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牙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牙線器。
背景技術:
使用牙線是用于清潔牙齒之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去除牙菌斑堆積,這是牙 齦炎、牙周炎、和齲齒的主要原因。使用牙線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從分配器剝離大約1. 5至 2英尺長的一大段牙線,將其纏繞在用戶的手指上,然后使在兩手的手指之間露出的一段牙 線靠著限定牙齒之間的牙間隙的牙表面上下動作。理想地是,對于每個牙間隙,都使用新露 出的一段牙線。否則的話,相同的露出段的繼續使用很可能導致牙菌斑和細菌從一個牙間 隙到另一牙間隙的轉移,并在露出的一段牙線處逐漸磨損,直到其清潔效率降低。對于最佳的結果,應每天執行以上的使用牙線的程序。然而,僅有最認真的個人堅 持這樣的嚴格規程。這是因為由于存在手工使用牙線引起的多個挑戰,這經常導致無法每 天使用牙線,所以使用牙線常常被認為是使人不愉快的經歷。例如,一個這樣的挑戰是,對 個人而言困難和痛苦的是將牙線足夠緊地圍繞手指纏繞,以維持牙線上合適的張力,然后 解開并重新纏繞用過的一段牙線,以便為用牙線清潔下一牙間隙而使新的一段牙線露出。 還使人不愉快的是,操縱濕的、有氣味的、用過的牙線,以及將這樣的材料繞著手的手指纏 繞。另外,在使用牙線期間可出現作嘔,并且可能痛苦的是保持用戶的嘴打開足夠長的時間 和足夠寬,以用牙線清潔每顆牙、尤其位于嘴的后部附近的白齒。此外,常常難以操縱兩手 的手指到嘴中,并且在有些情況下,使牙線到達牙齒之間所需的力可能相當大。經常地,牙 線卡入齒齦,使得齒齦流血。此外,盡管牙線相對便宜,但常常相當大的牙線量用于單次清 潔,并且存在與牙線的端部相關聯的相當大的浪費,所述端部不用于清潔而僅用于將牙線 固定至用戶的手指。
發明內容
在有些實施例中,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 以在它們之間限定間隙;供應芯,該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纏繞卷軸,該纏繞 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和棘爪,該棘爪能在限制供應芯相對于本體組件旋轉的 接合位置與允許供應芯相對于本體旋轉的脫離位置之間運動。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 式聯接至棘爪和纏繞卷軸的致動器。致動器可操作,以使棘爪從上述接合位置運動至上述 脫離位置并使纏繞卷軸沿第一方向旋轉。在其他實施例中,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 以在它們之間限定一間隙;纏繞卷軸,該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以相對于本體僅沿第一方向旋轉;供應芯,該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棘爪,該棘爪可與供 應芯接合,以限制供應芯相對于本體旋轉;和一定長度牙線,該一定長度牙線具有圍繞纏繞 卷軸纏繞的第一部分、圍繞供應芯纏繞的第二部分、和在供應芯與纏繞卷軸之間延伸并跨 越間隙的第三部分。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棘爪和纏繞卷軸的致動器。致動 器可操作,以使棘爪從上述接合位置運動至上述脫離位置并使纏繞卷軸沿第一方向旋轉。在另外其他的實施例中,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對臂,所述一對臂 間隔開以在它們之間限定間隙;以及插入件,該插入件可設置在本體內。插入件包括底架, 該底架具有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和安裝銷。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底架的第 一安裝孔,以相對于底架沿單個方向旋轉。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底架的第二安裝 孔,而棘爪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安裝銷。棘爪可在限制供應芯相對于底架的旋轉的接合 位置與允許供應芯相對于本體旋轉的脫離位置之間旋轉。底架還包括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 至纏繞卷軸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棘爪的致動器。牙線器還包括一定長度牙線,牙線具 有圍繞纏繞卷軸纏繞的第一部分、圍繞供應芯纏繞的第二部分、和在供應芯與纏繞卷軸之 間延伸并跨越間隙的第三部分。通過詳細說明和附圖的考慮,本發明的其他方面將變得明顯。
