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療貼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光療貼片,尤指一種無需內設電源的可撓式光療貼片。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升,美容等相關產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家庭化的醫療美容備受重視,尤其是較簡單且可個人自行操作使用的美容方式,廣受大眾喜愛。目前除了可通過傳統的藥物或保養品進行美容,醫療美容產業亦發展出光線治療法,以更加有效地達到美容或醫療目的。如醫學期刊報告指出,造成青春痘紅腫發炎的痤瘡桿菌含有一種內紫質的物質,其會與藍光(波長范圍約400至470nm)起作用而產生自由基,進而破壞痤瘡桿菌,改善青春痘的紅腫發炎。此外,紅光(波長范圍約600至700nm)具有促進傷口愈合及抗發炎的功效;黃光(波長范圍約550至600nm)可改善皮膚細胞的交替循環、更生皮膚等; 而綠光(波長范圍約500至550nm)則可調節皮膚腺體功能、減低油脂亢奮、暗瘡等。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可供個人使用的美容相關藥妝品,其中藥劑貼片常被用來治療臉部傷口或青春痘。除了傳統的藥劑貼片,亦有人提出將光療系統設計為貼片形式,以便于使用者隨身攜帶使用,但目前所提出的光療貼片仍須連接電源以驅動發射診療光,故有無法薄型化的缺點。有鑒于此,發展一種薄型化光療貼片是為本發明的重要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內設電源的光療貼片,有利于薄型化設計,以便于使用者隨身攜帶使用。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療貼片,其包括一黏著層,其具有一第一基面及一相對的第二基面;一藥劑層,位于該黏著層的該第一基面上;以及一自發光層,位于該藥劑層上,其通過光照射驅動或經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據此,本發明可經由薄膜技術,在不改變薄型貼片的外觀下加入自發光層,以結合藥劑及光療,便可發揮多重療效或加速療程,尤其,本發明的光療貼片是通過光照射驅動或經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故無須內設電源,因而有利于薄型化設計,以便于使用者隨身攜帶使用。于本發明中,該自發光層可為一熒光發光層,以通過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或者,該自發光層包括一太陽能吸收層及一有機發光層,以通過光照射驅動而發射診療光,其中太陽能吸收層可將入射光轉換成電能,以驅動有機發光層。在此,有機發光層可設于太陽能吸收層與藥劑層之間。于本發明中,該熒光發光層可包括一氧化劑、一熒光染料及一酯類化合物。較佳為,該熒光發光層中設有一隔離組件,以隔離氧化劑與熒光染料及酯類化合物,其中,熒光染料及酯類化合物可置于該隔離組件內,而氧化劑則置于隔離組件外,或者,氧化劑置于隔離組件內,而熒光染料及酯類化合物則置于隔離組件外。據此,于使用時,使用者可輕折隔離組件,使隔離組件破裂,進而使氧化劑、熒光染料及酯類化合物混合發生化學反應,促使熒光染料發出診療光。在此,該酯類化合物可為一草酸酯化合物,而該氧化劑可為過氧化氫。此外,該熒光發射層可發出波長范圍約400至470nm、500至550nm、550至600nm、600 至700nm、700至IOOOnm或其混合的診療光。于本發明中,該有機發光層可包括一第一電極層,位于該藥劑層上;一有機材料層,位于第一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二電極層,位于有機材料層上,其中,該有機發光層可發出波長范圍約 400 至 470nm、500 至 550nm、550 至 600nm、600 至 700nm、700 至 IOOOnm 或其混合的診療光。此外,該太陽能吸收層可包括一光電轉換層,位于第二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三電極層,位于該光電轉換層上,且與第一電極層電性連接,其中,第三電極層可通過一線路而與第一電極層電性連接。據此,當使用者將本發明的光療貼片黏貼于肌膚上時,因外界光線照射到光療貼片的太陽能吸收層,促發光伏效應,俾而將入射光轉換成電能,以驅動有機發光層,進而發射診療光。本發明的光療貼片更可包括一隔絕層,設于藥劑層與自發光層之間,以隔離藥劑層與自發光層。于此,該隔絕層可由透光材料構成,以使自發光層所發出的診療光可穿透該隔絕層而到達欲處理部位,以發揮光療效果。本發明的光療貼片更可包括一保護層,包覆藥劑層、自發光層及隔絕層,以保護藥劑層、自發光層及隔絕層免于受損。于此,該保護層可選用一軟性塑料材質,以利于該光療貼片的可撓式設計。本發明的光療貼片更可包括一離型膜,位于黏著層的第二基面上,以保護黏著層的第二基面。于此,使用者可于使用光療貼片時撕離該離型膜,以將光療貼片貼附于欲處理部位。于本發明中,該藥劑層可包含至少1種具有醫療或美容效果的活性成分,舉例而言,藥劑層可包含維生素A酸、類固醇、熊果素、杜鵑花酸、硫磺、水楊酸、過氧化苯、壬二酸或其混合。在此,該藥劑層較佳是具有透光性,以使診療光可穿透該藥劑層而照射欲處理部位。