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祖國醫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
背景技術:
淋巴癌又稱“淋巴瘤”,是原發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是中國常見 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該病多見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該病按其細胞成分的不同 可分為霍奇金氏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兩大類。其惡性程度不一,由淋巴組織細胞系統惡 性增生所引起,多發生在淋巴結內。淋巴結腫大為本病特征。淺表淋巴結的無痛性、進行性 腫大常是首發表現,尤以頸部淋巴結為多見,其次為腋下。大約60%的淋巴癌首先發現在頸 部的淋巴結腫大,開始時只單一腫大,慢慢則數目增加,且越腫大。淋巴癌可發生于全身淋 巴組織,如下頜、下顎、前頸部、鎖骨上、腋下、鼠蹊部、縱膈腔或腹部動脈旁,有時則發生于 臟器引起壓迫癥狀;若發生于胃、小腸或大腸則可能有腹脹、便血、嘔吐、腹痛等消化性潰瘍 或胃腸機能障礙之癥狀;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則可能產生臉色蒼白、發燒、不正常出血等泛 血球減少癥,有時在周邊血液里可見異常淋巴球出現。由于淋巴瘤細胞侵犯部位及范圍不 同,臨床表現很不一致。總的來說,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現1.局部表現(1)淋巴結腫大包 括淺表和深部淋巴結,其特點是腫大的淋巴結呈進行性、無痛性,質硬,多可推動,早期彼此 不粘連,晚期則可融合,抗炎、抗結核治療無效。淺表淋巴結以頸部為多見,其次為腋下及腹 勝溝。深部以縱隔、腹主動脈旁為多見。( 淋巴結腫大引起局部壓迫癥狀主要是指深部 淋巴結,如腫大的縱隔淋巴結,壓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難;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2.全 身癥狀(1)發熱熱型多不規則,多年38—39°C之間,部分病人可呈持續高熱,也可間歇低 熱,少數有周期熱。(2)消瘦多數病人有體重減輕的表現,在6個月內減少原體重的10%以 上。(3)盜汗夜間或入睡后出汗。3.結外病變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如肝脾浸 潤引起肝牌腫大;胃腸道浸潤引起腹痛、腹脹、腸梗阻和出血;肺和胸膜浸潤引起咳嗽、胸 腔積液;骨骼浸潤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皮膚浸潤引起皮膚搔癢、皮下結節;扁桃體和口、 鼻、咽部浸潤引起吞咽困難、鼻塞、鼻紐;神經系統浸潤引起脊髓壓迫、顱神經病變等等。淋 巴瘤早期無明顯并發癥出現,晚期則隨病變的進展出現感染及相應組織器官受侵的臨床表 現。以下是淋巴癌的各個時期
第一期淋巴癌局限在一個淋巴結或淋巴區域,為早期癌病。第二期淋巴癌已入侵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淋巴結或淋巴區域,但仍在橫膈膜的上 或下側。此為局部擴散。第三期癌細胞分散在橫膈膜的兩側(上側和下側)。此為“廣泛”擴散期。第四期淋巴癌已轉移到一個或多個身體器官,包括骨頭,骨髓,皮膚,肝及肺。此 為廣泛轉移癌。目前,治療淋巴癌放療加化療效果顯著,但是此方法的副作用眾所周知是很大的。 因此從祖國醫學領域進行突破,提供一種可以治療淋巴癌的中藥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采用所述的中藥進行治療可以克 服現有方法副反應多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所述的中藥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皂芽2-4份,丹皮0. 5-1. 5份,細辛1-3份,玉米須0. 5-1. 5份,葵花桿芯0. 5-1. 5份, 豬毛菜花0. 5-1. 5份。進一步,所述原料藥的質量份如下