圖1是體現本發明的牙線器的透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分解透視圖。圖3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上側殼體部分的俯視透視圖。圖3b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仰視透視圖。圖3c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頂視圖。圖3d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右視圖。圖3e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底視圖。圖3f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左視圖。圖3g是圖3a所示的上側殼體部分的正視圖。圖4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下側殼體部分的仰視透視圖。圖4b是圖4a的下側殼體部分的俯視透視圖。圖4c是圖4a的下側殼體部分的左視圖。圖4d是圖4a的下側殼體部分的頂視圖。圖4e是圖4a的下側殼體部分的右視圖。圖4f是圖4a的下側殼體部分的正視圖。圖5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底架的右側透視圖。圖5b是圖5a的底架的左側透視圖。圖5c是圖5a的底架的右視圖。圖5d是圖5a的底架的正視圖。圖5e是圖5a的底架的左視圖。圖5f是圖5a的底架的后視圖。圖5g是圖5a的底架的頂視圖。
圖6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芯的透視圖,該芯支撐牙線的供應。圖6b是圖6a的芯的側視圖。圖6c是圖6a的芯的端視圖。圖7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齒輪構件的透視圖。圖7b是圖7a的齒輪構件的替代透視圖。圖7c是圖7a的齒輪構件的右視圖。圖7d是圖7a的齒輪構件的端視圖。圖7e是圖7a的齒輪構件的左視圖。圖8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轂的透視圖。圖8b是圖8a的轂的替代透視圖。圖8c是圖8a的轂的左視圖。圖8d是圖8a的轂的端視圖。圖8e是圖8a的轂的右視圖。圖9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棘爪構件的透視圖。圖9b是圖9a的棘爪構件的替代透視圖。圖9c是圖9a的棘爪構件的后視圖。圖9d是圖9a的棘爪構件的右視圖。圖9e是圖9a的棘爪構件的正視圖。圖IO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致動器的透視圖。圖IOb是圖IOa的致動器的替代透視圖。圖IOc是圖IOa的致動器的右視圖。圖IOd是圖IOa的致動器的端視圖。圖IOe是圖IOa的致動器的左視圖。圖Il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偏壓構件的透視圖。圖lib是圖Ila的偏壓構件的頂視圖。圖Ilc是圖Ila的偏壓構件的右視圖。圖Ild是圖Ila的偏壓構件的正視圖。圖12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纏繞卷軸的透視圖。圖12b是圖12a的纏繞卷軸的替代透視圖。圖12c是圖12a的纏繞卷軸的左視圖。圖12d是圖12a的纏繞卷軸的頂視圖。圖12e是圖12a的纏繞卷軸的右視圖。圖13a是圖1所示的牙線器的內側卷軸的透視圖。圖13b是圖13a的內側卷軸的替代透視圖。圖13c是圖13a的內側卷軸的左視圖。圖13d是圖13a的內側卷軸的頂視圖。圖13e是圖13a的內側卷軸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任何實施例之前,應理解的是,本發明在其應用方面不限于 以下說明中提出的或以下附圖中示出的結構的細節和部件的布置。本發明能夠具有其他的 實施例,并且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實踐或實現。圖1和2示出體現本發明的牙線器20。牙線器20可操作,以保持用于清潔牙齒的 牙線的供應。牙線的一部分露出,并由牙線器20保持就位,以便于將牙線嵌入用戶的牙齒 之間。在牙線的暴露部分用過或以另外的方式變臟之后,牙線器20可操作,以使牙線新的 清潔的部分前進,用于清潔牙齒。如圖2所示,示出的牙線器20包括呈殼體組件24的形式的本體、底架28、供應芯 組件32、棘爪構件36、致動器40、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殼體組件24包括第一或上 側殼體部分52 (圖3a)和第二或下側殼體部分56 (圖4a)。上下側殼體部分52、56通過螺 紋緊固件60固定到一起,以大致包圍牙線器20的內部部件。當組裝時,上下側殼體部分 52、56限定了把手或本體64和從本體64延伸的相對細的頸部68。在有些實施例中,可在 殼體組件24的至少一部分上澆鑄彈性體材料,以便于在使用期間操縱和握持牙線器20。參考圖4a_4f,下側殼體部分56包括聯接至頸部68并從該頸部68延伸的叉形件 72。叉形件72包括分別限定凹槽84、88的兩個臂76、80。示出的臂76、80間隔開以在臂 76,80之間限定間隙92,并支撐延伸橫跨過間隙92的牙線。第一臂76中的凹槽84接收來 自供應芯組件32的牙線,并橫跨過間隙92將牙線引導至第二臂80。第二臂80中的凹槽 88接收來自第一臂76的牙線,并朝纏繞卷軸44將牙線引導回到殼體組件24內。