于本發明中,第一電極層可為一透光導電層,以使診療光可穿透第一電極層而照射欲處理部位,其材料舉例包括銦錫氧化物(ITO)、銦鋅氧化物(IZO)、鋅鋁氧化物(AZO)、 氧化鋅(ZnO)等。于本發明中,第二電極層可為一不透光導電層,以阻絕外界光源自太陽能吸收層方向射入的光進入有機材料層。于本發明中,第三電極層可為一透光導電層,以使外界光源可穿透第三電極層而促發太陽能吸收層的光伏效應,其材料舉例包括銦錫氧化物(ITO)、銦鋅氧化物(IZO)、鋅鋁氧化物(AZO)、氧化鋅(SiO)等。于本發明中,若該自發光層通過光照射驅動而發射診療光,則該保護層較佳是選用透光材質,以使外界光源可達該光療貼片的內部,以驅動自發光層發射診療光;若該自發光層是經由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則該保護層可選用透光材質或不透光材質。于本發明中,該黏著層可由透光的黏著材料構成,以使光療貼片可透過黏著層的第二基面而貼附于皮膚上,且診療光亦可通過該黏著層而照射欲處理的部位。綜上所述,本發明可于不改變薄型貼片的外觀下,結合藥劑及光療,以發揮多重療效或加速療效,便可應用于傷口愈合、除斑、青春痘治療等醫療美容。
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剖視圖;以及圖2是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剖視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黏著層11第一基面
12第二基面2藥劑層
3隔絕層4,7自發光層
41隔離組件5保護層
6離型膜71有機發光層
711第一電極層712有機材料層
713第二電極層72太陽能吸收層
722光電轉換層723第三電極層
8線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術的人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它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通過其它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實施例1請參見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剖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包括黏著層1、藥劑層2、隔絕層3、自發光層4、 保護層5及離型膜6。詳細地說,該黏著層1具有第一基面11及相對的第二基面12,其中藥劑層2位于黏著層1的第一基面11上,而離型膜6位于黏著層1的第二基面12上;隔絕層3及自發光層4則依序迭置于藥劑層2上,即隔絕層位于藥劑層2與自發光層4之間;最后,該保護層5包覆藥劑層2、隔絕層3及自發光層4,以避免外力接觸而破壞該光療貼片的內部結構。本實施例的保護層5選用一軟性塑料材質,以全面包覆藥劑層2、隔絕層3及自發光層4,進而保護藥劑層2、隔絕層3及自發光層4不受外力破壞。本實施例的自發光層4是一熒光發光層,其包括一氧化劑、一熒光染料及一酯類化合物,且內部設有一隔離組件41,以隔離氧化劑與熒光染料及酯類化合物。本實施例所使用的氧化劑及酯類化合物分別為過氧化氫及苯基草酸酯,其中過氧化氫置于隔離組件41 內,而苯基草酸酯及熒光染料則置于隔離組件41外。據此,于使用時,使用者可輕折隔離組件41,使隔離組件41破裂,隔離組件41內的過氧化氫即會與隔離組件41外的熒光染料及苯基草酸酯混合發生化學反應,促使熒光染料發出診療光。在此,本實施例是使用可發出紅光(波長范圍約為600nm至700nm)的熒光染料,以發揮促進傷口愈合及美白等功效。此外,本實施例的藥劑層2包含多種具有美白功效的活性成分且可透光,據此,使用者可同時受到自發光層4與藥劑層2雙重美白的作用,以加速美白效果。本實施例的隔絕層3是由透光材料構成,其用于隔離自發光層4與藥劑層2,并可使自發光層4所發出的診療光通過該隔絕層3而照射欲處理的部位。本實施例的黏著層1是由透光的黏著材料構成,據此,本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可透過黏著層1的第二基面12而貼附于皮膚上,且自發光層4所發出的診療光亦可通過該黏著層1而照射欲處理的部位。在此,未使用前,黏著層1的第二基面12上覆有一離型膜6,而使用者可于使用時撕離該離型膜6,以將光療貼片貼附于欲處理部位。實施例2請參見圖2,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光療貼片剖視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光療貼片與實施例1所述大致相同,惟最大不同處在于, 本實施例的自發光層7通過光照射驅動而發射診療光。詳細地說,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自發光層7包括有機發光層71及太陽能吸收層72,其中有機發光層71設于太陽能吸收層 72與隔絕層3之間,且太陽能吸收層72將入射光轉換成電能,以驅動有機發光層71發射診療光。本實施例的有機發光層71包括一第一電極層711,位于隔絕層3上;一有機材料層712,位于第一電極層711上;以及一第二電極層713,位于該有機材料層712上。在此, 本實施例使用透光導電層作為第一電極層711,以使診療光可穿透該第一電極層711而照射欲處理部位,而第二電極層713則使用不透光導電層,以阻絕外界光源自該太陽能吸收層72方向射入的光進入該有機材料層712。