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降壓雙帖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壓雙帖膏,屬于中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高血壓病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全國約有上億人存在不同程 度的高血壓病,有的以舒張壓增高為主,有的以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升高。高血壓只是一種癥狀,引起高血壓的原因很復雜,一般將血壓持續在150/100mmHg 時間為半年以上為高血壓,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分為以下幾種1、外周阻力血管的彈性。它主要是血管壁的彈性減小,以致造成阻力勢能增大,而引起血壓增 高。也可以是精神緊張,血管舒縮中樞興奮而血壓升高。也可以是由于膽固醇沉著,使血管 壁失去彈性,而使血壓升高。2、心肌收縮力心肌收縮力的大小,使流動在血管內的血液力或大或小,影響血管壁的側壓力,而 影響血壓。3、參加循環的血量在血管中流動的血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血壓。4、血液的粘稠度血液中的血脂等內含物的增多,也是影響血壓的原因。5、內分泌性人體內含有幾種影響血壓的激素,如腎上腺素(可以解釋為什么有 先天性高血壓)以及血管緊張素,(可經解釋精神緊張而引起的高血壓),等等。高血壓病,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但久而久之,它對全身皮膚、臟腑、心肝腎腦等 組織血管,存在著嚴重的損害,我們同時把高血壓而引起的組織器官的損害稱為“靶器官 損害”。我們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大約可分為鈣離子拮抗劑。以較少心肌收縮力,增加血管 通透性,而降血壓。或給予利尿劑,較少血容量而降壓,等等。但長期服藥對人體存在著不 同程度的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皮膚滲透吸收,刺激外感受器,對血壓進行 調節,無毒副作用的降壓雙帖膏。技術解決方案本發明包括足部帖膏、臍部帖膏,足部帖膏包括以下中草藥按重量 比計牛膝 15-20Kg ;天麻 15-20Kg ;幕薟草 15_20Kg ;冰片 0. 017-0. lKg ;莫萸 10_15Kg ;羅 布麻 15-20Kg ;龍膽草 15-20Kg ;臍部帖膏包括以下中草藥按重量比計熟地15_20Kg;棗仁15-18Kg;枸杞 15-20Kg ;杜仲:15-18Kg ;車前子:15-20Kg ;鹽附子 15_18Kg ;肉桂 7-lOKg。足部帖膏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牛膝、天麻、幕薟草、冰片、莫萸、羅布麻、龍膽草混合 均勻,粉碎,粒度80-120目,加入0. 3-lml蓖麻油、l_3ml米湯,調制成膏狀;臍部帖膏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熟地、棗仁、枸杞、杜仲、車前子、鹽附子、肉桂混合均
3勻,粉碎,粒度80-120目,加入0. 3-lml白醋、l_3ml米湯,調制成膏狀。本發明由于原料采用純中草藥,所以制備的帖膏具有滋陰補腎,鎮肝潛陽作用。足 部帖膏它帖于人體涌泉穴,涌泉穴是人體最敏感的穴位之一,是少陰腎經的穴位,腎主水可 以涵木,使肝陽不允,臍部帖膏帖于人體神闕穴,由于神闕穴是任脈的重要穴位,任脈總任 諸陰,是人未出生時與母體氣血交換代謝的通道,此處最為敏感,且藥物又最容易發揮作 用,神闕穴與關無相連,稱之為丹田,用藥物將虛性上升的陽氣引入丹田,使正氣充沛,使重 新調節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人的血液質量和神經活動,而達到降壓效果,藥物通過經絡, 促進血液循環產生神經特異性,調節人體氣血,藥物通過皮膚間質層細胞間隙,毛囊壁,汗 腺,皮脂腺,使藥物滲透吸收,刺激外感受器,對血壓產生影響,調節血壓,無毒、無刺激、無 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發明足部貼膏牛膝苦酸平,入肝腎經。