底架28 (或框架)大致位于殼體組件24內,并支撐牙線器20的其他的內部部件。 如圖5a-5g所示,底架28限定出兩個安裝孔96、100,并包括支柱104。第一安裝孔96接納 供應芯組件32的一部分,以將供應芯組件32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底架28。第二安裝孔 100接納內側卷軸48的一部分,以將致動器40、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以可旋轉的方 式聯接至底架28。支柱104支撐棘爪構件36,以便該棘爪構件36相對底架28繞支柱的樞 轉運動。因此,能將牙線器20的包括供應芯組件32、內側卷軸48和纏繞卷軸44、以及棘爪 構件36的內部部件預先組裝在底架28上,使得底架28和其他內部部件可作為插入件或子 組件插入殼體組件24。底架28還包括第一指狀件108,其包括鄰接第一安裝孔96的齒116 ;和第二指狀 件112,其包括鄰接第二安裝孔100的齒120。各指狀件108、112在固定端聯接至底架28,并 具有在相對端形成的相應的齒116、120。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指狀件108、112與底架28 —體 地形成為單個部件。在其他實施例中,指狀件108、112可以是可移除地或永久地連接至底架 28的單獨的部件。如以下進一步討論地,第一齒116接合供應芯組件32,而第二齒120接合 內側卷軸48,以限制供應芯組件32和內側卷軸48相對于底架28的運動(例如旋轉)。如圖2、6a-6c、7a_7e、和8a_8e所示,供應芯組件32包括芯124、齒輪構件128、和 轂132。示出的芯124(圖6a-6c)為大體上圓柱形的,并支撐牙線136的供應。牙線136圍 繞芯124纏繞,使得當供應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旋轉時,牙線136從芯124順利地展開。 拉動牙線136離開供應芯組件32 (例如如以下進一步討論地,通過使纏繞卷軸44旋轉)使 牙線136前進通過通過殼體組件24,使得牙線新的部分延伸橫跨過叉形件72。齒輪構件128和轂132大致位于芯124的相對側,以在旋轉期間引導和支撐芯124。齒輪構件128 (圖7a-7e)包括軸向延伸通過芯124并接納在轂132上的凸起部144 (圖 8a-8e)中的柱140。鄰接該柱140,在齒輪構件128上形成有兩個凸起148。凸起148接合 在轂132的凸起部144中形成的對應凹處152,以防止齒輪構件128與轂132之間的相對旋 轉。螺紋緊固件154(圖2)同樣延伸通過柱140和凸起部144,以將齒輪構件128、芯124、 和轂132以螺紋方式固定到一起。齒輪構件128和轂132的其他構造可包括用于將齒輪構 件128、芯124、和轂132固定到一起的搭扣配合或壓配合構造。如圖7a和8b所示,齒輪構件128和轂132分別包括鄰接柱140和凸起部144的 擠壓肋156、160。當將柱140和凸起部144插入芯124時,擠壓肋156、160通過形成與擠壓 肋156、160接合的凹槽而使芯124變形,以防止芯124相對于齒輪構件128或轂132的運 動。在有些實施例中,還可采用或替代性地采用諸如粘合劑的其他合適的聯接裝置,以將芯 124固定至齒輪構件128和轂132。齒輪構件128還包括圓柱形支承表面164和多個齒168。支承表面164和齒168 形成在齒輪構件128的與柱140相對的側面上。支承表面164配合在底架28的第一安裝 孔96(圖5a)內,以在仍然允許供應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的旋轉的同時將供應芯組件 32聯接至底架28。齒168與底架28的第一齒116 (圖5a)接合,以禁止供應芯組件32相 對于底架28的自由旋轉。當供應芯組件32旋轉時,指狀件108在第一齒116騎(ride up) 在齒168中單獨的一個齒上并越過(ride over)它時偏轉,在這時,第一齒116迅速跳回 (snap back)到下一對齒168之間的空間中。齒168與第一齒116之間的接合防止了供應 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的自由旋轉,并在供應芯組件32旋轉時向用戶提供可聽的并且可 觸知的輸出。棘爪構件36選擇性地接合齒168的一部分,以防止供應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 的旋轉。如圖9a-9e所示,棘爪構件36為大體上的三角形,并在其角部包括齒形部172、銷 176、和開口 180。底架28的支柱104延伸通過棘爪構件36中的開口 180,以將棘爪構件36 樞轉地聯接至底架28。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棘爪構件36可相對于底架28在接合位置與脫 離位置之間樞轉,在該接合位置中,齒形部172接合齒輪構件128的齒168 (見圖7b),以防 止供應芯組件32的旋轉,在該脫離位置中,齒形部172與齒輪構件128間隔開并且不與齒 168接合,以允許供應芯組件32的旋轉。如以下進一步討論地,銷176從棘爪構件36向外 延伸以便于與致動器40接合,使得致動器40可操作,以使棘爪構件36在接合位置與脫離 位置之間運動。如圖IOa-IOe所示,示出的致動器40是包括在外周188上形成的多個隆起184和 致動器突出片186的指輪。在有些實施例中,致動器可包括替代圖IOa-IOe所示的隆起184 和致動器突出片186的組合的圍繞整個外周188延伸的隆起184。