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緩解大腦疲勞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緩解大腦疲勞的中藥。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要顧及的事情太多,考學、家庭、工作賦予的責任和義務,承受各方面的壓力,造成大腦過度疲勞,引起健忘、失眠、憂郁、焦慮、等病癥。治療這些病癥的中西藥物很多,但大都適應癥狀較少,西藥還有一定毒副作用,甚至會損害人體其他器官。有些藥物成本高,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緩解大腦疲勞,適應各種健忘、失眠、憂郁、焦慮等病癥、成本低且無毒副作用的內服中藥。本發明一種可緩解大腦疲勞的中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組成人參9 10%、當歸9 10%、炒山藥9 10%、白茯神5 6%、龍眼肉 5 6%、石菖莆3 4%、龍骨2%、酸棗仁3 4%、生甘草3 4%、柏子仁3 4%、麥門冬5 6%、茯苓5 6%、紅棗37%。中藥組分中人參甘、微苦,平,入肺、脾、心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有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之趨于平衡的作用,能提高腦力與體力勞動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抗疲勞;當歸甘、辛,溫, 入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可以治療健忘、失眠、記憶力減退、心膽氣虛等癥;炒山藥甘、平。入肺、脾、腎經,有補脾、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白茯神甘淡、平, 入心、脾經,作用是寧心,安神,利水,可治療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等癥;龍眼肉甘、溫,入心、脾經,益心脾,補氣血,安神,可治療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等癥;石菖莆辛、苦、溫,入肝、胃經,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的作用;龍骨甘澀,平,入心、肝、腎、大腸經,有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的作用,可治療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等癥;酸棗仁甘、平,入心、脾、肝、膽經,有養肝,寧心,安神, 斂汗的作用;生甘草甘、平,入心、肺、脾、胃經,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的作用; 柏子仁甘、平,入心、腎、大腸經,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作用;麥門冬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作用,可治療口渴咽干,心煩失眠等癥;茯苓甘、淡平,入心、肺、脾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可治療驚t季,健忘,小便不利, 痰飲咳逆,泄瀉等癥;紅棗甘、溫,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的作用,可治療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等癥。方析本方以健忘、失眠、 怔忡、記憶力不佳為本方主癥。方中人參、炒山藥、當歸為君藥,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固腎、 補血;臣以白茯神、龍眼肉、麥門冬、茯苓寧心安神,開心益智,生津潤肺,除虛勞贏弱,養精神;佐以石菖莆、龍骨、酸棗仁、柏子仁化痰開竅,鎮驚斂汗,養心,養肝,安魂魄。除濕健脾, 潤腸通便;使以生甘草、紅棗調和諸藥緩脈生血。本發明的優點是制造成本低,工藝簡單,易于實施,臨床應用證明治愈率高達 90%,有效率95%。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實施方式人參9%、當歸9%、炒山藥9%、白茯神5%、龍眼肉5%、石菖莆 4%、龍骨2%、酸棗仁3%、生甘草4%、柏子仁3%、麥門冬5%、茯苓5%、紅棗37%。將以上中藥組分混合冷水泡30分鐘,煎30分鐘,制成湯汁備用。藥物類型一種內服藥。服用方法每日溫服2次。
權利要求
1. 一種可緩解大腦疲勞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組成人參9 10%、當歸9 10%、炒山藥9 10%、白茯神5 6%、龍眼肉5 6%、石菖莆3 4%、 龍骨2%、酸棗仁3 4%、生甘草3 4%、柏子仁3 4%、麥門冬5 6%、茯苓5 6%、 紅棗37%。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緩解大腦疲勞的中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組成人參9~10%、當歸9~10%、炒山藥9~10%、白茯神5~6%、龍眼肉5~6%、石菖莆3~4%、龍骨2%、酸棗仁3~4%、生甘草3~4%、柏子仁3~4%、麥門冬5~6%、茯苓5~6%、紅棗37%,適應各種健忘、失眠、怔忡、記憶力不佳、抑郁、焦慮、易疲勞等病癥狀,益智安神,成本低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02GK102188603SQ20101011580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日
發明者許可, 許滬銘 申請人:許滬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