本實施例的太陽能吸收層72包括一光電轉換層722,位于第二電極層713上;以及一第三電極層723,位于光電轉換層722上,且通過線路8而與該第一電極層711電性連接。在此,本實施例使用透光導電層作為第三電極層723,以使外界光源可穿透該第三電極層723,以驅動太陽能吸收層72的光伏效應。此外,本實施例的保護層5選用一透光的軟性塑料材質,以使外界光源可達該光療貼片的內部,以驅動太陽能吸收層72的光伏效應。本實施例的藥劑層2包含多種具有抑制痤瘡桿菌的活性成分,而有機發光層71則可發出波長范圍約400至470nm的藍光,以達到加速治療青春痘或舒緩其癥狀的功效。據此,當使用者將本實施例的光療貼片黏貼于肌膚上時,因外界光線照射到光療貼片的太陽能吸收層72,促發光伏效應,進而將入射光轉換成電能,以驅動有機發光層71, 進而發射診療光,同時配合藥劑層2則可提供光療與藥劑治療的雙重功效。上述實施例僅是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的權利范圍自應以權利要求所述為準,而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療貼片,包括一黏著層,其具有一第一基面及一相對的第二基面; 一藥劑層,位于該黏著層的該第一基面上;以及一自發光層,位于該藥劑層上,其通過光照射驅動或經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療貼片,還包括一隔絕層,設于該藥劑層與該自發光層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療貼片,還包括一保護層,包覆該藥劑層、該自發光層及該隔絕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療貼片,還包括一離型膜,位于該黏著層的該第二基面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自發光層包括一太陽能吸收層及一有機發光層,該太陽能吸收層是將入射光轉換成電能,以驅動該有機發光層,而該有機發光層設于該太陽能吸收層與該藥劑層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自發光層為一熒光發光層。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有機發光層包括一第一電極層,位于該藥劑層上;一有機材料層,位于該第一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二電極層,位于該有機材料層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太陽能吸收層包括一光電轉換層,位于該第二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三電極層,位于該光電轉換層上,且與該第一電極層電性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第三電極層通過一線路而與該第一電極層電性連接。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熒光發光層包括一氧化劑、一熒光染料及一酯類化合物。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熒光發光層中設有一隔離組件,該熒光染料及該酯類化合物置于該隔離組件內,而該氧化劑置于該隔離組件外。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熒光發光層中設有一隔離組件,該氧化劑置于該隔離組件內,而該熒光染料及該酯類化合物置于該隔離組件外。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酯類化合物是一草酸酯化合物。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氧化劑為過氧化氫。
15.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第一電極層是一透光導電層。
16.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一不透光導電層。
17.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第三電極層是一透光導電層。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療貼片,其中,該自發光層發射400至470nm、500至550nm、 550至600nm、600至700nm或700至IOOOnm波長范圍的診療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療貼片,其包括一黏著層,其具有一第一基面及一相對的第二基面;一藥劑層,位于該黏著層的該第一基面上;以及一自發光層,位于該藥劑層上,其通過光照射驅動或經化學反應而發射診療光。據此,本發明的光療貼片無須內設電源,故有利于薄型化設計。
文檔編號A61N5/06GK102274585SQ20101020623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3日
發明者張榮監, 曹育嘉, 楊伊雯 申請人:福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