在其他實施例中,致動器 40的至少一部分可澆鑄有彈性體材料,以便于致動器40的握持。在另外其他的實施例中, 可采用諸如滑塊、杠桿等的其他合適的操縱特征。致動器40由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 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底架28,并延伸通過上下側殼體部分52、56中的槽口 192、196 (圖 3e 和 4d)。在致動器40的用于接納棘爪構件36的銷176的面中形成有細長的凸輪槽200 (圖 2、10b、10e)。當由用戶使致動器40沿第一方向Rl (圖2)旋轉時,銷176從狹槽200徑向 最遠的部分200A運動至狹槽200徑向最里面的部分200B,從而使棘爪構件36繞支柱104樞轉,并使棘爪構件36脫離齒輪構件128,以允許供應芯組件32的旋轉。當松開致動器40 時,通過偏壓構件204(圖2和lla-lld)使致動器40沿第二方向R2(圖2)旋轉。當致動 器40沿第二方向R2旋轉時,銷176從狹槽200徑向最里面的部分200B運動至狹槽200徑 向最遠的部分200A,從而使棘爪構件36回到與齒輪構件128接合的狀態(即接合位置), 以防止供應芯組件32的旋轉。如圖2所示,偏壓構件204位于殼體組件24內,并聯接至底架28和致動器40。示 出的偏壓構件204為扭轉彈簧,但可采用其他合適的偏壓構件。如圖lla-lld所示,偏壓構 件204包括延伸到底架28的開口 212 (圖5a-5c和5e)中的第一腿208和延伸到致動器40 的開口 220(圖10b和10e)中的第二腿216。當使致動器40沿第一方向R1旋轉時,偏壓構 件204的腿208、216相對于彼此偏轉,從而在偏壓構件204中儲存能量。松開致動器40釋 放了儲存在偏壓構件204中的能量,使得偏壓構件204使致動器沿第二方向R2旋轉并使致 動器40返回其初始位置。再次參考圖lOa-lOe,致動器40包括圍繞致動器40的內周236軸向延伸的兩個 弓形的彈性指狀件224、228、和從致動器40的左側面軸向延伸的止動件232。每個弓形指 狀件224、228在一端聯接至致動器40的內周236,并在相對端限定齒240、244。在示出的 實施例中,指狀件224、228與致動器40—體地形成為單個部件。在其他實施例中,指狀件 224,228可以是可移除地或永久地連接至致動器40的單獨部件。如以下進一步討論地,齒 240,244接合纏繞卷軸44,以使纏繞卷軸44與致動器40 —起沿第一方向禮旋轉。止動件 232形成在致動器40的與細長狹槽200相同的面上,并朝底架28延伸。止動件232接合底 架28上對應的突起,以防止致動器40相對于底架28的過度轉動(over rotation)。纏繞卷軸44與致動器40 —起沿第一方向禮旋轉,以從供應芯組件32拉動牙線。 如圖12a、12c、和12d所示,纏繞卷軸44包括多個齒248。當組裝纏繞卷軸44與致動器時, 齒248鄰接致動器40的內周236,并接合致動器40的齒240、244。在示出的實施例中,纏 繞卷軸44的齒248是傾斜或成角度的,使得纏繞卷軸44只可以類似棘輪的方式沿一個方 向旋轉。也就是說,當使致動器40沿第一方向R1旋轉時,致動器40的齒240、244接合纏 繞卷軸44的齒248,以使纏繞卷軸44沿第一方向R1旋轉。然而,當致動器40沿第二方向 R2旋轉時,纏繞卷軸44由內側卷軸48 (如以下討論地)保持固定并且致動器40的齒240、 244越過(ride over)纏繞卷軸44的齒248,使得致動器40相對于纏繞卷軸44旋轉。參考圖12a_13e,示出的纏繞卷軸44還包括軸向延伸通過致動器40并接納在內側 卷軸48的開口 256中的柱252。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柱252包括展平表面260,該展平表面 260接合內側卷軸48展平的內表面264,以防止纏繞卷軸44與內側卷軸48之間的相對旋 轉。在其他實施例中,可采用其他合適的聯接裝置(例如花鍵、壓配合、粘合劑等),以防止 纏繞卷軸44與側內卷軸48之間的相對旋轉。螺紋緊固件268(圖2)延伸通過柱252和開 口 256,以將卷軸44、48和致動器40固定到一起。盡管內側卷軸48和纏繞卷軸44示出為 兩個部件,但它們也可形成為單個部件。在這點上,內側卷軸48及其特征可理解為纏繞卷 軸44的一部分或形成纏繞卷軸44的一部分。如圖13a_13e所示,內側卷軸48包括圓柱形支承表面272和多個齒276。支承表 面272和齒276形成在內側卷軸48的面對底架并與開口 256相反的側面上。支承表面272 配合在底架28的第二安裝孔100 (圖5a、5c、5e)內,以在仍然允許內側卷軸48和纏繞卷軸44相對于底架28的旋轉的同時將內側卷軸48聯接至底架28。內側卷軸48的齒276是傾斜或成角度的,使得類似于纏繞卷軸44,內側卷軸48只 可以類似棘輪的方式相對于底架28沿一個方向(例如方向Rl)旋轉。當通過致動器40使 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沿第一方向Rl旋轉時,底架28的第二齒120 (圖5)越過內側 卷軸48的齒276,從而允許內側卷軸48、纏繞卷軸44、和致動器40相對于底架28沿第一方 向Rl旋轉。然而,當在偏壓構件204的影響下使致動器40沿方向R2旋轉時,底架28的第 二齒120 (圖5c)接合內側卷軸48的齒276,并防止內側卷軸48和纏繞卷軸44沿第二方向 R2的旋轉。另一方面,當致動器40的齒240、244越過纏繞卷軸44的齒248時,致動器40 相對于內側卷軸48和纏繞卷軸44旋轉。