式監測排出口 44處或附近的壓力。適用于通氣機2的其他傳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溫度傳感器51 和53以及氣壓傳感器55,溫度傳感器51和53操作性耦合到內部導管143,并用于監測離開流發生器36的氣體流38的溫度,氣壓傳感器55用于測量氣壓,例如,以允許計算出的體積流量的高度調節。盡管在圖4的范例中所示的無鄰近壓力傳感配置的被動呼氣中未采用,但通氣機 2還包括主動呼氣控制組件90,在例如如圖6所示將通氣機配置成主動呼氣配置模式時采用主動呼氣控制組件90。最后,通氣機2包括圖4、5和6中示意性示出的控制器98。控制器98電子連接到前述部件中的每個并適于與其通信,以便選擇性地控制通氣機。在圖4的范例中,通氣機2具有單根外部導管144,其將通氣機的排出口 44和患者接口 146互連起來。因此,通氣機2的患者回路150是單支回路,其中單根外部導管144 既從排出口 44向患者接口 146并最終向患者170的氣道160遞送氣體流38(在圖4、5和 6中以簡化形式部分示出),又輸送在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由患者170呼出的呼出氣體 38"。圖4的單支患者回路150包括用于向大氣排放(即釋放)呼出氣體38"的被動呼氣裝置152 (例如,但不限于閥、孔口、端口或其他排出裝置)。盡管為了說明簡單,這里描述的范例中示出的患者接口 146是非侵入式面具146, 但要認識到,這里定義的任何已知或適當的備選患者接口都可以以任何適當配置用于患者回路150(圖4)、150'(圖5)、150"(圖6)。還要認識到,被動呼氣裝置152可以耦合到患者回路150、患者接口 146或兩者。現在參考圖5,通氣機2的部件被示意性示為配置成提供有鄰近壓力傳感的被動呼氣。在這種配置中,通氣機部件和預定傳感器配置與前面結合圖4描述的無鄰近壓力配置的被動呼氣大致相同。不過,此外,提供于外殼4中的鄰近壓力傳感器48被配置成經由探頭57(例如導管)與單支患者回路150"的單根外部導管144'流體相通,如這里定義的, 探頭靠近連接到回路56的鄰近患者接口 146設置。圖6示出了主動呼氣配置中的通氣機2和用于其的部件的示意圖。在這樣的配置中,通氣機2包括與排出口 44流體相通的備用單支患者回路150"。具體而言,除了外部導管144"之外,單支患者回路150"還包括鄰近流元件巧4和主動呼氣裝置156(例如,但不限于閥)。鄰近流元件1 是位于患者回路中大致靠近患者接口 146"的機械元件,被設計成在氣體流38和/或呼出氣體38"通過它時產生壓降。在示例性實施例中,主動呼氣裝置156是設置于單支患者回路150"中的比例受控減壓閥并且被構造成提供低阻力,使得在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能夠進行呼出氣體 38〃的二氧化碳沖洗。要認識到,主動呼氣裝置156可以耦合到患者回路150"、患者接口 146"或兩者。主動呼氣裝置156被構造成提供最小的呼氣阻力,以便在治療失敗(例如, 但不限于通氣機故障)的情況下符合防窒息的要求。具體而言,主動呼氣裝置156包括防窒息裝置158(圖6中以簡化形式示出)以滿足這樣的要求。在一個非限制性實施例中,防窒息裝置是擋板閥158,由例如,但不限于橡膠或另一種適當材料制成,被構造成在通氣機 2故障或局部故障的情況下發生偏轉,以顯露出主動呼氣裝置156的對應孔徑(未明確示出)。這樣的孔徑與大氣流體相通。因此,擋板閥158確保患者170至少能夠在通氣機2發生這種故障的情況下有可能吸入環境空氣。
在圖6的范例中,控制器98操作性耦合到主動呼氣控制組件90,并因此操作性耦合到主動呼氣裝置156。主動呼氣控制組件90是壓力單元,其調節主動呼氣裝置156的隔膜157 (圖6中以簡化形式示出),以便在通氣周期的呼氣階段期間于患者170呼氣時控制偏壓流。范例的主動呼氣控制組件90包括傾泄閥91和比例閥92,傾泄閥91被構造成迅速減小來自隔膜157的導向壓力(pilot pressure),從而允許其在患者開始呼氣時完全打開,比例閥92與提供于兩個閥91、92之間的孔口 93結合,控制偏壓流。可以認識到,通氣機2是一種能夠工作在單支或雙支配置下并能夠提供壓力支持治療或體積控制治療兩者的小巧、輕便、多功能通氣機。此外,可以在非侵入系統中遞送壓力支持治療或基于體積的治療,非侵入系統例如是具有人為氣體泄露,例如通過呼氣閥的氣體泄露的單支系統。下面的表1列出了針對本發明的通氣機的示范性實施例的技術規格。
權利要求
1.一種通氣機,包括(a)具有內部和外部的外殼;(b)從所述外殼的所述外部延伸到所述外殼的所述內部的進入口;(c)設置于所述通氣機之內并被構造成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c)用于從所述外殼釋放所述氣體流的排出口;以及(d)入口氣流組件,包括(1)蓋子構件,其在所述進入口處或所述進入口附近選擇性地耦合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所述蓋子構件包括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側相對設置的第二側以及延伸通過所述蓋子構件的入口孔,所述入口孔向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遞送氣體,(2)若干過濾構件,其設置于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和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之間,以及(3)緊固機構,其將所述蓋子構件緊固至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由此相對于所述外殼固定所述蓋子構件和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其中,無需拆解所述通氣機的其余部分就可以從所述外殼移除所述入口氣流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所述外部包括外表面和從所述外表面向內延伸的凹窩,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蓋子構件選擇性地設置于所述凹窩之內,且其中,在所述蓋子構件設置于所述凹窩之內時,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基本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與所述凹窩相鄰的外表面平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設置于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所述凹窩中,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流發生器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鄰近設置并與所述進入口