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品,特別是一種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
背景技術:
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發生的腹中冷疼,腹瀉、胃中不適、惡心嘔吐等癥狀, 是常見的病癥,一般是采用中西藥治療,但治療費用高,服用藥物麻煩,因此,常有不 能及時服藥,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問題,也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學習、 勞動,因此,及時治療消化系統因受涼引起的不適,是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那么,如 何既用藥方便、又能有效的治療因受涼引起的消化系統不適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發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受涼 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可有效解決因受涼引起的消化系統不適的治療問題,其解 決的技術方案是,根據中醫學原理,中醫藥學是個大寶庫,中藥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有 獨到之處,根據中醫藥學內病外治的原則,本發明采用附子70-80g、白芍80-120g、干 姜80-100g、山楂80-100g、鉛丹250g (鉛丹又稱廣丹,以下同)、芝麻香油500g制成, 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油倒 入藥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加入 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將浸泡后的 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棉布上,或紙上,或塑料布上,即可。本發明原材料豐富,成本低,易生產,使用時,貼于肚臍處,既方便,又費用 低,貼用安全,效果好,藥膏不外流,不過敏,起效快,治療時間短。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由以下藥物組分制成附子70g、白芍80g、干姜80g、山 楂8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 15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油倒入藥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 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 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每2天換一次,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棉布 上,即可。實施例2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由以下藥物組分制成附子75g、白芍100g、干姜90g、山楂9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制成,其
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18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油倒入鐵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 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每2天 換一次,將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紙上,即可。實施例3: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由以下藥物組分制成附子80g、白芍120g、干姜100g、山楂10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制成, 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20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 香油倒入鐵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 再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每2 天換水一次,將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塑料布上,即可。在上述藥物中,其中,附子補火回陽,溫中止痛,散寒燥濕;白芍養血斂陰;干姜回陽,溫中,溫肺化痰,溫經止血;山楂消積化痞,破氣散瘀;鉛丹又稱廣丹、黃丹、丹粉,拔毒生肌;芝麻香油潤燥通便,解毒生肌。上述藥物的科學配伍,互相支持,具有溫中止痛,疏經活絡,消積食,疏氣消 瘀,有效達到外藥內治,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如腹中冷疼、腹瀉、胃中不適、惡心 嘔吐等癥狀,并經臨床資料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有關臨床資料如下1、選擇病例的標準凡具有因受涼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特別是腹中冷疼、腹瀉、胃中不適、惡心 嘔吐等癥狀者,均作為選擇病例的標準。2、診斷標準凡具有因受涼引起消化系統腹中冷疼,腹瀉、胃中不適、惡心嘔吐等癥狀者、 并1天以上未自行消失者,均診斷為因受涼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患者。3、療效評定標準治愈不適癥狀完全消失,生活一切正常;有效不適癥狀得到改善,但需繼續治療;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而有加重之趨勢;4、治療方案將本發明膏藥貼到臍處,3-5天更換一次,1-5貼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后統計療效。5、統計學處理根據上述治療放案,對患有腹中冷疼,腹瀉、胃中不適、惡心嘔吐的患者518 人,治療1-3個療程,統計處理結果,其中,男,298人,女,220人,年齡為2_65歲, 腹中冷疼160人,腹瀉158人,胃中不適100人,惡心嘔吐100人,在治療過程中,無有
不良反應,治療結果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藥物制成附子 70-80g、白芍 80-120g、干姜 80—100g、山楂 80_100g、鉛丹 250g、芝麻香油 500g 制 成,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 油倒入藥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 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將浸泡 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棉布上,或紙上,或塑料布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藥物制成附子70g、白芍80g、干姜80g、山楂8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其 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15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 油倒入藥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 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換水3次,每2天換一 次,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棉布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藥物制成附子75g、白芍100g、干姜90g、山楂9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制成, 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18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 香油倒入鐵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 再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換水3次,每2天換一 次,將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紙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藥物制成附子80g、白芍120g、干姜100g、山楂10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制 成,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200目篩,成細粉面,備用;把 芝麻香油倒入鐵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 出,再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換水3次,每2天 換水一次,將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塑料布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治療受涼引起消化系統不適的暖臍貼,可有效解決因受涼引起的消化系統不適的治療問題,該膏藥由附子70-80g、白芍80-120g、干姜80--100g、山楂80-100g、鉛丹250g、芝麻香油500g制成,其中,先把附子、白芍、干姜、山楂磨成細粉,過篩,成細粉面,備用;把芝麻香油倒入藥鍋中加熱,然后將細藥面倒入熱油中,不斷攪拌,文火熬制到有黑煙冒出,再加入鉛丹攪拌均勻,熬制到滴水成珠,倒入涼水里,浸泡7天,當中,換水3次,將浸泡后的藥膏加熱,均勻涂抹到棉布上,或紙上,或塑料布上,本發明原材料豐富,成本低,易生產,使用時,貼于肚臍處,既方便,又費用低,貼用安全,效果好,藥膏不外流,不過敏,起效快,治療時間短。
文檔編號A61K33/24GK102008695SQ20101057345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4日
發明者孫迎春, 黃素英 申請人:孫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