返回參考圖2,通過首先將牙線器20的內部部件聯接至底架28來組裝牙線器20。 在支柱104(圖5a)處將棘爪構件36聯接至底架28。通過螺紋緊固件154將芯124、齒輪 構件128、和供應芯組件32的轂132聯接到一起。然后,將齒輪構件128的支承表面164插 入底架28的第一安裝孔96,使得齒輪構件128的齒168與棘爪構件36的齒形部172接合 或互相嚙合。類似地,通過螺紋緊固件268將致動器40、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聯接 到一起。然后,將內側卷軸48的支承表面272插入底架28中的第二安裝孔100。當將內 側卷軸48聯接至底架28時,將偏壓構件204的第一腿208插入底架28中的開口 212,并 將偏壓構件204的第二腿216插入致動器40中的開口 220。另外,將棘爪構件36的銷176 插入致動器40中的細長凸輪槽200,以將棘爪構件36聯接至致動器40。一旦將牙線器20的內部部件聯接至底架28,則將底架28和其他的內部部件作為 單個子組件插入下側殼體部分56。然后,從供應芯組件32展開牙線的一部分,并將該部分 穿過下側殼體部分26到達叉形件72。拉動牙線跨過叉形件的間隙92,將牙線穿回通過下 側殼體部分56,并將牙線聯接至纏繞卷軸44。從而在供應芯組件32與纏繞卷軸44之間將 牙線固定就位。在將牙線適當地設置在下側殼體部分56內并聯接至纏繞卷軸44之后,使 上側殼體部分52與下殼體部56對齊,以大致包圍牙線器20的內部部件。然后通過螺紋緊 固件60將上下側殼體部分52、56固定到一起。在操作中,牙線的延伸跨過叉形件72的臂76、80的部分可插入用戶的牙齒之間, 以清潔牙齒。在牙線的該部分用過或以另外的方式變臟之后,可從供應芯組件32跨過叉形 件72使牙線的新的或未用過的部分前進。為了使牙線通過殼體組件24前進,使致動器40 沿第一方向Rl旋轉。當致動器40旋轉時,致動器40的齒240、244接合纏繞卷軸44的齒 248,以使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與致動器40 —起沿方向Rl旋轉。另外,棘爪構件36 的銷176從致動器40中的狹槽200徑向最遠的部分200A運動至狹槽200徑向最里面的部 分200B,使得棘爪構件36離開齒輪構件128向脫離位置樞轉。當棘爪構件36處于脫離位 置時,供應芯組件32可相對于底架28旋轉,以釋放牙線。使纏繞卷軸44沿第一方向Rl旋轉從供應芯組件32拉動牙線,并將牙線纏繞在纏 繞卷軸44上。拉動牙線使供應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旋轉,使得牙線通過殼體組件24 并跨過叉形件72前進。當供應芯組件32旋轉時,底架28的第一齒116在齒輪構件128的 齒168之間運動,以產生可聽的和可觸知的輸出(例如滴答聲和跳躍感(detentfeel)),從 而通知用戶牙線正在前進通過牙線器20。當松開致動器40時,偏壓構件204偏壓致動器40以沿第二方向R2旋轉。如上所述,由于底架28的第二齒120 (圖5a和5c)與內側卷軸48的齒276之間的接合,所以防止 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沿第二方向R2旋轉,但由于致動器40的齒240、244構造成越 過纏繞卷軸44的齒248,所以允許致動器40相對于纏繞卷軸44和內側卷軸48沿第二方向 R2旋轉。這種布置在致動器40沿第二方向R2旋轉時防止牙線從纏繞卷軸44展開。當致 動器40沿第二方向R2旋轉時,棘爪構件36的銷176也從致動器40中的狹槽200徑向最里 面的部分200B運動至狹槽200徑向最遠的部分200A,使得棘爪構件36朝齒輪構件128樞 轉至接合位置。當處于接合位置時,棘爪構件36的齒形部172接合齒輪構件128的齒168, 以防止供應芯組件32相對于底架28進一步的旋轉。這樣,防止供應芯組件32和纏繞卷軸 44旋轉,從而防止另外的牙線展開,使得可將延伸跨過叉形件72的牙線用于清潔牙齒。在有些結構中,一旦供應芯組件32已完全展開并且沒有未用過的牙線,則可從下 側殼體56移除上側殼體52,并可替換這個子組件,以提供新的未用過的牙線的卷軸。盡管已參考某些優選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發明,但在如所述的本發明的一個或多 個獨立的方面的范圍或精神內存在變體和變型。
權利要求
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以在所述一對臂之間限定間隙;供應芯,所述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纏繞卷軸,所述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棘爪,所述棘爪能在限制所述供應芯旋轉的接合位置與允許所述供應芯旋轉的脫離位置之間運動;以及致動器,所述致動器能操作,以使所述棘爪從所述接合位置運動至所述脫離位置并使所述纏繞卷軸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其中,將所述纏繞卷軸沿第一方向旋轉使一定長度 的牙線纏繞在所述纏繞卷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纏繞卷軸包括接合所述致動器的第一組 