流體相通,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蓋子構件還包括從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基本垂直向外延伸的多個壁,且其中,在所述蓋子構件設置于所述凹窩之內時,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延伸到所述凹窩中,以便將所述氣體引導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形成入口氣流路徑,且其中,所述入口氣流路徑從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入口孔向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設置于所述入口氣流路徑中,以便所述氣體流經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包括多個縫隙,所述多個縫隙延伸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其中,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中至少一些延伸通過所述縫隙,以便相對于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蓋子構件保持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的位置,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可以選擇性地從所述蓋子構件拆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包括入口氣流路徑,其中, 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設置于所述入口氣流路徑中,以便所述氣體流經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第一過濾構件和第二過濾構件,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相鄰設置,且其中,所述第二過濾構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過濾構件和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可以選擇性地從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蓋子構件拆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更換的,以便對所述通氣機進行殺菌。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機,其中,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緊固機構是多個緊固件,且其中,所述緊固件中的每個延伸通過所述蓋子構件進入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中。
12.—種保養通氣機的方法,所述通氣機包括選擇性地耦合到所述通氣機的外殼的入口氣流組件,所述入口氣流組件具有蓋子構件和若干過濾構件,所述方法包括(a)從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移除所述入口氣流組件,而無需拆解所述通氣機的其余部分;以及(b)對所述通氣機的其余部分進行保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保養步驟包括對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其余部分進行殺菌。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所述保養步驟之后將新的入口氣流組件附接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還包括(a)更換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b)將所述入口氣流組件重新附接到所述通氣機。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更換和所述重新附接步驟包括(a)移除所述若干過濾構件,(b)清洗所述蓋子構件,(c)利用若干新過濾構件更換所述若干過濾構件,以及(d)將所述入口氣流組件附接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包括外部,所述外部具有外表面和從所述外表面向內延伸的凹窩,且其中,所述重新附接步驟包括將所述入口氣流組件插入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所述凹窩中,直到所述入口氣流組件的所述蓋子構件的第二側基本與所述通氣機的、與所述外殼的所述凹窩相鄰的外殼平齊。
18.一種用于通氣機的入口氣流組件,所述通氣機包括外殼、進入口、被構造成產生氣體流的流發生器以及被構造成從所述外殼釋放所述氣體流的排出口,所述入口氣流組件包括蓋子構件,其被構造成在所述進入口處或所述進入口附近選擇性地耦合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所述蓋子構件包括第一側、與所述第一側相對設置的第二側以及延伸通過所述蓋子構件的入口孔,所述入口孔被構造成向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遞送氣體;若干過濾構件,其設置于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和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之間;以及緊固機構,其被構造成將所述蓋子構件緊固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由此相對于所述外殼固定所述蓋子構件和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其中,無需拆解所述通氣機的其余部分就可以從所述外殼移除所述入口氣流組件。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包括外表面和從所述外表面向內延伸的凹窩,且其中,所述蓋子構件被構造成設置于所述凹窩之內,且其中,在所述蓋子構件設置于所述凹窩中時,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二側基本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與所述凹窩相鄰的外表面平齊。