補肝腎、強腰脊、引血下行,利尿。藥理研究本藥可以抑制動物心臟、又有降壓作用,抗炎、鎮痛、利尿。天麻甘平,入肝經。平肝熄風,治療肝陽上亢,頭目眩暈。藥理研究天麻具有降壓作用。減慢心率、提高耐氧能力,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 用,增加心臟血流量。幕薟草苦寒、歸肝腎經專治肝陽上亢,頭目眩暈。藥理研究可降壓、專治高血壓。冰片辛苦,微寒,歸心肺脾經,可開竅消炎。藥理研究抗心絞痛。莫萸辛苦熱,歸肝脾腎胃經。溫中散寒,疏肝止痛、降逆止嘔。藥理研究對于腎型高血壓有明顯降壓作用,利尿。羅布麻苦甘涼,歸心肝腎經。平肝安神,強心利尿。藥理研究有穩定持久降壓作用。龍膽草苦寒,歸肝膽經。瀉肝火,定驚僳。藥理研究有明顯降壓利尿作用,抗炎。方解高血壓是屬于中醫的肝陽上亢,腎陰不足所產生的,俗稱水不涵木,以上 諸藥可以補肝腎、滋陰潛陽,同時又有利尿作用。通過現代藥理研究,以上諸藥都有強心、 利尿、安神的作用,它貼于人體相應的涌泉穴,(人體最敏感的穴位之一,是足少陰腎經的穴 位)。使腎水可以涵木,肝陽不亢,達到降壓且又無不良副作用的目的。本發明臍部貼膏熟地甘微溫,入肝腎經。補血,益肝腎。治肝腎不足的頭目眩藥理研究可以升高外周紅細胞,對糖代謝有影響。棗仁甘平,歸心肝膽脾經。可以補肝腎、益精血。治肝腎不足的頭目眩暈,失眠。藥理研究可鎮靜、催眠,可使血壓持續下降。枸杞甘平,入肝腎經。補肝腎、益精血。治肝腎不足的頭目眩暈。藥理研究可以促進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保護肝細胞,降血糖。杜仲甘溫,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腰脊、安胎的作用。藥理研究有降壓作用,降低膽固醇。且有鎮靜、安胎、利尿的作用。車前子甘寒,歸肝腎小腸脾經。利尿上瀉,清肝明目,止咳。
4
藥理研究可以利尿,排除尿酸,尿素。肉桂辛甘熱,歸肝腎心脾經。溫中散寒,溫腎助陽,溫經化氣。藥理研究可鎮靜、鎮痛,對外周血管可直接擴張面降壓。鹽附子辛熱有毒,歸心脾腎經。可回陽補火,溫中散寒止痛。藥理研究可強心,使用肢體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冠狀動脈血流增加,鎮靜止痛。本發明為外用貼膏藥共同作用降壓持久平穩無副作用臨床病例選擇本組選擇58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69歲,病 程最短6年,最長20年,治療時間最長3個月,最短10天,有效率97%,效果不明顯者3%。例1、常永富、男、60歲,97年發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60-100mmHg,04 年8月11日開始貼降壓雙帖膏治療,到9月17日西藥降壓藥減半,10天后,頭暈、頭昏好 轉,高壓由原來的155降到140mmHg,低壓由110降到90mmHg。例2、翟斷高、男、69歲,97年發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70-120mmHg,04 年6月5日開始貼降壓雙帖膏治療,到6月16日,貼雙貼10天后,小便次數減少,頭暈、頭 昏好轉,高壓由原來的170降到150mmHg,低壓由120降到105mmHg。例3、李桂清、女、54歲,2001年發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60-110mmHg, 04年6月7日開始貼降壓雙帖膏治療,到8月27日,貼雙貼2個月,停止口服西藥降壓藥, 高壓由原來的160降到130mmHg,低壓由110降到80mmHg。頭暈、頭昏好轉,失眠顫好轉,治 愈。4、樊金鵬、男、37歲、2002年發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60-120mmHg,06 年2月17日開始貼降壓雙帖膏治療,到3月19日,貼雙貼1個月,停止口服西藥降壓藥,高 壓由原來的160降到145mmHg,低壓由120降到95mmHg。