齒和接合所述本體的第二組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以可移除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的底架,其 中,所述供應芯、所述纏繞卷軸、所述致動器、和所述棘爪作為可替換單元聯接至所述底架, 并且能從所述本體移除和能插入所述本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銷,而所述致動器包括用于接納 所述銷的凸輪槽,所述致動器能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旋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 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一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置 中,所述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二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脫離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所述致動器并朝所述 第一位置偏壓所述致動器的偏壓構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能與所述供應芯接合的接合部, 并且當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時,所述接合部接合所述供應芯,以防止所述供應芯旋 轉,而當所述棘爪處于脫離位置時,所述接合部與所述供應芯脫離,以允許所述供應芯旋 轉。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供應芯、纏繞卷軸、和棘爪定位在所述本 體內,且所述本體限定出開口,并且其中,所述致動器的一部分延伸通過所述開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一定長度牙線,所述牙線具有圍繞所述纏繞 卷軸纏繞的第一部分、圍繞所述供應芯纏繞的第二部分、和在所述供應芯與所述纏繞卷軸 之間延伸并跨越所述間隙的第三部分,并且其中,所述致動器的操作使所述一定長度牙線 從所述供應芯沿所述間隙前進至所述纏繞卷軸。
10.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以在所述一對臂之間限定間隙;纏繞卷軸,所述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以相對于所述本體僅沿第 一方向旋轉;供應芯,所述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棘爪,所述棘爪能與所述供應芯接合,以限制所述供應芯相對于所述本體旋轉;一定長度牙線,所述牙線具有圍繞所述纏繞卷軸組件纏繞的第一部分、圍繞所述供應 芯纏繞的第二部分、和在所述供應芯與所述纏繞卷軸之間延伸并跨越所述間隙的第三部分;以及致動器,所述致動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棘爪和所述纏繞卷軸,且所述致動器 能操作,以使所述棘爪從接合位置運動至脫離位置并使所述纏繞卷軸沿上述單個方向旋 轉,從而使所述一定長度牙線通過所述牙線器前進。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致動器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纏 繞卷軸,以相對于所述纏繞卷軸僅沿第二方向旋轉。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纏繞卷軸包括接合所述致動器的第一 組棘齒和接合所述本體的第二組棘齒。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以可移除的方式聯接至所述本體的底架, 其中,所述供應芯、所述纏繞卷軸、所述致動器、和所述棘爪作為可替換單元聯接至所述底 架,并能從所述本體移除和能插入所述本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銷,而所述致動器包括用于接 納所述銷的凸輪槽,所述致動器能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旋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 述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一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 置中,所述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二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脫離位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所述致動器并朝所 述第一位置偏壓所述致動器的偏壓構件。