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設置于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的所述凹窩中,其中,所述蓋子構件還包括從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基本垂直向外延伸的多個壁,且其中,在所述蓋子構件設置于所述凹窩之內時,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被構造成延伸到所述凹窩中,以便將所述氣體引導到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形成入口氣流路徑,且其中,所述入口氣流路徑被構造成從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入口孔向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延伸。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蓋子構件包括四個外圍邊緣,其中,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包括靠近所述四個外圍邊緣設置的外壁以及向內與所述外壁間隔開的內壁,其中,所述內壁被構造成環繞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且其中,所述入口氣流路徑設置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內壁之間。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蓋子構件還包括在所述入口孔處或所述入口孔附近從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向內延伸的管,且其中,所述管被構造成向所述入口氣流路徑中弓I導所述氣體。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管包括多個氣窗。
25.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設置于所述入口氣流路徑中的所述壁之間,以便所述氣體流經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包括多個縫隙,所述多個縫隙延伸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其中,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壁中的至少一些延伸通過所述縫隙,以便相對于所述蓋子構件保持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的位置,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可以選擇性地從所述蓋子構件拆卸。
27.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蓋子構件包括入口氣流路徑,其中,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且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設置于所述入口氣流路徑中,以便所述氣體流經所述至少一個空氣過濾器。
28.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若干過濾構件包括第一過濾構件和第二過濾構件,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被構造成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相鄰設置, 且其中,所述第二過濾構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過濾構件和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之間。
29.根據權利要求觀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具有第一厚度,其中,所述第二過濾構件具有第二厚度,且其中,所述第二過濾構件的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過濾構件的所述第一厚度。
30.根據權利要求觀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被構造成阻擋所述氣體從所述蓋子構件和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之間不期望的泄露。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包括被構造成與所述通氣機的所述進入口對齊的孔洞,且其中,所述第一過濾構件被構造成覆蓋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第一側。
3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緊固機構為多個緊固件,且其中,所述緊固件中的每個被構造成延伸通過所述蓋子構件進入所述通氣機的所述外殼中。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入口氣流組件,其中,所述蓋子構件具有四個角,其中,所述緊固件是四個螺釘,且其中,所述四個螺釘中的每個被構造成延伸通過所述蓋子構件的所述四個角中的對應一個。
全文摘要
一種通氣機(2),包括(a)具有內部(6)和外部(8)的外殼(4);(b)從所述外殼(4)的外部(8)延伸到所述外殼(4)的內部(6)的進入口(42);(c)設置于所述通氣機(2)之內的流發生器(36);(c)用于從所述外殼(4)釋放氣體流的排出口(44);以及(d)入口氣流組件(200),其包括(1)蓋子構件(202),所述蓋子構件(202)包括第一側(204)、與所述第一側(204)相對設置的第二側(206)以及向所述通氣機(2)的所述進入口(42)遞送氣體的入口孔(208),(2)設置于所述蓋子構件(202)的第一側(204)和所述通氣機(2)的所述外殼(4)之間的若干過濾構件(250,260),以及(3)將所述蓋子構件(202)緊固至所述通氣機(2)的所述外殼(4)的緊固機構(270)。
文檔編號A61M16/10GK102333560SQ200980150646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7日
發明者C·L·尼達姆, C·W·麥克丹尼爾, C·戈爾曼, R·P·阿爾菲里 申請人: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