頭暈、頭昏好轉。5、魏永剛、男、35歲,2007年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60_110mmHg,08年 9月11日開始貼降壓雙帖膏治療,到10月,貼雙貼1個月,間斷口服西藥降壓藥并減半,高 壓由原來的160降到135mmHg,低壓由110降到80mmHg。頭暈、頭昏好轉。6、王四、男、39歲,2006年發病,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控制在170_110mmHg,07年 5月治療,到7月,貼雙貼2個月,停止口服西藥降壓藥,高壓由原來的170降到135mmHg,低 壓由110降到90mmHg。頭暈、頭昏好轉。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足部帖膏取牛膝3克;天麻3克;幕薟草3克;冰片0. 012克;莫萸2克;羅布麻 3克;龍膽草3克;粉碎到粒度120目,加入0. 5ml蓖麻油、2ml米湯,調制成膏狀;臍部帖膏取熟地1克;麥仁1克;枸杞1克;杜仲1克;車前子1克;鹽附子1 克;肉桂0.5克;粉碎到粒度120目,加入0. 3ml白醋、2ml米湯,調制成膏狀。使用本發明時,將足部帖膏帖于人體涌泉穴,臍部帖膏分別臍部帖膏帖于人體神 闕穴,每二日換一貼。實施例2
5
足部帖膏取牛膝7克;天麻7克;幕薟草7克;冰片0. 2克;莫萸7克;羅布麻7 克;龍膽草7克;粉碎到粒度120目,加入1ml蓖麻油、5ml米湯,調制成膏狀;臍部帖膏取熟地3克;麥仁3克;枸杞3克;杜仲3克;車前子3克;鹽附子3 克;肉桂1.5克;粉碎到粒度120目,加入0.6ml白醋、5ml米湯,調制成膏狀。使用本發明時,將足部帖膏帖于人體涌泉穴,臍部帖膏分別臍部帖膏帖于人體神 闕穴,每二日換一貼。
權利要求
降壓雙帖膏,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帖膏、臍部帖膏,足部帖膏包括以下中草藥按重量比計牛膝15-20Kg;天麻15-20Kg;莃薟草15-20Kg;冰片0.017-0.1Kg;茣萸10-15Kg;羅布麻15-20Kg;龍膽草15-20Kg;臍部帖膏包括以下中草藥按重量比計熟地15-20Kg;棗仁15-18Kg;枸杞15-20Kg;杜仲15-18Kg;車前子15-20Kg;鹽附子15-18Kg;肉桂7-10Kg。
2.降壓雙帖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足部帖膏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牛膝、天麻、幕 薟草、冰片、莫萸、羅布麻、龍膽草混合均勻,粉碎,粒度80-120目,加入0. 3-lml蓖麻油、 l-3ml米湯,調制成膏狀;臍部帖膏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熟地、棗仁、枸杞、杜仲、車前子、鹽附子、肉桂混合均勻, 粉碎,粒度80-120目,加入0. 3-lml白醋、l_3ml米湯,調制成膏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壓雙帖膏,屬于中醫藥領域。本發明足部帖膏按重量比計牛膝15-20kg;天麻15-20kg;莃薟草15-20kg;冰片0.017-0.1kg;茣萸10-15kg;羅布麻15-20kg;龍膽草15-20kg;臍部帖膏按重量比計熟地l5-20kg;棗仁15-18kg;枸杞15-20kg;杜仲15-18kg;車前子15-20kg;鹽附子15-18kg;肉桂7-10kg。本發明采用純中草藥,具有滋陰補腎,鎮肝潛陽作用,藥物通過皮膚間質層細胞間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滲透吸收,刺激外感受器,對血壓產生影響,調節血壓,無毒、無刺激、無副作用,安全有效。
文檔編號A61K36/8988GK101850068SQ20101020203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日
發明者陸繼普 申請人:陸繼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