皂芽3份,丹皮1份,細辛2份,玉米須1份,葵花桿芯1份,豬毛菜花1份。所述的治療淋巴癌的中藥可以按照祖國醫學的常規方法制成各種劑型,如取所述 質量份的各原料藥混合成末制成粉劑、丸劑、湯劑等。使用時,研磨后的混合粉末直接服用,每日四次,一次2-3克,用溫開水送服。淋巴癌相當于中醫學“石疽”、“陰疽”、“惡淋”、“惡核”、“失榮”、“痰核”等范疇。其 病是因寒痰凝滯,氣郁痰結,肝腎陰虛所致。本發明原料藥中,皂芽是指皂角樹上生的嫩芽、 嫩葉,具有祛痰止咳、開竅通閉、殺蟲散結之功效;采集農歷三月三當天的效果最佳。丹皮, 辛、苦、微寒;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細辛,辛、溫;歸心肺腎經;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 飲。玉米須,味甘、性平,入腎經;利尿、泄熱、平肝、利膽。葵花桿芯,清熱、利尿、止咳,有免疫 作用。豬毛菜花為豬毛菜所開的花,味酸、咸、性寒,有降壓、鎮靜解痙、鎮咳祛痰之功效。本 發明各藥配合后,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化痰軟堅、扶正培本之功,同時還能除斑消炎、 潤燥愈瘡。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中藥配伍后具有良好的治療淋巴癌的效果,無毒副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 此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所述的中藥每副由下列原料藥制得 皂芽3g,丹皮lg,細辛2g,玉米須lg,葵花桿芯lg,豬毛菜花lg。將上述原料藥混合研磨成末,過200目篩,獲得粉劑。服用時,用溫開水送服,每副分為4次,于一日內服完。實施例2
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所述的中藥每副由下列原料藥制得
皂芽2g,丹皮0. 5 g,細辛1 g,玉米須0. 5g,葵花桿芯0. 5g,豬毛菜花0. 5g。將上述原料藥混合研磨成末,過200目篩,獲得粉劑。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所述的中藥每副由下列原料藥制得
4皂芽4g,丹皮1. 5g,細辛3g,玉米須1. 5g,葵花桿芯1. 5g,豬毛菜花1. 5g。將上述原料藥混合研磨成末,過200目篩,獲得粉劑。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根據多年行醫的經驗,本發明中藥對淋巴癌有明顯的療效,有效率在90%以上。 由于本中藥沒有做過系統規模的實驗,以下列舉幾個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 病例1
席某,48歲。證見頸部淋巴結腫大,不痛不癢,皮色如常,堅硬如石,伴有神疲乏力,形寒 肢冷,胃納不佳,舌淡紅,舌苔厚膩,脈沉細。服用本發明中藥,連續服用6個月后痊愈。病例2
詹某,48歲。證見頸部、腋下及腹股溝部淋巴結腫大,皮色如常,推之不移,不痛不癢,伴 有情緒急躁,胸悶不舒,兩脅發脹,體弱乏力,舌苔薄或有瘀點,脈弦滑。服用本發明中藥,連 續服用8個月后痊愈。病例3
劉某,64歲。證見五心煩熱,午后潮熱,腰膝腿軟,疲乏無力,形體消瘦,多處淋巴結腫 大,舌質紅,舌苔薄,脈沉細。服用本發明中藥,連續服用一年后痊愈。病例4
楊某,39歲。證見頸項腫核,四肢無力,面色蒼白,胃納不佳,動則氣短,舌苔薄膩,脈細 無力。服用本發明中藥,服藥9個月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藥制得 皂芽2-4份,丹皮0. 5-1. 5份,細辛1-3份,玉米須0. 5-1. 5份,葵花桿芯0. 5-1. 5份,豬毛菜花0. 5-1. 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淋巴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的質量份如下 皂芽3份,丹皮1份,細辛2份,玉米須1份,葵花桿芯1份,豬毛菜花1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祖國醫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癌的中藥。所述的中藥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藥制得皂芽2-4份,丹皮0.5-1.5份,細辛1-3份,玉米須0.5-1.5份,葵花桿芯0.5-1.5份,豬毛菜花0.5-1.5份。本發明中藥配伍后具有良好的治療淋巴癌的效果,無毒副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2114198SQ201010613510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王延玲, 謝群英 申請人:王延玲