16.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能與所述供應芯接合的接合 部,且當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時,所述接合部接合所述供應芯,以防止所述供應芯旋 轉,而當所述棘爪處于所述脫離位置時,所述接合部與所述供應芯脫離,以允許所述供應芯 旋轉。
17.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供應芯、纏繞卷軸、棘爪、和致動器定 位在所述本體內,且所述本體限定出開口,并且其中,所述致動器的一部分延伸通過所述開
18.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以在所述一對臂之間限定間隙;插入件,所述插入件能定位在所述本體內,所述插入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具有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和安裝銷,纏繞卷軸,所述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第一安裝孔,并被限于相對于所 述底架沿單個方向的旋轉,供應芯,所述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底架的所述第二安裝孔,棘爪,所述棘爪以可樞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安裝銷,所述棘爪能在限制所述供應芯相 對于所述底架旋轉的接合位置與允許所述供應芯相對于所述底架旋轉的脫離位置之間樞 轉,以及致動器,所述致動器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纏繞卷軸,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 所述棘爪;以及一定長度牙線,所述牙線具有圍繞所述纏繞卷軸纏繞的第一部分、圍繞所述供應芯纏 繞的第二部分、和在所述供應芯與所述纏繞卷軸之間延伸并跨越所述間隙的第三部分。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致動器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所述纏繞卷軸,以相對于所述纏繞卷軸僅沿一個方向旋轉。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纏繞卷軸包括接合所述致動器的第一 組棘齒和接合所述本體的第二組棘齒。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銷,而所述致動器包括用于接 納所述銷的凸輪槽,所述致動器能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旋轉,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 述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一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而在所述第二位 置中,所述銷定位在所述凸輪槽的第二部分中,并且所述棘爪處于所述脫離位置。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所述致動器并朝所 述第一位置偏壓所述致動器的偏壓構件。
23.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棘爪包括能與所述供應芯接合的接合 部,當所述棘爪處于所述接合位置時,所述接合部接合所述供應芯,以防止所述供應芯旋 轉,而當所述棘爪處于所述脫離位置時,所述接合部與所述供應芯脫離,以允許所述供應芯 旋轉。
24.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牙線器,其中,所述供應芯、纏繞卷軸、棘爪、和致動器定 位在所述本體內,且所述本體限定出開口,并且其中,所述致動器的一部分延伸通過所述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牙線器,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對臂,所述一對臂間隔開以在它們之間限定間隙;供應芯,該供應芯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纏繞卷軸,該纏繞卷軸以可旋轉的方式聯接至本體,以相對于本體沿單個方向旋轉;棘爪,該棘爪可在限制供應芯相對于本體組件旋轉的接合位置與允許供應芯相對于本體旋轉的脫離位置之間運動。所述牙線器還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聯接至棘爪和纏繞卷軸的致動器。所述致動器可操作,以使棘爪從接合位置運動至脫離位置且使纏繞卷軸沿第一方向旋轉。
文檔編號A61C15/04GK101991471SQ20101026216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9日
發明者拉塞爾·凱爾博菲爾德, 理查德·德姆克, 賈森·格羅斯 申請人:日星瑞士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